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远能迩”解

2013-04-06 20:34:51梁立勇
关键词:安远尚书左传

梁立勇

(深圳大学文学院,广东 深圳 518060)

“柔远能迩”一词不仅见于《尚书·尧典》、《诗·民劳》、《左传·昭公二十年》等传世文献,还出现在金文《大克鼎》和《番生簋》中,刚刚公布的清华简《説命下》也有它。可见此语是先秦古人很常用的成语。历代学者对“柔远能迩”多有解释,其中柔训安,迩训近,皆是常训,见于《诗》传笺及《书》传,所以解释“柔远能迩”的关键是“能”字应如何理解。学者对“能”的解释大致有以下五种:

一、侞顺、恣。《诗·民劳》笺:“能,犹侞也,迩,近也。安远方之国,顺侞其近者,当以此定我周家为王之功。言我者,同姓亲也。”孔颖达《正义》:“侞,检字书未见所出,《广雅》云:‘如,若也,均也。’义音相似而字则异。旧音如庶反,义亡难见。郑注《尚书》云:‘能,恣也。’与此不同。”案:郑注自相矛盾。可见郑玄自己也不知道“能”字的确切解释,而且“顺侞其近者”于文义也颇为迂曲,故不可信从。

二、能够。《尚书·尧典》孔传:“柔,安。迩,近。敦,厚也。元,善之长。言当安远,乃能安近。”王肃:“能安远者先能安近。”①案:这种解释也不足取,王引之已论其非:“以‘能迩’为‘能安迩’则经文‘能’字之下须加一‘安’字而后可通,何其谬也。”[1]

三、才能。《左传》杜注:“柔,安也。迩,近也。远者怀附,近者各以能进,则王室定。”案:杜注亦误。“柔远能迩”中“柔”“能”对文,“柔”训“安”为动词,则“能”也应是动词,不当释为才能。

四、善也。此最初为颜师古释,后来王引之采用其说并加以申论:

案“能”与“柔”义相近。《大雅·民劳》篇“柔远能迩”,毛传曰:“柔,安也。”郑笺曰:“能,犹侞也。安远方之国,顺侞其近者。”“侞”与如古字通,是“能”为如顺之意,犹《周官》言“安扰”耳。“能”与“而”古字通,故“柔远能迩”汉督邮班碑作“渘远而迩”。《屯·彖传》:“宜建侯而不宁”,郑本“而”作“能”。云:“能,犹安也。”《汉书·百官公卿表》“柔远能迩”颜师古注曰:“能,善也。”安、善二义并与顺侞相近。古者谓相善为相能。襄二十一年《左传》曰:“范鞅与栾盈为公族大夫而不相能。”《康诰》曰:“亦惟君惟长不能厥家人。”僖公九年《左传》曰:“入而能民,土于何有?”文十六年传:“不能其大夫,至于君祖母以及国人。”昭十一年传曰:“蔡侯获罪于其君而不能其民。”三十一年传曰:“公在干矦,言不能外内也。”僖二十四年《公羊传》曰:“不能乎母也。”宣十一年《谷梁传》曰:“辅人之不能民而讨。”并与“柔远能迩”之“能”同义。[1]

相较之下,第四种解释较前三释为胜,后来学者如王国维[2]、郭沫若[3]、刘起釪[4]等都多从王释②。但实际上训“能”为“善”也不无可商。从上引王引之的说法看,“能”训为善,是友善之意。善有“善长”、“友善”二义,“能”和“善”相通当是在“善长”的义项上,而非“友善”。《玉篇》:“能,工也,善也。”《广韵》:“能,工善也。”《荀子·劝学》:“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杨倞注:“能,善。”“非能水”是不善于游泳。由此可见,颜师古以“友善”之“善”释“能”是偷换了概念,在逻辑上是讲不通的。王引之是上了颜师古的当。而且,即使将“能”解为“友善”,文义上也不密合(详后)。所以,“能”字如何解释应该重新考虑。

五、仁爱。侯志义[5]认为:“‘能’宜训‘仁爱’”,“柔远能迩”即“安抚邻国仁爱己之诸侯也。”这种解释虽然文义通顺,但径直将“能”释为“仁爱”在训诂上于古无徵,故不可从。

我们认为“能”在这里当读作“暱”。“能”,泥母蒸部,“暱”,泥母职部,蒸、职阳入对转,古音极近。能、暱声同韵近,当可相假。又梁立勇[6]认为“能”与“刃”音近通假。《说文·黍部》有从“日”声的“”,其或体作“ ”,从“刃”声。《说文》引《左传》“不义不”,今本《左传》作“不义不暱”。此亦可证“能”“暱”音近可通。《尔雅·释诂》:“暱,近也。”郭注:“暱,亲近也。”《玉篇》:“暱,亲近也。”“柔远能迩”即“柔远暱迩”,意思是安抚远者,亲昵近者。《说苑·君道》:“故牧者所以辟四门,明四目,达四聪也,是以近者亲之,远者安之。诗曰:‘柔远能迩,以定我王’,此之谓矣。”“柔远能迩”《说苑》释为“近者亲之,远者安之”,即解“能”为“亲”,于此可证“能”当读为“暱”。

“柔远能迩”是古时为政的一种方针,所以上引《说苑》文句在“君道”篇内,所谓“牧者”即是指诸侯而言。《礼记·中庸》:“凡为天下国家有九经,曰:修身也,尊贤也,亲亲也,敬大臣也,体群臣也,子庶民也,来百工也,柔远人也,怀诸侯也。”所谓“九经”指治理天下的九种常道③。朱熹集注引吕氏曰:“天下国家之本在身,故修身为九经之本。然必亲师取友,然后修身之道进,故尊贤次之。道之所进,莫先其家,故亲亲次之。由家以及朝廷,故敬大臣、体群臣次之。由朝廷以及其国,故子庶民、来百工次之。由其国以及天下,故柔远人、怀诸侯次之。此九经之序也。”所谓“子庶民也,来百工也”即“能迩”;“柔远人也,怀诸侯也”即“柔远”。《中庸》对此的论述比《尚书》更详细,且由近及远,层层递进,与《大学》所言修齐治平相合。可以说《中庸》是吸取了《尚书》的思想而又所发展。案《尚书·尧典》:“咨十有二牧,曰:“食哉惟时!咨亦谋也。所重在於民食,惟当敬授民时。柔远能迩,惇德允元。而难任人,蛮夷率服。”《史记·五帝本纪》述其大意云:“于是舜乃至于文祖,谋于四岳,辟四门,明通四方耳目,命十二牧论帝德,行厚德,远佞人,则蛮夷率服。”《史记》是以“论帝德”译解“柔远能迩”一句,文义虽不合,但是“柔远能迩”确是统治者的一种政治策略,司马迁以“论帝德”概之也属达意。文献中还有不少与“柔远能迩”意思相近的记述:

叶公问政。子曰:“近者说,远者来。”(《论语·子路》)

爱施之德,虽行而无私,内行不修,则不能朝远方之君;是故正君臣上下之义,饰父子兄弟夫妻之义,饰男女之别,别疏数之差,使君德臣忠,父慈子孝,兄爱弟敬,礼义章明,如此,则近者亲之,远者归之,故曰:“召远在修近。”(《管子·版法解》)

叶公子高问政于仲尼曰:“善为政者若之何?”仲尼对曰:“善为政者,远者近之,而旧者新之。”(《墨子·耕柱》)

用康柔绥怀远迩君子。(《晋姜鼎》)“近者亲之,远者归之”、“远者近之,旧者亲之”④与孔子所论“近者悦,远者来”并即“柔远能迩”之意。《晋姜鼎》“康柔绥怀远迩”实际上是“柔远能迩”的另一种表述形式,可以将其改作“康柔远,绥怀迩”,《晋姜鼎》是用“绥怀”替代了“能”。“绥怀”与“亲昵”义近,于此也可证明本文读“能”为“暱”不误。

最后附带说一下,上引王引之所举数例其中的“能”也都应该读为“暱”。如:《康诰》“亦惟君惟长不能厥家人”和《公羊传·僖二十四年》“不能乎母也”,在这两句话中,训“能”为“友善”明显不妥。“善”在友善、亲善的意义上指关系不错,但并不很亲密,一般用于朋友之间⑤。对于家人和母亲以“友善”言之,似不恰当。《尔雅·释言》:“昵,亟也。”⑥王引之《经义述闻·卷二十七》:“昵为相亲爱之亟”。对于亲人显然用表示“相亲爱之亟”的“昵”要更贴切。古代亲民的统治者常常把百姓比喻成子女⑦,故也常以“亲”、“暱”言于百姓。例如:《国语·周语上》:“不亲於民而求用焉。”《国语·周语中》引《书》:“民可近也,而不可上也。”《左传·隐公元年》记载郑庄公论及其弟段不为民所亲附时说:“不义不暱,厚将崩。”《荀子》的《君道》篇也说:“君者,民之原也;原清则流清,原濁则流濁。故有社稷者而不能爱民,不能利民,而求民之亲爱己,不可得也。民不亲不爱,而求为己用,为己死,不可得也。”因此,王引之所举《左传·僖公九年》曰:“入而能民,土于何有?”《左传·召公十一年》:“蔡侯获罪于其君而不能其民。”以及《谷梁传·宣十一年》曰:“辅人之不能民而讨。”这三句话中的“能”也应读“暱”,“能民”即“暱民”,义为亲民。

注:

①见孔颖达《正义》引。

②例如:刘起釪(2005)即认为“其释‘能’为‘善’之义于此处文义较适合。”

③见孔颖达《正义》。

④“亲”本作“新”。参吴毓江《墨子校注》:“宋本、蜀本《御览》六百二十四引‘新’作‘亲’,是也。作‘新’者,借字。《国语·周语》曰:‘礼新亲旧。’亲旧,即此所谓旧者亲之也。”

⑤《吕氏春秋·贵公》:“夷吾善鲍叔牙”。高诱注:“善,和也。”《史记·萧相国世家》:“参始微时,与萧何善。”

⑥根据《说文》、《玉篇》“昵”是“暱”的异体字。

⑦《国策·齐策》:“今君有区区之薛,不拊爱子其民,因而贾利之。”

[1]王引之.经义述闻[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73-74.

[2]王国维.观堂吉金文考释[A].王国维遗书[C].上海:上海书店,1983.162.

[3]郭沫若.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考释[A].郭沫若全集考古编第八卷[C].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261.

[4]刘起釪.尚书校释译论[M].北京:中华书局,2005.198.

[5]侯志义.金文古音考[M].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2000.26.

[6]梁立勇.“小人不逞人于刃”解[J].古籍研究整理学刊,2007,(6):25.

猜你喜欢
安远尚书左传
《左传》“其无晋乎”补证
江海学刊(2024年1期)2024-03-14 09:09:58
钟晓辉绘画作品选
《左传》“摄官承乏”新解
《左传》疑难考辨一则
《左传》“讥失教也”句献疑
口吃男孩的福尔摩斯
《尚书》中“迪”释为“由”新探
江西安远:主动作为拓富路 内外兼修促脱贫
中国公路(2017年16期)2017-10-14 01:04:33
尚书·禹贡
宝藏(2017年2期)2017-03-20 13:16:48
《明新兴雷石庵尚书遗集》补遗
西南学林(2014年0期)2014-11-12 13: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