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群体的论政实践——《努力》周报研究

2013-11-26 09:03椿
关键词:周报胡适刊物

刘 椿

(深圳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广东 深圳 518060)

一、《努力》周报的缘起

1920年1月,陈独秀被北京大学解聘而南下上海,标志着“新青年”群体的瓦解,也就意味着以《新青年》为核心的“五四”运动知识分子群体分裂成了不同的政治派别。分裂后的知识分子中具有相同政治理念的人组成相对独立的组织开始活跃在政治舞台,他们创立刊物发表自己的政治主张和理念,企图用“舆论干政”的方式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因为,文人的阵地就是报刊,武器就是文章,弹药就是思想。报刊不仅是文人理想安身之处,实现价值之所,更是报国济困行动之地。这些刊物是有共同政治、文化理念的知识分子小团体筹资创办的低成本政治、社会、文化、文学等评论性刊物,他们一般轮流担任主笔和编辑,参加者自称“同人”或“同仁”,我们称这种刊物为“同人报刊”[1]。“同人报刊”的特点是财务独立与言论自由,由同人轮流担任编辑,刊物不受政府、党派和其他利益团体影响和控制。刊物发行数量和范围不大,但是作者和读者群体相对固定。从传播学意义而言,社会政治环境和刊物气质成就“同人报刊”这种出版、编辑方式,造就刊物特有的政治、社会影响。本文讨论的《努力》周报就是以胡适为核心的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群体创办的政论性“同人刊物”。

“五四”运动后,作为自由主义者的胡适本来立誓20年“不谈政治”,以超脱的姿态关注现实社会。但是,黑暗的政治现实,专制的政府贪腐与无能,国家的贫弱和人民的困苦无不煎熬着书斋里的胡适和同人们的心灵。传统中国知识分子的气节、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使胡适和同人们行动起来介入现实政治,将改良社会的政治理想付诸行动。

1921年初,北京发生国立学校的学潮,教职工和学生为争取权益而罢课罢教,学生和教师抗争的结果却是被军警镇压。学潮事件成为胡适及其同仁们抛弃“不谈政治”的誓言介入政治、社会现实的发端。8月1日,《晨报》发表了由胡适、高一涵、李大钊、蒋梦麟、陶孟和、王文伯和张慰慈等7位联合署名的《争自由的宣言》,向社会宣示自己对现实政治的态度:“我们本不愿意谈实际的政治,但是(实际)政治却没有一时一刻不来妨害我们……我们相信人类自由的历史(表明)没有一国不是人民费去一滴一滴的血汗换得来的,(如果)没有肯为自由而战的人民,(就)绝不会有真正的自由出现;这几年来军阀政党胆敢这样横行,便是国民缺乏自由思想,自由评判的真精神的表现”[2]。

1921年5月21日下午,胡适与丁文江、蒋梦麟、王文伯等人在胡适家聚会,讨论组织有关政治社团以及创办刊物的具体事宜,“我们四人讨论组织一个小会的事。我拟了一个组织大纲,大家都表示同意……”[3](P62)他们决定以6月1日作为组织成立日期,胡适为组织起名“努力”,称为“努力会”。而刊物“周报的筹备远在半年之前,胡适是最早倡议的人。他向来主张:‘我们在职业而不靠政治吃饭的朋友应该组织一个小团体,研究政治,讨论政治,作为公开的批评政治或提倡政治革新的准备”[3](P62)。这个微型秘密政治团体的成员最少的时候才四五个人[4](P87),他们以后就成为《努力》周报的主要成员。

“努力社”在现代中国的历史长河里几乎无人知晓,但是《努力》周报却是“五四”以后思想、文化、新闻史研究的起点之一。

1922年5月7日,自由主义知识分子首次创办的政治平台——《努力》周报出版发行,原来的秘密组织“努力会”也顺理成章地转型为刊物编辑部——“努力周刊社”。该社规定“本会的性质为秘密的”,成员必须“有正当的职业或有职业的能力”,“有忠实可靠的人格”,新成员要经过二名老会员介绍外,还要由“会员审查会”审查合格才有资格入会。《努力》周报的运营经费来源于会员每月工资的5%。“周报只印1张,纸费印费都不多,稿费当然是没有的。所以我们的二个月捐款已够用了,已够使这个小刊物独立了”[4](P87)。

二、编辑、作者和读者群

如果政论性报刊没有稳定的作者群,那么就没有自己的刊物风格和坚定的政治立场,也就意味着丧失新闻意义,失去生存空间。编辑与作者的教育背景和社会经历决定了刊物的文化素质、理论视野、观察视角和文字风格。报刊的特色决定了社会影响力并集聚着读者群,塑造着他们的气质、政治观点。如果没有目标读者群,那么它就丧失作为新闻媒体的基本的生存发展的空间,而成为孤独的“独唱团”。编读二者共同决定了报刊的气质、社会定位和政治影响力。因此,有什么样的编辑和作者,造就什么样的刊物,也就吸引和培育出什么样的读者,最终就会在什么样的程度上影响着社会。读者群与作者群及报刊互动使报刊、作者和读者三者形成了相互影响、相互促动和相互进步的关系,三者的合力决定了刊物的定位、视野、观点和社会影响,甚至某种程度上决定了刊物的命运。因此,研究报刊首先要从其作者群和读者群开始。

《努力》周报的主笔以胡适和丁文江为主,其他主要作者有张慰慈、高一涵、陶孟和、任鸿隽、陈衡哲、朱经农、徐新六、沈性仁、蒋梦麟、蔡元培、王云五、王微、徐志摩、顾颉刚等14人。《努力》周报发表包括短评在内的文章共339篇,除65篇文章作者匿名外,上述诸人发表230篇,占文章总数的68%。

除了共同的政治理念和价值观,我们还需要分析出《努力》周报同人聚合的具体因素。

上述16位主要作者中,除顾颉刚、王云五、沈性仁等3人外,其余都有留学经历而且都获得博士学位。其中10位主要作者情况见表1。回国后,他们几乎都成为本专业领域的知名学者,在高校从事教学科研工作。所以,胡适对他们进行了分工:“就《努力》论,关于政法之稿件有一涵、慰慈等担任;经济之稿,有振飞、唐有壬等担任;文学之稿,有志摩、陈通伯等担任(苏菲过于矜持,不敢预计其必有稿来);其他社会科学,有兄、叔永、擎黄、孟和(孟和来沪,当可求其作文)和我(朱经农)担任,读书杂志有颉刚、刘叔雅等担任”[5]。

表1 主要作者简表

从表1看出:这10人中有5位任职于北京大学,占总数的50%。可见北京大学是作者们聚集在一起的重要因素。此外,其他个体作者是“努力同人”的认同者,如王星拱、潘大道、沈慰德、朱希祖、王世杰等人是大学教师,其中有人以后还走上政坛,如王世杰成为外交部长;也有在校的大学生如萧一山、顾颉刚、谭明谦、胡思永等。相同的文化背景和知识结构使他们与胡适等人拥有相同的政治理念和价值判断。个体作者尽管政治、社会以及学术观点相异,甚至政治立场截然相反,比如蒋百里就推崇“联省自治”,林长民推崇“国民外交”和宪政,邓初民推崇马列主义,余惟一、陈国荣和“一个铁路学者”等作者的文章里,有的主张革命,有的主张改良,有的激进,有的平和,有的保守,但是分歧和争论并不妨碍他们聚集在《努力》周报的周围,因为他们的集合有共同的基础,那就是为国家的富强而“努力”的心态。其实,这种现象恰好说明了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群体初步形成的时期,主要特点就是组织的松散性和思想的分裂性,这也是政治群体与政党的区别所在。

相同的职业、教育和学术背景以及工作处所都使他们可以相互熟识,更加便捷的交往和思想交流以组织成为政治团体。同时,他们以胡适为中心聚集而成团体,因此必然深深刻上其思想领袖胡适的烙印,如此决定了《努力》周报定位、主导思想、编辑方针和作者与读者群体。

我们可以从表1分析作者年龄结构,胡适等作者出生在风云际会的19世纪末1880—1895年间,平均年龄35.5岁,年龄最大的是高一涵38岁,而最小的杨杏佛29岁。按照许纪霖的说法;他们属于“五四”一代的知识分子,是中国第一代现代意义上的知识分子,正是他们构成了中国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核心。人生30岁—40岁年龄正是人生盛年,此时既摆脱了青涩和冲动,又保持了年轻的豪气。他们参加过“五四运动”的抗争并开创了新文化时代,又以《新青年》为阵地向旧时代宣战开启了中国现代进程,现在他们为了国家的前途再次勇敢地站出来发表自己的政治主张,实践自己的社会改良主义理念。

许纪霖认为,因为他们以胡适为代表的中国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教育和知识背景,使得他们拥有适合新时代的专业技能而成为专业人才和自由职业者,比如教授、作家、编辑、技术专家、文化创作者、公务员等等。他们虽然初级教育在私塾诵读“四书五经”,但却是在新式学堂接受了中等教育,成年后又留学欧美和日本,这种独特知识结构和人文教育使他们既有中国文化的功底,又有西方文化的认知,因此在政治理念、社会规范、道德范式和文化心态都是中西结合[6]。因此,他们在勇敢地抛弃、深刻地批判旧文化的同时,又具备了现代西方政治、文化价值判断。他们的文化启蒙和社会实践深刻影响了中国现代政治、社会、经济、文化、思想的发展,对中国的现代进程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与刊物的定位和作者群相对应,读者也须具备相当的教育程度、知识结构和宽裕的经济收入。

首先,尽管当时中国的文盲率较高,他们缺乏独立人格意识和公民概念。但是,自洋务运动、特别是晚清的政治变革以来,中国社会的新式学校和教育模式在全国有了很大的规模,受过西式教育并毕业的学生人数众多。尤其是晚清的留学潮造就了新一代知识人群,他们具有相应的政治、社会和文化的知识结构来理解、接受刊物的观点,独立思考现实社会,直到身体力行参与社会的改良。他们有的从读者始,逐渐成为作者。比如傅斯年、张闻天等人就是经历了从忠实的读者到作者的过程。

其次,他们的教育程度使自己有较高的工作能力和技能,从而有经济能力来购买《努力》周报类的精神产品。《努力》周报价格是“每号零售铜元两枚,邮寄大洋二分,半年二十六号,大洋五角,全年五十二号,大洋一元”[7]。而1920—1926年间物价低廉,当时1元大洋就可以买大米18市斤;或猪肉7市斤,三口之家的一月生活之资3元足矣[8]。可见阅读《努力》周报的经济代价相对生活费用并不低。那么,读者群就主要是工作收入稳定的中产之家了。因此,《努力》周报主要读者有公司管理、企业技术人员、政府公务员、教师、自由专业职业者等中产人士。

另外,《努力》周报刊登的读者来信中,非常明显地显现出教员和学生是主要读者群,例如梅光迪、黄炎培、胡思永、曹诚英等师生的来信以及他们与《努力》周报的互动。著名美籍华裔女物理学家吴健雄在其回忆录里写到:从1923年到1927年间,她作为苏州第二女子师范学校的初中生,在学校图书馆阅读到胡适刊登在《新青年》、《努力》周报等刊物的文章后,吴健雄就对胡适这位长相隽秀、风度翩翩且道德文章俱佳的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北大教授产生了真诚的钦佩和真挚向往[9]。由此可见,《努力》周报在大中学校图书馆的普及。

《努力》周报还发布特别启事关照暑假里的学生读者:“本校为便利各校暑假回家之学生起见,定暑假订报刊特别办法:自七月一日起,至九月十六日止,共十二个星期,计报十二份(自第五十九号至七十号)只收大洋两角”[10]。

笔者认为,受过新式中等以上教育并且家境良好的中产知识阶层是《努力》周报的主要读者群。

三、刊物特色与主要栏目

中国刊物最早的双向传播开始于19世纪末由西人创办的刊物,比如传播西学的《格致新报》、《汇报》等。但是,这些刊物的重点在西方自然和社会知识的传播而不涉及时政等争论性内容,因此双向交流也就仅仅局限于“问答”范围,双向实际是单向的“答”。现代传播学意义上的双向交流的刊物开始于《新青年》的“通信”栏目。与《新青年》有承继关联的《努力》周报也继续了这样的栏目而发扬光大。如果说《新青年》时代刊物的目的在于新文化、新思想的传播和与旧文化、旧思想的抗争,刊物重点放在文化思想领域,那么《努力》周报时代的议题就更加严肃,更加广泛和现实,交流双方的地位也较《新青年》更加平等。因此,“讨论”栏目就显得更为重要和迫切,双向交流可以使刊物获取现实社会的真实,使刊物更加贴近现实,更加实际,也具备更加广阔的视野。

从“五四“时期《新青年》“通信”栏目开始听读者说话,到《努力》周报的“讨论”和“对于本报的批评”栏目发展为让读者说话,再到韬奋《生活》周刊的“读者信箱”栏目与读者谈话,我们可以追寻出中国现代时事政论性刊物编读互动实践,从起始、发展到成熟完整过程的轨迹,也就是从“自说自话”到“听读者说话”最终“与读者交流”的过程。《努力》周报是在中国新闻报刊发展过程中有起至关重要承前启后的作用。

1922年5月14日,胡适为首的16位作者共同署名的政治宣言——《我们的政治主张》在《努力》周报第2期发表,他们在《我们的政治主张》附录的“附自”里声明:“一切赞成与反对的言论,我们都很欢迎,请寄到努力周报社,或寄给提议的人”。第3期发布了编辑部的《特别启事》一文:“本社这几天收到了无数关于‘我们的政治主张’的文章,本期不及发表了,下期另出增刊,专载这一类的讨论”[11]。第4期则编辑为《我们的政治主张》的讨论专刊,题目就是《关于我们的政治主张的讨论》。《努力》周报有8个版面,除第8版是“对于本报的批评”的固定栏目外,其余7版通篇都刊登有关《关于我们的政治主张》的读者来信以及编辑部的回复,作者与读者之间就文章的观点和立场进行平等对话和交流。本期专刊共刊登了提出有代表性和普遍性问题的15位读者来信,在来信中凡是署名“适”的编辑部回复就是胡适的亲笔回复,而大部分来信都是由胡适主笔回复的。例如胡适这样回复第9封读者来信:“以上两篇(读者来信),何君劝我们组织一个会,(而)程君劝我们组织一个“好政府”党。(对于)这个问题,我们现在还不(可)能有简单的主张。前面梅祖芬君的来稿,对于这个“好人”结合的问题,也有很好的观察。他以平时的政党不妨分(拆),而过渡时的政党应该合(并),这个意思是很对的”[12]。最后胡适表明了这只是自己个人的意见,与其余15位作者无关:“这是我此时的意见(来)不及征求各位提议人的主张,也许他们未必都赞同此意(见)”[12]。显然,胡适以刊物主笔和编辑的身份,认真严肃地就读者来信的具体内容,与读者讨论现实政治问题。但是由于“同人刊物”的特殊编辑范式,同人们轮流担任主笔和编辑,所以不同期数刊物的编辑风格和文风有较大差异,那么讨论问题和回复读者也就有强烈的个人因素。胡适编辑时间最长、发表文章最多、回复问题也最多,结果就是《努力》周报不可避免蒙上浓重的胡适个人色彩。

《努力》周报是民国初年期刊典型的样式,共包含8个版面,刊物尺寸是四开报纸大小,版面模式为适合纸张大小设计为横分四栏,这样的版面设计适用文字竖排而显得版面协调美观。“这种期刊的编排形式短小精悍,轻便快捷,政治性、战斗性强,颇具活力,因此被当时兴起的许多进步报刊所采用”[13]。与《新青年》时代刊物主要刊登文学、思想和社会性文章相比,《努力》周报更加聚焦政治和社会事件,创刊伊始就开宗明义发表有关“直奉战争”评论文章,并且配合文章专版有关“军事调查”和背景资料,以便读者更加明了事件的来龙去脉。

刊物的头版头条的内容决定了刊物的宗旨和气质,前六期的头版头条分别是:第1期是创刊的发刊词——“努力歌”,第2期为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政治宣言——“我们的政治主张”,第3期是社评“大家起来监督财政”,第4期专刊“关于我们的政治主张的讨论”,第5期是政治述评“政论家与政党”,第6期是“特载”栏目“天津保定间的捣鬼”。这些文章体现了“努力同人”对时局的观察和看法。但是,还不存在固定栏目来表达刊物的观点,而头版头条固定栏目的作用就在于突出本刊物的观点,指引读者更加明晰编者的观点和态度。可见《努力》周报的编辑方针也是逐渐成熟的。

值得我们重视的是,从第7期开始出现了在《努力》周报中,经常占据整个头版的新闻评论性栏目——“这一周”。“这一周”栏目以编者话的形式,述评一周大事,发表对重大政治、社会事件报道和评论文章,这些事件包括当时发生的几乎全部重要政治社会事件。这些事件关系到政治制度、国家统一、公民社会、经济发展、文化建设和民族和谐等大是大非问题。《努力》周报紧紧围绕这些议题发表时评,议题包括联省自治、国会、内阁、制宪、罗案、孙中山与陈炯明之争等事件。“努力同人”非常重视这个刊物的重点栏目,胡适到济南讲学来不及赶回北京,就在济南写好文章寄回周报发表。因此,本文有必要对“这一周”栏目做全面而系统的分析,以此来厘清《努力》周报的思想脉络。

表2 “这一周”栏目时评所涉人物

表3 “这一周”栏目时评所涉时事

《努力》周报共有58期“这一周”栏目,发表时评126篇。其中胡适的稿件71篇,高一涵的35篇,张慰慈的3篇,丁文江的1篇,任叔永的1篇,他们的稿件占稿件总数88%。就具体文章内容而言,政治类稿件为104篇,教育类为8篇,文化为3篇、军事为2篇,人物6篇,其他类3篇。

“这一周”栏目中提到的人物,有孙中山、张作霖、吴佩孚、曹锟等叱咤风云的人物。在风云际会的20世纪初始,他们直接影响中国政治、社会和思想进程,主导了这个国家的政治、社会、外交政策,决定了这个国家的命运。

首先,就传播学意义而言,“这一周”开创了中国新闻和政论性期刊栏目的新形式。自《努力》周报“这一周”栏目后,1925年《生活》周刊创刊时就开设“此一周”栏日,1932年胡适创立《独立评论》再论政治,而“这一星期”栏目也继承发扬了“这一周”的风格。1937年胡愈之创刊、仅仅发行了7期的《月报》,也设有长达6页的类似栏目——“这一月”。将近百年过去了,这种版面设计和栏目在当代刊物中已成为必设栏目。

其次,《努力》周报的的政治观点和新闻实践充分展现在“这一周”栏目。《努力》周报第7期“这一周”栏目的开篇时评就表明了其政治观点——渐进式的改良主义。胡适回应革命的问题,即中国社会是否需要革命、应该如何革命、革命与改良的关系时,他表明了自己的态度:“我们并不菲薄你们的理想主张,你们也不必菲薄我们的最低限度的主张。如果我们的最低限度做不到时,你们的理想主张业决不能实现。”“可改良的,不妨先从改良下手,一点一滴的改良他。太坏了不能改良的,或是恶势力偏不容这种一点一滴的改良的,就有取革命手段的必要了。”[14]《努力》周报没有强烈的反对革命运动,但是对时髦的词汇——“革命”,总是保持高度警惕。同样在“这一周”栏目首篇时评里,胡适苦口婆心地告诫大家:如果改良之路不通,那革命之路更加不通,因为改良的阻力小于革命,遑论革命成功。历史中的法国革命和俄国革命也没有解决实际社会政治问题,所以要真正的实现社会变革应该走改良之路,从容易处改,从小处改,以小带大,以量变为质变达到目的[14]。这篇文章开宗明义的昭示了《努力》周报的政治观点和办刊目的——政治改良之路。

“这一周”栏目充分展现出《努力》周报的“少数人的责任”与“忠诚的反对派”意味,体现出“今日的需要决不在政党的政论家,而在独立的政论家”式的精英主义政治特色,事实上他们追求的也是实现精英政治——“好人政府”。

但是,该周报期数越往后,时评内容越短,甚至有的文章名为时评,实际内容却是言之无物。本来《努力》周刊的目的在于评论和干预风云跌宕的中国政治和社会动荡问题,但是有期竟然将“北京的教育”纳入自己的讨论主题而大谈特谈,这种无足轻重的专刊使读者非常失望而禁不住不由的埋怨:“努力周报是舆论的先驱,何以至今没有具体的表示?我们读报的人有点忍不住了。所以大胆把这个人的意见发表出来,供大家的讨论”[15]。究其原因主要在于“这一周”栏目时评文章受到利益团体和政治势力越来越强烈的攻击和指责。客观原因在于由于胡适的生病而导致文章质量下降和编辑能力下降,刊物文章不免发生草草了事的现象,这种现象正是政论性刊物的大忌,结果就是刊物无力对抗以至丧失号召力和感染力。

此外,“努力同人”的心态发生了根本转变。本来办刊的目的在于“舆论干政”以实现改良之路,但是,现实迫使他们放弃了这种政治幻想。经历了从信心满满到绝望的心路,就是对政局的失望,对政府的绝望,对现实中自己政治和社会地位的无奈。面对这种窘境,高一涵将自己的绝望心态表露无疑,他在“这一周”栏目的文章里说得很直接,在政治上对北京政府绝望;在体制上对国会和北附议员绝望;对当时的各个政治派系,无论他们是北洋的研究系、政学系、安福系、直隶系还是国民党也都同样的绝望[16]。读者kc君在“这一周”栏目来稿中也评述到:“去年政变,努力周报曾有一种明确主张,贡献于国人;可惜未能见诸实行,遭延因循,酿成今日这种局面。现在北京政府陷入进退失据的地位,已经一个多月了。惊心动魄的外交和内乱,一步一步的紧逼上来”[16]。刊物的相关各方人士——编辑、作者和读者对现实政治都是绝望与无奈,那么刊物的最终命运就可想而知了。

四、《努力》周报的停刊与基本评价

《努力》周报谈政治却在现实政治面前“碰了壁”,而新闻实践也被现实社会彻底粉碎。1923年6月曹锟贿选大总统,标志着“好人政府”的实践和理想的破灭,现实击碎了胡适等“同人”的政治理想和改良社会的“努力”。此情此景胡适也无可奈何,其实胡适并不想停办已经苟延残喘的《努力》周报,但是此时“谈政治”已经走投无路绝望到“向壁”的地步。如果继续办报,就会与他人相互攻击,“则至多不过于全国恶骂之中,加上一骂,有何趣味?”继续谈政治和社会问题则更加被动,违心之言也聊无趣味,“—如全国会议,息兵,宪法之类,—则势必引起外人的误解,而为盗贼上条陈也不是我们爱干的事!”[17]至此,《努力》周报已经没有任何维持的意义了,放弃并寻机另找他路成为比较现实可行的方法[17]。1923年10月4日,胡适离开杭州烟霞洞,结束修养生活回到上海。医生规劝他暂时停止工作以静养,胡适于是请来任叔永夫妇、朱经农、徐新六商议有关《努力》周报事宜,对此大家一致的意见就是现实的选择就是暂时停刊,结果他们决定以下条陈:

第一,暂时停办《努力》周报,以后复刊后准备将刊物由周刊改为半月刊或月刊,以拉长出版周期,减少组稿和编辑压力,稳定刊物质量。

第二,将从政论刊物转为文艺作品和思想刊物,但也不放弃政治。胡适恢复健康之后再复刊发行;暂时停刊期间继续发行副刊《读书杂志》[18]。

第三,因为身体原因,胡适暂时不回北京上课而继续修养一年时间。在《努力》周报的即将停刊的时候,郁闷的胡适打算邀请几位“同人”共同发表最后的政治宣言,为永别的《努力》周刊唱上一首挽歌,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也不了了之。

1923年10月21日,《胡适启事》在最后的《努力》周报——第75期发表,宣告《努力》周报的终结。此期中,胡适还发表《一年半的回顾》文章,回望自创刊1年半以来万花筒般变幻的时局和破碎的政治图景,他哀叹的首先是对政治改革期待的绝望之情,其次是社会改良努力惨败的无奈失落之意,当“我们谈政治的人到此地步”[19],其结果肯定是“真可谓碰了壁了”。现实努力都付之东流,无奈失败的理想,那么这一切的载体《努力》周报也就没有了存在的理由。1年半前,意气风发的胡适用白话诗《努力歌》为《努力》周报开了头,现在,他也用作于1923年9月26日杭州的白话诗《烟霞洞杂诗》之一《梅花》,为《努力》周报停刊结了尾。诗中胡适以秋天“憔悴的“”很难看”的梅花树比喻《努力》周报的现状和了结,“秋风里撑持着”的梅树体现了“努力同人”的政治失落和对现实的无奈。但他又以来年冰雪怒放梅花期待《努力》周报的新生,隐喻着自己和“努力同人”不息的理想信念和坚持。

虽然《努力》周报仅仅刊发75期,但是它经历20世纪初年那个政治混乱、社会杂乱和文化转型的时代,真实记录了涉及到当时几乎所有的重大社会问题:政治问题如直奉战争、“好人政府”、“联省自治”等,文化问题如玄学之争等。《努力》周报将这些问题纳入自己的视野,从自己的视角独立的评判。这就足以让它成为研究民国时代的政治、思想、文化以及新闻传媒和报刊史极其重要的资料。

五、结 语

《努力》周报是现代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群体首次参政的实践,开启了知识分子群体形成并向政党转型的过程,对中国现代政治发展有重要的意义。《努力》周报是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群体作为中产阶级的代表阶层相对独立地介入政治的开始,也是作为独立的社会中间力量登上历史舞台的开始[20]。中国知识分子以“舆论干政”的方式,谈论政治、改良社会的传统从《努力》周报开始,此后他们从未丧失参政的意识而且始终坚守政治理想。因此,我们可以说《努力》周报在中国现代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中有承前启后的作用。就思想发展史和新闻学意义而言,她继承了“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的《新青年》和《每周评论》的传统,更重要的是开启了《现代评论》、《独立评论》等刊物新闻实践的新模式。

胡适、丁文江等人在创办《努力》周报伊始,就企图保持独立以捍卫自由主义理念并付诸实践。从《努力》周报可以看出,如果自由主义知识分子保持了独立人格,也就确保了自己理念、思想、文化观念、价值判断和言论自由以及独立思考的原则,并成为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传统。

《努力》周报诞生在政治专制的中国,刊登的是西方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政治社会理想和制度内容。这种外来的政治社会产品在中国社会里当然是“不合时宜”的,但《努力》周报所体现出的那种“努力干”的理想主义精神值得我们借鉴。

[1]徐东平.实用宣传学辞典[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89.49.

[2]胡适等.争自由的宣言[N].晨报,1920-08-01.

[3]胡适.1921日8月21日日记,胡适日记:上册[M].中华书局,1985.62.

[4]胡适.丁文江传[M]上海:东方出版社,2009.87.

[5]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华民国史组.胡适来往书信选[M].北京:中华书局,1979.139.

[6]许纪霖.许纪霖自选集[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3.

[7]胡适.本社特别启示[N].努力周报,1922-05-21(1).

[8]陈明远:文化人与钱[M].百花文艺出版社,2001.14.

[9]江才健.物理科学的第一夫人吴健雄[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23.

[10]暑假订报办法[N].努力周报,1923-06-17.

[11]胡适.本社特别启示[N].努力周报,1922-05-21(1).

[12]胡适.对读者的回复第 9 则[N].努力周报,1922-05-29(1).

[13]宋应离主编.中国期刊发展史[M].洛阳:河南大学出版社,2000.108.

[14]胡适.这一周时评[N].努力周报,1922-06-18(l).

[15]KC.解决政局纠纷的一种办法[N].努力周报,1923-07-22(1).

[16]高一涵.我们最后的希望[N].努力周报,1923-08-05(1).

[17]胡适.胡适之的来信[N].努力周报,1923-10-21.

[18]胡适.与一涵等四位的信[N].努力周报,1923-10-21.

[19]胡适.胡适启事[N].努力周报,1923-10-21(l).

[20]闫润鱼.评〈努力〉在“歧路”上的摇摆[J].民国档案,2002,(3):5.

猜你喜欢
周报胡适刊物
画与理
一样的周报
画与理
刊物贺词
画与理
系列刊物介绍
行业刊物介绍(十七)
胡适清红先负王琳娜
瞻仰胡适故居 见其未知一面
尊经或贬经?——胡适等人对“六经皆史”的不同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