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血前交叉配血不合原因分析及处理

2013-04-06 23:33:56胡飘萍李松杨丽云邹娟辛建英杨鹃
实验与检验医学 2013年3期
关键词:受血者抗人微柱

胡飘萍,李松,杨丽云,邹娟,辛建英,杨鹃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输血科,江西南昌330006)

输血前交叉配血不合原因分析及处理

胡飘萍,李松,杨丽云,邹娟,辛建英,杨鹃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输血科,江西南昌330006)

抗体筛查输血安全交叉配血自身抗体

输血是一项不可替代的临床治疗手段。随着医疗水平的发展,临床用血数量逐年增加,输血安全成为日益关注的问题。交叉配血是在血型鉴定的基础上,体外模拟血液相容性实验,发现供血者和受血者的红细胞和血清间是否存在抗原抗体反应,是保证临床用血安全的前提[1,2]。实际工作中,往往会发生交叉配血不相合的情况,即患者(供血者)血清可凝集供血者(患者)红细胞。本文回顾性分析了我院2011年8月至2012年7月期间工作中遇见的交叉配血不合的病例,总结引起交叉配血不合的各种原因。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2011年8月至2012年7月的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输血患者共计24913例次,其中交叉配血不合57例。

1.2 试剂及标本微柱凝胶卡、不规则抗体筛选卡(长春博迅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生产)。单克隆抗-A和抗-B、抗体筛选细胞、抗体鉴定细胞、抗人球蛋白试剂(由上海血液生物医药公司提供)。患者的不抗凝血用以做抗体筛查和抗体鉴定、交叉配血用EDTA-Na2抗凝血标本。

1.3 仪器微柱凝胶卡专用离心机和孵育器由长春博迅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提供,BaSo离心机(型号2005-1)由台湾贝索公司生产。

1.4 方法红细胞不规则抗体筛选、交叉配血、抗人球蛋白试验均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3]执行操作步骤,交叉配血同时采用盐水介质配血法和微柱凝胶卡配血法。微柱凝胶法交叉配血试验严格按照试剂说明书操作。

2 结果

57例交叉配血不合标本中,有男性患者23例,女性患者34例。23例患者检测出不规则抗体,Rh血型系统的抗体最多,有16例(16/23,69.57%,抗-E抗体10例、抗-c抗体3例、抗-cE抗体3例);MNS血型系统抗体5例(5/23 21.34%,抗-M 2例和抗-s 3例);抗-K和抗-Lea各1例。29例患者红细胞直接抗人球蛋白实验(DAT)阳性,其中11例患者仅DAT阳性,6例患者伴有不规则抗体(3例患者同时有不规则抗体和温自身抗体),6例患者体内还同时存在冷凝集素,6例患者产生了温自身抗体。9例仅存在冷凝集素影响交叉配血结果。

1例患者患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血液中白细胞增高,导致微柱凝胶交叉配血试验主侧假阳性;1例献血员红细胞直接抗人球蛋白阳性,与患者血清交叉配血时发生凝集。

3 讨论

从本批的标本实验结果可以看出,交叉配血出现凝集,主要原因是受血者自身的红细胞被致敏,其次是受血者存在不规则抗体、受血者含冷凝集素或自身抗体。

患者体内存在的不规则抗体针对供血者的红细胞发生反应,交叉配血时主侧凝集。在23例不规则抗体中,血型抗体所占比例与血型系统频率基本一致,Rh血型系统的抗体最多,有16例(16/23 69.57%),MNS血型系统抗体共5例(5/23 21.34%),与吴勇[4]等所报道的不规则抗体的频率分布有差异,可能原因是取材范围不同,本文中仅包含出现交叉配血不和的标本,而不是针对所有的就医患者。发血时选择不含与抗体相对应的抗原血液给患者输注。

受者红细胞结合了不完全抗体时,直接抗人球蛋白结果呈阳性。交叉配血时,受者红细胞与供血者血浆反应,非特异性地将血浆中的蛋白质(免疫球蛋白、补体)吸附到表面而致敏,经微柱凝胶卡离心时,被吸附物质与柱中含有的抗人球蛋白试剂结合,发生凝集反应。直接抗人球蛋白阳性伴有自身抗体或不规则抗体时,可表现为主侧、次侧均出现凝集反应。分别对受血者红细胞和血清处理以去除自身抗体对交叉配血的干扰:(1)受血者红细胞做放散试验,放散掉红细胞表面吸附的自身抗体;(2)用受血者自身红细胞进行吸收试验,去除血清中的自身抗体。本文中有11例仅有直接抗人球蛋白阳性,6例直抗阳性伴有自身抗体,3例直抗阳性患者同时伴有自身抗体和不规则抗体。由于直接抗人球蛋白阳性的患者多为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因此,建议输注洗涤红细胞以缓解临床症状。

冷凝集是由冷凝集素在低温时与红细胞膜相关抗原结合,而导致的红细胞凝集。温度较低时,红细胞表面膜物质的构型发生改变,显露某些抗原决定簇,与相应的冷凝集素相结合,而随着温度的升高,红细胞膜物质的构型恢复,阻碍了冷凝集素与抗原决定簇的结合,凝集逐渐消失。患者血清有自身冷抗体时,采用的处理方法是将患者红细胞经37℃生理盐水洗涤3~4次,患者血清用标准O型红细胞4℃进行冷抗体吸收,将处理之后的红细胞和血清再进行相关试验,可排除冷凝集的干扰。9例仅有冷凝集素的患者,经上述处理后,盐水法和微柱凝胶配血法均未见凝集。6例伴有直接抗人球蛋白阳性的患者给予洗涤红细胞输注。血液发放后,嘱咐临床输注之前,将血液制品在室温放置复温,缓慢输注,输血过程密切观察。

1例新生儿患者标本交叉配血主侧阳性,经再次确认血型,排除患者存在自身抗体或冷凝集,证实配血不合原因是献血员红细胞直接抗人球蛋白阳性。

1例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患者,血液中白细胞63×109/L,红细胞1.21×1012/L,交叉配血前患者EDTA抗凝血液经1300 g离心1min处理,交叉配血时盐水法相合,微柱凝胶交叉配血试验主侧凝集。由于血液中白细胞增高,经常规离心后,血浆中混有大量的白细胞。由于白细胞平均体积大于红细胞并且其变形能力仅为红细胞的1/1000,离心时,交叉配血反应体系中的细胞在微柱凝胶中下移,白细胞不能全部通过微孔进而将微孔堵塞导致游离的红细胞不能顺利通过微孔到达底部,在反应单元中出现假阳性[5]。仅有主侧出现假凝集而次侧没有出现的可能原因是混入红细胞悬液的白细胞被稀释(红细胞悬液浓度0.5%~0.8%),数量不足以影响结果。将患者EDTA抗凝血液经1770 g离心5 min再次处理后,血浆中的白细胞被沉淀,微柱凝胶交叉配血法相合。

在发血过程中,交叉配血可因多种因素而不合,发生不合时,应积极从各方面查找原因,并排除可能对配血结果产生干扰的因素,及时为临床提供安全的血液治疗。有输血史或妊娠史的患者术前应做血清抗体筛查,存在不规则抗体者预先配血以减少术中的取血时间。

[1]何子毅,刘赴平,车嘉琳.电子交叉配血的现状和展望[J].临床输血与检验,2009,11(4):380-381.

[2]胡飘萍,交叉配血不合原因分析及处理[J],实验与检验医学, 2013,31(1):59-60.

[3]叶应妩,王毓三,申子瑜.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M].第3版.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253-266.

[4]吴勇,吴远军,陈宝婵.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的检测和分析[J].临床输血与检验,2010,10(14):343-346.

[5]夏兵,戴书萍,裴宝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致微柱凝胶法交叉配血假阳性1例[J].中国输血杂志,2011,24(2):152-153.

R457.1

B

1674-1129(2013)03-0280-02

10.3969/j.issn.1674-1129.2013.03.034

江西省卫生厅科技计划(编号20133048)

猜你喜欢
受血者抗人微柱
磁性微柱阵列制备及驱动研究*
抗人球蛋白检测卡行业标准的研究
高精度镍微柱阵列模具的制造*
模具制造(2021年9期)2021-11-02 03:32:46
受血者不规则抗体筛查在临床安全输血中的意义
爸爸的血为何不宜输
健康博览(2019年8期)2019-09-12 06:00:01
电化学湿法腐蚀法制备硅微柱阵列
直系亲属可以互相输血吗?
祝您健康(2018年11期)2018-11-13 04:36:54
纳米尺寸下铱单晶微柱的力学行为
为什么尽量不要输注亲人的血液
人人健康(2017年5期)2017-03-20 07:43:51
独角莲软胶囊抗人肝癌Hep-2荷瘤裸鼠移植瘤作用及对p53表达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