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兆宏
(济南社会科学院,山东 济南 250099)
文化圈理论是对人类文化发生机制的一种理论探索。文化变迁大都经历了一个由文化源点向外扩散,进而形成相应的扩散圈层的过程,所以,文化圈研究可以说是探求文化变迁的一个基本视角和框架。文化圈理论也是一门现实的、不断创新的学问,在经历了长时间的探索和理论扩展之后,当代文化圈研究已不再局限于对以往文化过程的描述和注解,从区域一体化的角度来考量文化一体化和文化圈建设的可行性已经成为一种新趋势。如果说过去文化圈研究主要集中于对人类文明演进结果的探析,那么现在的文化圈研究已经开始转向对文化圈现实价值的研讨以及对文化圈建设的应用研究。本文将首先对文化圈学说以及文化圈形成的一般机理做出梳理,在此基础上,对区域一体化背景下文化圈的形成机理和实现路径展开研究,并对山东构建省会城市群文化圈的可行性做出探讨。
文化圈是对人类文化变迁及其分布状态的一种理论界定。20 世纪初,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关于文化史的研究也呈现出了新的特点与趋势。人类文化的发生与变迁究竟是按照什么样的机理展开的?这种机理所造成的文化分区是怎样的?对这些问题的不同解答,推动了文化史研究的深化,同时也促成了人们对文化圈现象的探索和解析。弗罗贝纽斯最早提出了文化圈概念。①[苏]C.A.托卡列夫:《外国民族学史》,汤正方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142、149页。文化圈理论的集大成者、德国著名民族学和人类学家弗里茨·格雷布内尔首先强调文化分布具有区域性,文化圈就是从空间角度来分析文化特质的分布状态,他进一步指出,所谓“文化圈”就是根据一定数量的文化特质对文化所作的圈层划分。②[苏]C.A.托卡列夫:《外国民族学史》,汤正方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142、149页。在此,无论是莱奥·弗罗贝纽斯,还是弗里茨·格雷布内尔,作为文化圈学说的创始人,他们在探索人类文化变迁史的同时,都触及到了文化分区的原则及文化圈的形成问题。根据一定区域文化要素(文化特质)的关联性和相似性来划分文化圈,是他们研究文化圈现象的主要思路和方法,这同时也表明了早期研究者对文化圈形成机理的理解和看法。
20 世纪末,我国学者开始用“文化圈”理论来解读一些文化现象和文化过程。总起来看,学术界对文化圈现象的认识经历了一个由模糊到清晰、由局部表象到对事物的整体与本质做出把握的过程,透过这一过程,我们可以对文化圈现象和文化圈概念做出进一步的梳理和界定:其一,文化圈指的是一个特定的空间区域;其二,文化圈是基于某些共同的文化因素被区分出来的空间区域,这些文化因素既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也包括制度行为层面的文化因素,同一个文化圈内,人们的思想观念、语言文字、信仰以及生活习惯常常具有相似性或相近性;其三,文化圈是基于人类文化变迁所完成的一种文化区隔,它是在文化核心(文化源地、文化中心)形成基础上,通过核心区文化向周边扩散而形成的文化空间,是一个包含着中心—边缘结构的空间圈层。在此,我们所强调的三个因素同时也是解析文化圈形成机理的逻辑起点。
文化圈首先是人类文化变迁的自然结果。从文化发生的一般机理和扩散路径来看,文化圈形成主要受到两方面因素的影响。首先是地理环境因素。地理环境是促使文化发生与发展的自然基础,也是推动文化圈形成的深层环境机制。文化圈的形成通常以某些文化源地或文化核心的出现为起点,以文化向周边地区扩散以及一个相对完整的文化区的形成为标志。首先,从文化源地的孕育和形成来看,自然地理环境是文化源地和文化圈形成的重要前提。其次,文化的传播与扩散也受到地理环境的深刻影响。一般认为,文化的传播与扩散是文化圈形成的必要条件和过程,而进一步考量文化的传播轨迹可以看出,文化传播与扩散必然要受到地理环境的影响,地理上的近邻关系,更容易使文化扩散得以实现,地理相连及其所带来的文化同源,是孕育文化圈的地理文脉基础。很久以来,学术界最为关注的是人类三大文化圈的起源和文化扩散过程,即黄河-长江文化圈、印度河-恒河文化圈、地中海文化圈,就目前的情形来看,人们的分析路径同样是从自然地理因素入手,尤其是对文化传播线路的分析,首先都是沿着河道水系的连接关系展开,这就表明,水路连接是实现文化传播的地理通道,构成了文化同源和文化圈生成的地理文脉基础。其次是社会变迁因素。社会变迁是指一切社会现象发生变化的动态过程及其结果。从社会变迁的内涵及其阶段构成可以看出,社会变迁不仅是促成文化发生与传播的直接诱因,也构成了文化变迁的实际内容,社会变迁是文化圈形成的直接诱发因素。
分析文化圈的形成过程,可以使我们对交织在这一过程中的社会变迁因素形成更多认识。我们知道,文化圈基本上是由文化创新和文化扩散两种机制共同促成。首先,文化圈的出现以文化源地的文化创新为起点,没有文化源地持续不断的文化创新,就不可能有文化的对外扩散,文化的圈层划分也就无从谈起。其次,文化圈的形成又是文化创新成果不断对外扩散的结果,按照文化传播理论的解释,文化扩散可进一步被归结为两种形态:一是迁移扩散,即作为文化载体的人将文化从一地带到另一地区,譬如,大批华人向东南亚迁移,导致汉文化扩散到了东南亚地区,这种迁移扩散在促成文化扩散的同时,也导致了东南亚文化圈的形成;另一种形态是扩展扩散,即文化的承载者没有迁移,仅仅是文化本身实现了空间上的扩散,譬如,佛教进入中国以后,更多是作为一个自发过程实现了文化的扩散和蔓延。在此,从文化创新到文化的传播与扩散,都是在特定历史过程中完成的,它们所契合的恰恰是“新思想产生—对外交流—产生结果”这样一个社会变迁过程,正是基于这种社会变迁过程,文化源地不断实现文化创新并完成对外的文化扩散,才促成了文化的分布和分区,所以,社会变迁是推动文化圈形成的直接动因和机制。需要指出的是,在不同历史时期,社会变迁所牵动的社会系统变革及其对文化扩散的影响将有所不同,在当代,社会变迁更集中地表现为经济结构与政治结构的变动,这就使得区域一体化成为了影响文化圈形成的重要因素。
在文化圈研究不断寻求理论深化的同时,来自实践层面的区域一体化进程正显示出对当代文化圈建设的强大影响力,部分学者开始将研究视角转向区域实践层面。面向区域实践的探索,显示出了超越传统文化圈研究的趋势特征,是一种立意更高、触角更广、现实意义更明确的文化圈研究。
区域一体化是20 世纪50年代以后渐渐明晰起来的一种发展理念和策略选择。区域一体化最初只是表现为经济上的一体化要求,主要是指一定区域内要素自由流动的协调发展状态,经济学界一般将其定义为把单独的经济体整合为较大经济体的状态或过程。从空间范围上讲,早期的区域一体化主要是指多国之间的经济协作。随着国际范围区域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发展中国家内部的区域一体化实践也相继展开。我国最早展开的是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等地区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实践,近年来,随着国家层面对区域一体化战略的推进,区域一体化已经在各个区域层面以及经济、社会、文化等不同领域中展开,呈现出了快速扩张之势。
如前所述,人类文化圈的形成首先是自然地理环境和社会变迁因素作用的结果。区域一体化作为关系到经济、政治、文化等多领域要素流动与协作的区域合作过程,必然在更宽泛的意义上对自然环境因素和社会变迁因素形成整合,进而对文化一体化构成深刻影响,为文化圈建设搭建起更现实的通道和可行性。首先,区域一体化在相应空间圈层上为文化一体化和文化圈建设拓展了重要的自然地理通道。区域一体化是依托区域固有的自然地理通道所展开的跨区域合作,这种自然地理条件,既构成了经济一体化的物质基础,同时,也使文化一体化和文化圈建设的拥有了相对成熟的地理连接通道,使区域文化可以借此实现更快捷的文化扩散,推动区域文化认同和文化圈的形成。其次,区域一体化在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层面上为文化一体化和文化圈建设奠定了现实基础。区域一体化是源自经济协作目的的一种跨区域合作行为,它在推动经济一体化的同时,必然带来区域内某些制度安排、公共服务及基础设施建设的一体化,并造成了区域内人员交往和人口流动频率的提高,这就可以促成区域内社会成员在价值观、行为方式和生活习惯等方面的趋同或认同,为文化一体化和文化圈建设建立起相应的社会价值基础。最后,区域一体化所呈现出的集聚扩散效应、它所赖以运行的协作模式和机制,为文化一体化和文化圈建设提供了重要的实现平台和路径。一方面,经济一体化可以带动文化资源的集聚,推动区域文化增长极和区域文化中心的形成,这就为提升文化中心的辐射带动能力、推动中心区文化向周边区域扩散提供了更多可能性;另一方面,经济一体化业已形成的协作机制,还可以为中心区文化向周边地区的扩散提供现成的路径和实现平台,加快文化扩散和文化一体化的进程。从目前我国区域文化一体化的进程来看,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等区域文化圈的形成以及部分地区关于文化圈建设的构想,大都是依托经济圈或者经济一体化的空间体系展开,区域一体化对文化圈建设的基础支撑作用不言而喻。
区域经济一体化必然会促成文化一体化的展开,使文化分区呈现出相应的圈层特征。与人类早期文化圈的自然生成机制不同,当代文化圈的形成,更多包含了文化主体的作用和影响,文化圈不仅是客观因素作用的结果,更是文化主体对文化一体化进行自主选择和主动营造的结果,这既包括对文化圈建设空间载体的选择,也包括对文化圈建设路径的探索。
1.文化圈建设的空间载体
当代文化圈建设,依托什么样的空间载体,才能更有利于建立区域文化共识和文化圈的形成?从目前的区域实践来看,文化圈建设首先应该依托城市群展开,城市群是文化群建设赖以展开的主要空间载体。区域发展理论强调,区域与城市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区域一体化就其实践形态来看,主要是通过发挥中心城市的集聚和带动功能、推动城市间的协同运作来完成区域发展的一体化目标。这种以中心城市为轴心的区域一体化格局,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城市群(又称城市带、城市圈)空间组织形态。现在,依托城市群来推动区域一体化的展开是一种基本趋势,这种一体化格局,必然带动相应区域的文化一体化进程,使城市群范围的文化圈建设具备了现实可行性。
我国的区域文化一体化实践也充分证实了依托城市群推动文化圈建设的必然性。在我国,文化一体化和文化圈建设的区域实践最早始于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环渤海地区,尤其是长三角地区对文化一体化的探索更是具有典型意义。改革开放以后,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这种经济上的协作和一体化运作,极大地推动了区域文化的交流与合作。2003年,上海举行了首届“长江三角洲文化合作与发展论坛”,来自长三角地区的政府部门领导和专家学者就加强长三角文化合作作了探讨。长三角地区的文化一体化实践表明,当代文化圈建设必须借助区域文化的充分交流和区域文化共识的建立才能实现。城市群作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载体和结果,已经形成了相对成熟的区域合作通道与协作机制,可以直接为文化一体化和文化圈建设提供路径支持,由此就可以借助文化中心与其腹地之间在文化上的有效交流,使文化圈建设更为可行和富有实效。所以,从现实形态上看,依托城市群来推动区域文化一体化发展是当代文化圈建设的主要空间载体和平台。
2.城市群文化圈建设的实践路径
进一步用核心—边缘理论来解析城市群内部不同要素和空间子系统之间的作用关系,可以对城市群文化圈的演变和形成机理有一个更加清晰的认识。核心—边缘理论强调,一个相对完整的区域体系通常由核心区和边缘区组成,核心区是构成整个区域系统发展的动力源,能产生精神、体制、材料、技术等方面的大量革新因素;同时,在政策引导或利益驱使下,核心区的革新成果会向外围地区扩散,促使边缘区在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发生相应变革。按照这一理论,城市群范围的文化圈建设可以沿着两个方向来展开文化上的交流和互动:一是打造和形成城市群范围的文化核心并促成核心文化向周边扩散。城市圈范围内由中心城市构成的核心区通常占有更充分的公共文化资源,并拥有信息、技术和人才占有方面的优势,这就可以建立起核心区的文化集成创新优势,形成并增强核心区的文化高地效应和文化扩散能力,进而促进对周边区域的文化传播,推动以城市群范围的文化圈建设。二是建立核心区与边缘区的文化互动和文化共识。在城市群范围内,作为核心区的中心城市通常在市场组织、交通资源配置等方面占有优势,边缘区则占据文化资源赋存方面的优势,这样就可以利用城市群文化协作机制的建立以及区域文化协同发展的机会,在推动区域文化整合和文化利益共享的同时,加快文化共识的建立,把文化圈建设落到实处。总之,城市群体系对于文化圈建设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依托城市群空间构架,发挥中心城市作为核心区的文化带动效应以及核心区与边缘区的文化互动效应,是推动文化圈建设的现实路径和策略选择。
山东构建省会城市群文化圈是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建设的必然结果,也是实现区域一体化发展的内在要求。2006年,山东省提出了加快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发展的战略构想,要求以省会济南为核心,以淄博、泰安、莱芜、德州、聊城、滨州等周边六市为依托,推动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实现一体化发展。目前,省会城市群各城市的经济一体化发展已取得初步成效,依托各城市已经形成的经济合作基础,顺势推动省会城市群文化圈建设,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条件和可行性。
文化圈的形成主要受到三个因素的影响,即地理环境因素、社会变迁因素和当代区域一体化因素。文化圈的形成,首先源于地理环境和社会变迁因素的影响;而从当代文化圈的建设来看,沿着区域已有的自然地理脉络和文化共生关系,推动区域文化一体化建设,则是一种更完整、更可行的文化圈建设思路。对于山东而言,省会城市群文化圈建设的背景依据和可行性主要源自以下一些具体因素:
1.地理环境因素。就自然地理环境来看,省会城市群一体化发展所依托的主要是黄河与泰山两大自然文化体系。黄河在山东流经6 个城市,其中,聊城、德州、济南、滨州四个城市都属于省会城市群文化圈范围,共有的黄河文明,不仅塑造了这些地区共同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样式,而且为打造整个文化圈的文化基底提供了重要的文化土壤;泰山东西绵延,直接将泰安、济南、莱芜、淄博四市纳入到了共同的山岳文化体系中,泰山作为一种自然地理因素,规定了区域物质文化因素的相似性,同时,也使整个区域形成了一些特有的精神信仰和生活理念,促成了区域共有的价值选择。无论是黄河文明还是泰山文化,都是对华夏文明具有形成性影响的文化系统,不仅底蕴深厚,而且文化张力极强,这样一些自然地理条件和文化底蕴将直接为省会城市群各城市构筑起文化上的联结纽带,成为省会城市群文化圈建设的地理文脉基础。
2.社会历史因素。如前所述,社会变迁因素既是导致文化发生与传播的社会基础,也是文化圈形成的直接诱发因素。山东在历史上是以鲁文化和齐文化交相辉映为特征的一个区域,尽管两种文化各有其文化源地和文化扩散路径,但经过数千年的文化扩散与发展,两大文化体系早已走向了彼此融合的道路,并孕育了这一区域共有的文化选择,使区域内呈现出了更多的文化共通性。譬如,发源于鲁地的儒家文化,其伦理思想和治理理念影响深远,目前已形成了涵盖整个东亚地区的儒家文化圈。但儒家文化最早的传播区域是齐、鲁两地,儒家思想对省会城市群范围的文化影响更为深厚,这种深厚的文化影响,使省会城市群范围拥有了相同或相近的道德理念和生活选择,构筑了区域伦理文化的一体化特征;齐文化一直以务实、变革和开放精神为特征,这种文化特征不仅影响了古代齐地的先民,也在更大区域范围构成了对后世的影响,近代济南和周村率先自开商埠,就反映了齐文化对两地的共同影响。在此,省会城市群范围的文化共通性,是构建城市群文化圈的深层根基,构成了文化圈建设的社会历史基础。
3.区域一体化因素。过去几年,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已经在基础设施共享和经济融合发展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这就为区域文化一体化发展提供了基础条件,使省会城市群文化圈建设具备了更多现实可行性。首先,济南作为文化圈核心区已经形成资源占有和文化创新方面的优势。与区内其他城市相比,济南作为省会城市占有更充分的公共文化资源,拥有更发达的技术、教育和人才优势,由此也就形成了作为文化圈核心区的集成创新优势和文化高地效应,这对于实现省会济南对周边区域的文化带动效应,推动省会城市群文化圈实现一体化发展,都是十分重要的基础条件。其次,省会济南作为文化核心区与其他节点城市和边缘地区已经形成了初步的要素互补关系。省会济南的基础环境与其他区域的文化赋存之间存在明显的优势互补关系,济南具有交通区位和信息资源占有优势,并进一步建立起了市场组织方面的优势,其他城市则在文化赋存以及旅游等文化产业开发方面占有优势,这就可以借助核心区与其它区域的要素互补关系,为互惠原则下的文化一体化发展奠定深厚的动力基础。总之,无论是省会城市群各城市已有的禀赋条件,还是经济一体化为区域一体化所扩展出的发展空间,都为文化一体化和文化圈建设奠定了重要基础,使文化圈建设具备了更多现实依据和可行性。
根据文化圈形成的一般机理以及省会城市群文化圈建设面临的环境条件,我们就省会城市群文化圈建设提出以下初步构想:
1.省会城市群文化圈区域范围。省会城市群文化圈是基于区域一体化发展背景、根据省会城市群一体化发展要求而提出的文化一体化发展构想。鉴于目前经济文化一体化发展的趋势要求,以及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已经形成的区域范围和发展基础,建议省会城市群文化圈由济南、莱芜、淄博、滨州、德州、聊城、泰安等七个城市及其所辖区域组成;考虑到山东中西部地区地理文脉的完整性以及未来文化整合发展的现实要求,建议省会城市群文化圈将济宁所辖的兖州、曲阜、邹城等区域也纳入省会城市群文化圈范围,以形成更完整的文化一体化建设。
2.省会城市群文化圈功能定位。立足山东区域协调发展和省会城市群经济文化一体化发展的现实要求,以齐鲁文化为核心纽带,打造省会城市群文化圈联动平台,把省会城市群文化圈建设成为内涵深厚、特色鲜明、体系完备、竞争优势突出的区域一体化文化体系,使之与城市群经济圈有机契合、高效互动,推动省会城市群经济文化的一体化发展;同时,借助城市群文化圈的一体化建设,弘扬齐鲁文化的核心价值,提升省会文化的战略中心功能,夯实山东区域文化一体化建设的文化根基。
3.省会城市群文化圈文化整合要点。根据省会城市群文化圈主要文化脉络的发生机制和分布特征,考虑到当前文化建设的一些基本导向和趋势要求,建议按照以下思路对省会城市群文化圈的文化资源做出整合安排和利用:以齐鲁文化为核心纽带,以四大文化脉络为主线,依托七大文化领域搭建省会城市群文化圈联动平台,推动省会城市群文化一体化目标的实现。
第一,以齐鲁文化为核心纽带。文化圈建设首先需要拥有自己的核心文化,由此才能建树起文化深厚、个性突出的区域文化体系,进而有助于区域发展目标的实现。省会城市群文化圈建设强调以齐鲁文化为核心纽带,主要是基于三点考虑:一是齐鲁文化是覆盖整个文化圈的主体文化,把握好了这条核心主线,才能以此为纽带完成对各个文化分区和文化序列的整合,实现文化一体化的建设目标;二是齐鲁文化是具有原发性特征的本土文化,突出齐鲁文化的核心价值,有助于建树省会城市群文化圈的个性化文化形象;三是齐鲁文化是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文化体系,以齐鲁文化为核心构建省会城市群文化圈,有助于在更大空间上建立与外部世界的文化联系,提升文化圈建设和省会城市群经济文化一体化建设的总体成效。
第二,以四大文化脉络为主线。省会城市群文化圈建设应该以齐鲁文化、黄河文化、泰山文化和省会文化四大文化脉络为主线,推动区域文化资源的整合利用与开发,以此来打造省会城市群文化圈文化一体化发展的主体框架。其中,齐鲁文化、黄河文化、泰山文化代表了省会城市群文化圈的历史文化个性和地理文脉特征,省会文化则更多考虑了与现代城市功能和城市生活相关联的文化要素,像城市休闲文化、会展文化等。上述这些文化脉络既是支撑省会城市群文化圈建设的历史依据和地理文脉基础,也是构建城市群文化圈的现实出发点。
第三,依托七大文化领域搭建省会城市群文化圈联动平台。文化必须经历由内容到形式的转化才能把文化建设落到实处,省会城市文化圈建设也必须在把握上述文化内核和文化联结方向的基础上,按照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惠互利的原则,围绕旅游休闲文化、商务会展文化、创意产业文化、演艺竞技文化、教育科技文化、现代媒体文化、对外交流文化等领域,推进文化平台建设,以此来搭建文化圈文化联动的主体平台,强化文化圈范围的文化互动,提高省会城市群文化一体化发展的整体效能。
最后,省会城市群文化圈建设还必须得到来自行政和机制安排方面的支持,包括规划先行,把文化圈建设纳入到省会城市群一体化发展的整体规划体系中,在政策安排和运作机制上对文化一体化建设做出引导等,这些因素都将是文化圈建设得以顺利展开的重要环境和制度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