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承磊 傅臣家 宁镭 赵鸿
摘 要:高校承担着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与可靠接班人的重任,急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结合当前全球化的背景,以学生的接受机制为切入点、着力点,通过揭示学生接受机制,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四大原则以及六大教育路径。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接受机制;全球化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03-0163-02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党的十七大报告、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都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做了阐述,当前,经济全球化,教育国际化,社会转型的复杂环境和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对大学生思想行为产生较大的冲击和影响,与此同时,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信息获取量越来越大,要使人们接受某一种信息,其难度与以往比起来也是越来越大。因此,在这种新形势下,接受问题就成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亟待解决的难题,接受问题解决得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就找到了根本,找到了立足点。
一、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接受过程分析
为了了解当代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识状况和乐于接受的方式,促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最优化,我们采取问卷调查的方法,重点对农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度进行了调研,结果显示:
(一)大学生认为思想政治课中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学习对自己有影响
在思想政治课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学习后,19%的同学认为这对我们的生活“非常有影响”,40%的同学认为“比较有影响”,41%的同学认为“影响不大”或者“没有影响”。这表明了大多数同学感受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自己的影响。
(二)大学生经常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行为的指导
21%的同学“总是”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行为的指导,并表示从中获益。48%的同学选择了“经常”,28%的被调查者选择了“偶尔”。这个结果也说明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一个能正确引导大学生的理论思想。
(三)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有着明确的看法
在我们关于对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的看法的调查中。45%的同学表示“完全了解,相信它可以指引中国人民繁荣富强”,31%的同学认为选择了“对它有初步了解,认为它很有道理”,
17%的同学“对它有初步了解,但依然持怀疑态度”,7%的被调查者选择了“非常遥远的东西,完全不知为何物”。
(四)多数大学生经常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日常生活中传播广泛。在我们的调查中,60%的同学“经常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28%的同学“偶尔了解”。这也说明了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积极接受的,并且乐于接受的。
(五)大学生通过多种渠道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实践渠道更受欢迎
我们在问卷中设置了一些多选题来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大学生中的传播渠道和方式。选择通过“新闻”,“网络”等实践渠道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被调查者占了大多数,分别有56%,50%。可见,与一些传统的、理论性的渠道(如:课堂、听报告、书籍)相比,被调查者更偏好于实践渠道。
(六)大学生积极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与此同时,我们调查了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态度。在被调查的党员班干部,学生会成员中,有78%的同学选择了“积极学习”,有16%的同学选择了“顺其自然”。而在对其他同学的调查中,61%的被调查者选择了“积极学习”,25%的同学选择了“顺其自然”。
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四大原则
由以上调研问卷可以看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要遵循主导性与多样性相统一、个性化与社会化相统一、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统一、教育主客体互动平等四大原则。
(一)多样性与主导性相统一的原则
多样性和主导性是事物客观发展过程中不同的两个侧面。坚持思想政治教育多样性与主导性的辩证统一,是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必须坚持的原则。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过程中既要突出核心,选择主导,又要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就是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部分,以教育接受者为主导,以学生为本,同时在教育过程中要承认大学生个体的差异,关注大学生的不同爱好和需求,帮助大学生解决在日常学习生活中碰到的困难和问题,为每个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和完善发展创造各种有利条件,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
(二)个性化与社会化相统一原则
在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过程中,教育工作者要始终坚持个性化与社会化相统一的原则。既要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走与实践相结合的成才道路,满足其个人发展需要,充分展示个性;又要引导大学生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使之符合社会发展需求,推动社会发展进程。
(三)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统一原则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科学的价值观念和价值标准,它只有通过实践体验,反复的实践锻炼和长期实践养成,才能为大学生所真正认识和接受,使大学生的认识得到提炼和升华,进而逐步变为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忽视任何一个环节都会导致知行脱节。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既要保证系统的理论教育,实现价值认同,又要强化行动、引导实践、实现知行统一。因此,在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理论教育的同时,也要积极探索和建立社会实践理论教育相结合的实践育人体系。认真组织大学生参加各类实践活动,使大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认识得到提高。进而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效果的升华。
(四)教育主客体互动平等原则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中也涉及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的双层互动关系。建立起教育者与教育对象互动平等的交往关系,旨在使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方式转变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双向互动模式。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交往与共同活动,是一种教育性的交往与活动,交往实践使教师和学生之间形成角色共同体,在理解、解释和参与中达成共识,并且生成新的内容和信息,这一过程正是教师与学生互动提高的过程。
三、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六大路径
(一)改进思政教育模式,构筑精神支柱
树立“以生为本”的理念,在注重传统载体平台构建的基础上,同时从学生的精神、情感层面出发,着力培养学生主动接受意识,为学生提供一种充分体验的教育机会,根据不同人群,在合适的时机实施弹性教育,在传统的传授式的基础上加强与体验式教育的有机结合。要根据大学生自身特点,采取不同形式,针对不同的学生群体,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因材施教。将理想信念和爱国主义教育内容不断丰富充实。积极地应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工具,要充分运用新形式的网络媒介,使教育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要充分结合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将教育融入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去,不断提高广大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
(二)加强专业课程教学,发挥主渠道作用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主要阵地,学生可以在此接受系统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可以在此学习掌握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从而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时代精神和深刻内涵,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与思想政治理论课都是为了提升学子思想道德修养,因此抓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工作的同时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首要问题也就解决了。
(三)引导投身社会实践,促进知行统一
大学生唯有投身社会实践,加强在社会这个大的课堂中的锻炼,才能对国情、民情有正确的认识,才能不断理解和体会课本中的知识,深刻领悟到“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道理。并在实践中不断学习和思考,不断地充实自我,把课堂上得来的正确思想、先进理论和高尚的道德具体化,构建起符合社会规范和时代要求的价值体系。也只有通过社会实践,自我修养在知行合一的过程中不断升华。自身价值才能得到充分地发挥,帮助他人,奉献社会。真正将人生的内外价值有机统一,更好地为社会为他人做出贡献。积极地内化符合社会规范和时代要求的道德准则和价值观念,努力提升自身价值观。
(四)建设和谐校园文化,提高人文素养
相比起认知性的课堂,渗透式的校园文化通过间接地、感染的、内在的、启发的表现形式,既不易引起学生接受教育的逆反心理,又能使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影响更广泛深入。校园文化在学生的培养上发挥着导向熏陶和激励成长的作用,通过渗透式的隐性教育可以在多方面更好的达成预期的目的。因此,针对新时期学生的思想特点,从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出发,借助不同媒介,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成才观、就业观。以优美的校园环境影响人,以浓厚的文化氛围感召人,为大学生读书、科研、怡情、养性提供良好的生活条件和学习空间,引导大学生不断追求崇高的人生境界,抵制低级趣味,进而促使其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
(五)加强网络平台建设,实施网络育人工程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网络在思想舆论阵地建设上有重要的战略地位。网络作为现代大学生交流信息、了解社会的重要媒介,与现实文化教育一起,已经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网络文化,弘扬马克思主义,在网络上用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占领网络的制高点,保证先进文化的旗帜引领作用。大学生是我国网络的主要受众,提升大学生网络道德素质,对大学生整体人文素质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加大网络防范和监督力度,提高校园不良网络信息的预防能力。使网络成为大学生接受社会主义文化熏陶,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沃土。
(六)发挥榜样示范作用,突出旗帜作用发挥
调查结果表明,学生中的先进代表——正式党员和预备党员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感远远高于入党积极分子和团员。显然,榜样在引领价值取向上有着重要作用,榜样就是力量,榜样就是旗帜。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善于利用榜样的力量,要善于发挥旗帜的功能,尤其要借助榜样的力量和旗帜的功能,在深度上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影响力、劝导力。这样,榜样受众群体的行为自然得到规范,思想自然得到提升。因此,我们要加强对学生中的先进分子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充分发挥先进分子的榜样作用,营造社会主义和谐校园文化,用先进带动后进,从而全面提高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感。
(责任编辑:石 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