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崔国静 裴海娇 徐亚
艾叶为菊科植物艾的干燥叶。艾叶与我国百姓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每至端午节之际,人们总是将艾置于家中以“避邪”,素有“清明插柳,端午插艾”一说。
艾叶性味苦、辛、温,入脾、肝、肾经。《本草纲目》记载:艾以叶入药,性温,味苦,无毒,纯阳之性,通十二经,具回阳、理气血、逐湿寒、止血安胎等功效,亦常用于针灸。有祛寒逐湿,散风止痛的功效。可以用于皮肤瘙痒,湿疹疮癣,风湿关节肿胀疼痛。此外,将艾草煮水全身浸泡沐浴,也可以作局部的脚浴、手浴、坐浴,对于气血循环不好与皮肤痒者妙不可言。现代用艾草萃取或干燥艾草茎叶制成枕头、被褥、椅垫、鞋垫可以让药草成分缓和释放,有保健的功效。艾叶虽然用途广泛,但应注意也有其副作用,对消化道及皮肤有一定刺激性。大量服用可引起中毒,出现消化系统及神经系统的一系列中毒症状。
艾,多年生草本,高45 ~120cm。茎直立,圆柱形具明显棱,基部木质化,中部以上分枝,被灰白色软毛。单叶,互生;茎下部的叶在开花时即枯萎;中部叶具短柄,叶片卵状椭圆形,羽状深裂,裂片椭圆状披针形,边缘具粗锯齿,上面暗绿色,稀被白色软毛,并密布腺点,下面灰绿色,密被灰白色绒毛;茎顶端叶片全缘或3 裂。花序总状,顶生,由多数头状花序集合而成;总苞苞片4 ~5 层,边缘膜质,密被绵毛;花托扁平,半球形,上生雌花及两性花;两性花与雌花等长,花冠筒状,红色,顶端5 裂;雄蕊5 枚,聚药,花丝短,着生于花冠基部;花柱细长,顶端2 分叉,子房下位,1 室。瘦果长圆形。花期7 ~10月。
艾叶为5 月中旬采收,此时采集的艾绒富有弹性,绒长而柔韧,是优良的艾绒。湖北蕲州盛产蕲艾。蕲艾植株高大,可达1.5 米~2m,含挥发油多,叶宽而厚,密而长,取干叶揉之成绒团,易制作艾绒,出绒率高。据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艾叶本草不著土产,但云生田野……自成化以来,则以蕲州者为胜,用充方物,天下重之,渭之蕲艾。”
艾叶的炮制方法有醋炒、醋蒸、酒炒、炒焦、炒炭等。一般认为艾叶生品性燥,擅于理血气,散风寒湿邪;醋艾叶温而不燥,能增强逐寒止痛作用;艾叶炭辛散之性大减,温经止血作用增强;醋艾炭温经止血力强。
在诗经时代,艾叶就已经是很重要的民生植物。一般用于针灸术的“灸”。艾叶中含有一种挥发油,具有兴奋中枢神经的作用,艾灸的方式使燃烧生成物的氧化物质附着在穴位的皮肤上,通过灸热渗透体内而起作用。
艾叶晒干捣碎成绒,为“艾绒”,是灸法所用的主要材料,质柔软如绒,易燃而不起火焰,气味芳香,适合灸用。根据加工程度的不同有粗细之分,粗者多用于温针或制作艾条,细者多用于制作艾炷。艾绒的特点是燃烧时火力温和,其温热能直透皮肤、肌肉深处,使人有舒快之感。艾绒质量的优劣,可直接影响到施灸的效果。用质量优、无杂质、且干燥而存放日久的艾绒,施灸的效力则更大,疗效愈佳,反之则差。不仅如此,劣质艾绒,燃烧时火力暴躁,易使病人有灼痛感,难以忍受。含杂质较多的杂质艾绒,燃烧时艾炷常有爆裂的流弊。新制的艾绒,含挥发油较多,施灸时火力过强,故应选择陈久的艾绒为佳。
灸法是艾叶应用的一大主要方面,近代对艾灸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研究十分重视,在艾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方面也有较快的进展,已开发出蕲艾精、蕲艾蚊香、艾叶牙膏、艾叶浴剂、艾叶油香精、艾蒿枕、蕲州艾条、无烟艾条等系列产品,艾叶保健食品也正在开发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