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龙,王绍山,陈立军,洪立立,郭艳芬
(天津市滨海新区大港医院肿瘤科,天津300070)
回生口服液联合125Ⅰ粒子治疗晚期肺癌84例临床观察
王海龙,王绍山,陈立军,洪立立,郭艳芬
(天津市滨海新区大港医院肿瘤科,天津300070)
目的:探讨回生口服液联合放射性125Ⅰ粒子植入治疗晚期肺癌的安全性与临床疗效。方法:选择84例Ⅲb-Ⅳ期晚期肺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均首先在CT引导下行放射性125Ⅰ粒子植入治疗,观察组同时给予回生口服液(药用益母草、红花、花椒、水蛭、当归等)口服,10mL/次,3次/d,连服2周,观察生活质量、淋巴细胞亚群、肿瘤标志物、近期疗效的改变。结果:随访3~6个月,无治疗相关严重并发症发生,2组近期客观疗效相似,差别无统计学意义,但生活质量提高率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回生口服液联合放射性125Ⅰ粒子植入治疗晚期肺癌,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回生口服液;放射性粒子125Ⅰ;放疗;肺癌
老年晚期中心型肺癌,因为已经失去手术治疗的机会,治疗多以提高机体免疫力,改善生活质量,减轻瘤负荷为主。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是近年来从国外引进的一种局部性放疗方法[1],是微创穿刺和放射治疗相结合的一种治疗方法,对于局部消瘤减轻机体肿瘤负荷,改善肿瘤压迫气管所致的喘憋症状具有一定优势。但该技术仅局限于对局部病灶的处理,对于机体整体免疫力提高及改善生活质量略显不足。本文将中药回生口服液与放射性粒子植入联合治疗晚期肺癌,起到兼顾整体与局部,互补增效的作用,现总结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本组老年中心型肺癌患者84例中,男43例,女41例;年龄60~84岁,平均73岁,中位年龄72.5岁。本组病例为中心型晚期肺癌,均伴有纵隔淋巴结转移及气管压迫症状。按照国际肺癌研究会(IASLC)分期标准[1],病期为Ⅲb-Ⅳ期。均经支气管镜检或穿刺活检证实:鳞癌48例,腺癌36例。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44例,对照组40例。
1.2 仪器与设备 使用美国GE公司双螺旋扫描机,扫描条件为120 kV,265mA,层厚5mm;粒子治疗计划系统(TPS)由上海亚医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生产;国产转盘式植入枪、18 G植入针;国产放射性粒子为125Ⅰ粒子,125Ⅰ粒子为外包钛合金的密封结构,长4.5mm,直径0.8mm,t1/2为59.6 d,每颗125Ⅰ粒子组织间有效辐射直径17 mm,每颗125Ⅰ粒子表面活度0.7m Ci。125Ⅰ粒子出厂前经过检漏实验、活度测量。
1.3 治疗方法 1)术前准备术前行血常规、出凝血功能、心电图、胸片、肝肾功能检查以及CT扫描确定肿瘤的部位、大小。术中需背部穿刺入路的患者,术前3 d嘱床上练习俯卧位,术前30min口服可待因30mg,术后继续口服可待因30mg/次,每12 h 1次连服3 d。2)术前增强CT扫描获得肿瘤及周边情况,将CT图像数据导入计算机TPS立体治疗系统,行125Ⅰ粒子植入治疗计划。计划步骤包括:勾画临床靶体积(CTV)、三维重建;通过TPS计算计划靶体在一定处方剂量条件下所需的粒子数;计划靶体积(PTV)包括CTV外放1cm;同时勾画肿瘤周围危险器官,如脊髓。手术前打印出治疗计划以供治疗时参考。3)粒子植入在CT扫描下确定穿刺的部位,注意避开重要血管及神经。常规消毒、铺巾、局麻。穿刺到位后回抽无血液回流后每隔0.5cm放置一颗粒子。治疗后给予CT扫描进行放疗质量评估,以保证整个靶区放疗剂量充足和周围正常组织得到保护。术中监测生命体征。操作完成后拔出植入针,包扎、压迫。术后3 d常规予以心电监护、抗感染、止血、镇咳、止痛等治疗。4)2组均首先行放射性粒子植入,粒子植入术后,观察组给予回生口服液口服,10mL/次,3次/d,连服2周。对照组常规观察随访。
1.4 疗效评价 完全缓解(CR):肿瘤(转移淋巴结)完全消失,影像学检查不能显示肿瘤或仅有条索状影像;部分缓解(PR):肿瘤(转移淋巴结)缩小,乘积比治疗前减少Ⅰ>50%;无变化(NC):乘积比治疗前减少<50%或增大<25%;进展(PD):乘积比治疗前增大Ⅰ>25%或出现新病灶。生活质量评价采用KPS评分:增加(治疗后评分增加>10分);减少(治疗后评分减少>10分);无变化(治疗后评分增加或减少未超过10分)。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术后随访时间3~6个月,复查胸部CT,观察组有效率(CR+PR)89.7%,对照组有效率为87.6%,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KPS评分观察组增加率为89.4%,对照组增加率为61.3%,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复查CT可见受肿瘤压迫狭窄的气管随着肿瘤的缩小而逐渐重新扩张通畅,患者喘憋症状缓解。全组未出现胸腔积液、大咯血及肺感染等并发症。
放射性粒子植入是治疗肺部肿瘤的有效手段之一,以下情况可考虑行肺粒子植入治疗[2-4]:1)患者肺功能储备差,所需切除的肺组织超出了患者的耐受。2)患者的病变在肺内,且与周围大血管黏连,无法安全手术切除。3)患者的病变扩展到纵隔、气管、主动脉、上腔静脉或心包。4)肿瘤侵犯胸壁或脊髓,无法彻底手术切除。5)肿瘤最大径<6cm。肿瘤的大小直接影响肿瘤的局部控制率。肿瘤越大,局部控制率越低。6)患者拒绝外科手术、放疗或化疗。对肿瘤体积较大的患者,我们实行分次手术的方法,一般分成2~3次完成全部放射性粒子的植入。
放射性粒子植入术是一种微创有效的减瘤术,对于减轻机体瘤负荷有很大的优势,但对于机体整体机能的调整增加免疫力方面略显不足,联合使用中医中药则起到局部治疗与整体治疗相结合的优势,发挥两者的互补长短的功能。
回生口服液由《金匮要略》“鳖甲煎丸”与《万病回春》“回生丹”演化而来。药理实验研究证实,回生口服液可明显干预癌细胞DNA合成,具有不可逆性,属癌细胞DNA模板损伤型;同时还可影响癌细胞增殖周期,诱导癌细胞凋亡。临床使用发现,回生口服液不但具有明确抗癌作用,还具有明显地缓解疼痛、改善便秘、改善血液高凝状态等特点。可提高癌症患者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生存时间;与放化疗同时应用,可降低放化疗毒副作用,保护骨髓及肝脏等重要脏器,增强机体对放化疗的敏感性,达到增效减毒的作用。回生口服液由益母草、红花、花椒(炭)、水蛭(制)、当归、苏木、三棱(醋炙)、两头尖、川芎、降香、香附(醋炙)、人参、高良姜、姜黄、没药(醋炙)、苦杏仁(炒)、大黄、紫苏子、小茴香(盐炒)、桃仁、五灵脂(醋炙)、虻虫、鳖甲、丁香、延胡索(醋炙)、白芍、蒲黄(炭)、乳香(醋炙)、干漆(煅)、吴茱萸(甘草水炙)、阿魏、肉桂、艾叶(炙)、熟地黄等34味中药组成。本方中重用人参通补阳气,复脉固脱,补脾益肺,生津安神,有扶正祛邪之意;鳖甲为除阴虚热疟,解劳热骨蒸之药,具有滋阴潜阳,软坚散结的作用,2药合用,为本方君药;红花活血通经,祛瘀止痛;川芎活血行气,祛风止痛,为血中之气药;三棱有破血行气,消积止痛的功效;水蛭,咸、苦,平,有毒,祛瘀通经消癥;虻虫逐瘀血,破下血积、坚痞、癥瘕、寒热,通利血脉及九窍,2药合用,其祛瘀消癥的功效更强;干漆,辛、苦,温,有祛瘀通经消癥的功效,阿魏消积,诸药合用,能消积化瘀,共为臣药;乳香性辛、苦,温,调气活血,定痛,消肿,生肌,香附利三焦,解六郁,消食化积聚、痰饮痞满,益母草活血通经,祛瘀止痛,3药合用,有调气止痛之功效,为佐药;药用醋制,醋有缓急止痛,舒缓经络的作用,同时,醋还有调和药性,兼制药毒的作用,为使药。通观本方,诸药合用,能补气、益津、活血、化瘀、通经,共奏养阴扶正、消癥化瘀之功效[6-8]。
[1]李忠勇,高惠波,金小海,等.近距离治疗肿瘤的放射性粒子研究进展[J].同位素,2011,24(2):118-123.
[2]张福君,李传行,吴沛宏,等.125Ⅰ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局部晚期肺癌的对比研究[J].中华医学杂志,2007,87(46):3272-3275.
[3]魏宁,徐浩,祖茂衡,等.CT引导下125Ⅰ粒子植入治疗恶性肿瘤疗效观察[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2,26(5):461-462,466.
[4]唐洪成,陈光伟.百合固金汤联合NP方案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30例疗效观察[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27(4):615-616.
[5]杨会彬,范丽霞,刘妙玲,等.回生口服液用于食管癌放疗患者效果观察[J].山东医药,2012,52(15):77-78.
[6]肖桦.回生口服液调节机体抗肿瘤免疫功能的实验研究[D].成都:成都中医药大学,2007.
[7]尤杰.刘嘉湘教授辨治肺癌经验[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27(2):185-186.
[8]吴建春,李雁.原发性支气管肺癌中医证治规律的研究[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27(6):930-932.
R273
B
1007-4813(2013)02-0279-02
2012-12-04)
王海龙(1976-),男,硕士,主治医师。研究方向:肿瘤中西医结合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