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洪波, 胡 畔, 马立敏
(东北石油大学 石油经济与管理研究所, 黑龙江 大庆 163318)
我国的石油装备制造业,目前已形成集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及服务销售于一体的完整产业体系,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整体竞争力依然不强,许多重要领域的成套装备大量依赖进口,在产业发展中还存在着自主创新能力薄弱、产业结构不合理、制度环境不完善等问题。“十二五”期间,我国石油装备制造业将面临更大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因此,科学分析影响石油装备制造业竞争力的因素,探讨提升我国石油装备制造业竞争力的有效路径,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近几年,我国石油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势头良好,全行业收入年增20%以上,经济总体增长幅度在25%以上,保持了较好的盈利规模,目前形成了以国营为主,合资、民营、外商独资为辅的多种经济形式并存的格局,石油装备市场空前活跃。2012年前5个月,全行业规模以上企业(主营业务收入2 000万元以上)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 161.97 亿元,同比增长22.62%;实现利润总额63.86亿元,同比增长29.84%[1]。
虽然我国的石油装备制造业已取得了很大进步,但在发展中仍存在很多问题,制约着行业竞争力的提升,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技术创新能力还有待提高,与国际先进水平尚有差距。发达国家石油装备行业的研发投入可达到10%~20%,而我国仅为1%左右[2]。从技术角度看,我国石油装备制造业的自主创新和集成创新能力不强,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和技术目前还很少,在复杂的技术领域以及一些大型石油装备方面,尤其是在沙漠、海洋、含硫天然气等特殊油田的开发上,一些急需的高新技术设备依然依赖进口;从产品角度看,目前我国石油装备制造企业生产出的产品基本以陆上原油开发设备为主,大部分为低端产品,高端产品较少,设备的高新技术含量低,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产品少之又少;从研发机构角度看,研发机构较少,研发资源分散,缺乏整体的合作分享,存在同类产品重复研发的情况;从研究人员角度看,高层次人才和相关专业人才较少,而且存在较大的人员流动性和较多的人才流失现象。
(2) 产业集中度较低,专业化水平不高。我国石油装备制造业的一体化水平较低,在国际化经营中,竞争能力较强、具有带动能力的龙头企业较少。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截止到2011年末,全国规模以上石油装备制造行业企业为1 487家,其中石油钻采设备企业683家,炼油化工设备企业384家,金属压力容器制造企业420家[3]。这些企业大部分都在从事低附加值的中、小型石油装备生产,产品结构雷同,专业化水平较低。而且企业追求“小而全”,重复建设现象突出,资源、资金和技术力量不集中,区域布局分散,产业集中度较低,企业间缺乏有效的分工与合作。
(3) 产业发展不平衡,下游企业总体实力较弱。我国的石油装备制造行业上下游发展不平衡,上游石油钻采设备制造企业整体实力较强,而下游炼化设备及金属压力容器制造企业则普遍较弱。以2012年上半年为例,石油钻采设备制造规模以上企业利润达到36.59亿元,同比增长了44.16%,而炼油化工设备制造和金属压力容器制造规模以上企业分别实现利润14.82亿元和12.45亿元,较2011年同期分别下滑了8.88%和24.61%,且企业亏损额度也呈增加趋势[4]。
(4) 市场不规范,内部管理与协调机制不完善。国内的石油装备市场是有限的,在这有限的市场中,几百家装备制造企业又生产销售同质产品,所以恶意竞争、不按市场规律办事等不规范的竞争行为难以避免。在装备出口方面,为了获得订单,许多企业竞相压价,常常使企业和国家蒙受巨大损失,非常不利于行业的整体发展,不利于企业的国际化拓展。此外,从知识产权保护到市场运作等各个环节,还存在着行政干预较多、协调机制不健全、操作不规范等诸多现象。
根据波特的钻石理论模型(Michael Porter’s diamond model),特定产业的竞争力取决于以下几项因素:生产要素、市场需求、关联产业和辅助产业的表现、企业的战略结构以及同业竞争者的表现。此外,政府与机遇因素通过影响上述诸因素同样具有影响力量。
生产要素包含初级要素和高级要素两个层次,其中初级要素主要包括自然资源、气候、地域、劳动力等,高级要素主要包括现代化基础设施、人才、技术与管理等。初级要素一般难以获得持久的竞争优势,因为科技进步使得对它的需求越来越少;而高级要素对竞争优势的获得和保持越来越具有重要意义,所以能否提升高级要素水平越来越成为提高产业竞争力的重要条件[5]。石油装备制造业是高技术产业,往往需要持续地进行人力、物质资本投资才能获得回报,与发达国家石油装备制造产业相比,中国在技术、资金、人才、管理水平等高级生产要素禀赋方面劣势明显,要提高行业竞争力,必须下大力气加强自主创新,发展高科技,增加人才储备。
市场需求是某一产业竞争优势的关键因素,它包括市场的规模、结构、增长水平,消费者购买力以及国际需求程度等方面。不断增长、日益多元化的市场需求对石油装备制造业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它会促使企业改进生产方式,追求更高的产品和技术标准。据预测,到2015年,中国在能源方面的投资年均增长率将会达到18.4%,全社会累计能源固定资产投资额将超过11万亿元,其中石油装备投资额将达到3万亿元[6]。随着国际油价持续走高,国际上新一轮的石油投资高峰已经出现,这必然引致石油装备需求剧增。
一个产业群内相关联及辅助支持产业在竞争优势上会产生明显的相互“提携”效用,通常表现为上游产业的发展对下游产业的促进作用和下游产业的发展对上游产业的拉动作用。石油装备制造业涉及到的行业广泛,产业关联性强,本身包括机械、电气、仪器仪表等行业,又和材料、电子和元器件等配套行业密切相关。我国是世界上少数几个拥有门类齐全和配套能力齐备的石油装备制造体系的国家,这样有利于实现规模化生产,降低采购成本,但我国缺乏发达的、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产业分工体系,企业组织结构多“大而全”,配套和辅助产业发展的分工滞后,专业化协作程度较低。
该因素主要涉及某一产业内的企业战略结构和管理形态以及竞争对手的市场表现,包括产业集中度、空间集群度、大中小型企业的分布状况、企业间的分工协作水平等。产业内有效的竞争也是提升竞争力的条件之一,垄断或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对产业竞争优势的形成都是不利的。石油装备制造业作为国家战略性产业,行业进出壁垒高,市场集中度高,一般会形成规模生产能力,单个企业规模经济的形成对整个产业规模经济的形成也具有重要意义[7]。所以,优化产业结构,提高集群度,建立一批核心能力强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行业龙头企业,也是提升我国石油装备制造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政府作用属于环境因素,政府的宏观调控政策对石油装备制造业发展的外部环境会产生重要影响。如政府的税收和财政补贴政策会影响到生产要素的供给;反托拉斯法和金融市场的相关规范性文件等政策工具能够影响企业的组织结构、战略目标和竞争对手的状况;政府对一些核心技术的开发在资金、财政等方面给予扶持,对相关产业进行有效融合等,可以促进区域装备制造产业集群的形成[8]。近几年来,我国政府在产业政策上进行了一些调整,加大了对装备制造业的支持力度,如国务院《关于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的若干意见》和《装备制造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等一系列重大利好政策的相继出台等。
机遇通常被理解为有利的条件和环境,比如重大的技术创新、石油危机与战争、国际政治变革、国外市场的大规模转变等。机遇可以打破现有的竞争环境与格局,为竞争力弱的国家或地区的特定产业提供有利的发展机会。本世纪以来,发达国家由于受资源和劳动力成本等因素的影响,不得不将大批的传统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美国次贷危机引爆的全球金融海啸使得欧美国家装备制造产业进入大分化、大重组阶段,这将给中国石油装备制造产业带来很多机会[9],我国企业可实施一系列海外收购与兼并,通过“走出去战略”来获得海外市场与高端技术源。
近几年,我国石油装备制造业已经开展了一系列的重组整合,但力度远远不够,要继续依照集约化、专业化、一体化的原则,以打造大型石油装备产业集群为目标,不断提高产业的集中度。要加强东北老石油装备基地的技术改造与升级,有序推进沿海地区装备企业向中西部的梯度转移。要利用国家对中西部的政策倾斜和该区域的资源优势,大力扶持中西部石油装备制造企业,建立各具特色的石油装备制造产业集群。要调整好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加大对优势企业和高端产品的支持力度,逐渐淘汰落后产能,杜绝同质性的重复建设,防止过度投资造成的产能过剩。要加大研发设计和石油装备服务比重,促进产品及业务结构向产业链、价值链的高端转移,完善研发、制造、销售与服务的一体化业务结构。
我国的石油装备制造业若要在国际市场中取得优势,实施技术领先战略是必然之选。要坚持走自主研发与创新的道路,紧密围绕国内外石油工业的发展需求,打造一批具有独立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端名牌产品。要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建立国家一级的石油装备制造技术中心,统筹攻关具有战略意义的关键技术,研发高端产品以及对大型装备进行成套技术集成;各类企业也应进一步加强技术研发工作,加大科研投入力度,加速技术升级和产品更新换代工作。要建立开放式的研发体系,继续加强技术引进交流和合作,加速海外科技合作机构建设,建立国外研发机构,开展国际科技合作项目。要建立并严格执行质量管理体系,保证产品质量。要协调好技术创新过程中科研与生产、市场脱节问题,联合生产、科研、销售各方力量,适时调整,研发行业急需的高端产品[10]。
市场的竞争归根结底就是人才的竞争,而当前我国的石油装备制造业缺乏的正是一流的产品研发设计人员、复合型市场营销与管理人员和具备高级操作技能的技术人员。所以,石油装备制造业要积极实施人才战略,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大胆引进优秀人才,打造一支高素质、高技能的复合型石油装备制造业人才队伍。要做好人才培养计划和职业生涯规划,完善人才结构。要倡导终身学习的理念,构建终身教育体系,不断培养掌握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的人才,满足石油装备制造业创新发展的人才需要。还要建立和完善相应的激励机制,强化绩效考核,建立合理的流动机制,营造有利于人才成长和有效发挥作用的良好环境和创新氛围,增强企业的发展后劲。
目前,我国石油装备制造业必须做好市场细分,保证国内石油装备制造企业有一个相对稳定的市场份额,比如可以完善市场准入制度,规范对外采购行为,鼓励中国三大石油公司优先采购国内生产的同类技术装备和产品[11]。此外,还必须鼓励企业开发新产品,做好营销,不断开拓国外的新市场。市场的竞争最终要落到产品服务质量的竞争上,而产品服务质量的提高要靠及时高效的产品服务体系来保证,这样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被淘汰。另外,企业还必须加大品牌宣传和推广力度,实实在在地开拓市场,赢得用户,从而产生品牌效应,提高我国石油装备产业的知名度。
政府要发挥好在产业引导、市场监督及公共服务等方面的职能,制定科学合理的产业发展政策,破除机制障碍,引导装备制造业实现可持续发展。要进一步健全优化财税、金融、外贸等与产业政策配套的保证体系,加快发展产业的薄弱环节;要提供行业信息收集、高级人才引进等专项服务,为石油装备制造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建议政府设立石油装备制造业振兴基金和重大装备研发风险基金,用于支持企业重大技术装备的研发和销售,降低研发风险。要大胆借鉴国外装备制造业的先进经验,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专业化企业管理运作模式,逐步完善经营决策机制,提高管理水平和运行效率,对国有大型石油装备企业要充分授权、分级管理,提高企业灵活度。
全球制造中心向中国转移的趋势以及国家大力振兴装备制造业的政策为石油装备制造业发展提供了巨大的空间。同时,世界能源技术的飞速发展又使我们面临越来越严峻的挑战。我国石油装备制造业应抓住机遇、迎接挑战,积极适应形势的发展变化、优化布局,调整结构;加大研发投入和人才培养力度,促进技术创新;把握市场规律,采取灵活多样的管理体制。只有这样,才能逐步提高我国石油装备制造业的整体水平和竞争力,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王瑜.上半年石油石化装备业增长稳中趋缓 [N].中国化工报,2012-08-24(3).
[2]赵志明.石油石化装备业要强化创新能力 [N].中国能源报,2010-03-12(24).
[3]中国石油和石油化工设备工业协会专家委办公室.2011年1至12月份我国石油和石油化工设备行业经济运行情况分析和2012年预测 [R].北京:中国石油和石油化工设备工业协会专家委办公室,2012.
[4]中国行业研究网.2012年上半年我国石油石化装备行业运行概述 [EB/OL].[2012-08-16].http://www.chinairn.com.
[5]陈新华.瞄准高端,从制造走向创造 [J].石油与装备,2010(5):12-16.
[6]博思数据研究中心.中国能源设备行业市场分析与投资前景研究报告 [EB/OL].[2008-04-16].http://www.bosidata.com.
[7]郭杰,王广忠,赵永峰.中石油石油装备出口的发展战略探讨 [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4):11-15.
[8]刘炳义,李宝功,郝鸿毅,等.我国发展装备制造业的政策及石油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态势 [J].石油科技论坛,2010(2):15-21.
[9]任净,车贵堂.提升辽宁装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的思考 [J].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06(4):33-38.
[10]赵红,陈静.装备制造业现代化进程综合影响因素研究 [J].沈阳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35-39.
[11]陈柳钦.加快发展和振兴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 [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11(4):2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