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飞英
(南方医科大学,广东 广州 501515)
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历史、政治多方面的原因,城乡经济二元结构特征依然明显,农村经济的发展由于人才匮乏受到较大限制,同时,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趋势,出现了大学生的就业难问题,“十二五”期间,城镇每年劳动力供给约2500万人,但岗位缺口仅1300万左右,供需差距大导致大学生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难以获得相应的岗位,而在农村,由于基础设施、产业配套、福利待遇等不足,导致多数大学生宁愿留在大城市当“蚁族”,也不愿去农村施展才华.
在英国,高等教育也同样趋于大众化,入学率由1960年的5%的发展到现今的45%,伴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化,大学毕业生面临市场经济不景气、物价上涨,金融市场动荡、就业岗位急剧下降等不良因素,面对各种发展的困境,很多大学生选择回到乡村,通过互联网学习耕作、饲养等方面的相关知识经营了大小不一的农场,据《星期日泰晤士报》信息发布,近几十年来,英国经历着城市向农村的大规模人口迁移,其人数超过从农村迁往城市的人口.
针对国内外大学生农村就业现状的极大反差,本文试图通过分析国内外大学生农村就业的不同层面,找出自身发展存在的问题,并借鉴国外的一些成功经验提出对策,对促进中国高校毕业生面向农村基层就业、创业提供一些参考.
尽管国内外都有一定数量的大学生回到农村就业的情况,其就业意愿,职业目标、就业方式、就业条件却不尽相同.
在大量关于大学生就业意愿的实证研究中,中国人民大学大学生就业课题组(2003)发现北京在校本科生中只有2%大学生将中西部地区作为首选就业地,毕业生就业时看中个人发展、工资待遇、就业区域.北京大学“高等教育规模扩展与劳动力市场”研究课题组通过调研发现,选择在乡镇、农村工作的大学生只有6.2%;8.6%大学生在没找到工作单位时才会放低心理期望,选择到乡镇和农村工作;国家社科基金“二元结构、制度缺陷与大学生就业困境突破”课题组发现,1384人中愿意去农村就业的仅占0.6%,根据某农业高校2011年毕业生就业情况统计来看,到农村建制村去就业的人数为0,到城镇社区就业的只有3人,到县以下机关单位就业的只有2人,到县以下事业单位就业的只有61人,也就是说这所农业大学的毕业生中没有一个到农村就业的.而在韩国,95%以上的农业相关的大学毕业生愿意选择在农村勤奋创业,在德国,农业学科在德国不仅成为学生最愿意报考的几个热门专业之一,而且还入选就业率最高的三大专业,并且,据德国联邦统计局的数据,90%以上的农业大学生毕业后,能够学以致用、“扎根”农村.在英国,出现了大学毕业生回乡村就业创业的新潮流,大学生人群逐渐由城市向农村迁移.
90年代,伴随着国际经济体制的转变,我国的大学生职业价值观呈现功利化、个性化、多元化的特征,在就业时更注重个人利益的获得,倾向于薪酬水平高,工作环境好的工作单位,多数大学毕业生去到农村就业只是无奈选择,只着眼于政府给出的优惠政策,回到农村获得政府的分红等土地福利,或者通过农村的基层工作经验可以作为一种考入公务员或事业单位等稳定工作单位的政治资本.而国外大学生回乡村就业的目标主要是为了远离一线城市糟糕的交通、工作与生活压力,回归舒适与浪漫的乡村生活,将乡村的纯朴与优雅与现代生活理念结合起来,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
国内大学生回到农村就业主要是通过国家的专项计划实现的,包括“大学生村官”计划(毕业生被选派到农村担任基层管理人员)、西部计划及“三支一扶”计划(毕业生被选派到农村担任志愿服务人员),仅有少量的毕业生愿意回去从事农业传统生产,发展生态农业、规模农业、精细农业,或是参与农业相关的商贸物流、技术咨询、文化娱乐、教育培训等创业活动,就业形式单一.而国外,许多大学毕业生回到乡村,主要是出于市场经济的驱使,政府的干预较少,他们在农村就业的方式主要集中在一线的农业生产,在德国,毕业生在农村的工作五花八门,有的自主创业、成了有机蔬菜生产商,有的担任农技员、搞农机设备,还有的在各级农村机构任“村官”等;在英国,回乡村就业的毕业生主要是办起了农家乐,发展乡村休闲业,或是建起了农场,开展有机牲畜养殖,还有的开办农业相关技术培训班,就业方式灵活多样.
由于长期城乡二元结构和国家财政投入的不足,加上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局限性,国内农村经济基础非常薄弱,没有形成现代化的工业、产业链,农业生产缺乏专业性、技术含量低,大学生回到农村只能从事村官,教师、乡村诊所医生等工作,国家鼓励大学生回农村就业的政策较空泛,在农村就业的配套保障体系不足,农村的各项基础设施、资源环境、福利待遇有待提高,大学生回农村就业的条件较为艰苦.在韩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完善,乡村用水及排水系统、乡村供电系统和通信网络、村庄、田间排灌设施等已经能满足和支持农户发展多种经营和非农生产.为了促进大学培养出来的大学生能够回到农村、服务农业,实行了农业专业大学生免费教育,并对从事农业生产的毕业生推荐免除服兵役;提供在农村的安家费;通过贷款方式为学生提供经营启动资金等;在德国,农村的基础设施项目基本是按照城乡一体化的标准建设的并对农村社区的服务如水、电、垃圾处理、道路、通信等有一定政策倾斜.为鼓励大学生到农村就业、创业,德国政府给予毕业生很多优惠政策:大学生申请建立自己的农业企业和经营农场的,养老、医疗、护理和事故等社会保险均由国家投保;创办农场的第一年,可以得到政府的资助和补贴,头6年可以减免税收等,此外,德国还有自上而下的农协组织,从种管到收,向他们提供各种无偿服务.相比国内,国外大学生农村就业的条件比较优越.
我国是一个的农业大国,然而城乡差距导致了农村的机械化程度低,生产力、商机远远地落后于城市,农村的市场环境,产业化水平远远低于城市,加之大学毕业生对农村缺乏理性认识,自身关于农业的知识也比较匮乏等,制约了大学生在农村的长远发展.
由于缺乏正确职业价值观念的有效引导及教育,加之不良社会舆论的熏陶,较多学生存在城市情节,认为只有端上的铁饭碗,进入公务员系统、事业单位才算是真正的体面就业,对农村就业环境缺乏理性认识,对其概念就只有“脏、乱、差”,没有意识到当中的机遇与市场机会.
多数回到农村就业的大学生是参加国家的专项计划实现的,很多学生由于从未接触过农业生产,学无所用现象比较突出,据《中国大学生村官调研报告》显示,86.5%的村民希望“村官”能帮助他们脱贫致富,然而,只有13.1%的“村官”认为自身起到了较大作用,有40%的人认为并没有起到多大的作用.
我国农村的农田水利建设及公路、饮用水、垃圾等社区服务体系建设仍不足,大学生到农村只能从事基层行政管理、教育、基础医疗等工作,不能较好的发展生产经营及商业物流等,影响了大学生到农村就业创业的能力发挥.另,国家对农村就业的学生扶持保障体系建设不足,除了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2005年印发的《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和人事部2006年颁布的第16号文件《关于组织开展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从事支教、支农、支医和扶贫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三支一扶”)优惠政策外,其他涉及农业融资、税收、创业培训、创业指导等诸多方面没有形成相关的法律条文,只对参加国家专项计划的学生给予一定的生活补贴及其他优惠政策,对其他自愿到农村参与建设的大学生没有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挫伤了其他学生回到农村的积极性.
国家通过政策引导及财政扶持,吸引了一部分大学生回到农村开展中小学及职业教育,农村医疗服务及基层管理,充实了农村教师、医疗卫生服务及乡镇、行政村的管理队伍,但是这远远不能满足国家对新农村建设的人才需求,应当在学习国外在吸引大学生回到乡村就业的一些成功经验基础上,针对目前出现的难题,开展有一定实践意义的尝试.
2.4.1 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增强毕业生到农村就业的主动意识
早在1990年就有学者提出,工作价值观能够解释工作满意度中4%~29%的部分,而工作满意度影响其对工作的忠诚及稳定,因此,不能放松对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正确引导,要让他们认识到,到农村就业,利用自己的智力优势为农村地区科技文化水平的提高和农村生产力的发展贡献是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另,政府及高校要加强对新农村的宣传让学生能全面了解新农村,认识到在新农村建设进程中蕴藏着许多实现自身价值与理想的机会,增强到农村就业主动意识.
2.4.2 加强就业岗前培训及素质培养,提高毕业生到农村基层的服务能力
农村不仅需要教育、医疗及管理人才,还需要有一定农业专业知识的大学生回到农村发展高效农业、特色农业、生态农业等,需要环保、建设、规划、文化等技术人才的参与,加快农村工业化进程,因此,农业院校应充分发挥典型示范作用,对一部分农业院校学生实行定向招生制度,对于定向招收的学生,在费用上通过国家财政补贴实行减免,要求他们毕业后到指定的农村地区工作一定年限,或鼓励他们采取科技承包等形式,参与农业开发.高校应在合适的专业领域针对农村就业所需开展相应的专业技术能力,经营管理能力和社会能力培训,对有在农村创业意愿的学生开展KAB创业课程培训,提高创业技巧,增强抗风险能力.
2.4.3 完善农村就业的优惠政策及保障体系,解决毕业生到农村就业的后顾之忧
政策待遇对于大学生到农村就业意愿有重要的影响,而政策待遇的长效是大学生愿意扎根农村的有力保证.各级政府要根据国家的政策要求,立足本地实际,创新体制机制,制定切实可行的优惠政策,提高农村就业的福利待遇,落实农村就业毕业生的社会保障,考虑优惠政策的全面性和延续性,使大学生有一个可预期的发展空间,得到实在的优惠和扶持,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
〔1〕张新民.中国农村人才的需求与预测[J].新西部,2007(24).
〔2〕张胤鸿.国外如何解决大学生就业难[J].当代世界,2004(7).
〔3〕潘兴明,廖爱社.大学生到农村就业消极心理探析[J].柳州师专学报,2007(4).
〔4〕杜丽华.国外促进大学生到农村就业、创业的主要经验[J].新农村,2010(8).
〔5〕王俊刚.新农村建设与大学生农村就业的分析与建议[J].中国青年研究,200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