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启红
摘要:当前,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考评存在着考试的内容教材化、考试的方法教案化、评价的方式简单化、考评主体单一化、忽视考评结果的科学分析等弊端。可以采用“综合全程考评体系”,解决上述弊端。
关键词: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综合全程考评体系
中图分类号:G42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13)01-0131-02
一、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考评方式必须改革
1.当前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考评现状
当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行的是“一张试卷定成绩”的教学考评方式。这种应试教育观念影响下形成的传统考试模式早已在人们心中根深蒂固,相当一部分教师还没有从应试教育的窠臼中摆脱出来,存在没有纸面考试就不适应、不采取结构分值就不放心的积习。教师为单纯的考试而机械教学,学生为应付考试而死记硬背。
2.改革和创新教学考评体系是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在要求
那种忽视学生的能力和素质,以教师简单评定等级分数、学生机械记忆、简单了解课本知识应付考试、重知识点考核轻实践考核的传统教学考评体系,已经明显不能满足新时期对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本质要求,也无法满足高职教育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内在要求,已成为制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改革向纵深发展的瓶颈。
二、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考评中存在的弊端
1.考试的内容教材化
传统的考试体系,要考的内容基本都是来自于课本教材。许多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考试的试题几乎都可以在教材或笔记中找到原封不动的答案。学生基本上不用动脑思考,考试时把答案原样照抄就行。教师在命题设计上既没有考虑高职生的学习特点,也没有考虑学生的学习实际,没有注意把课堂理论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缺乏针对性,导致试卷“死题”多、“活题”少,客观题多、主观题少。这种被教材束缚的试卷不但不能发挥学生的创造性,还容易助长其惰性,使学生产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只要在考前“临阵抱佛脚”、突击背一下课本就万事大吉的侥幸心理。
2.考试的方法教条化
长期以来,用考试作为成绩评定的标准的观念已经根深蒂固,形成了一定的思维定式。高职院校中普遍存在没有纸面考试就不适应、不采取结构分值就不放心的积习,考试似乎成为考评的唯一方式。教条化的考试体系不仅难以考查学生运用理论分析具体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且难以反映高职学生的内心思想世界,更难以发展学生个性特长、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推进学生科学世界观的形成。
3.评价的方式简单化
目前,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成绩计分主要由“平时成绩+期考成绩”两部分组成,两个部分按四六开或三七开的比例进行期末成绩评定。但由于教师对学生的平时表现缺乏了解,实际操作中平时成绩常常是任课教师凭印象随意打分,或者按考勤情况、或按平时一两次作业直接定夺。由于教师没有认真去考量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平时表现,使得有些学生已经出现违反校纪校规的行为、受到学校的纪律处分,但该门思想政治课的成绩评定却是良好甚至是优秀。由于考评缺乏科学性,就很难让学生信服,根本谈不上衡量了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和道德品质水平了。
4.考评的主体单一化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是高职院校有别于其他高校一个最显著的地方。这种培养模式不仅要求在教学、实训等环节上校企双方人员共同参与,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同样需要双方共同参与,学生在实验、实训、设计、实习等实践教学实践中的表现应该听取企业人员的评价意见。因此,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结构中,既有专职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的一线教师,有从事学生教育管理的辅导员、班主任,又应有工厂车间里的师傅、技术员等企业方的人员。只有校企双方共同承担育人的责任,才能形成更大的教育合力,切实提高教育管理工作的实效性。目前的考评仅限于任课教师作为单一的主体,以课堂为中心来考查学生,忽视学生在课堂之外以及“工厂车间、服务场所和田间地头”的表现,是不全面的。
5.忽视对考评结果的科学分析
对考评的结果进行科学分析,是进一步提高教师教学质量与检测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手段。但是,在传统的考评体系下,课程考试结束后,学生往往关心的是自己的考试卷面分数,认为“60分万岁”,考试及格就行。而授课教师也仅简单地计算学生的考试通过率、及格率,既不重视对考试成绩的总体分布进行统计,也不重视对考试的难度、区分度、复盖度等指标进行比对与分析。这样一来,教师盲目地教、学生被动地学,考评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很难在下轮的考试中得到克服与改进,更难以达到好的考试效果。
三、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综合全程考评体系”的构建
1.“综合全程考评体系”的内涵
“综合全程考评体系”是一种系统的全新教学考评体系,与传统的考评体系相比,有较大的改进与创新,具体体现在考评的内容、形式、过程、主体以及考评结果五个方面。具体讲,就是从高职学生的学习特点出发,着眼于课程目标本质功能的实现,着力于课程特点的要求,用“多样、综合、全程、科学”等多种考评手段来克服和改进当前考评中存在的“教条、简单、僵化、单一”等种种弊端与不足。在考核手段上淡化考试的显性特征,寓考于学,寓考于做;淡化考试体系的刚性特征,增进考评的参与性、全程性、自主性、实践性、多元性和创造性,最终达到以考促学,“以考免考”的改革目的,进而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综合全程考评体系”定位于主动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改革与发展服务。
2.“综合全程考评体系”的核心
“综合全程考评体系”的核心是全面贯彻人才个性化培养与成长的教育教学理念,通过改革、完善考试方案,优化“考试”这一重要的教学管理环节,使“因材施教”在规范化的培养环节、手段、过程中得到充分保障,从而促进学生个性化的发展和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功能,最终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效果和人才培养的质量。
3.“综合全程考评体系”要实现五个转变,全面衡量高职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与道德品质
(1)考试的内容从拘泥于教材向贴近学生的学习实际转变
一是考试的内容不再拘泥于课本和教材。在“综合全程考评体系”下,考试的题目,不再原封不动地直接来源于课本或教材中的内容,避免学生死记硬背,防止学生考前临时“抱佛脚”,突击背一下的侥幸心理的滋生。在命题设计上更加注重“活题”,避免“死题”,考出学生的真实水平。授课教师把“活题”设计成两类。一类是“指定题目”。 教师布置“指定题目”任务,提供选题的范围和参考资料,学生可以在指定的范围内自由选题。学生可以在撰写论文、案例分析、文献综述、社会调查、演讲比赛及辩论等多种备选形式的“指定题目”的完成中得到锻炼、交流与启发。另一类是“开放式作答”题目。教师不提供选题的范围,由学生根据自己关心或关注的社会热点、焦点、难点等问题自我设计命题。学生自我设计命题要求既不能简单地“克隆”书本,又要有难度适中的应用基本理论解决现实问题的案例。“开放式作答”为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展示内心世界、拓展思维空间、发挥特长优势提供了选择空间。“活题”的设计注重考查学生的基本理论素养和应用能力,引导和启发学生对社会现实问题从思考“是什么、为什么”发展到“怎么看、怎么办”,使学生有更深层次的认知与思考,纠正了死记硬背、敷衍了事的学习风气,真正做到寓考于学,寓考于做,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与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养成爱动手、勤思考的好习惯。
二是考评的内容贴近高职生的职业素养。“综合全程考评体系”在考评内容重点对学生职业操守、素质养成、法律法规方面进行综合考查。重视对学生的诚信品质、敬业精神、艰苦创业精神和责任意识、遵纪守法意识、团队合作能力等与职业态度相关方面的考评。
(2)从教条化的考试向灵活多样的考评方式转变
要从教条化的思维定式中解放出来,改变没有纸面考试就不适应、不采取结构分值就不放心的教条做法。根据课程的不同特点,“综合全程考评体系”中的考试不再是考评的唯一方式,而是采用开卷与闭卷相结合、笔试与口试相结合、实践活动与论文写作相结合、项目成果汇报、情境表演、能力测试等多种灵活的形式。
(3)从简单化的考评向“综合、全程”考评方式转变
“综合全程考评体系”的两个突出特点,一个是综合考评,另一个就是全程考评。这样,就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考评中的“一张试卷定成绩”的简单化的做法,平时成绩的评定也不再是授课教师凭印象随意打分,或者按考勤情况或按平时一两次作业来直接定夺。采用综合、全程的考评方式,使考评更显公平、公正,学生也容易信服。首先,综合考评包括各个项目。如平时作业、课堂提问、讨论、报告、专题性研究、社会调查、学生素养积分等各项,评价由学习的过程、结果、学生评价和教师评估等构成。学习过程评价包括考勤、态度、学习效果、诚信学分银行等;学生自我评价包括自我评价问卷、个人学习档案等;教师评价包括作业、论文、评语、鉴定意见等方面。其次,就是全程考评,强化过程管理,把结果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相结合,将学习过程纳入课程考核的范围,成绩评定涵盖课程学习的全过程,包括到课情况、课堂参与、小组研讨、实践教学活动表现及成果、作业完成、期末考试等所有学习环节,实现教学评价过程化,真实反映学生知行统一的全过程。这样一来,大大改变了学生为了考试而学习的功利性倾向,改善了学风、考风,促进了学生良好品质的形成。
(4)从单一化的考评主体向多样化的考评主体转变
“综合全程考评体系”的教学理念是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因此,参与教学考评的主体不仅有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的一线教师,有从事学生日常管理的辅导员、班主任,还有来自工厂车间里的师傅、技术员等企业方的人员。在评价实施过程中,改变以往考评成绩仅由授课教师评价的的做法,突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教学特点。即除了学生个人自评、学习小组互评、带队指导教师评价之外,同时采纳“工厂车间、服务场所和田间地头” 企业方人员的评价意见。学生在实验、实训、毕业设计、顶岗实习等实践教学中的表现交由企业方人员来给出恰如其分的评价。
(5)从忽视考评结果向重视科学分析转变
加强对学生成绩评定的客观性、准确性和科学性分析,是“综合全程考评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每一轮课程考试结束后,授课教师不只关心学生的考试分数,更重视对考试方式、考试内容、试题难度等进行深入细致的比对与分析,根据在难度、区分度、信度、复盖度等主要指标做详细的统计。在分析教育者教育教学质量的同时,也重点分析学习者的学习质量与学习效果,不断总结经验和找出不足,以便在今后的教学中加以改进,进一步强化考试效果。
参考文献:
[1]韩洁,张琪,陶晓颖. 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考评体系的创 新[J]. 辽宁高职学报,2010(9):15-17.
[2]钱艳芬. 校企合作模式下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的思考[J]. 教育探索,2010(5):53-54.
[3]王晚英. 工学结合模式下的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研 究[J]. 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08(12):8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