髋臼骨折是一类复杂而多变的骨折,目前移位的髋臼骨折主张手术治疗[1],治疗目的是恢复髋臼正常解剖,减少关节负重受力分布不均引起关节退变和磨损。我院2007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65例手术治疗,获得较满意的治疗效果。
1 一般资料 本组男51例,女14例,年龄17~65岁,平均34岁。根据Judel-Letournel骨折分型标准[2],前壁骨折14例,前柱骨折9例,后柱骨折27例,后壁骨折10例,横形骨折5例,坐骨神经损伤3例,股骨头脱位9例。受伤至手术时间1~21d,平均9.2d。术前常规摄骨盆前后位、闭孔斜位和髂骨斜位X线片,行三维CT扫描重建。
2 治疗方法 按X线片及三维重建,根据骨折类型,采用前方髂腹股沟入路20例;后方Kocher-Langenbeck入路30例;延长髂股入路5例;联合入路10例。具体方法:对后壁、后柱骨折采用K-L入路,保护好坐骨神经,对有神经症状者探查并松解坐骨神经。显露坐骨切迹及髋臼后壁,检查确定骨折类型。以坐骨切迹为判断骨折复位的指标。采用髂腹股沟切口显露前壁和前柱的骨折,以前侧的髂耻内壁和前唇作为前方复位标准。前后柱和并后壁骨折移位明显时选用髂腹股沟和KL联合入路。复位时使用骨钩提拉、撬拨、两点加压等方法复位,预弯、安装合适的钢板,螺钉固定。单纯前壁或后壁骨折复位后稳定者,使用可吸收螺钉12例,加压空心螺钉5例,其余采用重建钢板固定。手术时间1.5~9h,平均3.6h,术中输血量0~1200ml,平均620ml。术后负压引流24~48h。术后口服吲哚美辛2周,下肢胫骨结节骨牵引4周,1周后CPM功能锻炼,6~8周扶拐不负重行走,3月后根据骨折愈合情况部分负重行走。
3 结 果 本组均获随访。平均平均18月(6~36月)。按Matta标准判断复位效果[3]:解剖复位42例,满意复位15例,不满意复位8例,优良率87.6%。其功能恢复参照美国矫形外科研究院标准:优27例,良25例,可11例,差2例,优良率80%。伤口均Ⅰ期愈合。合并坐骨神经损伤3例中完全恢复2例,不全恢复1例。
对于负重区移位的髋臼骨折,大部分需手术来恢复关节的稳定性和完整性,减少股骨头坏死、骨性关节炎发生,确保患者远期效果。
术前大重量牵引,使移位的骨折尽可能恢复正常解剖,利于术中复位。髋臼骨折后正常的骨盆解剖与坐骨神经位置常常发生改变。故在显露后柱、后壁骨折端时应避免损伤坐骨神经。前壁、前柱骨折避免损伤股动静脉、股神经,对于髋臼顶部骨折复位、固定较容易。对于复杂的横形骨折及双柱骨折可采用前后联合入路,先行前路髂腹股沟入路手术,恢复髋臼顶部,再行后路K-L入路手术,重建后柱的稳定性,恢复其解剖关系。
目前没有任何一个入路能够满足各种髋臼骨折的显露要求,故术前根据X线、三维重建可准确评价髋臼骨折类型,对指导手术入路的选择、钢板术前预弯塑型、预后的估计、治疗效果的评估等均有重要的价值。
手术时机原则上应控制在7d以内,最迟也不应超过3周,伤后1周内完成手术者预后明显优于延迟治疗者[4]。因为3周后损伤的组织开始出现纤维化,疤痕粘连,手术时操作困难,出血量较大,骨折复位较困难。有头、胸、腹等严重并发伤不宜早期手术者,入院即给予股骨髁上骨牵引,术前大重量尽量过牵,使移位骨折尽可能复位,减轻股骨头压力,无手术禁忌症后立即手术。部分股骨头后脱位手法复位失败、有坐骨神经损伤症状者,在生命体征平稳的前提下应早期急诊手术。
髋臼骨折和其他关节内骨折一样,治疗原则是早期解剖复位,坚强内固定,所以在全身情况稳定后尽可能早的手术[5]。术后下肢骨牵引防止股骨头坏死,对有合并股骨头脱位的患者术中常规对股骨头进行钻孔减压。术后6~8周下床扶拐不负重活动,根据复查骨折愈合情况3个月后部分负重行走,好处是减少股骨头对髋臼的压力,以利骨折愈合,并且减少对股骨头自身压力,利于股骨头血供的重建,减少股骨头坏死的发生。术后给予CPM行关节功能锻炼,促进关节内软骨愈合,给予关节以早期的活动和磨造,口服吲哚美辛预防异位骨化发生。故对髋臼骨折术前周密的计划,早期手术,术中骨折解剖复位,术后适当的功能锻炼,大部分均可获得很好的效果,故手术治疗移位的髋臼骨折是最佳的治疗方法。
[1] 黄 勇,吕夫新.有移位复杂髋臼骨折的治疗[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04,8:845-847.
[2] 王 钢,裴国献.髋臼骨折的手术治疗[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01,3:95-101.
[3] Matta JM.Fractures of the acetabulum:Accuracy ofreduction and clinical results in patients managed op-eratively within three weeks after injury[J].J Bone Joint Surg,1996,78A:1632-1645.
[4] 刘志斌,王艳玲.不同方法治疗髋臼骨折的疗效观察[J].陕西医学杂志,2005,3:367-368.
[5] 杜成林,郭 群.髋臼骨折1 8例临床诊治[J].陕西医学杂志,2003,6:523-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