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国超,芦国毅
(内蒙古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70)
《道路建筑材料》是公路和桥梁专业的一门专业性较强的专业基础课程,其教学目的是使学生在掌握材料的基本性能,获得本专业基础知识的同时,培养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和专业创新能力,同时也本专业延伸课程的学习提供基础.本课程在长期的建设中,已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然而,近年来,随着我国职业教育事业的迅速发展,如何根据社会发展需求,培养实践能力与综合素质较强的创新型、应用型人才,成为我国职业教育教学研究的首要问题.本文针对《道路建筑材料》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两大方面分析课程特点,探讨本课程教学改革的措施与途径,以其实现最佳教学效果.
《道路建筑材料》是公路和桥梁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具有综合性、实践性、技术性三个方面的特点.
本课程涉及的知识面较广,包括公路与路桥工程中的常用建筑材料和新型建筑材料.常用建筑材料中包括砂石材料、基层稳定材料、、聚合物材料、建筑钢材等30余种,新型建筑材料更是层出不穷.随着新技术、新工艺的不断发展,新型建筑材料的种类日益繁多.由此可看,建筑材料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加大了《道路建筑材料》课程的授课难度,对教师专业综合能力要求增强.
本课程的特点是理论与实践结合.教学目的在于培养学生专业综合素质和实践操作能力,授课重点在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方面.
近年来,新型建筑材料的日新月异带动了建筑行业的飞速发展.随着道路材料与技术的不断更新速,本课程的教学内容随之需要不断进行变化与更新.
《道路建筑材料》课程是公路和桥梁专业所有专业课程的基础,其教学质量与教学效果直接关系到本专业学生实践能力与综合素质的培养水平.从目前《道路建筑材料》课程的教学情况看,特别是高职高专院校普遍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道路工程材料》是一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实践性很强的课程.然而在目前的教学中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实验课时间及学时安排不够合理,《道路建筑材料》课程授课学时一般为48学时,实验课学时一般只有6-10学时,仅占10%左右.实验课的时间虽短,但教学内容却非常庞杂,包括集料、传统建筑材料与新型建筑材料等多方面的内容,所以,教学过程中多以老师讲解试验过程为主,学生动手操作时间非常有限,造成实验课与理论授课脱节,教学效果差.此外,实验项目和内容及设备陈旧,大部分学校《道路建筑材料》课程的实验教学内容大多为注入性、验证性试验,很少有综合性、设计性实验以及创新性实验.实验教学跟不上新工艺,新技术的发展,不能及时更新实验内容,学生无法了解和掌握新的前沿性知识.
随着新材料、新工艺的不断涌现,越来越多的新型材料及新型实验设备在道路及桥梁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然而,由于经费或其他原因,新的教学内容及新的教学方法没能及时编入教材,这样使学生很难了解到本专业最前沿的知识更新.教学内容陈旧,缺乏实用性、指导性,教材编写注重理论,缺乏与工程实际的具体结合,导致理论与实践结合不到位,不能适应专业发展对人才的培养要求.
《道路建筑材料》课程的理论知识涉及较多学科,包括物理、化学、力学、地质等学科知识,教学难度较大.在许多学校,本课程教学中多以教授讲授为主,学生处于被动地位,,加之实验课少,设计性、研究性实验无法开展,学生缺乏独立操作、动手的能力培养训练,再者缺乏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辅助,缺乏互动交流意识,学生感觉课程内容枯燥,学习中缺乏积极性,教学效果不理想,课程教学质量难以保证.
为了使《道路建筑材料》课程能适应建筑材料的迅猛发展,培养出高素质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满足我国日益增长的公路建设行业对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需求,《道路建筑材料》课程必须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加大力度进行课程的改革与创新.具体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管理三个方面进行.
《道路建筑材料》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传授本专业的基础知识,教学中是以专业素质教育为依据,以能力培养为主线,要达到此目的,本课程必须建立完善的教学体系,通过不断改革创新,促进课程体系优化,增强课程的社会适应性.教学内容改革包括理论教学改革与实践教学改革两个部分.
随着新技术、新工艺的不断发展,技术标准及技术规范也在不断更新,建筑材料类型也从单一型转向复合型,要使学生在课堂上及时掌握最新、最准确的建材知识,课程教学内容必须不断更新,要体现出实用性、先进性及动态性的特点,理论教学一定要注重知识和技能的结合.基础理论应以掌握概念、强化应用为重点,将与工程建设相关的理论确立为授课的重点,删除陈旧的,与现代建筑材料关联不大的内容.例如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部分,一般的教材主要讲解普通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方法,而工程中常用的混凝土如:掺外加剂的混凝土、掺混合料的混凝土、滑模混凝土等,教材中却较少提及,对此,要依据工程实际应用,将这部分内容增加进去,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和技能的能力.
《道路建筑材料》课程的特点是理论与实践结合.其中实践教学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是职业教育的核心内容,首先,要加大实践教学的学时,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各占总学分的50%,此外,也要将不同的实验内容具体细化,合理安排实验学时,如目前一般的实验课每次是2学时,有些试验项目需要时间较少,一节课就可以完成,而有些试验项目时间较长,二节课也比较紧张,这样就必须细化实验教学学时,改变试验课时分配不均衡的现象.其次,加强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的联系,根据理论教学的重点,有针对性的进行实践,通过实践使学生更好的掌握本课程得教学内容.第三,通过实践强化学生动手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专门安排一周时间,让学生参加实地生产试验项目,让学生在现场全过程完成项目内容,从而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及职业应用能力水平.
教学方法的改革是课程改革的重要手段,是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本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革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
3.2.1.1 案例分析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校内实训基地和企业施工现场,模拟具体生产试验项目,让学生了解与掌握生产试验项目的特点与规律,并通过典型例证分析,让学生明晰例证的成功与不足,培养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3.2.1.2 互动教学法.以具体生产项目为例,通过教师展示、演示和学生分组操作等程序,采用学生与教师互问互答形式,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让师生在“教”与“学”的互动过程中掌握本课程的基本知识,实现理论实践的有机结合.
《道路建筑材料》课程教学中存在着操作性强,难以用语言精确描述等问题,传统的教学方法无法完全实现高质量的教学效果,对此,要将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运用到教学中,实现教学的信息化、形象化和可视化.
3.2.2.1 多媒体教学课件
《道路建筑材料》课程涉及的知识点较多,多媒体课件可以改变原来黑板加粉笔的单调教学模式,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和形象性.将复杂枯燥的教学内容变得生动形象起来,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把教学时间主要集中于对重点问题的分析,不再是以照本宣科的方式来进行教学.教师在多媒体课件制作中要注意形式多样,要通过图片、影像、动画等多种直观手段来描述材料特征及试验方法,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从而扩大学生知识视野.
3.2.2.2 互联网资源
在信息技术日新月异时代,网络是每一个人了解社会,增长知识的平台.所以,本课程教学中也必须鼓励学生学会利用网络资源解决学习过程中的问题与难点.教会学生通过上网查找资料,学习最新最快的建筑材料新工艺、新规范.
《道路建筑材料》课程的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如何组织和管理,教学的形式及其内容如何安排,将直接关系到本课程教学的质量及学生实践能力与综合素质的培养.
应根据学生课堂表现、实验操作、实验纪律、实验报告四个方面综合评定,要结合提问、作业、平时测验、实训操作及考试综合评价学生的成绩.将实验课成绩以30%的比例纳入课程总成绩.
以高等职业教育培养面向生产第一线的技术应用型、实用型人才为核心,建立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学生考核评价模式.考核中要注重对学生动手能力和在实践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核.对在学习和应用上有创新的学生给予积极引导和特别鼓励,注重发展学生的心智.
总之,《道路建筑材料》课程的改革与建设,必须结合道路建筑材料学科特点以及市场人才需求情况,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管理三个方面不断建设、完善.要在知识体系上,实现从理论知识灌输到综合能力培养的跨跃发展;在能力培养上,实现了由知识型到能力型的转变.只有这样,才能使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规范化,才能为本专业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
〔1〕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2〕张彩利,李宁利,马士宾,孙吉书.《道路建筑材料》实验课教学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国建设教育,2012,1(1).
〔3〕宋洋.浅谈《道路建筑材料》课程教学改革[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23).
〔4〕商艳.新建高校道路建筑材料课程实验教学改革模式探索[J].科技创新导报,20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