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家对中小型科技企业成长的影响评价比较研究

2013-12-17 11:09:18王彦勇苏奕婷
山东社会科学 2013年8期
关键词:均值企业家样本

王彦勇 苏奕婷

(山东大学 管理学院,山东 济南 250100)

针对企业家能力对企业成长的影响这一问题,国外学者进行了大量的理论探索和实证研究,按照企业家能力构成要素分析视角的差异,这方面的研究主要从三个层面展开。第一类研究尝试从特质、知识和技能角度概括企业家能力的构成要素及其对企业成长的影响,认为企业家的异质特征是企业成长差异的根源。注Murray, G. A synthesis of six exploratory European case studies of successfully exited, venture capital-financed,new technology-based firms. Entrepreneurship Theory and Practice. 1996, 20(4):41-60.第二类研究以职能管理理论为依托,探讨企业运营过程中企业家必备的若干种能力。注Thompson, J. E., Stuart, R., Lindsay, P. R. The Competence of Top Team Members: a Framework for Successful Performance. Journal of Managerial Psychology. 1996, 11(3): 48-66.第三类研究试图解释企业家能力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注Chandler, G.N., Hanks, S. H. Founder Competence, The environment and Venture Performance. Entrepreneur Theory and Practice,1994, Spring, 77-89.以上研究方向均能在国内找到理论或实践的应用证据,略微不同的是我国学者主要从激励的角度、从制度背景来研究企业家,尤其是如何完善治理机制以进一步促进企业家精神发挥的研究占主导地位。近年来,又有不少学者基于社会资本理论从我国企业家的关系能力来探讨企业的成长,认为在中国社会背景下,良好的关系网络和积累充足的社会资本也是促进企业成长的重要途径。注边燕杰、丘海雄:《企业的社会资本及其功效》,《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第2期。

上述研究从不同角度揭示了企业家的功能及其作用机理,研究结论为本文提供了许多有价值的参考,但对于以下问题的研究尚显薄弱,需要进一步推进研究:(1)如何对企业家能力的内涵进行科学评价?综合已有文献研究的观点,本文认为企业家能力应从三个方面确定:企业经营能力、关系协调能力和企业家素养。(2)如何系统评价中小型科技企业的成长能力?已有研究多简单地将销售收入增长率或总资产增长率等作为企业成长能力的代理变量,但本文认为企业成长是一个量变与质变的过程,尤其是对中小型科技企业的成长而言,由于兼具中小企业和高科技企业的特点,其成长内涵更为丰富、成长规律更为复杂,单一的财务指标显然并不足以表现这一特征。(3)如何强调行业分类和企业实力等级的特殊影响?现有研究大多在回归模型中加入控制变量的形式规避行业分类和企业实力的影响,但上述处理方案也就同时失去了分析行业和企业实力分类的具体影响以及在这种影响下企业家功能差异的机会。

针对已有研究的不足,本文以山东省中小型科技企业为样本,构建专门的、科学的评价体系综合评判中小型科技企业的成长能力和企业家能力,并在此基础上比较分析不同行业和不同企业成长能力等级情况下中小型科技企业企业家能力的差异,从而深刻揭示企业家能力在中小型科技企业成长中的地位和作用,以期为我国中小型科技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以及企业家能力的培养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一、评价体系与样本

(一)仿生学视角下的企业家能力及中小型科技企业成长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在生物学上,通常将相互联系的、共同执行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组成的集合称为器官系统,像中枢神经系统、消化系统等等。作为生命体的中小型科技企业,它也是由不同系统构成,通过不断与外界环境发生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实现成长和发展。在这整个过程中,决策和判断起着关键作用。人的生命中决策和判断指令是由大脑掌握和控制,人类的大脑是包含数以千亿计的神经细胞,构成了一个特别复杂、高度有序的、具有信息处理功能的有机体。那么,在中小型科技企业中谁起着“大脑”的作用?显然,企业家是承载这一功能的主体。这是由于企业家对机会的把握以及对企业未来发展的战略思考,形成了企业的学习和判断能力,以及其对企业的有意识控制,就好比是大脑的上皮质、皮质和下皮质三种基本构成的生理机能。因此,企业家能力(O)是企业家品质、特征、知识素养及在创新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作风和能力综合,以及在此基础上所体现出来的关系协调能力(O1)、企业经营能力(O2)和企业家素养(O3)。

中小型科技企业成长能力指标体系是三层次评价模型,如表1所示。第一层次把总目标划分为企业外部成长能力和内部成长能力两个方面。第二层次是选取政策法律环境、社会服务和基础设施、产业演化及行业发展、企业集群、区域创新网络、金融生态环境6个子目标来反映不同行业中小型科技企业的外部成长能力,选取技术创新、人力资源、融资能力、产品与市场、治理结构、企业文化6个子目标反映不同行业中小型科技企业的内部成长能力,从而分别达到评价第二层中小型科技企业外、内部成长能力的目的。第三层次借鉴企业生命周期理论、生态进化理论和系统网络理论等对中小型科技企业成长的阶段、路径、风险、过程以及环境系统特征的描述和分析结果,在梳理已有研究文献的基础之上,提出了41项评价指标直接评价12个子目标。其中内部成长因素指标的选取基于对企业成长阶段的特征及风险分析,遵循成长过程“时间网络”;外部环境因素指标的选取注重体现内部及内外环境因素的相互作用,遵循作用机制“空间网络”;着重采用一些变动率指标和均值性指标以反映中小型科技企业生存、成长、发展能力。

(二)样本描述

在样本的选择方面,选取山东省的中小型科技企业进行问卷调研,具体选取了分别位于山东省东部、中部和西部的青岛、潍坊、日照、济南、德州、枣庄等地区为实证研究对象。考虑到对企业发展和成长状况有关信息的了解程度,主要针对样本企业的所有者或中高层管理人员为问卷填写对象,以保证获取数据的有效性。此次问卷调查主要通过实地走访、委托MBA学员及相关地市的人民银行、邮寄等方式进行。本次问卷调查的发放和回收情况,通过上述各种方式共计发放问卷400份,回收148份,回收率达37%。对回收问卷按一定标准进行筛选[注]剔除标准:量表选项全部为极端值;存在大量缺失值的样本;存在明显错误的数据或信息。,剔除无效问卷后,共得到有效问卷136份,有效率达91%。

本研究的样本调查主要是依靠官方结构进行,与此同时,进一步通过一手资料和二手资料对比判断数据的可信性。在回收的问卷中,绝大部分中小型科技企业都填写了企业的基本信息(企业名称、注册时间、企业所在地、所有制性质等)。因此,研究小组成员根据问卷信息,通过网络以及其它渠道对样本企业的相关信息进行核实,大部分问卷所填信息基本真实。综合考虑,可以认为问卷的填写基本真实可靠。

(三)企业家能力与中小型科技企业成长能力测量

表1 中小型科技企业成长能力与企业家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根据因子分析结果,分别对主成分关系协调能力、企业经营能力和企业家素养赋值,从而使其生成为3个可观测变量。具体赋值方法为,对每个主成分所包括题目的得分进行加权平均,权重根据相应的因子载荷系数计算得出。被调查样本企业的企业家关系协调能力的均值为3.90,企业经营能力的均值为4.06,企业家素养的均值为3.83。以上表明,在中小型科技企业内部,对企业家的关系协调能力、企业经营能力以及企业家素养均有较高的需求,其中对企业家的企业经营能力的要求较高,这也吻合中小型科技企业发展实际。

有关中小型科技企业成长机制的内生和外生要素的信度和效度检验结果表明,Cronbach’s Alpha系数均在0.6以上,说明所有量表均具有较高内部一致性。检验结果同时表明,所有要素Bartlett球体检验的p值都小于0.05的显著水平,并且KMO值均大于0.6,说明适合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经过基于因子分析的效度检验,上文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通过信度和效度检验,可以作为进一步评价的依据。

二、不同行业中小型科技企业企业家能力差异分析

本部分运用改进的模糊综合评判分析方法评价不同行业中小型科技企业成长能力,企业家能力的评价指数则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得分并经归一化处理后求得。

表2 不同行业中小型科技企业成长能力及企业家能力综合评价指数

外部成长能力评价指数较高行业有新材料应用、电子信息、先进制造技术。新材料应用行业得益于其优越的企业集群环境和金融生态环境。电子信息行业的政策法律环境、产业与行业环境、区域创新环境、社会服务及基础设施优于先进制造技术行业;先进制造技术行业的企业集群环境和金融生态环境优于电子信息行业。外部成长能力评价指数较低的行业有其它、环境保护、新能源高效节能。环境保护行业由于目前的发展处于初期阶段,尚未形成成熟的行业竞争环境,企业集群内人才流动所带来的经济效率也尚未显现。新能源高效节能行业的金融生态环境与社会服务及基础设施环境也明显差于其他行业,考察具体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投资于该行业的民间金融资本严重不足;二是资本市场及资本运营模式发育不完善;三是缺乏相关的金融及社会服务。

内部成长能力评价指数在38.12到47.12之间的行业有先进制造技术、现代农业、电子信息、新能源高效节能、其它。先进制造技术、现代农业和新能源高效节能行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已超过电子信息行业,这一方面是由于先进制造技术、现代农业和新能源高效节能行业具有突出的技术创新转化能力,另一方面,电子信息行业技术创新水平的下滑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内部成长能力评价指数在57.54到70.16之间的行业有生物工程新医药、新材料应用和环境保护。由于技术创新水平的大幅提高,环境保护行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显著高于其他行业。

比较内部成长能力评价指数相近的先进制造技术、现代农业、电子信息及新能源高效节能行业,先进制造技术和电子信息行业的企业家能力显著高于现代农业和新能源高效节能行业,现代农业的企业家能力评价指数在8个高新技术行业中排名倒数第一,主要原因在于企业家文化素养较低,从而导致管理能力和交往能力整体低下;生物工程新医药行业评价指数达70.16,远高于其他行业,其优势在于企业家能力、产品与市场及企业文化,三因素的评价指数均高于其他行业,尤其是企业家能力,评价指数达92.48。新材料应用行业的人力资源状况评价指数高达97.45,这得益于其合理的人力资源结构和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不同行业中小型科技企业成长能力指数的排序结果基本与企业家能力指数的排序结果相一致,表明企业家能力是影响中小型科技企业成长的主要因素。具体展现为:第一,不同行业中小型科技企业的内部成长能力曲线与综合成长能力曲线几乎重合,表明不同行业中小型科技企业的内部成长能力是综合成长能力的主要组成和主要原因,提升不同行业中小型科技企业的内部成长能力是提升其综合成长能力最为直接和有效的策略;第二,不同行业中小型科技企业的企业家能力曲线与内部成长能力曲线以及综合成长能力曲线具有相同的形状特点,企业家能力曲线的变动更为剧烈,且内部成长能力曲线以及综合成长能力曲线的变动“滞后”于企业家能力曲线的变动,这表明企业家能力是影响不同行业中小型科技企业内部成长能力及综合成长能力的主要因素;第三,不同行业中小型科技企业的外部成长能力曲线与其它曲线形状差异较大,表明其变动有着自身的规律,外部环境因素对中小型科技企业成长的影响大多不受人为因素控制。

三、不同成长能力中小型科技企业企业家能力差异分析

运用SPSS 15.0的样本分层聚类统计方法对样本进行聚类,结果显示全部样本可以被分为3类,根据样本均值的情况,将其按照成长能力强弱分别命名为强成长能力类、中等成长能力类和弱成长能力类。

表3 不同成长能力企业的关系协调能力、企业经营能力、企业家素养单因素方差分析

(一)企业家关系协调能力

企业家关系协调能力包含企业家管理协调能力、员工对高层决策的支持力度、企业家社会交往能力等指标。这些指标表明企业家关系协调能力,不仅体现在企业内部,企业家在企业外部也应建立良好的社会关系网络。

从均值变化可以看出,随着中小型科技企业成长能力的增强,企业家关系协调能力变量的均值变化显著,均值从弱成长能力企业的2.81增加到强成长能力企业的4.37,表现为中小型科技企业的企业家关系协调能力越来越强烈。首先进行方差齐性检验,检验结果表明Levene统计量为1.721,在当前自由度下的p=0.183>0.05,不显著,所以可以认为样本所在的母体方差具有齐性。如表3所示,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F=72.514,sig.=0.000,表明企业家关系协调能力在α=0.05的显著水平上,在不同成长能力的样本间具有显著差异。进一步进行多项比较,由于方差具有齐性,多项比较方法采用LSD方法。从结果可以看出,企业家关系协调能力在不同成长能力的中小型科技企业内存在统计意义上的显著差异。均值差比较结果表明,企业家关系协调能力在强成长能力的中小型科技企业中具有最高水平,在弱成长能力的中小型科技企业中平均水平最低。

(二)企业家经营能力

企业家的经营能力反映出企业家善于把握机会和不断追求企业成长的动机,也是企业家对未来发展进行战略思考能力的反映。企业家的企业经营能力形成了企业学习以及对整个企业有意识的控制。

从均值变化可以看出,随着中小型科技企业成长能力的增强,企业家经营能力变量的均值变化显著,均值从弱成长能力企业的3.24增加到强成长能力企业的4.46,表现为中小型科技企业的企业家经营能力越来越强烈。方差齐性检验结果中Levene统计量为5.598,在当前自由度下的p=0.005<0.05,显著,所以可以认为样本所在的母体方差不具有齐性。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3)显示:F=25.395,sig.=0.000,这表明企业家经营能力在α=0.05的显著水平上,在成长能力不同的样本中具有显著差异。进一步进行多项比较,由于方差不具有齐性,多项比较方法采用Games-Howell方法。检验结果表明,企业家经营能力在不同成长能力的中小型科技企业间存在统计意义上的显著差异。均值差比较结果说明企业家经营能力在强成长能力的中小型科技企业中具有最高水平,在弱成长能力的中小型科技企业中平均水平最低。

(三)企业家素养

企业家素养,指企业家所具有的相关管理学知识、营销知识、经济学知识、社会学知识等一系列作为其进行决策和管理所必须的知识。企业家素养反映了企业家对相关领域的知识和信息的掌握程度,同时也间接反映出决策能力、管理能力等的高低。

从均值变化趋势可以看出,随着中小型科技企业成长能力的增强,企业家素养的均值变化显著,均值从弱成长能力企业的3.04增加到强成长能力企业的4.31,表现为中小型科技企业的企业家素养越来越高。进行方差齐性检验,检验结果中Levene统计量为3.496,在当前自由度下的p=0.033<0.05,显著,这说明样本所在的母体方差不具有齐性。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3)显示:F=33.747,sig.=0.000,表明企业家经营能力在α=0.05的显著水平上,在成长能力不同的样本中具有显著差异。进一步进行多项比较,由于方差不具有齐性,同前所述采用Games-Howell方法,分析结果表明,企业家素养在不同成长能力的中小型科技企业间存在统计意义上的显著差异。均值差比较结果表明,企业家素养在强成长能力的中小型科技企业中具有最高水平,在弱成长能力的中小型科技企业中平均水平最低。

综合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企业家能力在不同成长能力中小型科技企业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在不同成长能力中小型科技企业之间,根据均值变化趋势,可以明显看出企业家能力与中成长能力呈现同方向变动关系。

四、结论

本文研究了中小型科技企业企业家能力的两个差异性。第一,行业差异性:中小型科技企业的内部行业成长能力指数排序与企业家能力指数的高低基本吻合,且其拟合曲线“滞后”于后者的变动,而外部行业成长能力则表现出相对显著的差异性,不受人为因素的过度干扰。第二,等级差异性:企业家经营能力、关系协调能力和企业家素养在不同等级能力之间存在显著差异,但三者与中小型科技企业成长能力呈现同方向变动趋势,且无论中小型科技企业的成长能力强弱,企业家经营能力的影响程度都是最高的。不同行业和不同能力等级的中小型科技企业的企业家能力具有显著的差异性,表明当前我国中小型科技企业成长能力普遍较弱的一个很重要原因就是企业家能力不高。我国多数中小型科技企业的企业家的文化水平较低,这直接导致了企业家“短视”问题,缺乏对企业发展的战略性思考。同时,文化知识的匮乏,也使得企业家多采用“家长式”的管理模式,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从而影响企业的创新能力的提升。因此,改善中小型科技企业的成长能力,一方面要优化宏观环境,塑造适宜企业家成长的氛围,从而为企业家队伍成长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另一方面,也是最为关键的一点,完善企业内部环境,培育重视企业家能力提升的土壤。总之,优化企业家队伍,提升企业家的素质,不仅要创造企业家成长的外部环境,还要培育适宜企业家成长的内部机制。

除企业家能力外,其它因素在中小型科技企业成长中的作用也不容忽视。从本文的分析也看以看出,传统的产品与市场因素仍然是影响其成长的主要因素,权重为0.1496;中小型科技企业的成长兼具中小企业和高科技企业的特点,技术创新是企业成长的主要动力之一,权重为0.1465,在12个因素中排名第二(见表2-2)。这些因素均是企业家能力运作机制的重要中间变量,其作用和影响机理值得探讨,但本文限于篇幅,并未过多涉及。这将是我们后续研究的方向之一。另外,本文的研究结论具有样本上的局限性,主要基于山东省中小型科技企业样本,样本范围过于狭窄,在未来的研究中扩大样本地域范围,在全国范围内选取有代表性的中小型科技企业样本。

猜你喜欢
均值企业家样本
用样本估计总体复习点拨
推动医改的“直销样本”
“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
华人时刊(2018年23期)2018-03-21 06:25:58
闽籍女企业家共话“转折” :善良、坚持、灵动
海峡姐妹(2017年5期)2017-06-05 08:53:17
随机微分方程的样本Lyapunov二次型估计
均值不等式失效时的解决方法
均值与方差在生活中的应用
村企共赢的样本
关于均值有界变差函数的重要不等式
对偶均值积分的Marcus-Lopes不等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