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安法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商务外语学院,江苏 无锡 214062)
为了保证质量,工厂在其产品出厂前都要进行检验,这样做不仅是对消费者负责,更是对品牌信誉的保护。译文和工厂的产品一样,在出版之前或交付服务方之前也要进行质量检验,同样,这样做不仅是对委托人和服务方负责,也是译者对自己声誉和权益的维护,是译者自省和自律的表现。“译者身上起码有三副担子:社会责任,学术责任和道德责任。”[1]235译者能够自觉地进行译文质量检验,才能担得起这三副担子。其实,译者的担子远不止这三副。在翻译事业方兴未艾,翻译业务日益频繁,且法制观念日益深入人心的时代,译者至少还要担当法律责任这副担子。
然而,翻译质量的检验比工厂产品质量的检验要复杂得多,困难得多。翻译是一项复杂的跨文化交际活动,其性质、内容、种类、形式、理论、标准和参与者都异彩纷呈。翻译既是艺术又是科学。翻译可以首先分为口头翻译(口译)和文字翻译(笔译),而文字翻译又可分为非文学翻译(技术翻译)和文学翻译[2]8。“萨瓦里则对翻译提出了新的分类,他把翻译分为四类:完美翻译(perfect translation)、等值翻译(adequate translation)、综合翻译(composite translation)和科技翻译(translation of learned,scientific,technical and practical matter)。”[3]51翻译的表现形式可以是全译、编译、摘译等。吕俊认为中国的翻译研究经历了语文学模式(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结构主义模式(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至90年代后期)和解构主义模式(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至21世纪初)三个阶段,现在需要经历以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为哲学基础的建构主义模式阶段[4]1-5。在这些阶段,中国引进了各种翻译理论,如文化学派、操控学派、诠释学派、功能目的派、解构派等,因此,翻译研究走向多元,对译文质量检验的标准也呈现多元化。尽管绝大部分翻译是人工翻译,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机器翻译也越来越多,两者的质量检验方式方法也不尽相同。
无论检验译文质量多么复杂和困难,我们还是要检验,以求最大限度地保证译文质量。本文的论述限定在译文(主要是文学翻译)出版前或交付服务方之前译者及相关方自发进行的译文质量检验(testing;check),不探讨译文出版后或交付服务方之后由他人和机构对译文质量的评估(评价)(evaluation;assessment),当然,这两者之间有很多共同之处。
对译文质量的检验,国外学者似乎比国内学者关注得更多,论述得更详细。纽马克建议译者可以根据文本的难度把整个翻译时间的50%~70%花在译文修改上[5]37。译文质量的检验国内外大致有两种说法:校改(校定,修改)(revising;revision)和检验。但是,由于翻译的复杂性,对于检验的内容却很难有一致的说法。
奈达(Eugene A.Nida)和泰伯(Charles R.Taber)在其合著中论述:译文质量的检验应该涉及全部的可能出现的问题:译文的准确、可读性、风格的对等及其他,另外还有译文整体的长度是否合适(overall length),译文的扩展和缩减(expansion and reduction)是否合适等[6]163-168。道勒拉普(Cay Dollerup)的译文评价的三个基本要求是:1.译文应该在目标语中是自主的实体(an autonomous entity),即用目标语说起来和读起来都很流畅;2.译文应该充分地译出原文的意义;3.目标文本应有原语文本一样多的元素或特点(elements or features),使得目标文本读者只会想到这个原语文本而不会想到其他的文本[7]169-170。这三个基本要求简单地说也是可读性、忠实于原文和保持原文的风格这三个方面。张培基等认为校核是使译文符合忠实、通顺的标准,另外,校核还要注意人名、地名、日期、方位、数字,词、句、段错漏,不妥的词、词组、句子,不使用冷僻罕见的词汇或陈词滥调以及段落、标点符号正确这四个方面[8]15。范仲英在回答检验什么时说:“检验就是将译文与原文进行比较,看看这二者有无出入”,比较译文读者的感受与原文读者的感受是否一致[9]186。这实际上只讲了忠实和风格两个方面。早在1791年泰特勒(Alexander Fraser Tytler)在《论翻译的原则》一书中就系统地提出了翻译和评判翻译标准的三条基本原则:1.译文应完全复写出原作的思想。2.译文的风格和笔调应与原文的性质相同。3.译文应和原作同样流畅[10]10-122。这三条原则也是检验译文质量的三方面内容:思想、风格、流畅。
纽马克在《检查和交稿前修改建议》一章给出了29条建议[5]221-223,这些要求有些是宏观的,有些是微观的。2004年6月1日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翻译服务规范 第1部分:笔译》是中国翻译工作者心血的结晶,从4.4.2.3“译文的完整性和准确度”到4.4.2.8“统一词汇:译文中专有词汇应当前后统一”这六条尽管是对翻译工作者的要求,有的是宏观的有的是微观的,但都可以用作译文质量检验的内容。
综上所述,译文质量检验的内容可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进行,实施检验也需要宏观和微观相结合。宏观方面主要检验四方面内容:译文的忠实性、风格的一致性、译文的可读性、文化功能的等值性。微观方面检验的内容可以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翻译服务规范 第1部分:笔译》4.4.2.3至4.4.2.8各条以及根据翻译内容而需要检验的其他方面。
译文质量检验要检验什么,回答这个问题实际上已经涉及了检验标准,但是检验的内容和标准又有所不同。译文质量的检验标准有定性和量化之分。“信、达、雅”,“信、达、切”,“神似”说,“化境”说,“读者反应论”,“动态对等”等都属于译文质量检验的定性标准。这些标准具有很强的抽象概括性,但也有多解性,可操作性不强。另一类为量化标准,如范守义的模糊数学评价标准、徐盛桓的译文质量评估数学模型、吴新祥与李宏安的15个平面等值关系定量分析等。这些标准具有客观性和科学性,但只侧重译文与原文对等研究,也不容易操作。
翻译的复杂性和翻译研究依赖于多种哲学思想的发展,必然出现众多的翻译理论流派,诸如语言学派、多元系统论、描写研究派、操纵派、功能目的论、解构主义、文化学派与后殖民主义翻译观等,这表明译文质量检验的标准也必然呈多元性和互补性。
译文质量检验的标准应该定性和量化相结合,定性标准和量化标准并不会相互排斥而是相互补充和印证。2005年9月1日,我国开始实施的《翻译服务质量要求》就是定性和量化标准相结合的产物,“第4条基本要求”主要是定性方面的(除“术语统一”外),“第5条具体要求”是量化标准。笔者认为,译文质量检验的四方面内容(译文的忠实性、风格的一致性、译文的可读性、文化功能的等值性)可以作为译文质量检验的定性标准,《翻译服务质量要求》可以作为量化标准。当然,可以根据翻译内容做一些适当的补充。
译文(特别是卷帙浩繁的译文)质量的检验是一项庞大的工程,可以有多方人员的参与。如前所述,本文的论述限定在译文(主要是文学翻译)出版前或交付服务方之前译者及相关方自发进行的译文质量检验,所以这里不论及审稿人和出版编辑对译文质量的检验。
译者是译文的第一个读者,且不是一般的读者,他需要依据检验内容和标准对译文进行全面的系统的检验。可以按照译文的忠实性、风格的一致性、译文的可读性、文化功能的等值性、技术性(标点、数字、格式等方面)这个顺序对译文进行检验,即从宏观到微观的顺序进行检验。奈达建议译者可以把初稿放一段时间再进行检验,这样译文在译者头脑中的印象会淡化一些,检验可能更客观一些[11]144。译者还可以采用回译的形式来检验译文的忠实性,可以朗读重点段落来检验译文的可读性。
奈达在总结《圣经》翻译出版的程序时介绍了合作的五种小组形式:1.由三至五人组成;2.由一人主笔,二至五人协助;3.两人共同主笔;4.由作家和学者组成;5.由译者和专家组成[12]200。当然,《圣经》的翻译是一项浩大的工程,需要有很多人参与,虽然我们的翻译实践不需要很多人员,但可以借鉴奈达的做法。理想地说,完成一项翻译任务应该成立一个至少三人组成的工作小组:译者、原语顾问、译语顾问。原语顾问或读者理解原文毕竟要比译语读者或译者透彻。例如:
原文:Give your hearts,but not into each other′s keeping.
译文:彼此赠献你们的心,却不要相互保留。[13]22-23
原文中的“keeping”有动词“keep”的各种意义,而“keep”的意思又很多,“keeping”在诗句的意思就不容易把握。笔者请一位美国外教解释,他说:“Keeping here means having in one′s posse-ssion and not giving away.”汉语的意思是“占用;据为己有”。所以,这行诗句应该翻译为:彼此赠献你们的心,却不要相互占有。
译文读者,特别是具有一定文学欣赏能力的读者,在译文质量检验中能起很大的不可替代的作用。译者请读者提出意见和疑问,解释某段译文的意思等,能避免不经意间所犯的错误。
还是以上文诗句翻译为例,笔者请没有读过英语原文的中文老师和普通的读者解释“彼此赠献你们的心,却不要相互保留”这个句子,他们的解释大致都是:你们要毫不保留地掏出你们的心献给对方。这种解释说明译文与原文有距离。这句诗来自纪伯伦的《论婚姻》(On Marriage)。纪伯伦在这首诗里讲述的不只是彼此相爱,终身合一,重要的是在合一之中保持距离,用诗人的话就是“But let there be spaces in your togetherness”。诗人用了很多比喻和转折着重强调了婚姻中应保持距离。“保留”给译文造成的歧义有“彼此赠献你们的心,而不要保留自己的心”和“彼此赠献你们的心,而不要保留对方的心”。受“赠献”与“保留”搭配的影响,读者会倾向理解为第一种意思。如果把“保留”改为“占用”,读者就不会再误解了。
奈达和泰伯的另外一个建议也很好:请译文读者朗读译文给其他译语读者听,译者则跟着看译文,并把朗读者结巴、迟疑、读错或迷惑不解的地方记下来。如果有两个以上的读者在译文的同一地方出现问题,那说明译文有问题,需要进行修改和加工[6]172。
奈达和泰伯的“完形检验”法检验译文的可读性同样值得借鉴[6]169:在至少250个单词的文字中,每5个词抽掉一个,然后把这段文字给读者填,检验空格中填上什么词最符合上下文,填得正确的词越多,译文的可读性就越大。“完型检验”对译文的忠实性也有帮助。笔者将一篇短篇小说的一段译文[14]36-40抽掉数个词,请读者填充。
“那你没家吗?”我问,1着桥的那一端,那里有最后几辆骡车正沿着岸的斜坡匆匆2下去。
“没有,”他说,“只有我刚才说的动物。当然那猫是不会有问题的。猫能自己3自己,但我无法想象别的动物会怎么样。”
“你有什么4吗?”我问。
“我没有什么5,”他说,“我七十六岁了,已经走了十二公里,我觉得我再也走不动了。”
结果是这样的:1.指,看,望,远望,注视,瞧;2.赶,跑,走;3.照看,照顾,照料,打理;4.担忧,顾虑,办法,问题,难处;5.担忧,顾虑,办法,问题,难处。
请看原文:
“And you have no family?”I asked,watching the far end of the bridge where a few last carts were hurrying down the slope of the bank.
“No,”he said,“only the animals I stated.The cat,of course,will be all right.A cat can look out for itself.But I cannot think what will become of the others.”
“What politics have you?”I asked.
“I am without politics,”he said.“I am seventy-six years old.I have come twelve kilometers now and I think now I can go no further.”
对比原文,完型填空问题最多的是第4和第5个空,但是读者的选择比译文“政治关系”要好多了。原文为海明威的短篇小说,讲的是战争期间为了躲避法西斯的轰炸,老人不得不背井离乡,但他又舍不下喂养的动物,当很多人都离开之后,老人还坐在桥边。“我”为什么要问老人的政治关系呢?西方人(这里是美国人海明威和西班牙人)一般不会过问他人的政治关系,何况在这里问老人的政治关系也没有丝毫意义。
为了证实其意,笔者查阅了字典并请教了一位美籍教师。Webster′s Third New International Dictionary(G & C Merriam Company,1976)的politics词条下有conduct of or policy in private affairs之义。美籍教师看了原文说,“Politics here means plan”。在下文,“我”告诉老人只要他能坚持走到通往托尔托萨的那条路,就能遇到卡车,意思是就有办法了。因此,politics此处的正确译文为“办法,打算”。
奈达和泰伯要求出版部分译文样品来检验译文质量[6]172,翻译机构或组织能做到,译者个人很难做到,但可以印刷部分译文请译文读者或顾问提意见。笔者请两位美籍教师看冰心的《雨雪时候的星辰》的英语译文[15]65,看了第一遍他们认为“Though they were a mere sprinkle of twinkling dots,yet I had become so accustomed to them that their occasional absence would bring me loneliness and ennui”这一句用错了though和yet,两者应该去掉一个才对。仔细看了第二遍,他们认为“My roommate and I,each wrapped in a quilt,were sea-ted far apart in a different corner of the porch,facing each other and chatting away”这句中的in a different corner应该改为in different corners或in the two corners,因为主语是复数my roommate and I,如果主语为单数,译文则没有问题。在笔者询问“The thermometer has dropped to 18 degrees below zero,but we still chose to sleep in the porch as usual”这句话用的是Fahrenheit scale还是Celsius(Centigrade)scale时,他们认为应该是前者,但并没有看出问题。笔者解释后,他们认为这里应该是The thermometer has dropped to 14 degrees Fahrenheit,but we still chose to sleep in the porch as usual[16]83。
文学作品译者应该具有较高的文学和艺术修养,理想的译者应该是作家或诗人。但很多情况下,很高的文学艺术造诣和娴熟的外语二者不可得兼,那只有听取专家和顾问的意见。专家和顾问不仅具有语言知识和翻译经验,还具有文学知识和翻译鉴赏能力,有“一种对文学的感悟能力,即悟性,还有社会的认知能力,艺术的反应能力,以及表达自己感受的能力等等”,“懂得文学翻译的要点,并就译作主要的方面做出鉴别和评价。例如,语言风格问题、文化的一致性问题、文本结构和标题的艺术处理问题等”[17]3-4。
译文质量的检验是翻译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不可忽视的环节。检验的内容和标准应该宏观和微观相结合,先宏观后微观,这样才能避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做法。不同的译者依据不同的翻译理论会有不同的检验手段和方法,不管采用什么手段和方法,重要的是组织一个连同译者在内的检验队伍,并保证成员对检验能起到相应的作用,也要遵循先宏观后微观,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原则。
[参考文献]
[1]吕俊,侯向群.英汉翻译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2]张今,张宁.文学翻译原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3]廖七一.当代英国翻译理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
[4]吕俊.跨越文化障碍——巴比塔的重建[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1.
[5]Newmark P.A Textbook of Translation[M].London:Prentice Hall,1988.
[6]Nida E A, C R Taber.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ranslation[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4.
[7]Dollerup C.Basics of Translation Studies[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7.
[8]张培基.英汉翻译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
[9]范仲英.实用翻译教程[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4.
[10]Tytler A F.Essays on the Principles of Translation[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7.
[11]Nida E A.Language,Culture and Translating[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1993.
[12]谭载喜.跨语交际[M].桂林:漓江出版社,1993.
[13]纪伯伦抒情诗选[M].冰心,译.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96.
[14](美)海明威.坐在桥边的老人[J].青闰,译注.英语世界,1995(8):36-40.
[15]冰心.雨雪时候的星辰[J].张培基,译.中国翻译,1997(4):64-65.
[16]肖安法.论译前准备[J].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6):82-84.
[17]王宏印.文学翻译批评论稿[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