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译二律背反属性的认知关联阐释

2013-04-01 19:41周立华
城市学刊 2013年5期
关键词:语码语篇译者

田 俊,周立华

(湖南城市学院 外国语学院,湖南 益阳 413000)

翻译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有二律背反(Antinomy)的悖论属性。综观国内外翻译理论现状,对于翻译中形式可译抑或形式不可译的问题,学者们争论不休,正题反题虽然相互矛盾但却各自成立。在翻译实践中,对于形式的可译抑或不可译,译者也处于两难境地。本文试从对翻译现象具有普遍解释力的关联理论角度对形译的二律背反悖论属性进行探讨和阐释。

一、认知关联理论

关联理论是英国学者Sperber和Wilson基于美国学者 Grice的关联准则而提出的认知语用学理论。该理论认为语言交际是一个明示——推理过程,而不是传统交际理论的编码——解码过程。交际者发出一种明示刺激,向接受者表明他在传达一系列假设,而接受者需要根据自己的认知环境选择语境假设完成理解的过程。关联理论的核心是寻求最佳关联,原因在于人类的交际行为都会产生一个最佳相关性的期待,接受者要确定交际者的交际意图,就必须在交际双方共知的认知环境中找到对方话语和语境之间的最佳关联,通过推理推断出语境的暗含意义,从而获取语境效果,达到交际目的。[1]关联性是由话语产生的正面认知效果和理解话语所需的处理努力两个参数来衡量的。最佳关联性即付出最小的处理努力获得最佳的语境效果。学者Gutt将关联理论应用于翻译研究,指出翻译是一种言语交际行为,是与大脑机制密切联系的推理过程。翻译的本质是一个对源语进行阐释的动态的明示——推理过程,它不仅涉及语码,而且是根据动态的语境进行动态的推理,而推理的依据就是关联性,即译者在源语认知语境和目的语认知语境之间寻求最佳关联性。[2]关联理论翻译观的最大特点在于为翻译研究提供了宏观的理论概括,能比较有效地解释各类翻译现象而不自相矛盾。

翻译从本质上讲是两套语言符号系统的切换,其首要目的就是传达作者的意图,而意图的识别与传达依靠认知关联机制——在意图识别方面要在话语和语境假设之间找到最佳关联;在传达方面要在意图识别的基础上选取能够传达最佳关联的最佳话语,即生成与源语语篇有着最佳关联、又能给读者提供最佳关联的译语语篇。

二、形译的二律背反属性

所谓形是指语言的形体特征,包括语言的语音形式和语音的可见形式——书写形式。关于形式的翻译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有二律背反的悖论属性。形式不可译或不必译,这是翻译理论界广泛接受的一个观点。如西方学者佛罗斯特认为“诗就是翻译中丢失的东西”,雅柯布森认为“诗就其定义而言是不可翻译的”。国内学者金隄 认为“形似不能成为翻译的目标”,傅雷认为“翻译……所求的不在形似而在神似”。上述观点有一定道理,因为形式承载意义,交际最终体现为意义的传达与理解,所以翻译,作为交际形式之一,体现为两套语言系统之间的语码转换——当一套承载意义的语码转换成另一套语码而意义不变就完成了翻译的任务。[3]一般情况下,语言的书写形式在交际中是缺省的,所以从这个角度看,形是不必翻译的,同时也是不可翻译的。如:

原文:There are 30 girl students in the classroom.

译文:教室里有30名女学生。

在上例中,源语的意义得以体现,但随着两套语码系统的转换,源语的形式(包括语音形式、书写形式和句法形式)无可避免地被切换——这雄辩地证实着形的不可译性。

然而这些观点论据又不充分。个体语言之间的差异表现为音异、形异、意异。就语言知识而言,这些差异只是语言的边缘表征,如语言的外衣。就普通的语言交际而言,不同的语言表达方式所蕴含的意义是中心的、本质的,其表达式是边缘的。但就创造性的语言交际而言,表达式本身可以既是意义的载体又是意义本身,它成为审美对象,即边缘属性转化为中心属性。此时在翻译中就只有“显现其形”才能“再现其意”。如:

原文:She sells seashells on the seashore. The seashells she sells are seashore seashells.

译文:她在海滨卖贝壳。她卖的贝壳是海边的贝壳。

上例中,“形”的丢失连带了“神”的消隐。对于绕口令,如果没有形(语音形式),就没有源语本身。上述译文虽然保留了源语的语义,但抛弃了源语的音响效果,由此失去了绕口令的本质特征。

形式可译或不可不译,亦是翻译理论界广泛接受的观点。如:江枫提出了“以形传神,立形存神”的主张;卞之琳在英诗汉译中既译神也译形,实践了格律移植的“以顿代步”;卡西尔(Cassirer)论及诗的问题时说道:“一首诗的内容不可能与它的形式——音韵、音调、韵律——分离开来。这些形式成分并不是复写一个给予的直观的纯粹外在的或技巧的手段,而是艺术直观本身的基本组成部分。”有的译家虽然没有认识到形式的重要性,也在不自觉地进行“形式”的处理,如认为“形式不可译”的傅雷在翻译源语中的笑话时,也会采用类比的切换方式,以其“形似”求其“神似”。

形式之所以可译或者不可不译,可以从语言学角度得到佐证。语言符号由能指(signifier)和所指(signified)构成,前者是符号的语音形象或其可见形式——书写,后者是我们头脑中的关于世界上种种存在的“概念”(Saussure 1959)。有时候能指本身也会成为所指,即成为我们关注的对象。在文学语篇中,由于文学艺术追求的是感性形态的世界,往往通过符号的表现形态来彰显意义。[4]此时,语言形音之间的张力变得特别大,作为能指与所指统一的形式体现得尤其突出,或者作为能指的形式本身成了所指。如果我们对能指自涉(self-refer)的所指无动于衷或无从知晓,能指便毫无意义。可见,形式是不可不译的——普通的能指在语码的转换过程中被切换,而特殊的能指则必须在译语语篇当中“现形”。

三、认知关联理论对形译二律背反属性的解释力

语言形式分为词形、句形和篇形,大致对应于传统的字法、句法和章法。一般说来,有些情况下词形和句形是必然要丢失的,否则就构不成翻译。但是当词形、句形或篇形本身传达意义时,译者就不能置“形”于不理。要保全形式,又难免会遇到难以协调的矛盾:一方面,就翻译的本质而言,语言的形是语言切换过程中被切换的东西,属于“译”中的“不译”;另一方面,形式又往往具有意义,体现了审美构成或创作意图,于是“形不可不译”又成了一项根本要求。因此,“不可译”与“不可不译”构成了尖锐的矛盾!

如何解决“不可译”与“不可不译”的矛盾?笔者认为关联理论能够行之有效地解决这一矛盾。将认知关联机制引入翻译研究,为重新审视可译性等概念提供了新的视角,开辟了新的研究途径。翻译的本质问题无外乎译者依据大脑中的关联机制对语言进行处理。所以,翻译在理解和表达两个层面上,都必须遵守以效度为旨归的关联原则。关联理论提供的认知关联机制,从宏观上作用于超语篇层,涉及语篇外的种种因素;从微观上它深入到词的理据层——译者可以在此聚合上根据语境假设进行有机的选择和调变。关联原则作用于语篇的解读与转换,使译语语篇和源语语篇之间达致最大程度的投射映现;关联原则作用于形和意之间的张力,使形所蕴含的意充分显现,使本身就是意的形也能“再现”。同时语篇诸因素反作用于译者的关联机制,使译者在源语语篇和译语语篇的张力之间寻求平衡,尽可能多地“再现”源语语篇特征,更全面地传达作者的意图。

就形式而论,语言蕴含语言形式,语篇也蕴含语篇的形式。由于一定条件下源语形式是可以被置换的,所以形式在语篇诸多功能和种种成篇因素中是重要的,但不是必不可少的,更不能构成翻译的充分必要条件。然而必须强调置换只是为了保证最佳关联度的一种做法。如果译语语言资源许可,译者则应尽可能兼顾语篇的所有要素和特征,以便最大程度地向“对等”趋同。鉴于交际和翻译的动态性,源语语篇只能是一个可供读者/译者调变的潜势系统,而译语语篇也只能是根据关联原则进行调变的结果。但调变并不意味着减损,它可是减损和增益的平衡——该平衡来自语言系统本身,也来自源语语篇所表征的世界。

解决“不可译”与“不可不译”矛盾的根本方法是什么?笔者认为语言形式的译不是语义翻译,而是语用翻译,不是两种语言间所谓“对等”语码的转换,而主要是依据关联进行类比。类比是一种推理方式,就是根据两种事物在某些特征上的相似,做出它们在其他特征上也可能相似的结论。类比翻译是根据两种语言在形式或功能上的相似,以一种语言的表现手段表征或象征另一种语言的表现手段。它是基于两种语篇的形式对应而不是语义等值,其目的是辩证的“对等”。[5]在语用前提下,类比翻译也可能涉及到语义成分,但它以“相似”为向度,不同于以传递语义为主旨的直译。类比翻译并非唯一选择,只是在设定的语境下类比翻译能起到源语所能起到的交际作用,是话语和语境假设之间的最佳关联,可以使译语最大程度地向源语趋同,从而实现翻译的效度。类比翻译并不局限于语言的形式,也体现于正常的语码转换,是翻译当中普遍存在的,特别是应酬语的翻译。类比法的应用则反映了翻译的语用本质和动态属性。

四、实例分析

形式很难翻译,原因主要在于要克服语言与文化的双重障碍。它不是语义的,所以不能进行正常的“对等”形式的切换,而求诸超越具体语言形式的关联,如诗歌的韵和韵式的翻译、双关语的翻译,等等。任何语言中由于文化的积淀都表现为独特的语言形式,如汉语的象形文字、意合语法有别于英语的拼音文字、形合语法。因各语言系统而异的表现形式,如文字游戏、歇后语、双关、回文、仿拟等等,也因其“独特”而不容易译成“独特”的译语形式。但形译或形似是认知关联机制所要求的,而且也是可能实现的。大多形译可采用语用意义的类比法,类比法能够解决“形不可译”与“形不可不译”的矛盾。

(一)字词层面的形译

字词层面的形译以字词为处理对象,但同时必须以句或篇为语境。这类翻译包括字谜、双关、仿拟、谐音、拆字等等。如:

例1:What stands in the middle of the world?

译文1:什么站在世界的中间?——字母“r”。

译文2:太平洋的中间是什么?——“平”字。

例 2:0n Sunday they pray for you and on Monday they prey on you.

译文1:星期日他们为你祈祷,星期一则对你掠夺。

译文2:今天的朋友,明天的敌人。

例3: 要想体力好,常饮健力宝。(饮料广告)

译文 1:Drink “Jianlibao”, if you want to be healthy.

译文 2:A “Jianlibao” a day keeps the doctor away.

例4: ——Did you say sin or thing?

——I said “sin”.

译文1: ——你刚才说的是罪恶还是事情?

——我说的是“罪恶”。

译文2: ——你刚才说的是“罪”还是“贼”?

——我说的是“罪”。

以上4个译例中,译文1均紧扣原文,保全了语义,却失去了源语的本质属性。译文2采用类比翻译,语义不同,语用却对等,体现了译语向源语最大程度的趋同,实现了翻译的效度。

(二)篇章层次的形译

篇章层次的形译以整个语篇为处理对象,着重整体而非局部的处理,如歇后语、回文、诗歌韵律和嵌字句的翻译。如:

例1:锄头刨黄连——挖苦。

译文1:To dig coptis with a hoe ——speak sarcastically.

译文2:To dig coptis with a hoe ——dig.

不难看出,例1中译文2较之译文1更能体现歇后语一语双关的内在含意。

例2:Able was I ere I saw Elba.

译文 1:我在看到厄尔巴以前是强有力的。(钱歌川译)

译文2:落败孤岛孤败落。(马红军译)

原文是拿破仑战败被囚厄尔巴岛时英国人对他的嘲讽,堪称回文之经典。译文1传达了源语语义,但失去了源语回文的艺术价值,因此未能体现翻译的效度。译文2不仅传递了源语内涵而且“再现”了回文的精髓,乃翻译之佳作。

例3: 白发被双鬓,肤肌不复实。

虽有五男儿,总不爱纸笔。(陶渊明《责子》)

译文1:White hairs cover my temple.

I am wrinkled and gnarled beyond repair.

And though I have got five sons,

They all hate paper and brush. (韦理译)

译文2:Now grow grey my sideburns and hair.

My muscles flabby ’yond repair.

Although I have five sons in all,

None cares about schooling at all.(赵彦春译)

译文 1摒弃了诗歌的韵脚,失却了诗歌的“形”就失却了诗歌的韵律之美。译文2兼顾了“形”和“意”,做到“形”投“意”合,更能表现中国古典诗词的重要参数——音韵之美。

种种形译现象既说明了形式的可译性,也表明了形译的本质。任何语篇都体现为语言的形和语言的意之间的张力,只是在一些语篇中形意的张力很小,形可以忽略,也必须忽略,而在另一些语篇中,形意张力加大,当形具有意义,或本身就是意义时,译语语篇必须“现形”——通过类比而“现形”。译者的任务是要驾驭形意关系,在翻译的运作机制中主司解决矛盾的协调功能,在形意的张力之间找到最佳平衡点。

[1] Sperber.D & D.Wilson. Relevance. 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M]. Blackwell & Oxford, 1986: 98-104.

[2] Gutt. Translation and Relevance: Cognition and Context[M].Oxford: Basil, 1991: 29.

[3] 隄金 . 等效翻译探索[M]. 北京: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8.

[4] 张今. 文学翻译原理[M]. 开封: 河南大学出版社, 1987.

[5] 赵彦春. 翻译学归结论[M].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

[6] 刘祥清. 论形式意义及其翻译[J]. 湖南社会科学, 2004(4):115-117

[7] 赵彦春. 关于译韵的讨论[J]. 北京: 外语与翻译, 2000(4):26-28.

[8] 王建国. 关联理论与翻译研究[M]. 北京: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9.

猜你喜欢
语码语篇译者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译者的适应与选择
新闻语篇中被动化的认知话语分析
论新闻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
报章语码转换与城市休闲文化——以杭州为例
民族高校大学生语码转换现象研究
大学生口语语码转换句法形态研究——以维汉语码转换为例
元话语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研究
从语篇构建与回指解决看语篇话题
语篇特征探析
从翻译的不确定性看译者主体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