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富胜
(重庆工商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重庆 400067)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坚持不懈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深入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建设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材进课堂进头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马克思主义学术研究是密不可分的两个方面,马克思主义学术研究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前提,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加强马克思主义学术研究的必然要求,不能割裂两者之间的辩证关系。
所谓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尤其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内化为大众接受认可信念的过程。所谓马克思主义学术研究,就是将“马克思主义”作为研究对象,运用恰当的方法,对其来源、本质、影响、演变、发展、现状等进行学术研究,不断提高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认识。“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影响当代人类命运的理论学说,无疑是具有学术性的,它是马克思等人从事学术研究的成果。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如果不是满足于政治表态或政策宣示,也应该具有学术性,即应该在学养、工夫、规范和水准等方面跟其他学术研究一视同仁。”[1]
我们从以上定义可以看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马克思主义学术研究各有侧重,在参与主体、前提、方向等方面,都有很大不同。
首先,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参与主体是多样的,而马克思主义学术研究的参与主体是单一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参与主体囊括了社会各个阶层、各种职业。其中有政府主导、党员干部带头、理论工作者诠释、媒体宣传等。之所以要进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因为对于大多数社会成员而言,尽管生活在社会主义国家,从小就接受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教育,但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什么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缺乏准确的认识和把握,并且时常受到非马克思主义、反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侵蚀,要让他们摆脱这些不良影响,就需要将正确的理论灌输给他们。列宁在《我们运动的迫切任务》中明确指出:“由此自然产生出俄国社会民主党所应该实现的任务:把社会主义思想和政治自觉性灌输到无产阶级群众中去,组织一个和自发工人运动有紧密联系的革命政党。”[2]列宁认为:“工人也不能有社会民主主义的意识,这种意识只能从外面灌输进去。各国的历史都证明:工人阶级单靠自身的力量,只能形成工联主义的意识,即必须结合成工会、必须同厂主斗争,必须向政府争取颁布工人所必要的某些法律等的信念。”[3]毛泽东同志也曾经谈到“政治工作的基本任务是向农民群众不断地灌输社会主义思想”,“人民的觉悟不是容易的,要去掉人民脑子中的错误思想,需要我们做很多切切实实的工作。对于中国人民脑子中的落后的东西,我们要去扫除,就像用扫帚打扫房子一样。”[4]马克思主义学术研究的主体则是从事马克思主义学术研究的特殊群体。他们是马克思主义知识、观念、方法的创造主体,又是马克思主义“经典”和“正统”的解释者和传播者。他们和普通群众一样,并非天生就是马克思主义者,但是他们将马克思主义研究作为自己的职业,能够通过研究在马克思主义的诸多问题上做出准确判断,能够结合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实际推进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其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前提是确定的,而马克思主义学术研究的前提是变动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要将在实践中证明了的正确理论灌输给大众,让他们熟悉这些理论、形成正确认识、并懂得运用这些理论去指导自己的实践。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一直是我们党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态度,也是我们党群众路线的内在要求。马克思主义学术研究的前提是变动的。这种变动性包括两层含义:第一,研究对象是变动的,没有固定不变的研究对象。尽管马克思主义是某一特殊群体的研究主题,但是具体研究者的研究领域并不固定,他也许会研究某一部经典,也许会研究某一个学派,也许会研究某一个问题。第二,研究结论的非终极性。按照波普尔的说法,任何研究都只能尝试性地给出答案。“以我们看,科学同确定性或概率或可靠性的寻求没有任何关系。我们对于把科学理论确定为牢靠的、确实的或概然的并不感兴趣。”[5]“科学、科学知识总是假设的,它是猜想的知识。科学的方法是批评的方法,寻求和消灭错误并服务于真理的方法。”[6]科学研究总是表现为一种不断反驳、不断批判或者不断革命的发展机制。因而,任何理论都只是科学发展的一个暂时阶段,是科学走向一个更高阶段的过渡。马克思主义学术研究也就意味着要不断进行理论创新,将马克思主义理论推向更高阶段。
最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从理论到实践的过程,而马克思主义学术研究是从实践上升到理论的过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强调正确的理论要为人民群众所掌握,最终变成人民群众变革世界的力量。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他们运用马克思主义来指导自己的实践,但他们所从事领域的特殊性,决定了他们往往只关注与自己实践有关的问题,只接受与自己文化背景融洽的理论。从马克思主义理论诞生之日起,马克思、恩格斯就将学术研究与工人阶级的实践结合起来,马克思主义理论就是对工人阶级革命运动的思想总结,在此基础上发现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寻找出工人阶级、乃至整个人类获得解放的道路。今天马克思主义研究者的任务依然是总结实践、探究真理、发现未来。马克思主义学术研究就意味着既要研究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也要着眼于当下实践,即既来源于实践,同时也高于实践,最终才能指导实践。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学术研究的区别也就导致了人们对二者关系的错误认识,认为能够大众化就不是学术研究,坚持学术研究就必然远离大众化。其实,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学术研究并不矛盾。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学术研究并不是截然相反的命题,马克思主义学术研究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前提,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学术研究的主要目的,共同服务于中国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事业。
马克思主义学术研究是大众化的前提,这主要表现在马克思主义的引进和发展上。(1)没有马克思主义学术研究,就没有马克思主义的引进。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中国人找到马克思主义,是经过俄国人介绍的。在十月革命以前, 中国人不但不知道列宁、斯大林,也不知道马克思、恩格斯。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十月革命帮助了全世界也帮助了中国的先进分子,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重新考虑自己的问题。走俄国人的路——这就是结论。”[7]这段话中讲的“中国的先进分子”无疑是那个社会寻找救亡图存的知识分子。他们在学术研究过程中接触了马克思主义、认同了马克思主义,并把它作为中国与世界的希望介绍给中国大众。对于俄国十月革命,李大钊这样写道:“革命的社会主义;他们的党,就是革命的社会党;他们是奉德国社会主义经济学家马客士(Marx)为宗主的;他们的目的,在把现在为社会主义的障碍的国家界限打破,把资本家独占利益的生产制度打破”。李大钊还预见:“由今以后,到处所见的,都是Bolshevism战胜的旗。到处所闻的,都是Bolshevism的凯歌的声。”“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8](2)没有马克思主义学术研究,就没有理论创新,就不会有马克思主义的发展、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也不可能成为教条。马克思、恩格斯都是其生活时代的天才思想家,他们通过对资本主义的理论批判、科学分析,指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人类必将走向更高的发展阶段——共产主义。但是对于如何埋葬资本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等问题,由于时代局限,他们并没有进行详尽的论述,这就为后来的马克思主义留下了艰巨的任务——必须发展马克思主义。列宁没有固守革命首先同时爆发在发达资本主义的教条,主张在帝国主义的薄弱环节打开缺口,从而诞生了列宁主义。毛泽东没有照搬俄国革命的城市路线,指出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从而有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邓小平不迷信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绝对鸿沟,才进一步推进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可以说,没有学术研究,没有理论创新,没有解放思想的勇气,就没有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前提。正如一位研究者所指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绩效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正确取向为前提”“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水准是以中共领袖的意识与素养为主导”“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以学术界理论工作者的积极参与和配合为促动。”[9]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学术研究的主要目的,这主要表现在马克思主义学术研究的内容、形式和意义上。首先,从内容上讲,马克思主义理论具有大众性。尽管马克思主义的创立者脱胎于传统思想,但是马克思、恩格斯都不作传统意义上纯粹抽象的学术研究,他们进行学术研究、学术批判主要是揭露当时意识形态中的虚幻性、欺骗性、阶级性,马克思主义理论从根本上讲是关于无产阶级乃至全人类获得解放的学说,他所针对的不仅仅是学术问题,而是现实生活问题。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大众本性就决定了马克思主义学术研究研究,不仅仅是纯粹的学术研究,更多的是面向现实社会实践。其次,从形式上讲,马克思主义学术研究包括了众多的研究领域、研究方法。有研究文本的、有研究学派的、有研究问题的,既有文献研究,也有比较研究等。学术研究越深入,必然导致专业性增强,不具备专业知识的人很难进入别人的话语体系,比如运用现象学方法和运用分析理论的人就很难交流。这就决定了马克思主义学术研究并非“铁板一块”,即便进行学术交流也存在一定的困难,交流讨论时需要最大“公分母”,这其实就是马克思主义学术研究走向大众化的开始。最后,从意义上讲,马克思主义学术研究是否具有意义,主要看该研究是否能够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这并不是说学术研究要迎合人民群众的需要,而是通过学术研究发现新的需求、促进人民群众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列宁讲:“最高限度的马克思主义=最高限度的通俗和简单明了”[10]。可见,马克思主义学术研究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并不矛盾,它们之间紧密联系、相互依存。学术研究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前提,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学术研究的内在要求和主要目的,不能人为割裂二者之间的辩证关系。
割裂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学术研究的辩证法关系,将会导致马克思主义学术研究背离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本性,走向神秘主义;也会导致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流于形式,难以避免实践中的庸俗化倾向。
不能大众化的学术研究仅仅是学者个人的兴趣,如果将这种个人兴趣的产物强行推向实践,将导致马克思主义的神秘化。(1)学术研究的对象多种多样,学术研究的动机各有不同。爱因斯坦在谈到学术研究动机的时候曾经这样说:在科学的殿堂里有许多房舍,住在里面的人各种各样,而引导他们到那里去的动机更是各种各样。大致说来,从事学术研究有三种动机:其一是具有纯粹的学术兴趣,他们从学术研究中获得的快乐甚于一切;其二是功利目的,从事学术研究对个人而言是较好的职业选择、较好的生活方式;其三就是社会情怀,总想通过学术研究寻找到解决社会问题的答案。将马克思主义作为研究对象,就决定了这门学科不可能仅仅具有学术兴趣,也不可能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获得个人解脱。马克思主义是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反思,它通过对资本主义条件下人们生存状况的揭示,通过对社会发展规律的研究,指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无产阶级终将获得解放。因此,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学术研究的内在要求。(2)不能大众化的马克思主义学术研究,必将导致马克思主义的神秘化。所谓马克思主义的神秘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变成只有极少数人明白的理论,他们成了普通大众通晓马克思主义的必经中介。由于神秘化,马克思主义与社会大众之间出现了绝对不可跨越的鸿沟。马克思主义神秘化,第一步就是将语言陌生化,当前学术界研究马克思主义具有这样一种倾向,喜欢对西方理论生吞活剥,喜欢借用一些偏词、怪词,似乎非此不足以表达出自己的学术见解,马克思主义研究变成了极少数学者玩弄的游戏。紧随神秘化而来的必然是对马克思主义解释的随意化、任意化,将自己的主观见解随意扣上马克思主义之名,表面上是马克思主义,其内在往往充斥着非马克思主义、甚至是反马克思主义的内容。毛泽东曾说“洋八股必须废止,空洞抽象的调调必须少唱,教条主义必须休息,而代之以新鲜活泼的、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11]马克思主义学术研究必须与大众化结合起来,这样马克思主义学术研究的成果才有用武之地。
没有学术研究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难以避免形式主义和庸俗化倾向。(1)所谓形式主义,就是只重形式而不管实质、只看现象不看本质的作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要让人民群众真正认识马克思主义、掌握马克思主义、信仰马克思主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普通民众的受教育水平得到大幅提升、新兴媒体的大面积推广,这既有利于普通民众更快掌握大众化的知识,同时也对大众化提出了更高要求。普通民众对那些老生常谈、毫无新意的东西已经不感兴趣,他们主观上希望大众化的知识内容贴近实际、宣传形式多种多样、理论视野更为开阔。马克思曾经说过“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12]只有彻底的理论才能说服群众,才能实现大众化。理论只有学术研究才能彻底,才能让大众乐于听闻并听有所获。没有了学术研究的大众化,无论形式上搞得多么热闹,只会浪费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很难真正收到实效。(2)所谓庸俗化,就是将真理相对化、原则模糊化、思想消极化。庸俗化的出发点就是眼前利益、物质利益和自我利益,在思想上丧失对真理、对社会发展规律的探索和追求,对新事物、新情况、新理论毫无兴趣,对理想、信念不屑一顾;在实践上“缺乏政治上的敏锐和坚定,划不清基本的原则是非界限;用单纯的经济利益、习俗观念甚至江湖义气看待党内生活和干部关系;在社会思潮和风气面前,不思考、不分析、不判断,随波逐流,盲目从众,一事当前不是认真想想该不该做,而是左顾右盼看别人做没做。”[13]庸俗化使人们的精神状态萎靡不振,没有强烈的紧迫感、危机感、责任感,想方设法为各种不讲正气的行为寻找借口,为自身开脱。马克思主义是反映事物的普遍规律和人类社会的客观要求的大道理,然而人们对“大道理”的通常看法是抽象、空洞、不切实际、与我无关。我们认为“大道理”不但要讲,而且要讲好。讲好大道理就必须进行学术研究,大道理往往隐藏在表象的背后。没有艰苦的学习、探索和实践,没有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硬功夫,就无法领会和把握好大道理,就讲不好大道理,更谈不上在实践中运用好大道理。邓小平同志曾经说:“不注意学习,忙于事务,思想就容易庸俗化。如果说变质,那么思想的庸俗化就是一个危险的起点。我们还是要造成一种学习的空气,学习理论的空气,学习实际的空气。”[14]马克思主义学术研究面向社会现实而不迎合现实,通过发掘纵向、横向学术资源,不断推进理论创新,从而引领社会主流意识形态。马克思主义学术研究既满足了国家整合社会意识的需要,又满足了大众解决实际问题、获取新的知识、提升理论层次的要求。可以说,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和学术研究是避免马克思主义庸俗化最有效的手段。[15]
总之,加强马克思主义学术研究、理论创新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在要求,而顺利推进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学术研究的主要目的。只有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学术研究有机结合起来,才能使马克思主义真正成为人民群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武器。
[参考文献]
[1]徐长福.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学术化探索[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25.
[2][3]中共中央马恩列斯著名编译局马列部.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285,334.
[4]毛泽东.毛泽东论新闻宣传[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0:2.
[5]卡尔·波普尔.科学发现的逻辑[M].北京:科学出版社, 1986:280.
[6]卡尔·波普尔.猜想与反驳[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6:225.
[7]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470-1471.
[8]李大钊.李大钊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6:260-263.
[9]侯松涛.十年内战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及其启示[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0(5).
[10]毛泽东.毛泽东著作选读(上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288.
[11]列宁.列宁全集:第3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467.
[1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9.
[13]李雅清.防止思想庸俗化[J].前线,2000(6).
[14]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316.
[15]金春寒,孙渝莉.高校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践路径创新研究[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5):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