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 广 (吉林省结核病医院内科,吉林 九台 130500)
经临床观察笔者发现很多新住院的患者在静脉穿刺前有紧张、恐惧情绪,不敢让护士操作,越是这样穿刺过程中越是感觉疼痛,同时患者的紧张、恐惧造成了护士一定的心理压力,复针的情况时有发生,降低了患者对护士的信任程度及对进行静脉穿刺操作者的满意度。笔者选取了自2011年7月1日~2012年7月1日某院内科新住院的患者240例,对其中的120例患者实施心理干预,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1年7月1日~2012年7月1日内科新住院的患者24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138例,女102例,年龄≥16周岁。入选标准:①疗程相同并第一次进行静脉穿刺;②入院后每天均需进行静脉穿刺的患者;③听力和理解能力均正常的成年人。
1.2 方法由技术娴熟有经验的主管护师进行操作
1.2.1 试验方法:将240例患者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20例,并采用单盲法。两组患者的基线具有可比性,如年龄、性别、文化程度、血管分布状态等,基线比相似(P>0.05)。对照组采用常规静脉穿刺方法,告诉患者穿刺过程中的注意事项;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入心理干预。干预内容:①对静脉穿刺过程中有紧张、恐惧情绪的患者让其不直视静脉穿刺过程,目光注视别处。②在穿刺过程中与患者聊天,转移其注意力,在患者不知不觉中快速选好血管进行静脉穿刺。③利用正性暗示方法中的语言暗示法。静脉穿刺前与该患者同病房里的患者交流,以得到其他患者的认可和信任,从而增加正在接受静脉穿刺的患者的信任度。积极的语言暗示对患者的心理起积极促进作用[1]。④微笑服务,关心、体贴患者,让其感到温暖。平时多到病房与患者沟通,了解患者所需,并尽量满足患者的要求,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使患者自愿接受治疗,主动配合静脉穿刺。
1.2.2 评价方法:1周后由另一名护士进行不记名问卷式调查,问患者静脉穿刺前的紧张、恐惧情况、穿刺时的疼痛情况、复针情况和患者对操作者的满意度。
1.2.3 统计方法:采用统计软件SPSS19.0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统计方法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1周后两组患者接受心理干预前、心理干预后紧张和恐惧情绪的比较:试验组在接受心理干预后紧张、恐惧情绪显著低于心理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接受心理干预后紧张、恐惧情绪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1周后两组患者接受心理干预前、干预后紧张和恐惧情绪比较[例(%)]
2.2 1周后两组患者静脉穿刺时感觉疼痛、复针及对操作者的满意度的比较:试验组在接受心理干预后静脉穿刺时感觉疼痛、复针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操作者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1周后两组患者静脉穿刺时感觉疼痛、复针及对操作者满意度的比较[例(%)]
在静脉穿刺过程中患者的负面情绪严重影响了护士静脉穿刺过程的顺利进行及穿刺的成功率。本研究采用让患者不直视静脉穿刺过程;转移注意力;语言暗示和微笑服务并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等方法对新入院的患者进行心理干预,研究结果表明心理干预可有效地降低新入院患者静脉穿刺前的紧张和恐惧情绪,减少静脉穿刺中的疼痛,降低复针率,提高患者对操作者的满意度,值得借鉴和推广。此外,护士除了要有精湛的技术外还要不断地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心理素质和职业道德素养,以此来增加患者对护士的信任。护士还要能够运用本科专业理论知识引导患者,使患者认识到疾病的可治性,并了解到很多患者通过医护人员和自己的共同努力,可以恢复健康或基本恢复健康,从而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2]。
[1] 汤秀云,汤银惠,许志军.正性暗示在手术室中的应用和效果[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2,31(5):878.
[2] 黄晓晖,罗泽君,林育敏.心理干预对颅骨缺损患者焦虑和抑郁情绪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2,31(5):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