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近丹
(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学报编辑部,四川 汶川 623002)
高职高专学报编辑队伍的社会生态环境,是编辑人员赖以工作、生活、学习和发展的社会环境。编辑人员与社会生态环境应是一种良性互动的关系,良好的社会生态环境能够激发编辑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热情,促使其内在潜能得以充分发挥,不断推动其素质的提升,而高素质的编辑队伍也能进一步优化社会生态环境,为编辑人员的工作和发展提供更好的条件。本文拟就社会生态环境对高职高专学报编辑队伍建设的影响,编辑队伍现状及应对策略进行探讨。
生态环境指影响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以及气候资源数量与质量的总称。社会生态环境是借用生态学研究中生态主体与其环境的相互关系和作用的基本理论与方法,研究分析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因素之间以及它们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
编辑队伍的社会生态环境涵盖了与编辑人员有关的各种社会影响因素,这些因素从不同方面对编辑人员的工作和发展造成积极或消极的影响。社会生态环境包括硬环境和软环境。硬环境是编辑人员工作和发展所依赖的物质层面环境,包括办公场所、设施、福利待遇等;软环境是编辑人员工作和发展所依赖的精神层面的环境,包括部门的价值取向、工作体制机制、工作氛围、工作强度、发展机会、信息系统等[1]。硬环境为编辑人员工作和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和基础;软环境为编辑人员工作和发展提供了共同的理想、价值取向、制度安排和行为规范。充分认识社会生态环境的属性,优化社会生态环境结构,对于加强高职高专学报编辑队伍建设,提高编辑工作质量和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哲学意义上的主体是指认识者,即有意识、有意志,并在社会实践中认识着客观外界的人。客体是和主体相对的客观事物和外部世界,是主体认识和改造的对象[2]。主体性是主体不同于作为对象的客体所独有的规定性,是主体存在的特征和变化的规则,其基本特点是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3]。
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中,社会生态环境经历了不断改善、发展的过程。在古代社会生态环境中,劳动者处于依附地位,缺乏自主意识,难以自我设计和发展。随着社会的进步,特别是以市场经济为基础所形成的社会生态环境使人的主体性得到了比较充分的发挥。市场经济条件下所创造的社会生态环境之所以有利于人的主体性发展,一是市场经济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为个人能力的充分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二是确立了自由、平等、互利互惠的市场逻辑,对个人的人格独立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目前,高职高专学报编辑队伍的主体性发挥受社会大环境和所在学校(院)、部门小环境的共同影响,呈现出某些共性特征。如大部分编辑部门建制不独立,专业人员少,工作重复、量大,领导、同事、朋友推荐的关系稿、人情稿,使编辑人员被动地应付日常工作,易形成职业倦怠。这既对编辑出版工作造成不利影响(如选题策划、与作者沟通、对文章修改加工等工作投入精力不足,责任意识淡薄,创新意识不强,服务态度不好,从而造成工作效率和学报出版质量低),又对编辑个人身心健康造成不利影响(如影响与作者、同事、家人等各方面关系的和谐,导制生理、情绪、行为的疲劳,身心处于亚健康状态,大大降低生活质量)。
价值在不同的意义上有不同的理解,如生产价值、人生价值、欣赏价值等。假设主体的活动都是为了满足人的利益需要,那么价值就是利益满足主体需要的效用,或者说是利益满足人们需要的有用性,包括物质的、精神的或其他形式。若从关系论角度看,价值反映的是主体与客体之间利益需要和满足利益需要之间的对应关系。凡是能够满足人的某种利益需要,对人的生存和发展就具有肯定意义,即就是有用、有价值的;反之就是无用、无价值的。据此,价值不仅表示必需、有益的东西,而且表示一种价值关系,即作为主体的人与其利益需要的对象之间的特定关系[4]。价值性是利益满足主体需要的效用所具有的规定性,其基本特点是满足性、评判性和规范性。
社会生态环境既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结果,又是主体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条件和基础。社会进步的过程,既是物质财富积累的过程,又是精神财富积累的过程。以市场经济为基础的社会生产方式的确立,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与物质、精神产品的不断丰富,为满足主体的需要提供了可能。同时,人的价值也得到了充分尊重和体现,尊重知识和人才的氛围越来越浓厚。社会生态环境的改善为人们的价值取向和道德评价提供了标准,与此同时市场经济也有可能使价值尺度扭曲,导致拜金主义盛行。因此,对于在追求个人利益过程中无视或排斥对方利益,以利己取代利人和利他的行为,必须通过制度安排加以规范和控制。当然,良好的社会生态环境不排斥个人利益,在个人利益与社会和集体利益互动中,社会和集体利益是根本,个人的合理报酬和生活上的合理需要应尽可能满足,建立一个牢固合理的社会价值基础。
创造就是提出新方法、建立新理论、做出新贡献。劳动是创造满足主体自身存在和发展所需要的活动,从事创造性劳动是人与动物最本质的区别。创造性作为劳动的内涵,是指创造所具有的规定性,其基本特点是首创性。
历史上的伟大成果都是创造性的劳动成果,创造性劳动是人的本质特征,但要从事创造性劳动必须具有一定的体力和智力条件,需要后天的培养以及良好的社会生态环境支持。在处理人与社会生态环境的关系时,要强调以人为本,要尽量保证每个人在适合的岗位上工作,充分发挥他们的才能。破除按资排辈等用人陋习,实行优胜劣汰,竞争上岗制,创建有利于挖掘创造力的用人机制,形成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的社会生态环境。
由于人们的潜意识以及社会评价中存在的问题,高职高专院校一直处在边缘位置,人们习惯按院校的级别或名气论“英雄”。因此,长期以来社会舆论总是将高职高专院校归属于“第四世界”,排在全国重点高校、部属或省属重点高校、一般本科院校之后,高职高专学报也就成了学报界的“弱势群体”。尽管高职高专学报编辑人员比常人付出得更多,但由于这种不公的社会舆论氛围,使得高职高专院校学报在办刊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障碍更多、更大,办刊的社会环境更差。比如稿件来源渠道单一,优质稿件少;被文摘类刊物关注少,期刊发表文章的转载率低;办刊经费投入不足,编辑人员待遇低等等。不良的社会环境势必影响高职高专学报的发展和功能的发挥。
教育部制定的《高等学校学报管理办法》是规范高校学报编辑、出版、发行和管理的部门性法规,对编辑部门的建制、性质和岗位人员的待遇有明确规定,如公开发行的学报编辑部门应等同于学校系、处或校级学术研究机构;学报编辑人员应被视为教学科研人员,列为教学科研编制,享受教学科研人员的待遇等。但是,据调查,全国范围内公开出版发行的高职高专学报编辑部门独立建制的很少,只占该类学报总数的26.79%,而挂靠在科研处、教务处、高教所、图书馆和二级学院的占70%以上。从高职高专学报编辑人员的岗位属性上看,把编辑人员视为教学科研人员的比例很低,只占17.65%,而绝大数高职高专院校把编辑人员岗位属性看作是行政管理岗或行政教辅岗,所占比例高达近80%[5]。这既说明相当多的高职高专院校领导班子对编辑业务性质及其内在规律性认识不清,也说明对学报工作不重视,贯彻执行国家相关政策和制度的意愿不强,措施不力。
配备数量充足,学科、年龄结构合理的编辑队伍是做好编辑工作的条件和基础。目前,大部分高职高专学报编辑部人员配备没有达到国家规定数量。按照科技部制定的《科学技术期刊管理办法》规定,月刊专职编辑人员最低不少于7人,双月刊不少于5人,季刊不少于4人,并设有专职的编务人员。据调查,60.79%的高职高专学报专职人员配备达不到国家规定的最低人数要求,部分学报编辑部甚至是1人办刊。此外,编辑人员结构不合理。从高职高专学报编辑人员所学专业看,编辑出版专业的人员仅占3.13%,绝大多数人员所学专业不对口;从编辑人员的年龄结构上看,30岁以下的编辑人员比例过低,梯队建设不合理;从编辑人员的编龄上看,近80%的编龄在9年以下,编龄短,办刊经验不足;从编辑人员职称结构上看,仅有不到20%的编辑人员具有编辑出版系列职称,还有3.13%的人没有职称[5]。
学报编辑出版工作是一项带有创造性、专业性、重复性和周期性劳动的工作。在编辑出版过程中,包括了相对固定的环节,如选题策划,组稿约稿、送稿审核、反馈加工、校对勘误、签印发行等环节。编辑人员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周而复始地重复着这一过程,容易造成倦怠。加之高职高专学报编辑人员数量少,工作人员往往超负荷工作,还要把一部分精力投入到教学、科研甚至行政工作中,造成精力分散、体力透支。此外,编辑出版行业对从业者的要求越来越高,他们不仅要“专”,而且也要“博”,理想的从业人员模式是做“学者型编辑”。而高职高专学报编辑人员大部分是“半路出家”,多从教师、行政岗位转岗过来,未接受过系统的编辑出版专业学习和业务培训,因此难以适应岗位要求。另外,有些学校在制定政策待遇时,对于编辑人员与一线教学科研人员不能一视同仁,造成编辑人员缺少职业成就感和归属感,工作热情和职业兴趣不高,工作压力大,缺乏工作动力,人际关系不和谐,工作效率低下,最终影响学报的质量和水平[6]。
针对社会对高职高专院校及其学报的偏见,加强积极正面的舆论引导,客观分析和看待高职高专院校及其学报“排名”、“分级”、“核心”的利弊,正确宣传高职高专院校及其学报的优势、特色和社会价值,形成正确的舆论氛围和积极向上的价值取向,为编辑人员创造宽松的职业氛围;学报主管校领导要根据高职高专院校的实际情况,在进入门槛、出版管理、评定职称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各级各类学报社会团体在开展业务活动中,尤其是课题评审、评先评优时为高职高专院校单独提供名额,决不能因“排名”劣势失去机会。
切实贯彻落实教育部《高等学校学报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将学报编辑部独立设立为学校系处级中层学术机构,按要求配备专职编辑人员,改善办公条件。同时,要明确学报编辑人员是学校教学科研人员,应享受与教学科研人员同等待遇。建立健全竞争激励机制,激发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建立科学的考评制度,实行目标量化管理,将编辑人员的岗位津贴与工作岗位、工作质量等挂钩,激发工作主动性,提高工作质量。
优化结构是提高功能的有效途径。编辑队伍结构要注重专业、年龄、能力、气质和性别的优化组合,严格把好进入关,要精心挑选政治素质高、责任心强、专业基础扎实、热爱学报工作的人进入编辑队伍。通过优化组合,提高编辑队伍的进取、传承、优势互补以及规范控制等功能。
加强编辑队伍培训是提高编辑人员素质的重要途径。通过培训,可以熟悉编辑岗位业务,可以补充编辑新知识以及相关知识,提高业务和创新能力。一是加强编辑人员在职学历教育,鼓励在岗编辑人员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教育形式;二是加强业务培训,经常组织参加各种形式的编辑业务培训班,如编辑培训班、职业资格考试培训班、专业技能培训班等,提高编辑人员的业务水平和专业技能。
高职高专学报大多数属于综合性期刊,既是反映教学科研最新成果的平台,也是介绍国内外最新学术动态和科研成果的载体。因此,编辑人员自身科研和学术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报的编辑出版质量。学报编辑人员应该结合编辑岗位主动参与编辑出版的科研活动,培养综合的科研素质,以严谨的治学态度,丰富的专业知识,不断提高编辑水平。同时,学校要有计划地提供经费,组织学报编辑人员积极参加国内外编辑学和学报工作会议,学报所涉及栏目的学术交流等活动,促使编辑人员拓宽视野,把握行业发展动态,提高学报编辑出版的针对性和科学性。
[1]梁裕楷,袁兆亿,陈天祥.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99.
[2]刘延勃,张弓长,马乾乐.哲学辞典[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83.
[3]柏元海.试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人的主体性的影响[J].岭南学刊,1998(5):65.
[4]张江河.论利益与政治[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5]吴赣英.高职学报编辑队伍建设的调查与分析[J].编辑之友,2010(7):66-67.
[6]孙支南.高职学报编辑职业倦怠探析[J].焦作大学学报,1999(1):126-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