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教化思想对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2013-04-01 17:48张苗苗
创新 2013年4期
关键词:教化政治思想

张苗苗

传统教化思想对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张苗苗

传统教化思想以“上施下效”为主要途径,以“内圣外王”为核心,是集政治性、社会性、阶级性特征于一身的概念。实现深刻而准确地理解和把握其内涵,汲取对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有益启示,要求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整合学校、家庭、社会的教育合力,促成“显”与“隐”、软与硬、知与行的有机结合,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本体价值与工具价值的统一。

教化;当代思想政治教育;启示

中国传统教化思想有着丰富的理论内涵与价值意蕴,它作为一种传统的教育方法,其形成与发展是一个历史过程,在中国古代社会中,教化一直与阶级、政治紧密相连,不仅是维护阶级统治与社会稳定的主要途径,也是灌输占统治地位的思想,提升个体道德修养的重要手段,深刻剖析与挖掘其内涵,对当代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发展与创新具有指导作用。

一、传统教化思想的内涵

在中国古代社会,教化作为化民的一种重要的方法和手段,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对中国社会与教育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它贯穿于不同的社会形态中,且均占有重要的地位,正确理解“教化”一词的内涵是把握和认识传统教化思想的前提,是探究与发展教化这一教育方法的基础。

(一)教化的概念界定

“教化”一词在古代汉语中,教从“支”,以手持杖或持鞭,化从“匕”,取二人相倒背之形,意为变化,在《说文解字》中,“教”的意思是指“上所施下所效也”,可见,“教”本身包含着“学”之意,故曰:教学相长也。“化”意为“教行也”。段玉裁注:“教行于上,则化行于下。贾生曰:‘此五学者既成于上,则百姓黎民化辑于下矣。’老子曰:‘我无为而民自化。’”①参见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浙江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384页。这里的“化”作动词之用,有感化、效化、变化之意,取潜移默化之意,“教”与“化”联合使用出现在诸多古籍中,《礼记·经解》中有:“故礼之教化也微,其止邪也于未形,使人日徙善远罪而不自知也。”②参见陈澔《礼记集说》,《四书五经》(下卷),北京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第936页。《汉书·武帝本纪》中有:“广教化,美风俗也。”③参见周予同《中国历史文选》(上),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143页。由“教”与“化”的原意可知,我国传统教化思想不仅指教化方法,也包含着教化的理念、教化的途径、教化的效果等内容。教化这一思想早在周代开始萌芽,到战国末形成理论形态,至西汉逐渐完善,曹影在《教化的缘起及其意蕴》一文中认为,最先使用教化这一概念的是荀子,④参见曹影《教化的缘起及其意蕴》,载《东北师大学报》2006年第3期。并提出了相应的理论依据,查阅关于教化思想论述的古籍,可以发现荀子在其《王制》中指出,“论礼乐,正身行,广教化,美风俗”,在《正论》中提到,“尧,舜不能教化……尧舜,至天下之善教化者也”,⑤出自《荀子·正论》。在《尧问》中有“礼仪不行,教化不成”。可见,中国古代的教化,与德行、风俗、礼仪联系紧密,它是指于上施行一定的价值导向与引领,于下通过一定的效仿转化自身思想道德及行为的过程,

是有组织、有目的、有计划的一种上施下效、上教下化的教育活动。也就是说,我国古代的教化活动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即是一种自上而下的教育活动,而“教”与“化”二者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相互作用,共同构成古代教化思想的内容,并统一于教化的过程之中。

(二)教化的内涵浅析

对我国古代教化思想的内涵进行厘清,在理论上是深化对教化思想、教化方法研究的基础,是促使学界对教化的认识达成共识的前提,是创新当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理论研究需要;在实践上,可指导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设、运用、创新,从而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活动提供有益启示。我国古代的教化思想之内涵,可以从以下两方面进行理解和阐述:

1.上施下效——传统教化思想的本质

“上施”的主体是居于统治地位的阶级,具体化为符合可实施教化的要求的教育者,这些人具有一定的地位、资格、素质上的优势,施的是文化、思想、观念等,“施”与“教”不可分割,“施教”的三个层面为:一是国家主导的强制之教,这种教占有统治地位和主导地位,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政治性和强制性特征,主要凭借政治权威,充分利用教育资源向社会大众实施思想道德观念的灌输,具有一定的体制、制度上的保障;二是社区乡里的宗社之教,为强化国家主导的圣王之教的效果,保证其实效性,封建社会还把这种活动在社区、乡里之间进行渗透,并设置和建立了一系列的施教机构,而担当施教主体的多是有着一定地位和权威的人,具有强烈的影响力和号召力,这种施教活动是建立在社区、宗族的血缘关系、社会关系基础之上的,其强制性要比国家之教稍弱,但产生的道德约束与制约力量极大;三是家庭生活的长辈之教,家长之所以在家庭教育中占有主导地位,主要因为在我国社会尤其是封建社会的伦理规范,家长在家庭生活中具有决定性的权威,主要通过正面的引导、反面的训诫,以身作则,行为示范规范子女、后辈的思想道德和行为,自觉地担当施教主体的责任。

“下效”的主体是民众,即是民众通过效仿不断转变自己的思想品德和行为的过程,强调通过内心感化来进行道德、观念、思想的渗透,是“化”的过程,主要通过以下几种方式:一是身范感化,我国古代教化思想提倡言教身范,重视教育者通过自身言行的规范发挥其表率作用和榜样力量,孔子在论语中明确指出:“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①出自《论语·子路》。并对教育者的“为人”、“为师”做了诸多规定与要求。二是俗约规化,我国古代“化民成俗”的方法具有多样性、系统性的特点,统治阶级通过强化风俗习惯、制定乡约机民规、设立地方保障实施机构,促进一定的合乎统治阶级要求和需要的价值观念、道德规范的形成和维持,它与每个个体的社会生活紧密相连,具有隐性的特征,潜移默化地对教育对象的思想、道德、观念、行为进行引导与规约。三是礼仪训化,“以礼正俗”,“礼者,所以正身也”、“无礼,何以正身”,我国古代的教化十分重视礼仪的作用,对人民生活、学习、社交礼仪约束严明,孔子说:“克己复礼为仁”,“约之以礼”——“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②出自《论语·颜渊》。通过耳口相传、观察模仿达成合乎礼的道德规范的养成。

2.内圣外王——传统教化思想的核心

“内圣”是指人对内修身以成圣,是对主体心性、道德方面提出的要求,主要是通过不断提升个人的伦理道德、知识素养达到“圣人”的理想人格境界,探讨的是“成己”之学;“外王”是说外治世以为王,阐述的是个人在进行处事、交往、协调社会关系、实现政治理想的内容,包含服务社会、兼济天下的“成物”思想,“内圣外王”作为教化的目标,强调修身与济事的相互作用与相互促进,其实质主要是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注重个体思想道德修养的养成也重视社会价值的实现,并明确指出社会的发展是以个人的进步为前提和条件,这一思想内核与一定的社会背景和社会状态紧密联系。

“内圣外王”是以人性为基础,以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为价值旨归,这种思想把个体的自省与修身作为实现社会价值的重要途径和前提,把个人与社会有机地统一起来,而不是把二者作为孤立、矛盾的两个方面进行认识,丰富了教化思想的内涵,作为古代教化思想的核心,紧紧抓住了教化活动所面临和处理的主要矛盾。

综上所述,我国传统的教化思想是政治概念,

它与政治密不可分,同时也是一个德治的概念,因为道德伦理教育作为教化的主要内容而彰显,道德至上,处处流露“德”的呼唤和诉求。其次,它也是集个体化与社会化于一身的概念,通过“内圣外王”的理论核心,协调个体与社会的关系,整合社会与个人的价值。因此,要准确理解和把握教化之内涵,要全面、完整、系统地赋予其本质意义,发觉其现代意蕴,积极挖掘与寻求对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作用。

二、传统教化思想对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教化作为传统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并不只是在我国古代社会而存在,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迁,现代思想政治教育赋予教化更深刻的内涵,更符合时代要求的精神,并对其消极方面的影响作了一些列的调整和改革,汲取传统教化思想中的积极因素,对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创设、制度的保障、方法的运用、价值的实现均具有重要的启示。

(一)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的整合

我国古代的教化充分发挥学校、家庭、社会的合力强化思想道德教育的效果,三者在教化过程中分工不同,扮演各自独特的角色,并已形成较为成熟的教育系统,通过发挥国家的强制之教、家庭的长辈之教、社区的宗社之教,使教化在显性层面具有强制性与号召力,在隐性层面具有权威性与约束力,使教育与感化的综合效力得以发挥。例如,在两汉时期,为了推行社会政令,在乡、村设立三老、五更,在县、郡、州设有地方长官进行严格的社会教化活动,同时在中央一级的政治结构中,围绕着君主至上构筑主导的教育模式,除了专门的机构保障外,统治阶级还特别重视风俗、习惯的作用,把三者整合在教化的过程之中。

当代思想政治教育,面对难以充分发挥与调动教育合力的难题,面临日益复杂的教育环境的挑战,必须从传统教化思想中汲取养分,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创设优良的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社会组织(工作)环境、社区环境、同辈群体环境,使其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发挥环境的感染作用、促进作用、约束作用,同时,优化政治、经济、文化环境,发挥社会舆论与民俗习惯的作用。

(二)“显”与“隐”、软与硬、知与行的有机结合

传统的教化在显性层面注重“教”,并建立了严密的教化系统,在隐性层面重视“化”,通过风俗习惯、礼仪规范、榜样示范等进行道德伦理、价值观念的引导与潜移默化,使二者相互补充;儒家重视教化但同时坚持法刑,提倡“五教”与“五刑”不可偏废,教为先导,刑为后盾,孔子认为,如有“邪民”不“从化”,就需“待之以刑”,但也强调,刑法只是保障德治实施的手段,以德化之先于以刑法之,通过软性感化与硬性惩罚,达到了教育方法的“软硬”兼施,除此之外,统治阶级重视教化的制度与体制保障。例如,在清朝,进行乡村教化时形成了严密的教化系统,通过官方教化的组织形式和非官方组织形式展开教化,又下设社学、书院、保甲;宗教、乡约、私塾、义学,进行具体的教化活动,从而把建立在制度保证基础上的教化渗透到社会各个阶层;提倡知行统一是古代教化思想的另一突出特点,首先要求教育者身体力行,榜样示范,言传身教,知行结合,其次强调教育对象反求诸己,注重内在思想道德的建构和行为的伦理规范。

当代思想政治教育在方法创设方面,应注意显性教育方法与隐性教育方法的相互结合,在运用中创新使用方式,在确立显性方法主导地位的同时,充分发挥隐性方法的补充功能与优势,在思想政治教育实施过程中,在注意理论引导、知识传授的同时,也应建立相关的制度保障,形成完善的奖惩机制,保障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对教育者尤其是教育对象,强调知行统一,以“知”导“行”,以“行”补“知”,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三)思想政治教育本体价值和工具价值的统一

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不应只着眼于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其最终的价值旨归应是培养全面、自由发展的人,若是思想政治教育只强调其工具价值,那么,思想政治教育这一活动便失去了应然的意义和属性,其本体价值的丢失也必然会造成其工具价值难以实现。

传统的教化思想之精髓被众多学者概括为“内圣外王”,这一思想蕴涵生命的个体性与社会性的统一,对生命有限性的超越,通过道德要求对生命存在进行不断提升,从而追求人的“自在自觉”地对自身进行不断的超越,实现个体生命的进步,从而达成个体与社会、教化的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

当代思想政治教育也应从人出发,以人为本,着眼于人的生存和发展需要,尊重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规律,唤醒个体生命的理性自觉,尊重个体的价值,这样才能赋予思想政治教育以动力,增强对教育对象的吸引力,通过个体的“价值创造、实现和再创造的过程”,①参见张耀灿《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88-189页。使个体的自我实现与社会的持续发展有机结合,赋予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实现以无穷的生命力。

[1]江净帆.“教化”之概念辨析与界定[J].社科纵横,2009,(1).

[2]曹影.教化的缘起及其意蕴[J].东北师大学报,2006,(3).

[3]张华.论道德的教化[J].求索,2006,(7).

[4]李潜明,卜松林.儒家传统教化思想对思想政治工作的启示[J].社科纵横,2006,(6).

[5]刘铁芳.从独白到对话:传统道德教化的现代性转向[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4,(1).

[6]曹影.教化的缘起、内涵及与道德教育的异同[J].文化,2005,(2).

[责任编辑:杨彧]

B21;G41

A

1673-8616(2013)04-0105-03

2013-05-20

2011年重庆市文科重点基金项目《思想政治教育学学科理论体系演变研究》(105110-20500313)

张苗苗,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北京,100872)。

猜你喜欢
教化政治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想与“剑”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政治攀附”
“思想是什么”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孔雀东南飞》女德教化主题探析
古希腊悲剧的教化旨归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