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高辉,程 沛
(东华大学人文学院,上海201620)
近年来,随着高校内外环境的变化、通讯技术的发展和信息传播渠道的多样化,高校群体性事件时有发生。高校群体性事件的发生扰乱了正常教学秩序、管理秩序,同时也从长远上影响了大学生对于社会的认知及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因此,作为一种社会现象,高校群体性事件不仅引起教育界的重视,对其研究也成为学界无法回避的问题。本文通过网络挖掘技术,以2011年11月至2012年10月一年间国内各高校已发生的群体性事件为分析数据,试图探寻当前网络群体性事件发生的一般特点,并利用集体行动理论体系分析其内在动因,最终目标是发现应对和处置高校群体性事件的策略。
本文通过对2011—2012一年间的高校群体性事件①中国数据来自中国国家统计局,美国数据来自美国商务部。 本文参考了以往采用相关议题的研究文本,在案例搜集上采用网络数据挖掘技术对网络上搜集到的高校群体性事件进行抓取,尽管可能存在遗漏,但在网络传播高度普及、大学生成为网民主体的传播环境中,数据具有可信性和参考性。此外,在分析过程中,我们发现,大多数的高校群体性事件由学生发起并参与,仅仅有个别涉及老师,因此我们主要将学生事件作为考察对象。进行梳理分析,共搜集到高校群体性事件37例,发现其整体的爆发时间,以及议题指向具有明显的规律性。
图1中,黑色条形代表过去一年各月所有发生的高校群体性事件的数量,同时,图中还列出了统计周期中前后各两个月中,仅出现动员信息而未实际发生群体事件的案例数。从图中可见,在2012年10月到2011年11月的12个月中,8月、1月没有发生群体性事件,而6月发生群体性事件最多,为8例。次高点出现在9月,共有7例群体性事件发生。
图1 高校群体性事件发生的时间分布
高校群体性事件呈现这样的时间分布并非偶然。众所周知,8月是高校暑假放假时期,假期中高校在校生人数明显降低,因此发生群体性事件的概率也随之降低。而1月是寒假的前一个月,高校学生处在期末考试备考阶段,精力大多放在紧张的复习上,因此少有群体性事件发生。6月和9月分别是毕业季和开学季,属于校园最繁忙的时段,入学、毕业的种种问题一时间涌出水面,难免会有群体性情绪滋生。从资料分析来看,6月发生的群体性事件往往与搬宿舍有关。在每学年结束,高校为了合理安排住宿,往往要求学生变更宿舍,而对于宿舍搬迁,学校较少给予相应的帮扶措施,导致学生心理不满,在情绪蔓延中,遇到触发刺激就容易引发群体性行动。9月,往往是学生新学期开学,此时群体性事件往往指向学校食堂,比如饭菜质量、涨价等等问题。在统计周期中,物价不断上涨导致高校食堂跟风涨价,且大多集中在9月开学时段,学生感觉利益受损而采取抵制行动,甚至演变为群体性事件。
高校群体性事件在发生时段上呈现出的分布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高校学生管理工作需要密切关注的时间节点。在6月和9月高校管理者密切关注宿舍和食堂问题,将是预警学生思想动态,化解不满情绪,减少学生群体行动的有效途径。
如图2所示,过去一年的高校群体性事件大致分为以下几大类:
1.后勤管理问题。这类问题占据高校群体性事件四成以上,主要包括宿舍问题和食堂问题。在大学生的高校生活中,吃住问题属于学生的基本需求,也是学生的基本利益所在。因此,当此类利益受到损害,学生往往通过群体事件来表达不满、维护自身权利。同时,有的学生管理者处理问题方式陈旧,比如有的学校要求毕业学生在规定时间内搬出,并以扣留学位证作为威胁,结果引发学生不满。还有高校学生因不满学校晚间断电,引发学生群体行动。此外,断网问题也曾引发学生骚乱,并在网络恢复之后骚乱平息。由于资料搜集周期遭遇到社会物价增长波及高校食堂,导致食堂饭菜涨价,这也成为大部分高校群体性事件的导火索。
2.政治、民族、社会问题。由该类问题引发的高校群体性事件在统计周期占据第二位。其中2012年由于中日领土争端加剧,一些高校发生了反日游行,如在2012年9月15日北京、上海多所高校举行反日游行。此类游行事件一直是高校群体性事件的一个长久话题,大学生饱含爱国热情,在国家核心利益遭受威胁之时,往往会通过群体事件表达对于国家的支持。另外,2012年4月福州“泉州港”改名,2011年12月成都汉藏学生打群架也都引发了高校学生的群体参与。可见,在社会变革时期,社会问题对于高校舆论的议题输入将会日益增多,同时其影响也越来越大。
3.学业问题。学业问题也是高校群体事件的重要诱因,而且在以往重大高校暴力事件中也多由学业问题,尤其是毕业证问题引发。在研究统计周期中,兰州、绵阳、重庆有三起高校群体性事件由毕业证问题引发。另外,学费问题、学制变更也成为高校群体事件发生的原因。
图2 高校群体事件的类型
群体性行动往往伴随着一个动员过程。一般通过人际渠道进行动员的群体事件,因为大学生群体与高校管理层之间的区隔,很难在事前获得信息,从而在事件发生的前端介入难度很大。以往的研究也发现,由于大学生活动区域相对集中,很容易基于空间随机聚合形成群体性事件。需要指出的是,在网络在大学生中间日益普及的情况下,当前大学生为用户主体的各种网络平台,如贴吧、BBS、微博等很可能成为动员渠道。基于此,我们特别对比搜集了仅仅在网络上进行动员而未发生实际行动的群体动员信息,以求发现大学生动员的网络渠道。
从表一可以看出,对比统计的四个月中,利用高校BBS进行群体动员的案例最多,占40%。其次是新浪微博,占33%。第三位贴吧,占20%。因此,从这三个平台去考察高校群体事件的征兆,可以及早发现群体事件,并提前介入进行疏导和化解。
表1 网络群体动员渠道采用情况汇总表
高校群体性事件本质上讲是一种集体行动。因此,以集体行动的某些成熟观点来分析高校群体事件,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事件的本质和特点。比如,集体行动理论中的社会怨恨理论和理性选择理论提供了分析人们参与集体行动的内部和外部心理动因。资源动员理论则可以用来分析集体行动动员过程采用了哪些动员资源,动员了哪些群体。文化构造理论则可以帮助我们分析群体性事件中的文化因素。将这些集体行动理论整合利用,可以尝试着找到高校群体性事件的应对机制。
在现代化进程中,每人都有自己的价值期望,而社会则具有实现这些价值的能力。如果社会变迁使得社会的价值能力无法满足人们的价值期望,这时候,人们就会产生相对剥夺感。相对剥夺感越强,人们造反的可能性越大,造反行为的破坏性越大,反之亦然。同时,根据价值期望与价值能力之间的组合关系可区分为三种类型的相对剥夺感:递减型相对剥夺感、欲望型相对剥夺感和发展型相对剥夺感。如果一个社会中人们的价值期望没有变化,而社会提供某种资源的价值能力降低了,递减型相对剥夺感就会产生;如果社会的价值能力不变,而人们的价值期望变强了,欲望型相对剥夺感就会产生;而如果一个社会的价值能力和价值期望都在提高,但社会的价值能力由于某种原因而有所下降,从而导致价值期望与价值能力之间的落差扩大时,发展型相对剥夺感就会产生。[1]
考察高校群体性事件诉求的类型可以发现,有62%的事件指向非常明确,即关涉学生自身利益的宿舍问题、食堂问题、学业问题。这些诉求不是指向那些空洞的抽象问题,而是具体的日常事务。这类高校群体性事件究其本源,是发起者和参与者产生了相对剥夺感。相对剥夺是一种感觉,而感觉往往来自于与他人、其他群体或自己过去的对比。当宿舍断水断电断网,学生以为自己本该享有的权利被无情剥夺,相对剥夺感就产生了。当食堂饭菜涨价,学生和过去相比,一元钱本可以买两个馒头,现在只能买一个,剥夺感就产生了。
学生的这些具体指向的剥夺感属于递减型的剥夺感,但这种剥夺感并不是独自作用于学生,而是伴随着欲望型和发展型的相对剥夺感,后者的来源主要在于社会的进步,以及由此带来的期望的提高。在当前改革和发展的主流舆论之下,大学生对于国家发展、权利保障有了更进一步的期待,但是实际情形是,发生在身边的细微事件并没有带来“价值增加”和需求的更大满足。因此,产生了欲望型和发展型的相对剥夺感。在递减型剥夺感的刺激下,后两种被剥夺感也被激活,很容易合力引发高校群体事件。
所有的群体性行动都是要付出成本的,高校群体性事件也不例外。集体行动的意识形态(不满情绪或被剥夺感)即便形成,也并不能自动地或轻易地或必然地转化为集体行动,尤其是高风险的集体行动。因为集体行动需要时间、金钱、成员和其他渠道这些必要的资源,没有这个组织或动员的中介过程,集体行动将化为泡影。资源动员理论被社会学家视为怨恨理论与理性选择理论的替代模式。该理论研究发现,社会运动在20世纪60年代在美国增多,并不是因为社会矛盾加大了或者是社会上人们的相对剥夺感增强了,而是社会上可供社会运动参与者利用的资源增加了。[1]
那么,从本质上看,高校群体性事件中学生可资利用的资源有哪些?通过动员信息和已经发生的群体性事件对比发现,那些在网络上进行动员的案例,在之后几天并没有真正发生群体性事件。这充分说明,尽管网络是大学生重要的信息获取渠道,但却不是大学生集体行为的有效动员渠道。但是,从数量上看,当前社会环境中高校群体事件不断增多。反思这种事实,我们不禁要问:社会上或者高校增加了哪些资源使得集体行动者能够不断发动群体行为?
目前,高校良好的硬件环境可以避免学生因生活问题采取集体行动,辅导员从兼职发展到专职将更有利于学生日常管控,日益成熟的群体性事件应急处置方案可以更早进行前端介入化解学生不满,不断推进的各类评估规范了教学活动,各类高端人才引进满足了学生求知需求。从这些条件看,学生的在校满足感增加,发起集体行动的可能应该更小才对。但是不断增加的群体事件恰恰说明,外部条件的改善并没有减少高校群体性事件,从这种意义上说,外因不是高校群体性事件频发的根本。那么,与之对应,学生思想变化应该是高校群体性事件发生的根源。回归到集体行动者资源利用的讨论中看,目前大学生群体性事件中参与者真正增加的可利用资源,是他们的获得的新思想、新观念、新思维。
沿着这个路径去寻找具体的资源,我们不难追踪到当下日益发达、越来越便捷的信息流通渠道,可以说随时随地可接收的信息,便捷的传媒接触带来了学生思想的变化。尤其是社会上各种事件引发的群体性事件所带来的媒体商讨和思想启蒙,让学生获得了平等意识、权利意识、抗争意识。这些意识的扩散使得群体动员有了大众基础,从而降低了行动者的动员难度。
文化构造理论的核心命题,就是运动组织者要赋予运动以意义,以便人们心甘情愿地参与运动。文化论者认为,情感、意识形态与文化的重要功能在于,它把社会运动的成员和运动组织联系在一起,同时把社会运动的成员们互相联系在一起。他们发现,当一个人相信某一话语或意识形态或者是继承了某种文化时,这个人在行事的时候就会追求他的行为与这些话语或文化之间的一致性。在这个前提下,很多学者分析了一些社会运动背后的文化、意识形态或话语(有的社会运动的学者提出新的替代概念,例如集体认同感和主框架来代替文化、意识形态、政治文化。)[1]
作为大社会中的小系统,高校是大学生与社会的中介,因而不可避免受到社会关系变化的熏陶。高校学生作为一半踏入社会的群体,社会的思潮变化深刻影响着他们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从当下的社会变迁来看,我国社会中的国家——社会关系发生的转型最为明显,且已经影响到社会的其他层面。有研究认为,国家机器及其代理人与普通民众构成的“社会”的关系,不仅仅是一种政治性的关系(政治忠诚、政治服从和政治牺牲),而且还包含了契约法理型的关系(公共治理、公共服务和公共监督)。[2]这种关系转变已经通过社会中的诸多事件,尤其是群体性事件表现出来。社会中基于契约型关系带来的权利意识日益高涨,形成了社会集体行动的文化动因。这一点也明显地渗透到大学生群体中,并在群体性事件中体现出来。
在对高校群体性事件案例的整理中,我们发现在许多高校群体事件中,学生都明确提出对于契约之下自身权利的维护。比如,某高校学生抗议校园网速不稳定侵犯自己合法权益、某大学BBS中提到群体事件充分体现了当代大学生不畏强权、敢于斗争、敢于争取正当权利的伟大精神,某高校学生因毕业证署名问题围堵校门要求学校给个说法,某大学打出横幅要求“还我公道”。除了这些直接喊出维权话语的事件,在其他的高校群体事件中,契约背后的权利也是大学生抗议的隐含诉求。因此,了解这些社会文化对于大学生心理的影响也是分析、应对高校群体事件的基础。
我们通过对一年来高校群体事件的统计发现,在网络渠道中进行动员的事件,并没有演化成线下真实的群体事件,这在一定意义上说明:第一,大学生参与群体性事件一定程度上基于空间上便利参与,即偶然碰到了就参与;第二,人际渠道也可能是重要的动员渠道,这种渠道隐蔽性强,不便于高校进行及时发现和化解;第三,大学生参与群体性事件的行为属于即发冲动之下的行为,这种行为来得快也很可能去得快,关键在于如何进行化解。从这三点来看,应对高校的群体性事件,首先需要从人的因素入手。一是调动学生干部参与应对高校群体事件的积极性,争取学生干部站在高校管理角度认识事件。同时,提高辅导员服务学生的意识,增强辅导员在大学生中的信任度,也是应对群体性事件的重要一环。另外,大学生的网络阵地偏向于高校的BBS和新浪、腾讯两大微博,高校应该有专门的管理人员来随时留意这些易于出现动向的网络平台,一旦发现煽动性言论应该及时调查、教育、解决,避免群体性事件最终发生。这些情况作为一般性的应对方针需要高校管理者明晰。
同时,我们借鉴集体行动理论的一些观点分析了高校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动因,目的是更好地从心理、文化等视角来考察如何更好应对这些事件。
第一,就心理而言,应该从大学生的“被剥夺感”考察大学生诉求。要清楚知道大学生的抗争行为基于什么权利遭受被剥夺。如果某种利益长期得不到解决,积累到一定程度必然会导致群体性行为。有研究对80年代以来的群体性事件进行分析发现,大规模的学生参与的集体行动都发生在上世纪的80年代,其中多涉及人权、政治改革、国家的基本政治架构和政治价值观等诉求。[2]这些矛盾相对而言很难通过商讨来达成和解,但是从我们梳理的数据看,当下的高校群体性事件大多是区域性的,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其怨恨目标简单、直接、明显。因此,对于高校管理者而言应对和化解也相对容易,毕竟这类具体的经济或者物质诉求,较那些脱离物质诸如理念、价值等抽象的诉求相互妥协的可能性大。从这种意义上说,认识大学生的怨恨就意味着找到了处置群体性事件的钥匙。[3]
第二,从文化上讲,关键在于高校管理者应充分认识大学生所处的时代文化。社会风气的日趋开放、经济市场的逐渐自由、网络媒体的日益发达都造就了当下大学生崇尚自由、平等、民主、公平的群体个性。尤其是当下国家——社会关系的大变革使得学生基于契约关系的维权意识不断增强,并仍处于强化之中。因此,把大学生当作诸多权利的主体,而不是被管理的个体是高校管理者必须扭转的观念。只有将学生看作平等的权利主体,才会真心去体察他们的诉求,才会在制定某些政策时考虑学生的需要,才会在日常管理中急学生所急,这样才能尽可能少地刺激学生动员或参与群体事件。
第三,提高高校对群体事件的“体制化”能力。一个国家内社会运动的发展规律以及发生颠覆性革命活动的可能性,从根本上取决于这个国家将一般社会运动体制化的能力。如果一个国家对一般社会运动加以体制化的能力很强,发生极端事件的可能性就会很小。[4]从这种意义上说,在高校内部有着各种诉求的群体性事件,在妥善处置或者有效化解之后应该将管理过程中沟通和协商通道进行保留,或者最好进行一种体制化的理顺,这样,以后类似的集体抗争就有了一个对话的渠道。如果此类诉求可以通过一种体制化的方式有效化解,而且已经有相关的先例,遇到问题时,学生和高校管理者之间的沟通和商讨可以按照体制化的程序进行,则意味着集体行动不再是高校闻之色变的“群体性事件”。
[1]谢岳,曹开雄.集体行动理论化系谱:从社会运动理论到抗争政治理论[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
[2]刘能.当代中国群体性集体行动的几点理论思考——建立在经验案例之上的观察[J].开放时代,2008(3).
[3]谢怀建,魏巍.高校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多元分析与妥善处置研究[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7(03).
[4]赵鼎新.西方社会运动与革命理论发展之述评——站在中国的角度思考[J].社会学研究,20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