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秀娟,贾 磊,邢 娜 (黄山学院体育学院,安徽 黄山 245041)
随着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作为新兴运动健身方式之一的瑜伽已进入体育课堂,为改善学生身体素质、提高身体机能、促进心理健康起到了很大作用[1]。然而,由于瑜伽成为高校体育教学课程的时间较晚,缺少科学化的教学模式和适应高校体育教学的教学体系,在产生积极功效的同时也出现了很多问题,笔者通过对高校瑜伽课程教学实践进行研究,旨在发现瑜伽课程教学实践中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以便为提高瑜伽课程教学质量提供参考❶黄山学院 “本科教学工程”教研项目 (2012JXYJ20)。。
1)准备部分 高校瑜伽课程教学的准备部分又称为热身姿势练习,是瑜伽课程教学活动中的重要环节。不同学校根据自身的教学环境选择不同准备内容,基本上归结为跑步、徒手操、韧带拉伸、关节活动,也有部分高校选择游戏、各种健身操以及瑜伽体位伸展等。准备活动的目的是快速热身、减少肌肉的粘滞性、增强关节的灵活性,预防运动损伤。教学实践中发现,学生在瑜伽课程教学的准备部分不能快速入境 (即进入瑜伽学习状态)。因此,选择何种方式调动学生积极性以便快速进入瑜伽学习状态,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2)基本部分 目前,瑜伽作为高校体育选修课程,一般为32~64学时,其主要内容包括瑜伽起源、锻炼功效、瑜伽饮食和瑜伽基本姿势,其中瑜伽基本姿势包括基本功法、基本手型以及各种以站、坐、跪、仰卧、俯卧为起始姿态的体位,授课中一般每节课讲授5~7个体位,每个体位3~5min。学生通过学习后,能熟练运用所学体位进行针对性练习,由此锻炼身体并培养吃苦耐劳的良好品质。教学实践表明,大部分学生能完成教学任务,但也存在以下问题:①在相关体位练习的活动顺序十分模糊。以圣哲玛里琪第一式为例。该体位练习的主要作用是按摩腹部内脏器官,促进横膈膜区域血液循环,因而要求腹部有挤压,其活动顺序是直角式坐姿,屈右膝,脚跟贴近会阴处,小腿垂直地面,向前弯身,右胳肢窝挨及右小腿胫骨同时小臂经胫骨前侧向后弯曲,屈左肘,左前臂向后弯曲,与右手相握,保持左腿伸直的状态,使脊骨和颈椎转向右方,自然呼吸保持这个状态,相同体式反方向练习。由于许多学生搞不清楚动作顺序,导致体位训练动作不连贯,最终影响学习效果。②练习中呼吸与动作过程不能协调配合。以风吹树式为例,其基本动作如下:双手胸前合十,吸气,双臂向上伸直夹双耳,呼气,双臂带动上身向左侧弯曲,保持自然呼吸;再次吸气,保持双臂夹双耳,身体还原正中 (呼气),身体向右侧弯曲,保持自然呼吸。由于学生在练习中往往不得要领,导致呼吸与动作过程不能协调配合,进而影响训练质量。③练习中容易出现节奏不稳定、动作保持时间过短的现象。此外,在进行集体练习时,很多学生没按自身动作节奏而是盲目随着老师的节奏进行练习,这也导致训练效果不佳。
3)结束部分 瑜伽课程教学课的结束部分的主要内容包括瑜伽休息术、冥想和放松操,其作用是舒缓身心。在进行上述教学环节时,有部分学生出于懒惰的心理,不按老师规定的动作进行练习,最终不能达到放松身心的目的。
调查发现,高校选修瑜伽课的学生绝大多数是女生,她们选择瑜伽课的动机主要是修身养性、强身健体,尤其对美容、美体、减肥等方面的内容十分感兴趣,但对于其中柔韧、力量等素质练习缺乏心理准备,导致练习中怕苦怕累进而影响训练质量。
针对教学中出现的问题,结合教学实践改革经验,构建瑜伽课程教学 “情感式体验”新模式[2],即将瑜伽课程教学过程分为常规准备、感知入境、体位学习、情感体验、冥想放松共5个环节:①常规准备环节。教师可根据教学环境及学生性格特点选择动感系列的活动,如各种健身操、跑步等内容。②感知入境环节。该环节是常规准备环节的延伸,属于专项准备过程,即在常规准备的基础上,通过瑜伽特有的关节活动、简易瑜伽拜日式练习和呼吸调整,使学生从心理上感知瑜伽练习过程,快速进入瑜伽学习状态。③体位学习环节。通过各种教学方法教授各种瑜伽体位的动作结构、呼吸配合、运动功效,注意事项等。④情感体验环节。通过体位学习后,采用体验式的练习方法循环反复练习,练习过程中体验关节、肌肉的感觉、呼吸节奏以及意念的集中。⑤冥想放松环节。在教师带领下,进一步调整呼吸,通过静思与冥想、瑜伽放松功等方式放松身心。在以上教学环节中还应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配合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如体位学习环节可采用讲解示范和发现法,情感体验环节采用俱乐部式和分层教学法等[3]。
针对教学环节中基本部分出现的问题,选择合理的教学方法尤为关键。在练习新体位时,教师首先可以利用板书、画图、多媒体动画等方式帮助学生记忆动作名称 (如眼镜蛇伸展式、鸭行式、猫伸展式等),然后将动作结构或姿态相似的体位按顺序编排,对一些有难度的体位可适当采用瑜伽砖、拉力伸展带等辅助工具完成。为了避免学生练习过程中身体重心起伏变化过大,可采用分解示范和模仿的方法进行教学。在练习了几个相连续的体位后,可以采用循环反复的方法进行多遍练习,每遍练习中分别单独讲解呼吸配合、感知状态和运动功效,使学生尽量掌握体位的节奏、呼吸、肌肉关节的感知度等。教学实践表明,采用这种方法对于改善练习效果具有良好作用。
高校开设瑜伽选修课,应注重培养学生正确的瑜伽学习理念。教师在讲授理论知识时,可以向学生详细交待与瑜伽有关的印度文化背景,由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此基础上,建议学生课外阅读 《瑜伽经》、《薄伽梵歌》等印度古籍和辩喜编纂的 《现在开始练瑜伽》,特别是 《现在开始练瑜伽》一书对瑜伽经文条分缕析,通俗易懂。阅读上述书籍,让学生从纯净、抒情的字里行间感受瑜伽带来的自信、洒脱和从容、淡定的意蕴,进而使学生认识到练习瑜伽的作用不仅在于美容、美体和减肥,更重要的是培养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如果学生具有上述学习理念,就会在瑜伽训练中不怕苦不怕累,自觉进行锻炼并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综上所述,学生是瑜伽课程教学的主体,学生的学习动机以及学习过程中的表现直接影响着瑜伽课程教学的效果。因此,在高校瑜伽课程教学中应采取创新教学措施,积极创造良好的瑜伽训练氛围,有意识的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和正确的瑜伽学习理念。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自觉地投入到瑜伽课程学习中,最终达到强身健体、修身养性的教学目的。
[1]万益 .高校瑜伽课程教学研究 [J].湖北体育科技,2011,30(3):364-365.
[2]王延奇,王丽 .浅谈高校瑜伽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 [J].运动,2010(13):91-92.
[3]吴敏,邓毅明 .普通高校瑜伽选修课多元化体育教学模式探索 [J].教育教学论坛,2012(44):11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