关于普通高校田径教学的思考

2013-04-07 08:40陈海鸥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3年1期
关键词:田径体育教学

陈海鸥

(广东医学院,广东 湛江 524023)

一 当前普通高校田径教学现状

高校体育课程实行学生选课制,通过学生教师的双向选择和开设体育俱乐部等教学形式,让学生轻松、快乐学习体育。因此,部分大众喜爱的娱乐健身项目也被吸收到高校体育教学当中。学生更热爱有娱乐性的课程,如篮球、网球、健美操等,参与人员十分多。而相比而言,田径参与人员则十分稀少。经有关调查显示:调查对象为30所普通高校,其中,只有1/3开设了田径课程。北京的部分高校设置了田径选修课,不过能正常开设田径选修课的学校只有 20%左右。由于选修人数极少而停开或未开设该门课程的学校多达80%。可以看出,田径课正渐渐受到冷落。这里选修田径课学生减少的原因主要还是学生的意志力比较薄弱,喜欢娱乐性强的活动,害怕吃苦受累,担心田径运动成绩不好,会影响自己的体育成绩,而放弃了参与田径活动。目前田径课程枯燥,田径运动量大,也是造成学生望而生畏的原因。可以说,这也直接导致当前的高校田径教育水平的直线下降,大不如前。如果继续这样下去,高校田径教育即将走进倒退的阶段,也会极大影响大学生的身体素质水平。

二 当前高校田径教学存在的普遍问题

(一)没有贯彻“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

当前我国绝大部分高校对田径教学依然沿用以竞技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机制。这样,促使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片面追求田径运动的竞技性、完整性和系统性。教师侧重于对学生具体的技术动作进行指导,重视培养他们跑、跳、投能力,而极大忽略了教学工作中应“以生为本”的理念,没有注重学生的需要来培养他们的基本运动能力,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忽略了学生在学习田径的过程中情绪的变化、情感体验等。也忽略了怎样通过田径运动来达到科学健身的目的。因而未根据“健康第一”的理念来充分发挥出田径运动在提升学生身体素质的作用。

(二)教学形式单一,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

高校田径教学工作基本都未将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主要表现在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一是未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来进行科学编排;二是内容多为重复,大部分就是小学及中学体育课里面的内容。因此,既不能让学生进一步向前发展,也没有把田径运动和其它相关的运动项目结合起来,形成有效的拓展、延伸。单一的教学内容,很难让学生提起对田径的兴趣。

其次,田径教学偏重于竞技运动方面。因而,需要参与的学生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都往往利用大负荷的教学方式来达到教学目的。因此,高强度的训练也让学生望而生畏。并且,短期内也难以提高田径成绩,也不能让学生体验到进步的成就感。另外,田径教学中没有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能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进而更易造成他们失去学习兴趣。

田径教学和其它体育教学一样,往往都重实践轻理论。理论方面的教学常常会受到轻视。如果在田径教学中,注重对田径理论知识的培养,让学生知道田径运动的相关基础知识,,包括基本技术、竞赛规则、裁判法的常识,还有田径运动所体现的生理特点,力学基础等。这样,确保学生了解田径的真正意义和目的,把所学的理论应用到训练中去,做到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

(三)评价体系不够健全、合理

田径教学传统的考核形式就是以运动成绩为主,即项目的达标率和及格率来作为衡量标准。这样,考核机制过于固化,学生也常常很难达标。这样,过多的定量指标,直接的测量数据就是学生学习的成绩。因此,片面的评价方式,并不能全面客观地对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并且田径运动是一项长期的运动过程,不可能在短期内就有成绩。这些因素都极大影响着大学生参与积极性。

(四)师生都未认识到田径运动文化的独特内涵

如今,随着物质生活的提高,大学生更不愿吃苦受累,更喜欢参与那些流行的时尚运动。他们认为田径运动太苦太累,不愿参与。他们对田径运动的作用、价值、功能的理解还停留在表面层次。根本没有深入认识到田径的重要作用。不知田径有助于他们学习和提升其它运动项目,也不知其具有的健身作用,更不懂得田径所蕴含的美,怎样去欣赏田径比赛,感知其所具有的文化内涵。

另外,部分田径教师受自身认知的局限性,自己没有领略到田径文化的内涵,没有融会贯通地去理解田径。教授知识时只能重复地进行老方法,不能充分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来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训练。因此,单一的教学方式,未结合学生的个体差异性,都很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五)高校田径俱乐部有待完善

高校建立田径俱乐部能更好地为田径教育服务。它能有效地把体育教学、运动训练、课外体育活动融合在一起。因此,它体现的是综合性的体育教学形式。构建田径俱乐部不仅可以填补田径教学中的空白,还能大力推进高校田径文化的发展,提升田径成绩。但是现在很多高校都未形成一个较为完善的田径俱乐部。有的高校即使有田径俱乐部,却未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不能成为田径教育的活化剂。田径训练项目种类繁多,单靠田径课是不能完成的。因此,高校田径课没有涉及到田径项目的所有训练。常常导致设置的项目,学生不欢迎,而学生喜爱的项目,课程里却没有的现象。高校里面普遍缺少建立完善的田径俱乐部。因此,导致学生不能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项目练习,也无法有机会去深入了解田径所具有的文化内涵和正确的健身知识。这样,就成为了一个恶性循环现象。

三 提升田径教学水平的措施

(一)提高对田径教学的认识

田径运动作为体育中的一项基础运动项目,它在锻炼人的力量、速度、耐力、柔韧、灵敏等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它能有效帮助对其它运动技能的掌握和运用,也能极大降低运动损伤的出现。因此,田径常被用作增强体质和提升战术水平的重要途径。实践表明,科学地进行田径运动,能极大帮助人体新陈代谢,并改善神经系统的调节功能和其它脏器的功能,增强人们的身体素质,保证身体健康。通过学习田径,学生们可以极大提升自己的运动水平和相关的战术水平。同时,还能养成勇敢、顽强、坚韧等良好品质,进一步增强他们的集体荣誉感。田径比赛是国际赛事中的重要一环,其水平的高低也直接体现了一个国家的体育水平。

(二)树立“以生为本”的高校田径教学观念

首先要通过“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来安排大学田径的相关课程内容。在安排教学内容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到大学生是否今后还能利用到所学的东西来锻炼身体,让他们觉得学得有用。然后,教学内容必须要结合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符合发展大学生的力量、柔韧、心肺功能等方面。首先,要把田径运动从竞技型逐渐转化为易为大众接受,喜爱的田径健身运动。从而让田径运动融入健身性、娱乐性、趣味性。这样做不仅可以降低学生在训练中所出现的不良生理反应,也能为他们营造出轻松愉快的练习氛围。其次,挑选符合大学生要求并易被接受的内容作为教学内容,要勇于创新,突破固有的教学方式。同时,也可以积极借鉴球类等相关项目的教学手段来满足田径教学。

(三)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在具体的学习和锻炼过程中,要注重训练方式的多样性、多元化。这样,才能充分激发学生自身的自主学习性和参与性。一是可以在原有项目的基础上,适当对其进行拓展和延伸,适度减少难度,提高田径运动的娱乐性和健身性。二是要确立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通过增设部分体育游戏,并适当放松规定,充分让运动的趣味性和竞技性结合在一起。还能利用音乐来帮助学生锻炼。另外,教师也应采取更多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方法来帮助提升教学效果。努力营造一个生动、有趣、轻松的田径教学氛围。三是田径课堂中可适当增加一些有趣的体育游戏。体育游戏的开展随意性强、可教性也强。可根据不同班级、人数、教学内容的不同而变化。在不违背其教育性的前提下,适当放宽规则,吸引学生的目光,让他们积极参加,在参与游戏中体验到快乐,增强体质。四是积极把田径教学和其它运动项目如球类、武术、体操等有效结合起来,不仅能让学生认识到田径所具备的基础作用,也能更好地发现田径运动所具备的优势。这样,学生在学习训练中能更好地表现出各自的特性,也能培养他们的综合分析能力。五是田径教学中可适当开展部分群众性竞技体育活动。这样,更好地把健身、娱乐融合到田径教学中,增强田径教学的实用性和趣味性。竞技体育分为两种,专门性竞技体育,群众性竞技体育。群众性竞技体育相比专门性竞技体育来说,其竞技性与功利性都要弱些。当然,其趣味性和娱乐性也要强些,适合在田径教学中进行。

(四)建立健全相应的评价体系

田径教学评价机制首先要保证评价学生的内容要全方位、全面性。然后,要注重相应的评价方式,注重定性和定量的结合。评价机制不但是对学生掌握田径技能情况的考核,更应重视学习过程化的评价。可以通过对每个学生的进步幅度和他们的个人目标达成度来进行综合评价。另外,还能通过田径知识、相关技能、学习情感等方面的形成过程作为判断标准之一。考核评价内容还要包括学生成绩的提升如他的技能、体能、田径知识、体育成绩等方面的提高。这样,多层次、多方面的评价手段让学生能够看到全面的个人学习信息,明白自己的进步及不足。这样,不但不会造成学生因看不到自己的进步而丧失学习兴趣,还能一直让他们保持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也能预防机械练习。田径课程的考核方式也要呈多元化,通过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和互评等方式,确保田径考核工作更加科学、客观、全面,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

(五)提高高校体育教师的田径教学水平

一方面要加强对体育教师的业务培训,掌握田径运动的历史、发展、现状,田径技能等。这样,增强他们的专业素养。另一方面,要进一步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这样,不断拓宽自己的知识面,有助于教学工作的展开。要熟悉学生的生理、心理特性,积极探寻大学生对田径运动的兴趣,不断满足他们对田径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教学能力的提升。一是加强对相关教材的开发力度,进而发展学生的智力,锻炼他们的能力。二是注重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利用语言艺术来起到对课堂的主导作用。三是加强组织管理能力的提高。通过合理的组织和有效的管理方式,来提升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四是加强田径教学的研究能力。教师应多利用时间来探讨研究田径教学工作的一般规律,分析教材、教学方法以及学生等方面的问题,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水平。五是在田径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体育欣赏能力。让他们从高水平的田径竞赛中欣赏到力与美的结合。通过观赏相关田径赛事,进一步培养他们对田径的兴趣和参与意识。帮助他们陶冶情操,增强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观念。

(六)建立健全高校田径俱乐部

田径俱乐部要确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和管理机制。要采用灵活多样、富有趣味性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根据自身兴趣选择项目。训练过程中要充分把田径的竞技性和趣味性结合起来,确保学生在训练中能收获到学习田径的乐趣,增加正确的健身知识。进而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看待田径运动的健身价值,为他们树立起“终生体育”的理念打下基础。俱乐部里,教师应积极采用生动有趣的讲解,准确优美的动作示范,尽量调动学生学习田径的兴趣。在教学实践中着重要加强学生掌握田径健身的相关原则和方法。教学形式一定要丰富有趣,灵活多变,体现出田径教育的竞技性、趣味性及全面性的教学原则,达到激发学生学习田径的热情。这样,通过田径俱乐部为学生创造出轻松、有趣、自由的田径学习氛围,进而填补了田径课堂中存在的不足,让学生得到真正的锻炼。

[1]郑雅蕊,等.高校田径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6,(3).

[2]初永和.高校田径教学面临的困境和对策[J].辽宁体育科技,2002,(2).

[3]易昌林.高校田径教学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黔西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2).

猜你喜欢
田径体育教学
科学运动会:田径篇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从第15、16届世界田径锦标赛透析我国竞技田径的发展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2016体育年
我们的“体育梦”
如何进行高中田径教学改革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