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中国传统文化提升高校德育的实践性

2013-04-01 09:49易永姣
城市学刊 2013年1期
关键词:重阳节传统节日德育

易永姣

(1.湖南城市学院 文学院,湖南 益阳 413000;2.湖南师范大学 文学院,长沙 410081)

德育作为高校诸育之首,对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和个性,培养强烈的社会责任心,提升学生的竞争能力和创造力等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近年来,因为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各高校都开始注重德育,但是因为受传统观念和传统作法的影响,高校德育方法却依然比较简单,主要还是依靠课堂上的理论说教,强输、硬灌,规范多,渗透少,忽视了对学生的情感陶冶和日常实践。不仅收效甚微,而且因为这种形式化、空洞的理论说教占耗了大量时间,反而导致学生的反感和抵触,这不能不说是一件让人心痛和担忧的事情。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内容博大精深。中国传统文化所强调的仁、义、礼、智、信等道德观念具有合理的内核,对于我们当今建设和谐社会依然具有存在的价值和发扬、使用的意义,对于活跃高校校园文化,加强当前高校德育的实践性具有积极的意义。

一、加强校园传统节日的文化熏陶

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史,孕育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传统节日。中国传统节日有着很强的内聚力和广泛的包容性,渗透出深厚的文化底蕴,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中国传统节日所具有的特定的文化内涵,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智慧,体现着中华文明的特点,是当前高校德育中有待开发利用的隐性教育资源。

(一)校园传统节日文化的缺失

大学校园是大学生生活和学习的主要场所,它所营造、积淀的文化气息和精神氛围,对全校师生有着潜移默化、陶冶情操的重大作用,因此,校园文化是德育的有效资源和重要途径。节日源自信仰,中国众多的传统节日,大多源于人们对和谐、健康、平安、幸福等美好愿望的期待。中国人崇尚过节,在节日欢乐详和的气氛中,人们的言行举止、活动礼仪都包含有诸多的道德因素,因此,将校园文化与中国传统节日相结合,挖掘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对大学生的道德审美具有陶冶和导向的功能。如尊老敬老,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早在战国时代就已形成了中国传统的重阳节。据《吕氏春秋·季秋纪》记载:“(九月)命家宰,农事备收,举五种之要。藏帝籍之收于神仓,祗敬必饬。”“是日也,大飨帝,尝牺牲,告备于天子。”由此可知,重阳节缘于农作物获得丰收而祭飨天帝、先祖的感恩活动。到汉代,据《西京杂记》载:“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云令人长寿。”重阳节又有了饮菊花酒求寿的习俗。不同时代、不同地区、不同民族有不同的重阳习俗,中国古代历史上还有许多关于重阳节的传说,历代还有重阳文学,可以说重阳节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源于重阳节感恩、长寿的传统内涵,1989年,中国政府把每年的九月九日定为老人节,以倡导全社会树立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风气。然而时至今日,高校中的重阳节,大多是按惯例,由工会出面,请退休教师聚集会餐而已。但是百善孝为先,对于如此重要的传统节日,作为倡导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领先阵地的大学校园却缺少应有的文化气息,生活在校园之中的大学生们因为感受不到任何节日的气象,甚至到了节日这一天竟然全然不知,这不能不令人遗憾。当我们指责当代大学生冷漠、自私、崇尚洋节的同时,难道不应该反省一下我们校园文化的建设者和德育工作者工作的缺失吗?大学校园是具备而且最应该具备人文精神的地方。但是,我们放眼校园,国庆、五一、清明等这些法定的传统节日,不过成了学生和老师们放假的日子。作为民族文化的传统节日,其中所蕴含的精神文化意义,早已荡然无存。我们当然不希望“成为过去的奴隶”,更不希望因为因袭的负担而简单地“回归”从前的生活方式。但是如果当一个民族的节日形式,单调到只剩下金钱和吃喝玩乐,那就是民族的悲哀了。试看网上新闻:2013年2月15日,河南开封“大学生要钱不成活剥父母”的残忍暴行,我们在震惊的同时,难道不应该反省我们的大学教育特别是德育的实效性吗?

(二)加强校园传统节日文化熏陶的对策

德国文化教育学派的第二代思想家李特(Theodor Iitt,1880-1962) 特别重视陶冶对人的作用,他说,陶冶“犹如人们从无底的存在深渊之不可言状的迷惑中挣脱出来,而达到广阔的平原上,心胸顿时开朗,感到宇宙万物、天地人生都在我的胸中,和我的心灵产生共鸣,形成一种水乳交融、天人合一的关系。”[1]早在春秋时期,中国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中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也提出了诗教的理想:“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论语·阳货》)二者都强调感染、潜移默化对实现人性完善与社会和谐的重要作用。墨家学派创始人墨子则说:“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墨子·所染》),以染丝为喻说明人的思想道德素质是受环境影响而形成的。校园是大学生生活的主要场所之一,因此必须加强校园传统文化的熏陶,充分利用传统节日这一隐性教育资源,加强德育的实效性。首先必须积极地多方筹划,运用不同方法增强校园的节日文化氛围。还是以重阳节为例:《礼记·王制》记载:“有虞氏养国老于上庠,养庶老于下庠。”[2]“庠”是传说中虞舜时代的学校,用来供养富有生产经验、劳动技能和社会生活知识的老人,并由老人负责向下代传授经验和技能。试想,在退休教师中,也有许多在专业领域有着杰出成就、技能突出的人,对此,学校可以邀请他们在重阳节前后作讲座;或者开展学生专业竞技活动,这样,一方面可以让老教师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对其价值的肯定就是最好的尊敬;另一方面,又可以在这些活动中,让学生们感受老人的风采,领会到学校对老教师的尊敬,因而也就在无形中受到熏陶。另外,还可以在校园不同地方,用不同形式展示来自不同院系、不同单位、不同人群的祝福标语。这些节日当中,我们当然不必每次都兴师动众开展活动,但是我们必须利用校园现有条件,在最广阔视野中营造出节日氛围,并尽可能地让学生领略其中的文化内蕴。所谓德育活动不能再局限于几个学生团体的随时应景,更不能成为少数学生为评优选干捞取资本的手段和途径,必须让所有学生都得到有效浸染,在节日氛围中受到无形的熏陶。因此,每隔两三年,举办一次大型的节日庆典,或者大型的节日文化展览是必要的。比如,我们强调爱校,强调尊师重教,那么在每一届学生的学习期间,必须要有一次机会在校庆日或者教师节了解学校的发展和未来走向,领略学校教师风采,彰显学校学子风貌,以此激发学生的自豪感。至于活动形式则不拘一格,可以是知识竞赛,也可以是灯展,还可以是文艺庆典等。在节日期间,校园中的横幅、电子屏幕、宣传栏、电影、其他媒体等,应适当宣传,教室、宿舍等也应该与传统节日相适应,展示传统节日的文化内蕴,如寒食清明,追忆死不受赏的介之推;龙舟端午,祭奠忠贞爱国的屈原等,这不仅可增强学校的文化氛围,而且还可在学生中形成文化浸染,在思想情感上产生潜移默化的感染作用,从而有意或无意间调整自己的行为、价值观。这种充满了爱、充满了情的文化熏陶无疑要比脱离学生生活实际,不顾及学生实际思想水平的空洞的、纯理论的说教要有效得多。

二、加强传统礼仪在校园竞赛活动中的合理渗透

(一)中国传统礼仪的德育功能

“教育”之“育”,《说文解字》的解释为“养子使作善也”,这就是说,教育的目的不只是为了传授知识或技能,而是使之“善”,即重在德育。中国古代教育特别强调道德教育。《周礼·保氏》云:“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驭,五曰六书,六曰九数。”“礼”即指礼节、礼仪,如同今日之德育。“五礼”指吉礼、凶礼、军礼、宾礼、嘉礼。不学“礼”则无以立,礼在古代中国有着无可替代的地位。无论是婚嫁、丧娶,还是入学、拜师、祭祀都设有礼乐之官,而这些礼仪无不渗透出浓厚的道德色彩。试以射礼为例。《礼记·射义》云:“故射者,进退周还必中礼,内志正,外体直,然后持弓矢审固,持弓矢审固,然后可以言中,此可以观德行矣。”“射者,仁之道也。射求正诸己,己正而后发,发而不中,则不怨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已矣。”[3]可知射礼并非单纯的射击竞技运动,而是注重通过“射”这一种仪式,表现射者礼让、庄重、谦和的德行。不苛求发矢中的,而重在观射者之德行,所谓“射宫观美,莫不比乎礼乐,和其容止,将申明於德行,必审固夫弓矢,皇家之阐化也。”[4]强调通过“射”这一种技艺使人产生道德自省。同时,射礼还有尊老养老的涵意,在古代的养老礼仪中往往会举行射礼,《吕氏春秋》云:“古之人贵能射也,以长幼养老也。”因为射箭对年壮勇武者而言自然要比老年人有优势,为了不使勇武年壮者僭越长幼序列中的地位,使他们随时想到尊长养老,故射礼前须行乡饮酒礼,所谓“酒者,所以养老也,所以养病也,求中而辞爵者,辞养也。”故射箭者求中但辞酒不饮而礼让诸老,即“尚齿”压倒“尚功”。可以说,射艺是华夏先民寓德于射、寓教于射的道德实践方式。礼,在古代被看作是积极、主动的规范,是禁恶于未然的预防。这对于我们当今的德育依然有借鉴意义。

(二)传统礼仪在校园竞赛活动中合理渗透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高校强调实施德育,其目的就是要促进大学生的道德觉醒,促成大学生道德的日渐完善。前苏联著名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瓦·阿·苏霍姆林斯基(1918-1970)在《给教师的建议》中谈到,学校教育的理想就是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而“培养全面发展的、和谐的个性的过程,就在于教育者在关心人的每一个方面特征的完善的同时,在任何时候也不要忽略这样一种情况,即人的所有各方面和特征的和谐,都是由某种主导的、首要的东西所决定的。”他认为“在这个和谐里起决定作用的,主导的成分就是道德。”也就是说,道德是人格品质的核心和主导力量。孔子也认为“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要求学生要致力于孝悌、谨信、爱众、亲仁,培养良好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把培养学生的“德”放在第一位,而“识”放在第二位。因此,德育是高校教育的首要任务。但是当前高校在现实教育中依然存在着重视学生的知识教育和技术技能培养,而相对忽视大学生思想政治和道德素质教育和培养的倾向。这种传统“知识技术型”的教育观所引发的社会问题也是显而易见的。大学校园发生的多起“弑师案”和频频发生的暴力事件,我们不得不反省,当前高校德育,知行脱节、教育与实践分离的德育形式,局限于课堂空洞说教的惨痛后果,必然是大学生表里不一、知而不行的丑陋表现。

纵观高校校园,每年都有不少大型活动,但这些活动大多是属于竞赛活动,诸如校运会、厨艺大赛、歌咏、朗诵等,注重的是技能、才艺,拨优选秀,竞赛成了特长生得名获利的竞争决斗,只不过是小部分学生的活动。没有参赛项目的学生,则完全置身事外。众所周知,学校每年召开校运会,重点在展示学生精神风貌,要展示运动员的技术水平,更要增强学生的体育意识,激发学生的昂扬斗志,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增进师生间的情感等。但事实上,因为绝大多数师生的不参与,举办校运会的美好初衷都化为乌有。

让传统礼仪在校园竞赛活动中合理渗透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行的,因为“受过陶冶的人……不是根据机械原理行事,而是出自客观的观念本真去行动”。[5]2006年4月9日下午,在中国人民大学内上演了一场中国古代传统经典仪式——射礼。这是近两百年来内地举行的第一次现代射礼。射礼时的彬彬有礼、谦逊和让,进退作揖间所折射出的宽容和大度的精神境界以及德者为尊的道德境界,这正是我们建设和谐社会所需要的精神品质。射礼讲究的“礼”,也即是德。在和谐、欢快的活动情境中,学生自然会有接受教育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在轻松、愉悦的心态下自然能受到感化,消除被强制说教的抵触情绪,树立健康向上的思想观念,并且把这种思想观念积极自主地自然融入到日常活动中。学校每年都有许多重大的庆典和活动,在活动中我们可以学习中国古代的传统礼仪,在活动中注重德育,如设置老人席位,邀请退休教师观看,并且适当穿插老年人自己演出的节目,如扭秧歌、老年人广场舞等等这些老年人乐意又可以随时拿出的节目,展现老年人的才技和风采,让学生的敬老爱老之情油然而生。甚至可以在校园中适当兴复或者改设一些传统的礼仪,让学生在活动中受到道德教育。如2011年湖北中医药大学举办“唐代女子成人礼”,唤起学生关注传统文化、感恩父母、勇于担当,这本身就是一场别开生面的德育活动。

总之,在新的社会形式下,高校德育不能再拘留于传统的理论说教,必须关注学生的个性需求和内心体验,注重传统文化的熏陶,不失为实施德育的一种有效手段。

[1]邹进.现代德国文化教育学派[M].太原: 山西教育出版社,1992: 99.

[2]礼记正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0: 497

[3]礼记正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0: 1914-1929.

[4]陈元龙.历代赋汇[M].南京: 风凰出版社, 2004: 318.

[5]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邹进, 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91: 106

猜你喜欢
重阳节传统节日德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还有哪些传统节日呢?
还有哪些传统节日呢?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重阳节
重阳节为什么称为“重九”
重阳节
重阳节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