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观中“人”的路径指向
——兼论以人为本对物本主义的范式转换

2013-03-31 14:00周艳红李雨燕
关键词:范式主义马克思

郭 华,周艳红,李雨燕

(1.湘潭大学毛泽东思想研究中心,湖南湘潭 ;2.长沙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南长沙 410004)

科学发展观中“人”的路径指向
——兼论以人为本对物本主义的范式转换

郭 华1,2,周艳红2,李雨燕2

(1.湘潭大学毛泽东思想研究中心,湖南湘潭 ;2.长沙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南长沙 410004)

物本主义引发了资本主义大繁荣,但物本主义在创造大量社会物质财富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难以摆脱的危机。科学发展观提出了由物本主义向“以人为本”范式转换的思路,将“人”的发展路径指向“自由个性”,这是人类真正发展自我的前提。

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物本主义;范式转换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里曾高度赞扬“资本主义在它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1]但是,我们在享受物本主义社会带来的文明成果时,却也不得不忍受其产生的严重后果。由于物化到异化已渗透到社会领域的各个方面,因此,社会发展存在着全面危机的风险。

一、物本主义引致环境危机的出现

在《1857-1858经济学手稿》中,马克思以人的自由实现程度为尺度,划分出了前资本主义人对人的依赖、资本主义人对物的依赖以及共产主义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三个层级。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人对人的依赖阶段已经渐行渐远,逐渐被人对物的依赖阶段所代替。根据马克思的理解,这里的物其实就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货币——资本,“在交换价值上,人的社会关系转化为物的社会关系;人的能力转化为物的能力”。[2]随着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形成,社会创造财富的能力越来越强。现代社会“自动化的机器生产把人从沉重单调的手工劳动中解放出来;石油、电力和原子能成为新的能源供给者;汽车、火车和飞机代替了过去简陋低效的运输工具;电子通讯(电话、电报、电视、传真等)不仅使人们易于获得信息,而且使遥远的世界近若比邻;……作为这一切的结果,人们的生活变得方便了、舒适了、安全了。至少从总体上来说是如此”。[3]但是,在社会生产力大幅增长的同时,不断膨胀的物质财富欲望日益占据人们的心灵,主体活动的后果成为了异己的力量,成为了自身的支配物。特别是在二战以来,这种以物的增长为目标的发展方式得到了进一步的高扬。虽然这种发展方式使整个社会的物质财富得到了大幅度的增长,使许多发展中国家摆脱了贫穷落后的状态,但是,其带来的负面效应也是相当严重的,经济资源的掠夺性使用导致资源日益枯竭、自然环境恶化,最终的结果是国民生产总值上去了,人的幸福指数反而降低了。

物本主义发展观以效率为中心,以物质财富的增长为终极目的,而忽视了人作为主体的主导性作用。在这种发展观下,物质财富成为了自身的异己的力量,人们不惜舍弃自然环境,对自然资源进行掠夺式开采,物质财富的增加变成了唯一的目的,结果即是:“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4]为了文明和富裕生活,人类首先把自己赖以生存的城市变成了一个个大大小小的污染岛,使自已呼吸的空气变得“五毒俱全”。16世纪工业革命以来,物质财富的创造过程一方面消耗了大量的煤和石油等有限能源;另一方面排出的污染物还使高空臭氧层遭到破坏,同时,汽车尾气还促进了城市中光化学烟雾的产生。更为可怕的是,工厂烟囱和汽车排放的大量固体有毒颗粒加剧了哮喘、心脏病、肺癌等病情。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每年有200万未成年人死于空气污染。其次,为了经济利益,人们大规模开垦草地,破坏地表植被,引发大规模的沙尘暴。沙尘暴不仅使地面沙漠化,使人无法生存,而且还输送了大量的可吸入颗粒物,吸附有毒物质后,它们同样能使人生病。可见,片面强调财富的增长,强调物本主义,最终将使人的生存质量下降、幸福指数降低,这是违背“发展是新事物产生旧事物消亡”这一核心意义的。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强调物本主义的结果,就是使人类的家园被摧毁破裂。

二、物本主义衍生价值取向的偏离

“物化”作为一个哲学用语,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就曾提出,并常将“物化”与“对象化”二者通用,但含义也有不同。物化,指人的思想观念通过实践劳动变成现实存在,即思想观念转化为具有物质形态的对象性的存在。对象化,主要是指主体在实践中客体化。物化的概念在现实生活中具有重要意义,人类知识形态的科学只有转化为物质形态,才能从潜在的生产力转变为现实的、直接的生产力。同时,物化也有危险的一面:使人异化,导致人与人的关系转化为物与物的关系、物的世界统治人的世界。[5]自资本主义诞生以来,社会生产的大发展使人类已经超出了崇拜、依赖天然自然物的自然物本主义阶段,进入到了经济物本主义和技术物本主义时代。经济和技术物本主义认为:经济和技术物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人的命运由物决定,人性即物性,物的价值是最高价值。其核心是“经济人”逐利和对技术工具的效率追求。

德国社会学家和政治经济学家马克斯·韦伯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书中首先提出“合理性”概念,并将合理性分为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价值理性强调以纯正的动机和正确的手段实现希望达到的目的,不论其最终的结果如何。工具理性则指由追求功利的动机所驱使,通过工具和技术等手段实现自己需要的预期目的,达到效果的最大化,漠视人的情感和精神价值。韦伯认为,新教伦理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也使工具理性获得了充足的发展。但是,资本主义越发展,宗教的动力就越弱化,物质和金钱成为了人们追求的直接目标,手段变成目的,客体异化成主体,物和金钱成为了套在人身上的沉重枷锁。“科学与理性已经不再仅仅是解放生产力、推动社会进步、启迪民智、赋予人们力量和自由的利剑,它也可以是破坏人类的生存家园、残杀生灵、扰乱社会政治经济秩序的帮凶”。[6]物本主义价值观的最终目标是物质和金钱,这使人类的价值取向发生严重偏离。人本身不再是人追求的价值终极,这会使人感到空虚和彷徨,无法找到人生的意义,最终导致自杀、两极分化等许多社会问题,阻碍社会发展。同时,“人口急剧增加,使本已紧张的物质资料生产更加紧张:与此同时则是自然资源的不断减少和生态环境的恶化;贫富悬殊非但没有消除,反而在不断地加剧……现代化过程中所滋生的急功近利和唯利是图倾向消解了传统的道德和人生的终级关怀”。[7]

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是永恒发展的世界。人类社会也是不断向前发展的。马克思指出:“现在的社会制度不是铁板一块,而是一个能够变化并且经常处于变化过程中的有机体。”[8]与此同时,社会主体对某一时期社会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要求、道路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即社会发展观也在发展。物本主义衍生了工具理性,价值理性的最终实现,需要科学的社会发展观指导。

三、“以人为本”对物本主义范式的转换

进入21世纪,中国的发展进程遭遇了严峻挑战。人口总量高峰、就业人口总量高峰和老龄人口总量高峰相继来临,能源与自然资源的危机以及如何在中国实现整体生态环境“倒U型曲线”右侧逆转的压力,经济利益至上带来的一系列严重的社会问题等等。在这种背景下,2003年十六届三中全会《关于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若干问题的决定》中,中共中央明确提出“科学发展观”。它要求中国社会树立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其理论基础的,是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以“以人为本”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是对“以物为本”的传统发展观的创造性转换,也是对当代中国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所遭遇到的诸多问题的根本性解决方式,它的提出旨在实现人对自身的回归。

与物本主义片面追求物的增长不同,科学发展观强调人的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9]科学发展视人的发展为社会发展的核心价值,认为人民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社会发展的归宿是人的全面发展,正如,“我们的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10]首先,在这种范式中,人是主体,物是客体,主体客体化的过程是为了让物更好地服务于人,满足“万物之灵长”发展的需要。为解决物本主义中物凌驾于人之上,人异化为物的奴隶的问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其次,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发展离不开人的活动,人们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冲突而形成的“总的合力”使社会发展“像自然过程一样”进行,而人民群众及其社会活动构成了“总的合力”中的“动力”部分,对社会发展起着推动作用。“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历史的创造者。”[11]人民群众既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也是社会精神财富的贡献者,同时也是变革社会制度的决定力量。因此,社会发展要依靠人民自身的力量。“以人为本”的发展范式全面建构了社会发展的动力系统,将人置于社会发展的中心,消解了物本主义发展观中工具理性的负面影响,实现了价值理性的回归。再次,从历史时态来看,人类社会经历的阶级社会的各个历史阶段,这些社会的发展成果都是极少数的社会统治者独享。只有社会主义社会,在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领导下,社会发展的价值归属才开始指向广大人民群众,“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12]因此,科学发展观提出的“以人为本”范式是与物本主义范式针锋相对的,两者的价值归属具有根本性的差异。最后,物本主义发展观显示:人与自然是一种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但是,科学发展观强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不是对立的,而应是和谐的。温家宝指出:“必须坚持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13]可见,“以人为本”范式的终极目标是指向价值理性的,“以人为本”对物本主义的范式转换是意义深远而又必然的。

四、科学发展观中“人”的路径指向

中国传统文化对人的地位自古以来便是相当尊崇的,古代西方哲学同样也有重视人的价值和尊严的传统。苏格拉底告诉人们“认识你自己”是最重要的,普罗泰戈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马克思则把人的问题和人类社会的最终走向联系在了一起。他在《共产党宣言》中写到:“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14]可见,马克思是通过人的发展来考察历史发展的。马克思认为社会发展历经了五种形态,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是共产主义社会的第一阶段)。与此相对应,人的发展也历经了三个过程:第一,“人的依赖关系”(前资本主义阶段);第二,“物的依赖关系”(资本主义阶段);第三,“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共产主义阶段)。因此,根据马克思的理解,“人对物的依赖”只是人的发展所必经的一个基础过程,人的发展的最终指向是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实现人的“自由个性”。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目标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通过前面部分两种范式的比较分析,可以解读出:在科学发展观所提出的范式中,“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根本价值取向;“人”是社会发展的目的、动力和归属。而马克思主义人学亦是以人为起点,以人为主体,以人为价值目标的。可见,科学发展观不仅实现了对物本主义的范式转换,而且与马克思的人学思想相契合,是新时代对于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又一次理论提升,实现了社会发展的目标和主体——“人”的回归。科学发展观中“人”的路径指向是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物本主义带来了资本主义社会前所未有的财富,也为共产主义社会的到来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但是,物本主义也直接导致了自然资源的极度缺乏,环境危机的加深以及人的终极价值取向的偏离等诸多问题。在已经步入21世纪的今天,如何解决中国和世界面临的发展困境,科学发展观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又进行了一次新的整体创新,“以人为本”代替物本主义的转换方式,为中国率先走入和谐社会奠定了深刻的理论基础,也为中国实现马克思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理想提供了一个可能的现实途径。

需要指出的是,“以人为本”并不等同于西方的“人本主义”,科学发展观也不是西方的科学加发展。近代西方人本主义反对迷信、崇尚科学,反对专制、崇尚自由,反对神权、张扬人性,对于反对封建主义、推进人的解放起到过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西方人本主义,以个人为本位、以实现自我价值为基本追求,在处理人与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上主张个人利益至上。同时,人本主义离开具体的历史条件,离开人的社会性,以抽象的、永恒不变的人性说明社会历史,在本质上是为资产阶级取得和维护统治地位服务的。马克思尖锐地批判了资产阶级人本主义,揭示了其唯心主义的本质,形成了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人的学说。我们今天强调的以人为本,坚持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和基本观点,体现了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而西方人本主义站在唯心史观的立场上,体现了剥削阶级维护自身统治地位的需要。这是它们的根本区别,因此,我们不能用西方的人本主义来解释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以人为本。西方也提出过“新发展观”概念,也主张发展应以人的价值、人的需要和人的潜力的发挥为中心,促进生活质量的提高和共同体成员的全面发展。这种发展观体现了西方发展观的进步性。但我们不能就此说科学发展观就是西方的“新发展观”,因为其历史方位、阶级立场和具体内涵并不相同。因此,我们必须结合中国实际,结合中国发展的阶段性来理解科学发展观提出的必然性和重要意义,而不能对科学发展观作完全西方化的理解。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27.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9.103-104.

[3]马克斯·舍勒.人在宇宙中的地位(前言1)[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89.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83.

[5]金炳华.马克思主义大辞典[Z].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 188.

[6]段忠桥.当代国外社会思潮[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1.139.

[7]马克斯·舍勒.人在宇宙中的地位(前言2)[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89.

[8]马克思.资本论(序6,曾令先等译)[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8.

[9]宋公志.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学习党的十七大报告[M].武汉:武汉出版社,2008.11.

[1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3.

[11]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512.

[12]胡锦涛.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4-04-05.

[13]温家宝.提高认识,统一思想,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N].人民日报,2004-03-01.

[1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30 -731.

[责任编辑 刘范弟]

Sense of Orientation of the Path of"People"in the Scientific Development Perspective——concurrently on the paradigm shift from material humanism to people-orientation

GUO Hua1,2,ZHOU Yan-hong2,LI Yu-yan2
(1.Research Center of Mao Zedong Thought,Xiangtan University,Xiangtan,Hunan; 2.School of Marxism,Changsh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Changsha,Hunan 410004,China)

Material humanism once triggered the prosperity of capitalism,but it also brought serious crisis to humanity,which seemed hard to get rid of,in spite of the fact that it created abundant social material wealth.The scientific development perspective proposes the idea of paradigm shift from material humanism to people-orientation,which directs the development path of the"human"toward"free personality",which may constitute the true premise for the true development of the self of humanity.

scientific development perspective;people-oriented;material humanism;paradigm shift

B018

A

1672-934X(2013)04-0044-04

2013-06-10

国家社科基金“转型期中国消费文化创新的价值选择和现实路径研究”(12CZX011);湖南省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重点项目“理工科大学生科学精神培育研究”(11A006)。

郭 华,(1975-),女,湖南汉寿人,湘潭大学毛泽东思想研究中心博士生,长沙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周艳红,女,湖南长沙人,长沙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李雨燕,女,湖南祁东人,长沙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哲学博士,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猜你喜欢
范式主义马克思
论马克思对“治理的贫困”的批判与超越
马克思像
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萌芽——重读马克思的博士论文
以写促读:构建群文阅读教学范式
范式空白:《莫失莫忘》的否定之维
新写意主义
孙惠芬乡土写作批评的六个范式
近光灯主义
管窥西方“诗辩”发展史的四次范式转换
这是一部极简主义诠释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