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诚信会计的对策研究

2013-04-01 19:15刘文锦
成都工业学院学报 2013年1期
关键词:企业会计会计师会计人员

刘文锦

(成都工业学院 工商管理系,成都 610031)

会计信息是重要的公共信息资源。相当一段时间以来,我国会计信息质量堪忧,虚假的会计信息严重影响了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决策,阻碍了宏观经济的健康发展。会计诚信的缺失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剖析会计诚信缺失行为的形成原因,采取有效措施,最大限度地防止虚假会计信息,是我国当前会计改革的一项重要而迫切的工作内容[1]。本文对会计诚信缺失的成因进行分析,提出建设诚信会计,在最大范围内防止虚假会计信息的对策与建议。

1 建设诚信会计的重要意义

会计信息的质量是会计工作的生命,治理会计信息造假已成为我国会计改革的重要内容。目前,由于会计信息虚假情况较为普遍,已严重扰乱了我国企业经济工作秩序,阻挠了会计对国家宏观、中观和微观经济活动的客观反映、制约和监督,在较大程度上对证券市场的发展、国有资产管理、企业筹集资金、信息使用者的决策等产生了负面影响,进而在宏观上影响了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近年来我国几乎年年进行税收、财务大检查,但“部分单位内部控制和会计基础工作薄弱,存在白条入账、假发票报账、资产管理混乱、收入直接冲抵支出等问题,部分单位会计人员无证上岗、会计账簿设置不规范甚至不设账簿,少数企业为完成绩效考核调节利润指标、获取银行贷款等目的编制虚假财务报告;部分行政事业单位收支未统一核算、预算编制不完整、挪用专项资金、账外设账等问题较突出”[2]。会计诚信缺失问题十分突出,已到了忍无可忍的地步。

2 会计信息失实的原因

通过对企业的调研,结合多年从事会计教学与会计理论研究,笔者认为我国会计诚信缺失主要原因如下:

2.1 会计法规制度不完善给造假者提供了机会

健全的法制是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基石。目前我国的会计法律法规正处于建设与不断完善的过程中,会计法规、准则的制定常滞后于会计实践活动,且存在不完全、不准确与不确定的问题,如新《会计法》就存在约束力和权威性不足的问题,其可行性与有效性无法保障。当企业经济活动出现新情况时,难以找到有效的会计准则作为会计操作的依据,会计处理“无法可依”;会计制度与会计政策的执行也给企业留下较大的选择空间,人为增加了客观、真实反映企业经济行为的难度。我国会计法规制度采用的是多头管理方式,财政部、审计署、中国证监会、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等政府规范与监管部门职能重叠且政出多门、主次不分,给会计事项的确认、计量、记录、计算和报告留下较大的弹性空间,削弱了会计监督的权威性,对提高会计监管效率增加了难度,会计管理无所适从,使虚假会计信息有机可乘,成为会计诚信缺失的制度性原因。

2.2 企业追求利益是会计诚信缺失最直接的原因

目的决定行为。我国企业会计诚信缺失的最直接原因在于追求利益最大化。在市场经济中,当会计被企业利欲熏心的经营者左右,其行为的价值取向不再是国家法律、社会责任和职业道德,而是直接受制于企业经营者对利润的贪婪。在这样的企业环境里,会计不过是经营者操纵企业、追逐利润的工具。企业基于自身利益考虑,往往通过一些违规方法,诸如虚增成本费用支出,人为降低收入、隐瞒利润、提供不真实的纳税申报资料等各种违法、违规手段,将国家、投资人资产据为已有,严重干扰了正常的经济秩序[3]。

此外,部分企业高级管理层的法律法规意识淡薄也是企业会计诚信缺失、虚假会计信息盛行的主要原因之一。由于这部分领导人急功近利,盲目追求经济利益,会计成为其谋私利的工具,为达到目的,不惜要求甚至强迫会计人员造假,人为制造企业会计“站得住的顶不住,顶得住的站不住”的诚信缺失现象。

2.3 会计人员的职业素养不高,人为制造了企业会计诚信缺失

会计人员对企业会计信息的客观性有义不容辞的责任。目前,我国注册会计师事业的建设尚不尽如人意,基层企业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会计人员职业素质偏低,在遵守职业纪律方面不够严谨的问题,与《公司法》的要求尚有较大差距[3]。有的会计工作者缺乏法制观念,在会计核算与会计监督的日常活动中,无视国家法律法规;或者为了生计而不得不屈从企业领导的命令,忽视了作为会计工作者应有的责任与基本的职业道德;或者为了所谓的前途,唯领导意图是从,甚至丧失了应有的责任感和职业道德,主动为领导出谋划策,为了企业利益,不惜违反财经法纪,虚报浮夸,逃避税收,谋求私利,编造虚假会计信息,人为制造了会计信息的失实。

2.4 内外部审计监督不力,导致会计诚信缺失

尽管我国已从2010年开始实施新的审计条例,但是无论内部审计还是外部审计均存在监督不力的情况。企业内部审计由于独立性的保障程度较低,在目前以收入为导向的企业文化背景下,内部监控多流为形式;外部审计如政府审计由于监控重点的定位、监管人手和执行经费等各方面原因,对企业的监管意识和监管力度都较弱化[4];民间审计近年来发展较快,但处于有待进一步规范与完善的状态。由于内外部审计监督均处于弱化状态,客观上为我国虚假会计信息提供了宽松环境,导致企业会计诚信缺失。

2.5 执法不严,处置过宽

由于种种原因,在实际执行中仍常会出现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现象,导致企业会计违法成本低廉。当坚持原则的企业会计人员受到领导打击报复时,对企业法人代表的处理多是以行政处罚代替司法追究。对违法违规的企业领导人处置过宽,就不能真正有效地保护会计人员的合法权益。这就逼迫会计人员在严格按照会计制度与执行领导意图发生矛盾时,不得不屈从于不法领导的意图,严重影响了会计监督职能的正常发挥,使虚假会计信息现象屡禁不止,企业会计诚信缺失以较低的违法成本蔓延开来。

3 建设诚信会计的对策

会计信息虚假意味着会计信息失去存在的价值,会计工作就失去生命力。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遏制虚假会计信息,建设诚信会计。

3.1 健全相关会计法制,加大执法力度

会计立法的根本目的在于维护会计诚信。会计法规是指以《会计法》为核心,包括会计有关规章制度、实施细则、准则和原则等会计相关内容的总称。健全会计法制,1)应尽快完善《会计法》,有效增强《会计法》的权威性和可操作性,加强会计管理工作,从源头堵住虚假会计信息产生的法律漏洞,提供会计诚信的法律保障。在此基础上,建立健全相关会计制度,有效规范会计秩序,充分发挥会计的信息职能。2)要加大会计执法监管力度,真正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通过相关部门严格的会计执法行为,充分发挥法律对会计不诚信行为的震慑作用。[4]对恶意造假者要依法从重进行处罚,使其造假成本远大于造假收益,才能尽快实现会计的诚信化。

3.2 强化监督机制,有效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财政部副部长丁学东强调,要着力建立和完善惩防相结合的会计监督长效机制,从根本上解决会计信息失实的社会问题。笔者认为,应进一步完善企业内控制度、注册会计师审计监督和政府相关部门监督,即所谓“三位一体”的会计监管与会计制衡机制,真正地强化会计监督机制,有效提高企业会计信息的质量。为此,需作好以下工作:1)要尽快建立并健全企业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解决目前相当部分企业存在的内部会计监管缺位现象,以加强对企业会计信息从产生、采集、核算、到财务报告提交等全过程的制衡力度,及时发现并有效纠正会计工作中可能出现的会计造假问题,客观、系统、完整、连续地反映企业经济活动。2)多方共同努力创造条件尽快完善以注册会计师为主体的社会监督体系,不断地通过指导、咨询等方式提高其执业能力和执业水平,有效解决注册会计师监管不作为和效率低下的问题;使之与政府及相关部门的监督和企业内部监督等有机地结合起来,做好会计事项的事前、事中、事后的全程跟踪监管,防止出现会计信息监管的空白地带,不断提高会计监督的责任意识[5],树立会计诚信观念。

3.3 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企业法人治理机制

我国国有企业大多存在法人治理机制不够规范的问题。国企领导人任命与考核都由政府部门决定,导致企业领导人错误地认为他们只需要取得上级领导人的认可与肯定;加之相当一部分上级领导往往只从报表看业绩,在这样的企业法人治理机制下,很容易出现会计信息造假的情况,滋生虚假的会计信息。要有效地治理会计诚信缺失的现状,应首先健全与完善我国企业法人治理机制,将董事会和监事会的管理、监督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并在此基础上将企业提供会计信息的真实程度列为重要的考核内容,把企业经营者置于各方有效监督之下,使经营者不敢造假。

我国大部分私企由于没有代理问题,因而并不存在法人治理结构改革与完善问题。不过,部分较大的私营企业不仅存在法人治理机制问题,而且还较突出。因此建议这些企业:1)根据我国《公司法》的有关规定做好企业产权界定工作;2)在分配企业董事会、经理层和监事会的职责和权限时要尽量避免交叉,人员安排上尽量不要重叠,最大程度保持各岗位工作的相对独立性,才能有效防止企业领导人独断专行,为会计诚信打下坚实基础;3)注意对企业监事会的激励创新,提高监事会成员的工作热情,充分发挥监事会在会计监督方面的主观能动性,使企业经理层不敢造假。

3.4 改革现行会计队伍管理机制

会计是一项具有较强服务特性的社会活动。笔者认为,在我国审慎推行会计委派制,是一个费用省且见效快的可行方案,它可以有效破除会计人员与单位领导之间在行政与人事管理方面的上下级关系,保证会计人员超然于单位领导人的权力之外,保障了会计的独立性,《会计法》、会计准则与制度可以得到最大限度的贯彻与执行。从我国在国有企业、国有控股企业和各级行政事业单位等实行的会计委派制的试点情况来看,它在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扼制贪污腐败,加强会计监管的力度、改善单位会计诚信等方面取得了可喜成绩,可以在所有企业进行推广。

3.5 进一步提高会计人员的整体素质,使诚信会计成为现实

提高会计人员整体素质是会计队伍建设的核心和根本,“立信,乃会计之本。没有信用,也就没有会计”。1)会计人员应遵守“诚信为本,操守为重,坚持准则,不做假账”的诚信原则,立会计之精神,还诚信之本色,着力提高会计职业道德水平,有效建立起防范虚假会计信息的第一道防线,杜绝会计信息造假情况的产生。2)会计人员应通过自学、进修、培训等各种途径,继续接受教育,以更新、补充、拓宽会计相关专业的知识与技能,不断提高与完善自身的职业素养,使企业会计工作者成为熟悉国家政策法规、精通会计业务、品德高尚的高素质会计人才。只有全社会的会计工作者整体素质达到了要求,才能保障会计信息的质量,使诚信会计成为现实。

3.6 尽快普及注册会计师制度,加大诚信会计的建设步伐

在我国高速发展的市场经济中,理顺注册会计师管理体制,大力贯彻与执行《中国注册会计师法》,增强注册会计师个人和注册会计师事务所执业行为的自律意识,进一步完善注册会计师的自身建设,十分必要。各注册会计师事务所应树立“执业质量是会计师事务所的生命线”的观念,注重自身队伍的建设,制定并实施科学的信息控制制度和控制程序,注意与其他监督职能部门之间相互协调,使注册会计师执业切实做到公平、公正、公开,维护市场经济秩序和社会公众的利益,充分发挥经济鉴证的作用[6],使经营者不敢造假,从而保证会计诚信的尽快实现。

4 结语

建设诚信会计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长期不懈的努力。要通过政府、各职能机构、企业、注册会计师事务所和广大会计工作者等各方的密切配合、努力,采取各种强有力措施来不断完善会计信息监管体系。将诚信会计潜移默化地根植在每个财会人员的心中,通过会计人员积极有效的工作,遏制虚假会计信息的产生,降低企业舞弊的可能性,重树企业诚信会计的良好形象。

[1][佚名].财政部总结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和2009年会计监督工作[EB/OL].(2010-01-20)[2012-06-01].http://www.gov.cn/gzdt/2010 -01/20/content_1515732.htm.

[2][佚名].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公告(第十九号)[EB/OL].(2010-11-09)[2012-06-01].http://www.mof.gov.cn/pub/jiandujianchaju/zhengwuxinxi/jianchagonggao/201011/t20101111_348556.html.

[3][佚名].财政部召开全国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十周年总结暨2009年会计监督工作交流会[EB/OL].(2010-01-20)[2012-06-01].http://www.mof.gov.cn/mofhome/jiandujianchaju/zhengwuxinxi/gongzuodongtai/201001/t20100120_262496.html.

[4]王晓燕.如何防治会计信息造假[J].China’s Foreign Trade,2011(11):26 -28.

[5]曹伟.从会计信息失真看财务会计概念结构建设[J].财会通讯,2001(10):16-19.

[6]杨爱萍.浅析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对策[J].经济论坛,2005(18):126-127.

猜你喜欢
企业会计会计师会计人员
《中国注册会计师》杂志征集注册会计师审计相关学术论文
2021年全国注册会计师考试举行
《中国注册会计师》杂志征集注册会计师审计相关学术论文
现代企业会计的内部控制策略探讨
试论企业会计造假的防范与治理
会计人员信用档案建设酝酿启动
我国将建立会计人员诚信档案
关于基层会计人员职业素养的探讨
浅谈会计人员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对策
企业会计档案保管期限延长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