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梅兰,周永辉 (上海市金山区石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上海 200540)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常见严重的并发症,是世界四大致盲眼病之一。2007年5月~2008年11月笔者采用复方丹参滴丸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23例,并与对照组22例进行比较,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选择45例糖尿病单纯型视网膜病变患者,其中男性患者26例,女性患者19例,年龄最小50岁,最大71岁,平均68岁。均符合糖尿病诊断标准,经眼科检查,符合第三届全国眼科学术会议制定的单纯型视网膜病变(Ⅰ~Ⅲ期)分期标准,病例排除标准有其他视网膜病变、青光眼及影响屈光间质的疾病患者;肝、肾功能减退者;伴有严重血液系统、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妊娠或哺乳期妇女患者。将45例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23例;不愿或不能坚持服中药者22例作为对照组。治疗组中男14例,女9例;年龄50~68岁,平均65岁;病程3~12个月,平均6.5个月;病情Ⅰ期4例,Ⅱ期9例,Ⅲ期10例。对照组中男12例,女10例;年龄52~71岁,平均63岁;病程4~11个月,平均6.3个月;病情Ⅰ期6例,Ⅱ期8例,Ⅲ期8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如年龄、性别、病程、病情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对照研究。
1.2 治疗方法:两组均配合实施严格的糖尿病饮食,口服降糖药或用胰岛素治疗而使血糖控制稳定。治疗组服用复方丹参滴丸(天士力制药集团生产)3次/d,10小粒/次,对照组服用Vit C片0.2 g,3次/d;维生素E胶丸0.1 g,1次/d;复合Vit B片2片,3次/d;复方芦丁2片,3次/d。两组病例疗程均为3个月,治疗期间每周查1次空腹及餐后2 h血糖、视力,并以裂隙灯及眼底镜观察眼底变化。
2.1 疗效标准:根据视力、眼底变化可分为显效、有效、无效三个级别:显效:视力0.01恢复到0.1以上,0.1者恢复到0.5以上,出血、水肿、渗出、微血管瘤有3项或3项以上症状有一定程度的减轻;有效:视力0.01者恢复到0.04以上,0.1者恢复到0.2~0.4,出血、水肿、渗出、微血管瘤有1项或以上1项减轻;无效:视力没有发生任何变化或反而加重。
2.2 临床疗效:视力及眼底改变检查结果显示,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见表1。空腹及餐后2 h血糖,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1 两组病例治疗前后视力,眼底变化比较(例)
表2 两组病例治疗前后血糖变化比较(±s,mmol/L)
表2 两组病例治疗前后血糖变化比较(±s,mmol/L)
组别 例数 治疗前后 空腹血糖 餐后2 h 血糖治疗组 23 治疗前8.3±0.25 12.0±0.40治疗后 6.7±0.50 9.6±0.32对照组 22 治疗前 8.2±0.30 12.8±0.20治疗后6.8±0.70 10.0±0.20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最常见和严重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但目前其病变发生机制尚未完全明确,普遍认为与微循环障碍有关。视网膜微循环内微血管病变伴微血栓形成是微血管瘤、出血、渗出等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产生的病理基础,中医学认为与脉络不通、血瘀痹阻有关[1]。
复方丹参滴丸具有活血通脉、养血化淤功效,现代药理研究提示,具有抗脂质过氧化、降低血黏度、保护血管内皮、改善微循环等多种功效,主要用于气滞血淤所致的痹症[2]。本研究结果表明,治疗糖尿病性单纯型视网膜病变使用复方丹参滴丸,可有效改善视网膜微循环,达到减轻糖尿病性单纯型视网膜病变的作用。笔者认为,治疗糖尿病性单纯型视网膜病变应用此方法较维生素类等药物收效更好,值得进一步研究。
[1] 孙建波,梁 军,闫玉仙,等.复方丹参滴丸的临床运用及作用机理[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2,11(11):1088
[2] 张瑶华,李 端.中国常用药品集[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1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