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乘玲,温锁林
(天津师范大学,天津 300387)
车身时尚标语的文化意蕴分析
胡乘玲,温锁林
(天津师范大学,天津 300387)
车身标语不仅是一种重要的社会语言现象,也是一种值得关注的修辞现象和文化现象。追求时尚与个性是这类车身标语文化现象出现的直接动因,语不惊人死不休是车身标语的最鲜明的语言特征,多元宽容的社会环境是此类标语繁荣生长的一片沃土。
车身标语;修辞;语言幽默;青年文化
伴随着汽车时代的到来,花花绿绿形式多样的汽车车身标语(又称“车贴”或“车标”)也成为城市街头的一道风景。尤其是在年轻有车族的车身上,时髦幽默的个性化标语成了他们特定的文化名片。如:嫌慢?你去当宇航员/别按喇叭,车主在睡觉/哥开的不是车,是芥末(寂寞)/看!灰(飞)机/哥不在江湖,江湖确有哥的传说/得瑟/珍惜生命,远离美女/新手龟速许可证/新手上路,菜味很重/我不鸟他/别逼我变形/泰森正在车上睡觉/核弹后置,保持距离/不要迷恋哥,哥只是个传说/绝对新手,谨防老刹/别盯着字看,请保持距离……
这些形式各样的个性化车身标语,不但内容丰富,极富幽默色彩,而且具有浓郁的时代气息。有车一族早已不再满足于过去的“新手上路/实习生”等简单直白的警示语形式,他们追求的是警示基础上的个性与时尚。车身标语是汽车时代的产物,其独特的表述方式背后体现的是一种独特的文化,是一种重要的值得关注的社会语言现象。
形形色色的时尚车身标语,特别醒目,也很有意蕴,常常使人看后会心一笑,过目不忘。之所以会有此般效果,是因为很多的个性化车身标语都巧妙使用了修辞格。年轻时尚的车主深知,车身标语不仅仅是警示语,更是个性与文化的标记,所以为了增强其语言的魅力,达到“语不惊人死不休”的神奇效果,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就是借辞格助效。典型的有以下几种:
(一)比喻型 比喻是使语言形象化的最常用手段。过去的“新手上路”、“见习司机”等标语,其作用只停留在告白的层次,无形象生动之感,更无个性可言,这显然不是新新人类一族的车主们所乐意接受的。于是乎,“狂奔的蜗牛”、“超级面瓜闪亮登场”、“中国最后一台可以在公路行驶的蒸汽机车”、“移动障碍物,请绕行”等比喻型的车身标语就纷纷亮相。值得注意的是,这类比喻型个性标语没有一例用明喻,用暗喻的仅见一例“您就当我是红灯”,而采用最多的是借喻。像“UFO初到地球,请多关照”、“菜鸟起航,线路不定”、“警告!熊猫出没”、“超级大面包,新鲜出炉”、“内有恶犬”等均属借喻。其偏向性的原因不难解释,明喻与暗喻均为主谓齐全的“A像/是B”形式,与借喻直接以喻体代本体的表达方式比起来,不仅文字量要大,表达也不直接,显得拖泥带水。借喻短小简洁,直截了当,更符合汽车标语精炼短小的要求。特别是此类比喻的喻体多为“菜鸟、蜗牛、面瓜、障碍物、恶犬”等自贬自嘲性的物象,具有显著的恶搞特点,生动形象的比喻与自贬的意味相结合,让开车的司机在紧张之余得到更多的轻松。
(二)夸张型 汽车标语里也有不少使用了夸张辞格。夸大事实、言过其实,目的无非是放大标语的感染力度,助推其幽默功效。如:“本车相撞十次,九胜一平”显然是用夸张其战果来警示别人本车主可招惹不起,否则没什么好结果。“本车除火控外基本配置与坦克相同”也是极言自己的车如坦克般坚固,言外之意是与本车相撞后一定会吃亏,幽默地表达出让别人赶快避开的警示信号。“路考八次才通过”,也是夸大自己开车技术不熟练,以提醒对方注意避让。“架校除名,自学成才”更非实言,极夸自己驭车技术没规矩,表达风趣而警示效果显著。此外,像“驾龄两年,第一次摸车!看着办”、“年龄60岁,驾龄60天”、“路考N次不及格”、“10年驾龄,安全行驶100公里”、“新手!起步倒退10米”、“改装车排量8.0(夏利V12)”等,都是故意言过其实,出语惊人的夸张手法使得车标的警示性更加醒目特别,个性十足又幽默风趣。
(三)比拟型 车身标语中的“别吻我”、“爱我追我别吻我”是较早出现的个性标语。用描写人的动作“吻”来比拟汽车追尾,语气温柔,警示也显得善意、形象而搞笑。“我慢我排量小,你快你飞过去”用鸟类的“飞”来比拟汽车疾驰,是一种睿智的语言创造。“挤在这座城市,给政府添麻烦了”,一个“挤”字,不仅把车辆激增而出现的交通拥堵的现状描摹出来,还巧借汽车的“人语”来主动表达歉意,用语含蓄别致。“来,亲一个”、“别欺负我,我练过金钟罩”等也都是比拟。由于比拟的运用,给冷冰冰的车身警示语附着了一种亲切感和亲和力,极大地强化了其审美价值。
(四)对比型 俗话说“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比较是识别事物本质的有效方法,以彰显个性为主要特色的时尚车身标语,自然也会充分发挥对比辞格以揭示与突出事物特征,在强烈的对比中让标语引发人们心灵的冲击波。如:“车技差、脾气更差”就是一种对比,警告其后的司机不要抱怨,更不要招惹。“新手在开车,老手请绕行”、“我面,故我慢;你是师傅,随便超”等,用对比来亮明作为新手的自己跟老手的差距,既谦虚又礼貌,能起到很好的警示效果。还有些对比型标语貌似调侃,实则暗藏恫吓。如“英雄不问出处流氓不看岁数”,把“英雄”和“流氓”放在一起对照,暗示自己绝非等闲之辈。“关系到了位,撞了无所谓!只要感情铁,碰了要出血”对比的是“撞车”与“撞人”的不同后果;“你的安全你注意,我的地盘我做主”中的“你”、“我”对比,流露的是我开车的事与你无关的距离感。
(五)反语型 正话反说、反话正说,是当代青年喜爱的说话方式。有的汽车标语故意使用这种正反颠倒的反语辞格,以达到标新立异、调节气氛的艺术效果。像“我是新手我很自信”,硬是把新手的不自信故意说成自信,看了的人会在微笑中与他保持车距。“喝酒开车就是快”是用反语暗示了自己喜开快车,提请旁人注意,而不是真的喝了酒。车身标出“模范驾驶员”的多是那些刚拿到驾照的菜鸟,并非“模范”。“吾自幼爱车,擅急刹”、“喜讯:我上路第二天了”等也都将自己的技术缺陷反说为擅长,表达得含蓄而风趣。其实,正话反说,目的无非就是要避开正话正说表意直白的特点,故意以拐弯的反语来增加标语的趣味性,形成个性化的幽默的表达效果。
(六)双关型 双关辞格是一种言在此而意在彼的修辞方式,目的是造成含蓄委婉的表达效果。利用双关构成的车身标语也随处可见。“世上无难事,只怕有新人”运用的是语义双关,用表示初来乍到的“新人”意指自己为刚上路的“新手”,且借用了现成的语言模块进行打包,能收取警示与幽默的双重功效。“我的目标:向钱看向厚赚”用的是谐音双关:钱(前)、厚(后),谐音互通,其中的“厚”又是两重的语义双关,既暗示自己脸皮“厚”,又暗示了谁触犯了自己就一定要赚到很“厚”的钱,很有一股无赖味。“别追了,本人已婚”也巧妙运用语义与谐音双关构成,“追”是语义双关,字面上用的是求偶时的“追求”义,要表达的是“追赶”义;“婚”谐音头脑已昏的“昏”,暗示自己车技一般,让人不要追赶,巧用双关使得表意很是曲折有趣。利用谐音双关的还有“年度最佳偶(呕)像”、“女子无才(踩)便是德”、“别吻我,我怕羞(修)”等。双关的标语,把警示信息表达得含蓄曲折、生动幽默,饶有风趣,是年轻的车主们颇为喜欢的个性化汽车标语。
除了上述使用修辞格的外,还有一些特殊类型的车身标语,其表达方式也很有特色:“新潮面=新手+手潮+特面”、“女司机+磨合+头一次=女魔头”采用的是缩略法;“昨天领证,高兴ING……”、“DON'T KISS MY ASS(不要亲我的屁股)”、“I'M BUSY(我很忙)”、“COME ON I NEED MONEY(加油吧,我缺钱)”运用了英汉双语合成法;“上联:买的证;下联:租的车;横批:您看着办”采用了对联形式;“坦克杀手——来者不惧”采用注解形式。
有一句“再好的刹车也刹不住我的灵感”的车身标语,最能诠释时下车身标语创造的原动力。我们发现,使用了辞格的车身标语固然能给标语带来生动形象、曲折含蓄等警示功效,但不用辞格而打造的直白型的车身标语同样具有直来直去、一语中的式的修辞效果,更便于表达有车一族那份“刹不住的灵感”。辞格与非辞格是构成修辞的两极,二者在车身标语的使用中也形成了完美的互补。直白型标语也颇受有车一族的喜爱,成为他们抒发灵感与放飞性情的理想通道。按照其话语方式,我们将这些直白型车身标语分为如下几类。
(一)警示型 警示型的汽车标语就像是“语言安全带”,利用直白的方式来表达车主的诉求,无异于用明码给自己的行车加上一份保障。这类警示型标语一般采用祈使句来表达。如:“千万别发生追尾这样不愉快的事儿”、“此路不通,请绕行”、“好奇黄棒!喜欢打望!后面师傅!不要鸣号”、“非诚勿扰”、“不会坡起,小心”等等。还有不少采用直陈式。如:“车新人老,眼神不好”、“左摇右晃,急刹不少”、“开车要低调”、“近视,没带眼镜”、“手心冒汗”、“一档以上不会挂,熟练中”、“刹车、油门分不清,都好使”、“BABY IN THE CAR”(车里有小孩)、“擅长急刹,随时熄火”、“车老、人老、手新;特长:热爱刹车”、“新手,新车,心慌”等。表达直截了当,把让人规避的信息用真诚的态度坦诚表达,又不失调侃味,是调侃与警告两种语气的混合类。还有的直白警示型标语,把调侃与恫吓叠加起来。如“要撞就撞吧,正好缺钱”、“内有杀手,请勿靠近”、“事故多发车,请绕行”、“开不好瞎开,挤我跟你急”、“壮汉驾车,请勿尾随”、“买的证,租的车,您看着办”等,流露出明显的刺儿头式的无赖气。还有的更是别出心裁的无厘头警示:“警告!如果你能看见这些字,说明你离医院近了”、“谁能告我刹车在哪?急”、“走别人的路,让别人走投无路”、“来吧!让我们同归于尽”、“我是盲人”。看到此类顽主如此雷人的标贴,谁都会惊出一身冷汗。有道是“文如其人”,不同的警示语是车主个性的反光镜,是其人格的告示牌。
(二)谦虚型 汽车标语还有一种谦虚型。众生众态,品味可能因人而异,呈强示威彰显出的路霸气、痞子气固然是个性十足的示意方式,但主动示弱换来心宽路畅更能表明车主的阳光心态与道德素养。所以这类谦虚型的汽车标语更受白领族车主们的喜爱。如“二挡以上不敢挂,请见谅”、“手潮胆小,越催越面”、“您是师傅随便超”、“大龄女司机,请多关照”、“我是新手,向您学习”、“您着急,您先走”等,标语中多含有谦逊礼貌的“请”、“您”,再以自示的“胆小、菜鸟”等做包装,体现的是“退一步海阔天空”的心态,赚取的是别人的同情心,以心平气和迎来心宽路畅,某种程度上提高了城市的行车文明。
(三)讽刺型 韩愈有言:“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个性汽车标语也是草根宣泄情感的新平台,车主通过讽刺型的车贴嬉笑怒骂、吐露心声。这类讽刺型车贴的话题涵盖广泛,有针对油价飞涨而编制的标语:“93#的,来二两”、“油价太贵了,本车改喝啤酒”、“不加油,加奶”等等。有调侃男足的标语“你再不好好开车,就送你到国家队踢球”。还有讽刺官场的标语“告诉你,我爸是XX”。这类车贴往往是社会现象的风雨表,引发人们对社会世象的关注。“我们走得太快,灵魂都跟不上了”表达了青年一代对不少人盲目跟潮而精神家园荒芜的担忧,精彩而颇具哲理。讽刺型车贴除了宣泄个体情绪,也对社会风气的阴暗予以批评,它是我们了解青年心理、了解社会问题的一条便捷通道。
(四)搞笑型 网络上评价这种类型标语的功用为“一笑治好‘路怒症’”。行车太枯燥,车标可以带来笑意。交通拥堵是每个司机经常会遇到的情况,堵车、抢线、占道使路怒症频发,而小小车标往往能发挥“四两拨千斤”的减压功效,医治路怒症,让驾驶员“一笑泯恩仇”。我们发现车标中幽默搞笑占的比重特别大,或者说车标要制造的就是这种幽默的效果而彰显青年有车族的个性。这种类型还大量使用尽人皆知的潮流语、俏皮话,如小沈阳小品中的“我都到家了,你还追啊”;来自网络游戏的“我是出来偷菜的”、“我是出来打酱油的”;有的用的是一些网络潮语“不要迷恋哥,哥只是个传说”等;还有方言型调侃的“看!灰(飞)机”、“额滴(我的)神啊”等等,不一而足。它们在反映最新的流行文化的同时以幽默的口吻起到了很好的心灵润滑剂作用。还有极少的低级趣味的恶搞,如“找小姐去”、“泡妞去”等,有的还配有下流的画面,有损于车身文明,是车贴中的垃圾。
还有一些应属于温情型车贴,让爱车说话,替车主交流。在茫茫车海中,贴着“理想很丰满”车贴的车主迎面巧遇贴着“现实很骨感”的车主,会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贴着“梁兄请”的“奥迪”遇到贴着“贤妹请”的“雅阁”是一种难得的机缘;贴着“找美女一块看大灰(飞)机”的JEEP遇到“车主单身”的“甲壳虫”,更是车主们不可奢望的一次人生巧遇。小小车贴,说出了车主心里话,静候来自车流那边的知音。
总之,直白型的车身标语,形式多种多样,内容包罗万象,抒发的是时尚青年那“刹不住的灵感”,张扬的是年轻车主不甘于平庸的个性,体现的是一个开放的时代价值的多元性,是了解与研究青年文化的一个窗口。
车身文化最早的大范围流行起源于赛车运动,车身标语在西方发达国家早已盛行。近二十年来,随着我国汽车工业发达时代的到来,私家车也经历了从兴起到普及的历史巨变,一个重要现象就是购车人群逐渐呈年轻化的趋势。年轻的有车一族的大量出现,把以往“实习生”、“保持车距”、“新手上路”等直接而呆板的形式很快转变成为以张扬个性、标记另类为特征的簇新的当代形式。用一句时下很流行的车身标语可以很准确地表明这种车身文化的特征,那就是“哥玩的不是车,哥玩的是个性”。
(一)个性车贴的成因:由求新到求酷 时代的性格是年轻的性格。个性化的车身标语是伴随着年轻车族大量出现后的一种具有鲜明青年群体文化印迹的语言现象。青年人处在生命力的最旺盛期,最富有激情与活力,标新立异、打破传统与常规是这一群体所共有的心理特征。精力加活力是青年群体求新逐异的生理资本与心理条件。我们发现,四十岁以上的车主,极少在其车上搞什么车贴之类的玩意儿,他们当中即使是新手,最多也是将一张A4纸打印的“新手上路”字样的警示标语贴于车后的玻璃上。年轻车族的心态则不同,他们第一次拥有了自己的爱车,终于跻身于有车一族的行列,车身标语给他们提供了另一个张扬个性、展示自我的重要舞台。一种强烈的求新求异的欲望激活了他们本能的创造力,在车身标语的设计上尽情而个性地潇洒一回。“我新我异故我在”,一条条醒目别致的标语从他们充满激情与活力的头脑中迸射出来,成为他们展示青春个性的广告牌。由此车身标语就不断涌出一浪更胜一浪的求新求异求酷潮。我们看到,车身标语从本世纪初出现到如今,大体经历了由“单纯警示”到“警示+个性特征”再到“非警示+个性特征”的三个阶段,也经历了从内容到形式的巨大变化。促成这种变化的动因除了外在的和谐包容的社会大环境,更直接的是青年人求新求酷的内在因素。
(二)车贴内容的演变:由警示到非警示 前面谈到,个性化车身标语经历了由“警示+个性特征”到“非警示+个性特征”的心灵抒发转变过程。上文所列举的各种车身标语基本上都是警示性的,与过去“保持车距”、“新手上路”等标语不同的是,这些新生的车身标语在保持其警示作用的前提下,增加了一些调侃与幽默的个性元素。值得一提的是,时下的车身标语又出现了一种非警示语的趋势,即演变成了与开车活动并无关联的纯粹的格言、语录、人生信条、社会讽刺、调侃闲侃等类型的形形色色的个性话语。这类非警示型标语玩的就是个性与另类,显示的就是当代青年另类的价值观与人生感悟。“我要加工资”是内心渴求与喜悦的抒发。与这种喜悦表达意味不同的则是更多的像“要在江湖混,最好是光棍”、“不要迷恋哥,哥只是个传说”、“哥用忧郁保持低调...却也让世界烦恼”、“每天睡到自然醒,数钱数到手抽筋”等标语,这些标语反映的是年轻一代面临诸如房价狂涨、择业困难等带来的迷茫、困惑与期待。“上班不迟到,不是好孩子”、“活着就是折腾”、“最穷无非讨饭,不死终会出头”等反映的是不健康的混世哲学。“不能自拔的除了爱情还有别人地里的萝卜”、“正确对待男女关系”、“只载美女”、“哥不在江湖,江湖确有哥的传说”、“慢慢人生路,一直在迷路”、“低调是最牛B的炫耀”等都是个人情绪的宣泄。可以这么说,车身标语由单纯的警示到非警示的演变,是车身文化由个性化色彩增强到纯粹的玩个性这一转变的重要标志。
(三)车贴风格的变化:由单一到多元 车身标语的个性化表现风格色彩也经历了由单一到多元的华丽转身。伴随着车身标语的警示到非警示演变过程的是表现风格的复杂与多元。细加品味前面所述的各种车身标语,不难发现一些有趣的现象。玩温情和谦虚的,这是个性化标语的婉约派;玩警示型的又有写实派与豪放派之别:即用直陈式“开车要低调”、“新手旧车,都不太灵”的当为写实派,而大胆标出“大修无钱,欢迎追尾”、“有本事从我头上过”的顽主当属豪放派;玩恶搞、讽刺型的属于愤青派;标有“我要加工资”、“幸福得直哆嗦”类型的是乐观派;玩“不要迷恋哥,哥只是个传说”、“好好玩乐,天天向上”类型的是逍遥派;用“距离产生美”类标语的可属深沉派;用“靠谱小青年”、“不帅你报警”、“帅有什么用”类标语的是自恋派;还有“来,亲一个”、“开车肉+磨合=肉夹磨”式的煽情派;……流派纷呈,不一而足。总之,青年文化有多少个性特点,尽可在车身标语中找到个性化的对应标志。
形式多样、个性鲜明的车身标语为我们了解与研究青年文化提供了一个有效视窗。汽车时代的出现,带来了车身文化的勃兴;青年一族的个性与多元,装点了车身标语以丰富多彩;开放宽容的社会环境,为车身标语的个性化存在提供了社会保障。我们期待着一个更加繁荣多元的车身文化的到来。
[1]陈望道.修辞学发凡[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76.
[2]陈 原.社会语言学[M].上海:学林出版社,1983.
[3]谭学纯,朱 玲.修辞学新论[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
[4]谭永祥.汉语修辞美学[M].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2.
[5]温锁林.当代“克隆语”初探[J].山西大学学报,2003(4):93-96.
[6]温锁林.汉英色彩偏爱的文化美学阐释[J].山西大学学报,2004(5):114-117.
[7]温锁林.现代汉语称谓并用研究[J].语言文字应用,2006(3):2-10.
〔责任编辑 冯喜梅〕
Analysis of the Cultural Connotation of Fashionable Language on Auto Body Posters
HU Cheng-ling,WEN Suo-lin
(School of Literature,Tianjin Normal University,Tianjin,300387)
The Paper studied a variety of auto body posters which are very popular in many cities nowadays.It classified and analyzed these personalized posters from a rhetorical point of view,and combined these personalized posters with the youth culture to account for the language phenomena.The paper points out,the auto body posters is not only a slogan of important social linguistic phenomenon,but also a noteworthy of rhetoric and cultural phenomenon.Pursuing fashion and personality is the direct motive for the appearance of this cultural phenomenon,using language to startle and attract people is the most distinctive features of auto body posters,such diverse tolerant society is fertile ground for the growth and prosperity of auto body posters.
auto body posters;rhetoric;humorous language;youth culture
H0-05
A
1674-0882(2013)02-0075-05
2012-12-23
胡乘玲(1990-),女,湖南永州人,在读硕士生,研究方向:现代汉语语法。
温锁林(1962-),男,山西寿阳人,博士,教授,研究方向:语法学和语用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