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彦
(上海铁路车辆工贸有限公司南京分公司 江苏 南京 210000)
2011年我国在美国上市企业频频因为财务造假而遭到美国司法部门的调查,给我国在美国上市的企业造成了不小的损失和震动,并且对于即将赴美上市的企业施加了阻力。同时会计人员不诚信和不道德的造假行为会掩盖企业的经营现状,掩盖企业实际存在的风险,不利于我国企业和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
会计职业的道德诚信是会计从业人员在会计法律法规外进行自我约束、提高自身职业素质的一种重要道德规范。法律法规对于行业内从业人员的规范是“必须做”的事情,而道德诚信是从行业人员自身出发,通过社会风气、习俗、荣辱观等来对其进行自身约束,告知在从业过程中“应该做”的事情。从业人员通过提高自身的道德诚信,能够使会计人员在法律规范的条件下,正确积极地履行自身的义务和权利。在从业过程中保持道德高尚,与行业中违法乱纪的行为始终保持界限,同时保持诚信的工作态度,避免徇私舞弊和乱用职权的行为,通过和法律法规相结合,共同推动会计行业职业素质的提高,同时还可以纠正行业内部的不正之风。
会计职业道德诚信的良好建设和发展,能够时刻督促和约束会计人员的工作和学习,同时其思想和思考都会以职业道德诚信为基础,并作为从业的规范。良好的道德诚信,能够使得会计人员努力工作、爱岗敬业、依法办事、遵守规则、廉洁诚信,通过不断提高自身的工作技能、职业储备和职业素养来谋取职业的发展。通过道德诚信的约束,不断进行反省和提高,自我完善,从而在反省中不断提高自身的职业和非职业素质,从而锻造高素质的会计人才。
会计工作是企业经济活动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因而会计职业道德诚信的提高在提高会计人员素质的同时,也能够提高会计人员劳动后得到的会计信息质量。会计信息质量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企业的决策和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决策。有些会计人员不遵守职业道德和诚信,在会计工作中弄虚作假、徇私舞弊等会造成最终得到的会计信息质量低劣,造成企业的投资经营决策的失误,给企业造成损失。通过会计职业道德诚信的建设,能够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素质,能保证其在工作中时刻保持着良好的职业素养和诚信公正,从而来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在国家经济发展过程中,政府、企业以及居民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政府、企业和居民对于会计信息都非常的关注。在政府方面,涉及到政府的税收、国家经济决策、经济健康发展以及国家经济宏观调控等;在企业方面涉及到企业自身的决策和发展;在居民方面涉及到投资借款等。因而高水平的会计职业道德和诚信能够在提升会计从业人员的素质的同时,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保证会计信息使用者能够得到真实确切的信息,从而做出正确合理的判断,保证国家经济的平稳健康发展。
在我国现有的会计法规中,有《会计法》、《会计行业准则》、《刑法》、《证券法》等来对会计人员在日常的会计行为进行约束,并对出现的一些徇私舞弊、违法乱纪行为做出控制和处罚。对于现有的法律法规,在会计从业人员违反行业的职业道德诚信问题上,没有具体的细分规则和监管措施,同时监管的手段也不够清晰。因而会计人员道德诚信问题上出现的问题,监管部门通常更多的只能使用行政处罚来对其进行规范,处罚手段比较宽松,这使得会计人员在违反道德诚信上的成本较低,使得收益大于成本,助长了违反道德诚信之风。同时部分会计人员在道德诚信上的违反可能是受到幕后人员的指使,法律法规对幕后人员的监管较少,通常只是对直接人员进行相应的处理,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会计人员违反道德诚信的问题。
与国外发达国家要求企业的会计从业人员每年要完成一定量的职业道德教育课程相比,我国企业在对企业内部会计人员的道德诚信再教育上显得很缺失。国家在政策上没有明确要求企业对会计人员进行再教育,因而从企业节约自身成本的角度出发,企业职业道德诚信教育积极性会不高。并且有些企业会要求会计人员违反职业道德诚信,编制假的会计信息,从而来达到粉饰企业业绩或者其他经济目的,这样企业就更加不会投入成本在会计职业道德诚信上。
我国在道德诚信上的教育更多的在于知识的传达,对其研究也是比较注重会计职业道德诚信体系的建设。对于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诚信问题,需要从多个方面去进行分析,然后找出相关因素和深层次原因,再去研究找出相关对策,例如职业道德诚信和职业动机和职业发展的关系,与现有的法规的关系,与现有的经济发展和政治因素之间的关系。在研究投入上的不足,导致我国道德诚信教育上的所处层级较浅,并没有从会计从业人员切身利益角度考虑。另外还会造成高校对从业人员的教育显得粗犷,不能从一开始为他们设定道德规范,在诚信道德上教育研究的不足,使得高校的教育都注重在学生的专业知识培养上,片面地以企业需求来对学生进行培养,忽视了对学生的职业道德诚信教育,从而造成会计人员从基础阶段就有职业道德诚信缺陷的问题。
面对激烈的从业市场,会计人员为应对企业要求要保持较高的专业水平,同时为了表现出较高的专业素质水平,通常对一些资格证书较为看重,从而忽视了自身道德诚信的培养。高校教育与企业需求的缺陷导致从业人员在从业过程中,也对道德诚信的关注度不够。同时会计从业人员为了自身的利益,将个人利益放到道德诚信之前,忽视了职业整体部分中的道德诚信问题,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专业水平中去。并且在企业的工作过程中,企业环境影响其降低本身的道德诚信观,也会造成会计从业人员受迫性的道德诚信观念缺失。在工作中受到利益诱惑,本身职业素养不强,不敬岗爱业,不洁身自好也容易因为受到诱惑而忽视道德诚信观。
会计工作人员存在社会之中,必然会受到社会中的各种关系影响,同时相对于社会更小的会计行业中来说,一些行为很容易被潜移默化的影响到。一个道德诚信低下、公共道德意识淡薄、自私自利的行业环境下,对于行业内从业人员的道德诚信会造成很深的影响,要想靠会计人员自身始终保持高尚的道德诚信观,不是长久之计。因而需要从宏观的角度来对行业环境来进行净化,不能期望于会计人员来改变行业环境。通过行业规则的制定以及宣传教育,同时在资格证书中加重对会计职业道德诚信的成分,提高对会计人员道德诚信的要求。要利用规则与道德谴责并行,对一些行业内不道德诚信的行为做出处罚。
不完善的制度会给一些会计人员造成可乘之机,减少了他们违反道德诚信的成本。对于这些违反职业道德和诚信的情况,要从完善行业制度和法律规则协同的角度出发,完善法律规则制度,这样不但有利于道德诚信管理问题的有法可依,有道可循,还可以促使会计职业道德诚信体系的建设。在完善立法和建立规则的同时,要注重加大执行过程中的力度,对发现的徇私舞弊和造假行为要加大惩处力度,增加违反道德诚信的效益成本。另外,在整个监督的过程中,要注重监督方式的转变。不仅需要大众舆论监督,还要将内部监督,例如部门审计、税务监察等,结合在一起,提高监督的效率和协同作用,这样在能够提高监督的效果的同时,还能够有助于社会风气和行业风气的转变。
会计人员对道德诚信不遵守的部分原因是没有意识到其在工作和职业发展中的重要性,同时教育的不到位也使得会计人员在意识上形成真空。因而国家不论是在高校还是企业,都需要加强对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诚信教育,并且这种教育应该贯穿于从业人员的整个职业生涯。在教育制度中,应该注重会计人员的道德诚信规范教育,改变以往直接知识灌输的教育道德诚信制度,要从从业人员的角度出发,制定适宜的教育方案,让他们能够充分认识到道德诚信问题的重要性,并为他们树立起良好的典范作用,这样能够提升教育的效果,也能提高从业人员的学习积极性。对于企业教育而言,国家制定规则让企业会计人员能够定期或者在一段时间内完成道德诚信的教育培训,保证道德诚信教育在其职业生涯过程中的持续性。同时企业教育培训的过程中,国家在道德诚信教育上给予一定的补贴,这样能够提高企业参与会计人员道德诚信培训的积极性。另外,对于整个的教育过程可以设计一套评价体系,这样能够对教育的效果进行实时的评价并做出有效的改变,也有利于提升教育的效果和节约教育的成本。
通过职业道德诚信的监督体系、教育体系以及评级体系的整合。建立完整的体系,能够使会计人员、监督人员以及执法评价人员各司其职,不断地完善自己。教育体系完成基础的教育培训工作,这样利于监督和评价效果的体现并为监督和评价体系打下基础。监督体系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强制性,给予教育和评价体系顺利运作的保障,同时还会对一些违反职业道德诚信的问题给予一定的惩罚,纠正某些个人和企业的不正当行为,保障体系运行的流畅性和完整性。评价体系对教育效果和监督效果进行积极评价,并做出引导,起到积极评价,积极引导教育和监督体系的不断改变和完善。三个体系构成一个整体,不断地共同作用,相互补充,相互完善,共同促进体系内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诚信的提高。
[1]潘洪海:浅谈会计环境对会计职业道德的影响[J].大众科学,2007(18).
[2]李丽华:浅谈会计职业道德建设[J].今日世界,2006(11).
[3]全国高级会计师资格考评结合教材编写组:高级会计实务[M].企业管理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