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飞跃,于群英,李粉茹
(安徽科技学院 城建与环境学院,安徽 凤阳 233100)
近年来,我国工业化、城市化步伐加快,一方面经济快速发展,另一方面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其中环境污染问题形势较为严峻,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为此,国家对环境保护方面投入了较大的人力、物力、财力,更是很早以前就把环境保护定位基本国策.在此背景下,理论上环境科学专业人才的需求应该更为迫切,但环境科学专业的学生实际就业情况不容乐观,被网上评为就业最差的10大专业之一[1].这一方面与环境保护在我国现实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有关,另一方面也与高等学校环境科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模式的设置不合理有关.这些导致了该专业毕业生知识结构不合理,专业实践动手能力差,创新创业意识弱,社会适应性较差.因此,新形势下如何办好环境科学专业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对环境科学专业学生培养模式和目标进行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安徽科技学院与2010年9月印发了安徽科技学院校教发[2010]55号文件《安徽科技学院关于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改革的指导意见》,对加强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提出了基本要求,以此为契机,安徽科技学院环境科学专业进行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在安徽科技学院以“基础实、结构优、能力强、素质高,以能力为核心,以应用为目的,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高素质应用型创新创业人才”为办学指导思想指导下,城建与环境学院确定了环境科学专业学生培养的总体思路:以省内外综合大学的相关课程为参考,加强核心基础课的理论与实践教学,优化理论课程体系,凸显实践教学的重要地位、建立健全教学实践基地,优化实践教学模式,积极推进校企合作的广度和深度,将学生的专业实践与大学生创新课题、教师科研项目、本科毕业论文相结合,提高学生创新研究能力,注重学生实验技能和职业技能的培养,实行多证书制即“学历证书+职业资格证书”,以专业知识为平台,鼓励学生参加大学生创业大赛,增强创业意识,从而培养出知识结构优、适应面广、实践创新能力强、素质高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环境科学专业学生毕业后能在环保、城建、质检以及环工、石油、建筑、冶金等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从事环境监测、环境评价、环境规划、环境污染防治、污染物处理与处置相关的咨询、管理、设计、培训、教学、研发、研究等业务方向的工作.因此本专业培养的学生应该是全面掌握环境科学领域理论知识和技能,具有较强分析和解决实践问题能力及创新创业意识的应用型及复合型人才.
考虑到人才培养质量及其在社会上的竞争力,安徽科技学院十分重视特色专业建设,以特色显示活力,以特色标志水平,以特设证明质量[2].按照“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有我新”的要求,根据安徽科技学院自身的条件,经过认真研究分析,将环境科学专业特色定位为:依托土壤学和农业资源利用专业的基础优势,以城市规划专业和园林设计专业为两翼,依托生物有机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土壤精准施肥平台2个省级实验室,以及环境科学与工程污染控制实验室、土壤环境与生态安全实验室等校内重点实验室,培养具有从事环境监测、污染控制、固体废弃物处理与处置、生态环境规划等专业素质的人才.
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和理念指导下,以人才培养活动为主体,为实现培养目标所设计的某种标准构造样式和运行方式[3].人才培养模式是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和基本培养方式,它决定着高等学校所培养人才的根本特征[4].
安徽科技学院环境科学专业全面推行体现“强化理论基础、优化知识结构、突出实践创新、促进个性发展”的“2+2”分段培养模式,即学生入学后前2年先按学科大类完成通识教育和基础教育课程教学,以强化理论基础、优化知识结构、提升基本素质为主.后2年完成专业课程、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和个性化拓展课程教学,以突出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为主,充分体现因需施教、因材施教的原则.
积极推进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继续加强学校与企业的联系,建立稳固的联合办学关系,以职业和岗位能力需求为依据,校企共同研究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实施课程体系和教学体系等方面改革,吸收企业有经验和教学能力的技术人员参与教学;同时,着力推进“学历证书+职业资格证书”、工学交替、顶岗实习等校企合作“双向互动”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实行“双导师制”,即校内导师和校外导师,构建合作人才培养新机制,联手打造体现行业企业特点、适应职业岗位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积极探索国际校际合作人才培养模式,选择一些办学质量高、信誉好的国外高校,在建立互相承认学分的合作办学关系基础上,举办“2+2”(两年国内、两年国外)或“3+1”(三年国内、一年国外)的国际校际合作班,建立“双学历证书+国际职业资格证书”的国际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另外,积极推行主辅修制.
专业培养计划是本科生教育的方向标,科学合理的专业培养计划会造就质量合格的毕业生.当然,专业培养计划的制定要服务于专业人才培养的定位和目标[5].安徽科技学院环境科学专业广泛参考了国内各高校环境科学专业课程设置,以及面向社会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创新创业复合型人才的要求,修订了教学计划,其特点如下:
4.1 新计划突破以学科为核心来设置课程体系的传统本科教育课程结构,实行“平+模块”的课程架构.以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促进知识、能力和素质全面提高为目标,建设以能力为核心,以个性化专长为特色,充分体现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的“2+3”课程体系,即2“平台”(通识教育课程平台、专业教育课程平台)和3“模块”(专业方向课程模块、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模块、个性化拓展课程模块).
在前2学年的课程安排中侧重通识课、基础课.除了环境学、环境微生物学、环境生态学、等专业基础课外,重点强化了一些与环境专业密切相关的化学和生物学知识及技能的培养,开设了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仪器分析等课程,夯实学生的化学基础;开设了普通生物学课程,强化学生掌握生物学基本实验技能.
第三学年突出专业课程教育,完成专业教育课程平台中的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重点加强环境化学、环境监测、环境工程学、环境质量评价、环境规划与管理、环境研究法、环境信息系统等主干专业课;完成专业方向课程模块课程,包括室内环境监测、环境法规及土壤污染修复技术等课程.
第四学年的计划,完成创新创业教育与个性化拓展模块的课程,重点突出专业特色学习,安排实践性、创新型、研究型较强的课程.
4.2 新计划在专业方向课程模块、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模块、个性化拓展课程模块学分占总学分23%,并对相关课程进行优化,精选相关选修课.充分体现出了人才培养改革模式的精神和“以学生文本”的教育理念,极大地调动了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4.3 新计划加大实验实践教学课程学时,提升实践教学层次,优化实践教学体系.以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为核心,加大实验实践教学改革力度,努力构建有利于培养环境科学专业应用型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实验实践教学体系.一是构建基础实验教学层次、专业综合实验教学层次、科研创新实验教学层次等纵向三层次实验课程体系,原则上要求实验教学课程单独设课.二是按照基础性、综合设计性、研究创新型思路统筹规划实验项目,减少验证型实验,增加综合设计型实验和研究创新型实验.三是科学构建课程实习、专业实习、生产实习、创新创业实习、毕业实习、社会实践等集中实践教学体系.四是科学合理安排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时间,加大实践教学的比例,使得专业实践教学学时达到总学时的35%以上.通过以上措施,能够增强了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操作技能、学习新知识能力、创新能力、表达与沟通能力及合作能力,对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和培养合格环境科学方面的专业人才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4.4 新计划保障了学生的课外实践内容.在教学计划安排上,每学年都安排了一定量的实践内容,特别是最后两学年,每学期都安排了3周以上的时间为学生提供专业实践的机会.针对不同年级设置了不同的实践内容,包括社会实践、专业实习、课程设计、专业综合实习、科学研究、学术讲座、毕业实习、毕业论文(设计)等内容.
目前,我院环境科学专业与相关企事业建立了5个校外产学研合作基地,为环境科学专业学生校外社会实践提供了丰富的平台,并力争继续用3年左右的时间,建立起校外基地网络,以充分发挥校外基地在教学、科研、就业、创业四个方面的功能.
校内实践则主要是增加“双能型”专业教师的数量,并采用相关措施,从而能保证学生专业能力的提高.从大二开始,实行导师制,即专业教师与学生之间通过双向选择,指导老师将从二年级一直带学生到四年级,这期间以大学生创新课题及教师科研项目为载体,进行相关科学研究活动,针对教师自身的科研方向,通过让学生查阅相关学术论文、科学选题、撰写文献综述、设计实验方案、开展科研活动、整理与分析实验数、撰写学术论文及毕业论文.使得本科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与科学研究相结合,可使学生了解到本学科本专业的前沿领域,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6].
人才培养是学校长期的根本任务,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环境科学事业将面临更多机遇与挑战,环境科学专业的教学模式与教学计划还将不断地补充与完善,该专业也将日益成熟区趋于完善.
〔1〕石辉,张承中,赵晓光.论环境科学专业的特色建设[J].理工高教研究,2009,28(4):127-129.
〔2〕刘宏,吴春笃,黄勇强.环境工程特色专业建设与思考[J].中国科技创新导报,2007(454):56-57.
〔3〕王志刚,申书兴,翟玉建,等.“311”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及实践研究[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08,10(3):245-246,251.
〔4〕徐和清,胡祖光.论人才培养模式可以成为高校核心竞争力[J].浙江社会科学,2008(12):67-71,80.
〔5〕王艳,李学军.环境科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28(1):126-128.
〔6〕张洪江,程云,程金花,等.调整本科教学体系.提高教学质量[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S):67-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