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致磊
(长春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吉林长春130117)
Ⅰ期临床试验中如何保证受试者服药问题探讨
王致磊
(长春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吉林长春130117)
受试者是否服药是影响Ⅰ期临床试验质量的一个重要环节。Ⅰ期临床试验是初步的临床药理学及人体安全性评价试验,观察人体对于新药的耐受程度和药代动力学,为制定给药方案提供依据。Ⅰ期临床试验在新药研发中具有至关重要的地位,是其他期开展的前提和依据,其中受试者是否服药是关键问题。
服药;受试者;Ⅰ期临床试验;药理学;安全评价
“Ⅰ期临床试验(Phase IClinical Trial)的目的:研究人体对新药的反应和耐受性,探索安全有效的剂量,提出合理的给药方案和注意事项,为Ⅰ期临床试验的给药方案提供依据,并对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等药物动力学进行研究”。“Ⅰ期临床试验是初步的临床药理学及人体安全性评价试验,观察人体对于新药的耐受程度和药代动力学,为制定给药方案提供依据。”可见Ⅰ期临床试验在新药研发中具有至关重要的地位,是其他期开展的前提和依据,其中受试者是否“服药”是关键问题[1]。本文就如何加强监督受试者服药,从而获得更真实的Ⅰ期临床试验数据进行了探讨。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Ⅰ期药物临床试验研究病房,从2012年4月-2013年2月共完成以健康受试者为研究对象的药物试验7项,健康受试者103人。男女比例约为3∶1,最大年龄36岁,最小年龄20岁,平均年龄为25.8岁。大部分为本校研究生和本科学生。试验进展情况和规范程度与受试者的依从性有直接关系,所以对于影响试验的许多方面都要加强注意,以下是关于受试者在试验中服药时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对的处理办法。
受试者按照试验方案要求在规定时间点采血,血样离心后,抽取血浆冷冻储存,经过干冰包裹运送到检验中心,对血浆中药物浓度进行检测,得出试验数据。某些试验在方案中规定要对试验进行避光采血及保存样本,防止在光的直射下对血中的药品有影响,发生分解,就要有严格的避光措施。影响血药浓度和药效的因素有很多,如服用剂量的多少,个体差异及个体内差异,给药途径及剂型等,这些因素的前提是——受试者服药,如果受试者未服药,或者服下后不久将药物通过呕吐的方式排出体外,就对试验结果所产生的数据造成了严重的干扰,无法获得药物真实数据,就很有可能使一个可以进行试验的药物随着Ⅰ期试验的结束而结束。
国内很多医院的Ⅰ期研究室所招的受试者中,大部分都是以学生为主,因大多医院都依托大学,所以受试者来源相对要充足一些,可将受试者的来源分为3种:“大学生、医护人员和社会无职业者”。如我院Ⅰ期临床近期7个项目中共参加试验103人,本校研究生和本科生有72人,医护工作人员17人,社会工作人员为14人。大学生的文化知识较丰富、身体健康条件、依从性较好,是理想的受试者群,所以对服药没有太大问题;医护工作人员,对试验的药物还有专业知识方面了解较多,相对其他人要更容易接受试验,是服药这一环节做的最好的一类人群;社会无职业者,较大比例是看重补偿费用,可以解决生活问题,从健康情况是否有其他疾病及文化底蕴能否理解整个试验来看都存在不足,所以这类人群在服药上的观点是分为两种极端的:一种是不管什么药,我都吃;另一种是不管什么药,我都想方设法不吃。
筛选时,在受试者签写知情同意书之前,一定要认真将本次试验的详细流程告知清楚,具体包括:试验药品及参比制剂名称、主要成分及含量、生产厂家、有效期、药物适应证及其可能会出现的不良反应、紧急情况下抢救措施、采血时间点、采血次数、采血方法、每次采血量、预估总采血量、入组标准、试验前及试验期间饮食注意情况、试验期间休息居住条件、补偿费用及时间。知情同意书上的内容一定要让受试者完全了解,以达到知情的意义,还要重点强调服药对本次试验的重要性,如果受试者对服药有较强的心理负担或表现出为难情绪,可适当讲解药物的成分和安全性,如仍不能缓解受试者对服用药物的焦虑状态,可酌情将其筛除。
访视记录填写时,应详细询问有无过敏史,以免试验中所服药物引起过敏,造成不必要的人身伤害。
在受试者进行入组体检时要和受试者多进行交流,适当谈及对本次试验服药有什么看法,有没有心理上的负担和担心药物可能会产生的一些毒副作用,也可以询问一些生活中的小事或学习状态,从谈话中初步判断受试者的性格特点及其思维方式,是否有想参加试验而不想服药的心理存在,对每一个受试者有一个初步的印象,如发现可疑,要在试验进行时作为重点观察对象。
服药场地尽量选择类似于走廊这种长条式通道,尽头摆一张桌子,两位研究者坐在桌子内侧,外侧在两边摆放两排与桌子成垂直角度的长椅,供受试者休息。受试者按服药顺序坐好在休息长椅上,服药开始后,服完药的受试者走到本排的最后一个位置坐下,其他人依次向前移动一个位置。直到服药结束为止,所有受试都在服药后2h内都要在研究者的视线之内,不得离开,按方案规定时间饮水,如有去卫生间需研究者跟随。以防止服药后,在研究者看不到情况下采取主动刺激或其他方法通过呕吐的方式将药物排出体外。
在此期间可以观察受试者的行为,是否与平时有所不同,作为重点观察对象的受试者要特别注意。
6.1 杯子要选择透明的 防止受试者在喝水的时候将药物吐在杯子里而不容易被发现,或受试者将药物咬碎溶化在杯子里,因不透明的杯子内侧都是白色,而大部分药片也都是白色,所以不易被发现。
6.2 统一发放受试服 防止受试者为参加试验不服药,而在自己的衣服上做某些特殊设置而将药物扔掉,受试服的上衣不要设置兜,排除一切有藏药可能的多余设计,袖子最好为短袖,若为长袖应在服药前使受试者将袖子挽起,过肘,以防止受试者将药物藏在挽起的袖子内,受试服颜色应尽量以灰色为主,与一般药物的颜色更容易区分,防止受试者将药物黏到衣服上而不易区分,而影响服药。
6.3 准备一个金属容器 在服药前来作为药品的容器,不宜太深,用食指和拇指能轻松将容器里的药物拿起为宜,在研究者告知开始服药前不准受试者接触药品,以保证药品在被受试者服下之前时刻在研究者的视线之内。
6.4 服药所摆放的桌子 最好是玻璃做的透明桌子,如有药物掉落,无论有意无意也好在第一时间能够看到。
服药前,要注意观察受试者的表情,是否紧张不安,默默不语,东张西望,通常人在紧张与焦虑的状态下会做出和其他正常受试者不同的举动,可通过眼神及某些动作发现异常。如果受试者有逃避服药的打算,引起怀疑,应在服药时加倍留心。
研究者应在服药开始前研究者将药物放到事先准备好的窗口之内,并再对所有受试者重新说明一下服药对本次试验的重要性,从心理上再一次警告受试者,以打消还在犹豫是否服要逃避服药的念头。并将服药姿势和方法向大家再说明一下,要用拇指和食指将药物拿起,一次拿一片(粒)放到嘴里再示意拿药的手中没有药品,张嘴示意药品在口中,并饮水咽下,再张嘴、翻舌以确定口中也没有药品残留,如服用药品数量大于1片,就将上述服药动作顺序重复,直到全部服完为止,受试者离开前要检查杯子里、手里及地面是否有药品未服,如长袖要放下袖子检查。最后方可离开至排尾坐下。并由其他研究者或护士在旁观察是否有吐药的情况发生。
最后至全部受试者均服药结束,核对剩余药物和发放药物数量相加,是否与服药前总数量相同,重新检查一下杯子、桌面、地面,确定没有药品遗留。将剩余药品封好,存至储药柜里。
观察受试者在服药后2h的表现,是否有服药后的毒副作用出现,以及时进行抢救,还应时刻注意受试者的动作,防止吐药。如在此期间内有采血点,可将受试者全部转移至采血室,按顺序采血,并要有专人在旁看守。
[1]郭晨龙.Ⅰ期临床试验研究概述[J].黑龙江医药杂志,2009(6):50.
R287
A
1007-4813(2013)02-0340-02
2013-02-04)
“十二五”重大新药创制专项:中药新药临床评价研究技术平台建设(2012)X09303017-002。
王致磊(1987-),男,硕士研究生,医师。研究方向:中医临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