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资助育人工作队伍的管理与考核

2013-03-31 03:29黄寂然
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4期
关键词:贫困生资助队伍

黄寂然

(上海师范大学商学院,上海200234)

高校收费制度的改革,高校经济困难学生数量不断增多,高校困难生问题日益突出,这给高校资助育人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建立一支高效、有序、负责的资助队伍来巩固和完善高校资助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学者研究多着重于高校资助育人的政策及落实,对于资助育人的队伍建设和管理,少有涉足。周红星 (2011)在对我国的资助政策和现阶段形式进行了周密研究后,提出了要建立一支专业化队伍的设想。姜旭萍 (2012)认为要加强队伍建设,提升资助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除了加强队伍的专业性,保证专人做专事之外,还要对资助工作队伍进行经常性的培训,使之全面了解资助政策、切实明确自身责任、充分履行育人职能[1]。裴巧玲(2009)认为资助育人工作全员育人的格局尚未形成,学生工作部门唱“独角戏”的情况比较普遍[2]。刘家梅 (2011)则借鉴国外高等教育成功资助的理论和模式,对我国高等教育资助育人工作在政策和理念方面提出了相关建议[3]。周海英,邱伟青,张智等 (2008)则从高校资助育人模式的角度,对整合社会资源,完善资助体系提出了建议[41]。本文将重点研究高校资助育人工作队伍的整合、管理及完善评价和激励机制。

一、完善资助育人队伍建设

鉴于高校资助工作本身具有集中性 (工作集中在每学期初)、长期性 (每一位贫困生需要长期跟踪联系)、多变性 (贫困生家庭情况复杂,不定因素较多)、复杂性 (近年来贫困生从家庭状况、地区状况、心理状况都呈现多元化趋势)等特点,高校资助育人工作队伍的来源也要应对这样多元化的特性要求。

(一)引导主导力量向专业化发展

根据高校资助工作的现状,资助队伍的主体力量仍是一线辅导员。根据国家教育部颁发的《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落实好对经济困难学生资助的有关工作,组织好高校学生勤工助学,积极帮助经济困难学生完成学业”是辅导员工作的重要工作职责之一。辅导员开展资助工作存在天然优势:了解学生情况全面,善于与学生沟通,深得学生信任;但也存在着明显的劣势:辅导员本身工作量大面广,资助工作只是一线辅导员工作中的一小部分,很难深入开展。

因而在辅导员的选拔上,要注意多元化要求,鉴于资助育人工作模式的发展,辅导员除了要有丰富的学生工作经验,了解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状况和发展要求,也要有一些心理学、就业指导的背景,帮助资助队伍往专业化方向发展。对这批资助辅导员开展经常性的专业性培训也是题中应有之义。

(二)统筹配合力量积极参与

要全面推进资助育人工作,就要在全校形成全员育人,多方资助的格局。具体来看,学工部辅导员队伍肚子支撑的格局必须被打破,资助队伍必须有学校各部门人员的参与才能实现学校统筹规划和管理资助育人工作这一大局。

学校层面负责把国家资助政策落实到学校资助政策的规划和学校日常工作中,并督促学校各部门形成合力,协助学生工作部、处完成资助工作;财务处派专员对学校资助资金的管理和使用进行指导,并长期监督资助资金的发放工作;学校心理咨询中心为贫困生提供心理救助;校就业办为贫困生提供就业指导和岗前培训,并定期发布勤助岗位信息;学校后勤部门可以根据自身经济状况,为贫困生提供物质、经济资助,侧重于改善贫困生的伙食,特别关注少数民族贫困生的生活需求。

(三)调动和发挥辅助力量

1.学生自管组织

从内部着手,成立一支有能力、有责任、有爱心的勤助学生自管组织,协助资助工作部门开展管理工作。这样,一方面可以减轻各高校对资助工作人员配置上的要求,另一方面有助于困难生了解资助政策,培养团队工作理念,树立主人翁精神,培养感恩意识。勤助学生自管组织由困难生组成,按照自愿原则,竞争上岗,由校学工部专职资助工作老师统一管理和指导,可以对学校的资助政策、资助方案、勤助岗位的设置等资助工作的方方面面进行监督。

2.社会力量

社会力量参与到学校资助工作中来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根据刘家梅 (2011)的研究,我国仍然存在资助理念不统一、法律保障不健全、资助文化不浓厚、资助资源缺乏、资助内涵不深入等问题。我国现在还没有一套健全的政策法规来规范社会资助工作,现在的高校勤工助学的主要经济来源还是依靠国家拨款,从一定程度上束缚了资助工作的发展。可以通过各高校的校友会、基金会,调动校友和社会人士对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参与度,尤其是聘请曾经有过被资助经历的成功校友担任学校资助育人工作的形象大使或名誉讲师。在基金会下设资助办公室,由校友和学校职工共同任职,有计划地促进和规范校友资助行为。通过校友们经历的分享或社会影响力,一方面拓展学校资助经费的来源,让贫困生获得更多物质帮助,另一方面可以用榜样的力量鼓励困难生奋发进取,获得信心和希望,达到育人的效果。

二、“校级—学工部—学院”三级管理机制

高校学生资助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规模较大,学生资助工作线长面广,学校管理体制比较复杂,资助形式多种多样,对于相应的组织架构提出了较高要求。鉴于资助育人队伍的成员多元化的特点,建立“校级—学工部—学院”三级管理机制,将最大限度的发挥资助育人工作队伍的潜能。

(一)管理架构

三级管理负责制的最大特点,是将资助育人工作往纵深方向发展。以学工部为工作中心,负责制定学校资助工作章程,并设立资助办公室,由专员负责日常事务和管理工作;向上可向学校层面获得政策支持和财力保障,由校分管领导直接指导校资助育人工作,统筹规划[5],并由此向心理、就业、后勤等部门展开;向下可将工作下放至各学院,由各学院资助专员协助展开,资助专员是连接校资助工作和困难生的纽带。

(二)运营机制

三级管理制度虽然在很多高校已有推行,但落实的力度并不尽如人意,很多高校出现了“中间大,两头小”的局面,即高校的资助工作主要由学工部进行学校层面对资助工作关注不足,学院配合力度不够,缺乏人力物力支持。落实各层面的管理职责,统筹安排,形成联动机制,才是重中之重。

1.校长负责制

高效的团队需要有效的领导。建立校长负责制,通过提高高校对资助育人工作的重视程度,由校务委员会负责把国家资助政策落实到学校资助政策的规划和学校日常工作中,并督促学校各部门形成合力,共同协助学工部完成资助工作。

高校应根据自身状况,定制个性化资助政策,对贫困生多一些政策性倾斜。如有较多海外留学交流机会的“985”、“211”高校,在留学政策上对贫困生多一些扶持。另有些学校涉及特定行业,可以联系相应的就业单位,多提供相关就业培训与实习,帮助贫困生顺利步入社会。师范类院校可以联系校区周边农民工子弟学校,建立困难生“义帮”爱心学校,由市教育局和高校共同出资管理,帮助困难生在育人的实践中实现“自育”。理工科学校可以联合周边社区,组织贫困生为社区老年人开设现代新技术普及性讲。政法类学校可以组织贫困生成立“自励”法律援助小组,走近社会弱势群体,在伸张正义的过程中建立自信和自尊,正确认识社会上的一些社会问题。

2.一个中心

学工部成立专门资助部门,并派富有学生工作经验的辅导员加入专职资助工作的队伍,并设置资助政策咨询与申请、资助岗位与培训、心理帮扶等专项资助项目,促进资助育人工作向专业化、多元化发展,帮助学生不仅解决经济贫困,更帮助他们走出心理、交际、就业困境。学工部及其下设的资助办是高校资助工作的中心。学工部负责学校资助工作的日常管理和资助部门的运行,制定日常的工作方案和细则,对困难学生实行精细化、数据化、网络化管理,最大限度调动好专职资助人员和辅助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对于好的工作方法要及时推广,对于不合职责的工作及时指出并更正。

3.构建“物质精神双助”体系

对于困难生而言,除了教育费用这一沉重的经济负担之外,他们之中相当一部分大学贫困生都还面临着严重的精神负担,极容易造成另一方面的贫困——心理贫困或者技能贫困。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的新资助政策着力于帮困资助从“输血型”向“造血型”的转变,努力构建“物质精神双助”体系,帮助学生塑造健康的心理和人格,促进其学业进步和综合素质提升[6]。在新的资助工作形式下,心理、就业、后勤、基金会就成为了资助队伍发展的新助力。

学校心理咨询中心为贫困生提供心理关注和帮扶,帮助他们解决思想上的种种迷茫和困惑,定期组织团队心理辅导活动,通过“朋辈辅导”,及时发现并解决经济困难群体潜在的心理问题,从而走出一条学生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育人之路。

校就业办为贫困生提供就业指导和岗前培训,并定期发布勤助岗位信息,设立有层次性的勤工助学岗位,为不同年级的困难生就业意向提供帮助;与社会单位签订合作协议,定期输送高年级贫困生进行实习。还可以运用地缘优势,联系高校周边的企事业单位,跟学校资助部门工作对接,定期为困难生开展职场讲座,到企业进行实地参观学习,培养他们的交际和工作能力。

学校后勤部门可以根据自身经济状况,为贫困生提供物质、经济资助,侧重于改善贫困生的伙食,特别关注少数民族贫困生。

校友会、基金会可以调动校友和社会人士对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参与度,在基金会下设资助办公室,由校友和学校职工共同任职,有实力的高校可以成立专项资助基金,有计划地促进和规范校友资助行为。

4.专员化运作

各学院聘请资助专员配合校学工部资助工作,专员要有辅导员工作经历,可由就业专员兼任,根据学院学生人数进行匹配,负责及时跟踪、汇报学院贫困生情况,特别强调对少数民族困难生、心理生活双重困难生的关注。

三、建立健全评价机制

好的团队管理离不开科学的评价机制,针对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特点,可以根据评价对象的不同,运用不同的评价手段和渠道来进行评估。通过考核目标完成度、过程参与度等指标,来考察资助育人工作队伍的工作情况。

(一)评价手段

1.定量评价

定量评价是采用数学的方法,收集和处理数据资料,对评价对象做出定量结果的价值判断,通过数据收集,与目标比较、判断,建立数学模型等方式对资助育人队伍的工作进行量化分析。根据近几年贫困生的数量变化、来自区域、申请规模、勤助岗位数量、社会资助个人和团体、资助规模、国家拨款数额的变化等数据建立交叉立体式的直观表格,再根据队伍来源的不同参与度,进行量化比较,以此为依据,就可以区分主导力量、主体力量和协同人员不同的工作水平。

2.定性评价

定性评价是不采用数学的方法,而是根据评价者对评价对象平时的表现、现实和状态或文献资料的观察和分析,直接对评价对象做出定性结论的价值判断,比如:评出等级、写出评语等。定性评价分总体评价和模糊评价两种。

(1)总体评价

总体评价体现客观性和全面性,是一种重要的评价模式。总体评价更能体现出团队协作力,特别是协同人员,并不能列入单项考核范围,因而总体评价是一种很好的年终考核方式。

(2)模糊评价

模糊评价就是利用模糊数学的方法,对受到多个因素影响的事物,按照一定的评判标准,给出事物获得某个评语的可能性。模糊综合评价是对受多种因素影响的事物做出全面评价的一种十分有效的多因素决策方法,其特点是评价结果不是绝对地肯定或否定,而是以一个模糊集合来表示。模糊评价的方式提高了对高校资助育人工作考核的公正客观性,资助工作是一个长期过程,更涉及心理、就业等多方面的情况,因而模糊评价能综合各方面因素对多元化的资助队伍进行有效评价。

(二)评价方式

根据资助队伍的多元化特点,仅用上级考核量化指标难以满足现实要求,可以采用自评、利害关系人评、社会评的方式,或依时间评 (如半年评、年终评),或依项目评 (项目完成的中期和终期),还可采用正面典型评价和负面教训评价的不定期凭方式来进行。

四、结语

高校资助育人工作队伍的建设事关学生健康成长成才。充分挖掘资助有关的各方力量,以“校级—学工部—学院”三级管理机制为核心,规范资助育人队伍,做到有主有次,有参与有监督,才能为资助育人队伍的管理工作提供进一步深化的可能。并引入企业的管理考核理念,采取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对于人员结构复杂,职责分工各有不同的高校资助育人队伍进行全方位的考核,并结合评价机制建立相应的激励和培训机制,提高领导、管理人员及参与人员的积极性,共同向全员育人这个目标努力。

[1]姜旭萍.关于进一步完善资助育人工作的若干思考[J].孝感学院学报,2012(1):105—106.

[2]裴巧玲,姜德红.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高等职业教育 (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09(6):59—61.

[3]刘家梅.高等教育资助育人的改革思考[J].湖北社会科学,2011(5):170—173.

[4]周海英,邱伟青,张智,等.完善高校资助育人模式初探[J].新西部:下半月,2009(16):182—183.

[5]浦玉忠,韩晓庆.“跟进式教育”理念的实践模式浅析[J].江苏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84—86.

[6]周红星.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2011:20—22.

猜你喜欢
贫困生资助队伍
高校资助育人成效的提升路径分析
“隐形资助”低调又暖心
美国防部资助研发能垂直起降的无人机
2600多名贫困学生得到资助
“贫困生班主任”李金林
十年筹资千万元 资助八千贫困生
结对"百千万"情暖贫困生
克力朩倾心捐助贫困生
还剩多少人?
“五老”队伍大有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