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翠娟, 尹志红
(东北石油大学 a. 经济管理学院, b. 石油经济与管理研究所, 黑龙江 大庆 163318)
在推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过程中,企业应发挥自主创新的主体作用。中小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工业新增产值的近3/4是由中小企业创造的[1]。中小企业已经成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支撑,中小企业的自主创新应受到足够重视。目前,我国大多数中小企业由于受自身规模限制,在技术、资金、人才等方面存在劣势,自主创新能力较低,一般采取引进、消化、吸收基础上模仿创新的方式。来自国家统计局的资料表明,我国90%以上的中小企业没有设立研发机构,也缺乏自己的科研人员,大多通过从大专院校、技术市场购买专利或通过合作方式引进技术。中小企业单纯依靠模仿和引进,其局限性十分明显:首先,引进的技术在品质、成熟度和配套性等方面往往存在不足,难以在企业长期发挥作用;其次,难以形成自己的核心技术,缺乏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无法摆脱在技术上受制于人的局面,企业也就无法在竞争中获取并保持优势。因此,如何提升中小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成为创新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目前,国内学者对中小企业自主创新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有关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通过分析中小企业自主创新存在的优劣势来提升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等方面[2-3]。目前的研究主要是从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内外部影响因素的视角展开的,提出的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策略也都是着眼于企业内外部环境进行分析的[4-5]。从系统的观点来看,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外部影响因素属于系统环境,而系统只能适应环境却难以控制环境。因此,要提高中小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首先要从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系统自身出发,研究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构成要素,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措施,促使中小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高,而这方面的研究目前尚不完善。有鉴于此,本文尝试对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其构成要素,并有针对性地探讨其提升策略。
关于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构成的观点,比较有代表性的有两种:张凌等将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划分为自主创新投入能力、研究开发能力、创新生产能力、新产品营销能力和创新管理能力[6]。毕克新等认为,科技型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构成要素包括自主创新研发能力、自主创新生产制造能力、自主创新营销能力、自主创新管理能力和自主创新风险防范能力[7]。第一种观点中的“创新生产能力”和第二种观点中的“自主创新生产制造能力”含义基本相同,只是表述不同,都是指将研发成果转化为符合设计要求的可批量生产的产品的能力。本文认为,自主创新营销能力也是反映创新成果转化为商品的能力,因此,将自主创新生产制造能力和自主创新营销能力统一为自主创新转换能力。第二种观点中的风险防范能力是任何能获得经济效益的企业都必须具备的能力,并不是自主创新过程中特有的能力,而是更能体现企业管理能力的能力。因此,本文将自主创新风险防范能力并入企业自主创新管理能力,作为企业自主创新管理能力的子系统。第一种观点中的自主创新投入能力与研究开发能力含义有重复,较高的研发能力必然要求强大的创新投入,因此,本文将自主创新投入能力并入自主创新研发能力。借鉴上述两种观点,本文认为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自主创新研发能力、自主创新转换能力和自主创新管理能力。
自主创新研发能力是指企业根据总体战略要求组织科技研发人员开展研发活动,开发出新产品和新工艺的能力。自主创新研发能力主要通过研发资源的投入来实现,具体体现为研发活动取得的科技成果的数量和质量以及技术水平的高低。中小企业的研发活动一般较少,研发水平一般较低,因此其研发能力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自身的研发投入能力,具体包括资金投入、设备投入以及人员投入;二是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能力,对引进的技术进行二次创新是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主要组成部分;三是对外部创新资源的利用能力,如对来自顾客和消费者的创意的搜集和利用能力,在产学研合作创新中提高自身技术水平的能力等。
自主创新转换能力是指企业把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为符合设计要求的可批量生产的产品,实现创新的市场价值的能力。技术创新是一个把发明创造商业化的过程,创新成果的商业化实现是技术创新过程的重要环节。没有自主创新转换能力,企业的创新活动将变得毫无意义,它直接决定了企业进行自主创新活动所取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中小企业的自主创新转换能力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企业自身生产制造设备的配套性和生产工人的技术水平;二是企业建立合适的分销网络、推广新产品、提高新产品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的能力;三是企业通过其他企业将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为商品进行销售,通过转让技术获取经济收益的能力。
企业的技术创新过程涉及创新战略制定、创新项目组织实施的各个过程。因此,自主创新管理能力不仅指对单个创新项目从立项到完成全过程的管理能力,而且包括对企业全部创新活动进行计划、组织、实施、控制的能力。这主要体现为企业制定创新战略、发现和评价创新机会、整合各种创新资源、获取外部支持开展创新活动以及防范和控制创新过程中风险的能力。中小企业组织结构相对简单,创新机制灵活,但是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制定创新战略,避免创新活动的随意性。中小企业的创新资源相对匮乏,创新活动离不开外部创新环境的支持,因此,中小企业不仅要利用好自身的创新资源,还要充分利用外部创新环境开展创新活动。自主创新活动往往具有较高的不确定性,中小企业在技术创新的全过程中都要加强对技术风险、市场风险、管理风险等风险的识别、预警与控制。较高的自主创新管理能力能保证技术创新活动的顺利开展,并实现高效率、低成本和风险最小化的目标。
基于中小企业自主创新的特点以及对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构成要素的分析,本文认为,中小企业在开展自主创新活动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企业发展战略是对关系企业长期生存和发展的重大问题的谋划。技术创新战略是企业总体战略的必要组成部分,企业的技术创新战略是否有效,对企业的竞争力有着重要的影响。没有企业技术创新战略的组织实施,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就缺乏必要的技术基础,企业的总体战略就难以落实。大企业一般都有创新战略,而中小企业的创新活动往往缺乏战略指导。因此,中小企业应从战略的高度重视企业的创新工作,组织力量搞好企业的创新战略研究,确立技术发展方向,围绕核心技术做好持续研发和推广应用工作,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产业组织理论认为,企业的某种能力和资源缺口是通过三种途径解决的:自主开发、市场购买和合作开发。技术作为企业的重要能力和资源,其缺口同样可以通过这三种途径解决。因此,企业技术创新分为三种模式:自主创新、模仿创新和合作创新。这三种创新模式各有其优缺点,中小企业在开展技术创新活动的时候,要树立多种研发模式并举的理念。要建立科学的、量化的技术评价体系,根据创新战略将技术划分为核心技术和一般技术,对于构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核心技术要组织力量进行自主研发,而对于一般技术则可以进行引进、消化吸收基础上的模仿创新或与高校、科研机构或其他企业的合作创新。在模仿创新和引进创新的过程中,不仅要关注获得技术成果,更要注意通过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以及参与合作创新为后续的自主开发积累知识和经验,从而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一般来说,成功的大企业往往都在企业内部设有专门的研发机构,而中小企业由于资金、人才等限制,往往并不拥有研发机构。中小企业要利用政府的支持政策从外部争取资金支持,建立研发中心,负责企业核心技术的研发。同时,中小企业要以行业公共技术为依托,把研发中心建成公共研发平台,即研发中心要对高校和科研机构开放,吸引高校的科研力量来帮助研发中心完成试验,从而密切与高校和科研机构的联系,在合作中增强高校的信任感和合作动力,最终建立长期的合作创新关系。在合作创新中,企业不仅能获得先进的技术成果,而且能提高自身的研发能力。
市场分工的深化和专业化水平的提高促使中小企业纷纷实施开放式创新[8-10],开放式创新已经成为国内外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一种新趋势[11-13]。开放式创新策略要求企业充分利用内外部各种创新资源开展技术创新活动,同时利用企业内外部两种渠道将创新成果商业化。中小企业自身的创新资源、创新能力和生产制造能力有限,实施开放式创新是中小企业提高创新效益和创新能力的最佳选择。中小企业要采取全面开放式创新策略,通过信息化管理加强与消费者的联系,获取新产品创意;通过与技术中介等组织的合作,获取新技术信息;通过与政府部门和风险投资机构的合作,获得研发资金;通过技术引进和产学研合作,获取外部的先进技术;通过与其他企业进行合作创新提升创新效率;通过授权等方式,将自身无法完成商业化的技术转移给其他企业直接获取经济利益。开放式创新主要是在内外部创新要素流动的过程中实现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14-16]。
企业开展技术创新的过程和对技术创新的管理过程是两个并行的过程。中小企业要克服创新管理的任意性,加强对整个创新过程的管理。要充分了解市场需求,制定企业技术创新战略,围绕创新战略部署选择合适的创新模式。要掌握管理创新的先进方法和工具,加强对创新过程的有效引导。在技术创新过程早、中、晚的各个阶段,都要对创新风险进行评价,并采取相应的防范和控制措施。有效的技术创新管理不仅能够保证技术创新的成功,也有助于中小企业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中小企业由于受技术、资金、人才等的限制,开展自主创新活动困难重重,导致自主创新能力严重不足。对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构成要素进行分析,发现其主要由自主创新研发能力、自主创新转换能力和自主创新管理能力构成。针对这些构成要素提出,中小企业可以通过加强创新战略研究、坚持多种创新模式并举、设立开放的研发中心、采取全面开放创新策略以及加强对技术创新的管理等策略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曹红阳.公共研发平台与中小企业开放式创新:北京市兽医生物药品厂案例 [J].改革与战略,2010(5):168-171.
[2]李柯.浅谈提高我国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对策 [J].经济师,2006(9):37-38.
[3]王利娟.提升江苏中小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J].华东经济管理,2007,21(9):15-17.
[4]刘友金.集群式创新与创新能力集成:一个培育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战略新视角 [J].中国工业经济,2006(11):22-29.
[5]黄丽,罗锋.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的网络化服务体系构建:基于广东顺德家具产业的调查分析 [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8(6):44-49.
[6]张凌,伦洪涛.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综合评价 [J].统计与决策,2007(6):164-166.
[7]毕克新,王筱.基于VIKOR法的科技型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研究 [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28(1):113-119.
[8]李文元.基于技术创新服务体系的中小企业开放式创新研究 [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28(16):5-8.
[9]李俊江.从封闭走向开放:日本中小企业创新模式的转变 [J].东北亚论坛,2009,19(5):83-91.
[10]孙道银.中小民营企业合作创新研究 [J].科学管理研究,2008,26(3):12-15.
[11]王鹏,李健,张亮.中部地区自主创新能力评价及提升路径分析 [J].中国工业经济,2011(1):37-46.
[12]刘文娟.支持自主创新企业的资本市场制度构建 [D].大连:东北财经大学,2011.
[13]陈栋.自主创新与中国工业结构升级研究 [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11.
[14]王实.中国自主创新政策体系建设研究 [J].决策咨询,2011(1):7-11.
[15]李晓彦.我国石油装备制造企业自主创新机制研究 [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11.
[16]刘淑贤. 企业融资渠道选择对自主创新能力的影响[D].昆明:云南财经大学,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