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杜尚荣 李 森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与深化,教学改革备受关注。诚然,多年来的教学改革在教学理念、内容和方式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辉煌成绩,但仍然存在诸如学生悟性培养缺失等问题。学生的“悟性”品质在学生的健康成长过程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对学生“创造性”的培养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有鉴于此,本文拟在对当前教学改革反思的基础上,讨论学生的悟性培养及其对当下教学改革的基本诉求。
“科学技术史上的无数事例都告诉我们,许多科学体系和人造之物的创造者,当初都不是靠逻辑的推理完成创造的,而常常是借助直觉、想像、猜想、幻想等认识能力类的非理性因素领悟到某种客观逻辑,或‘瞎想’、‘乱编’出某种东西来,然后在研究中逐渐认识到这种客观逻辑的存在,或创造出某种东西来。”[1]事实上,这里所指的直觉、想象、猜想、幻想等非理性因素很大程度上指的就是人的“悟性”。悟性是人的基本属性,人人有之。正如明末清初学者陆世仪曾说,“人性中皆有悟”。[2]然而,究竟何为悟性?有学者认为,“悟”是对对象本性或内蕴的一种直觉的、明澈的关照和透察,而“悟性”则是对对象本性或内蕴的一种直觉的、明澈的洞察或领悟能力。[3]还有学者更形象地阐述了悟性的基本内涵,认为“悟性”是一种近似于“灵感”的心理现象,它是指某一瞬间,对生活、对事物突然有所感悟,是一种灵性的表现,其实质是对人对事物的分析与理解能力,其特征是豁然性和突变性。[4]可见,悟性是人认识事物时所表现出来的一种领悟能力,是对事物的整体认知和感受。这种领悟能力能使人更容易接近事物,更容易在人的思维活动中形成跳跃式的拓展,产生新颖的想法。衡量悟性优良的两个最基本的指标是“悟点”和“悟感”。所谓“悟点”,是指人能领悟到事物之理的最低状态,悟点越低,越容易领悟到事物之理,说明人的悟性高;悟点越高,表明越不容易领悟到事物之理,即悟性较差。所谓“悟感”,是指人对领悟对象的敏感性程度,犹如常说的“语感、乐感、快感、美感、色感、灵感、情感、数感、幸福感”,等等。一个人对领悟对象的敏感性强说明其悟感好,即悟性好:反之,悟性差。每一个人的悟点和悟感都是有差异的,即使是同一个人对不同事物所产生的悟点和悟感也是有所不同的。这就决定了人的悟性表现出很强的个体性特征。悟性受人的先天遗传因素的影响,但更多随着后天环境刺激或教学培养等方面的变化而受影响。也就是说人的悟性是可以通过后天培养而得以提升的。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奥托曾说:“所有的人都有惊人的创造力。”[5]这不仅表明了“创造”是人的基本属性,而且说明了人的“创造力”是巨大的。同样,德国哲学家恩斯特·卡西尔在《人论》中论述道:人是符号的动物,人性本不是一种实体性的东西,而是人自我塑造的一种过程,真正的人性无非就是人的无限的创造性活动。[6]显然,这进一步表明了“创造”是人得以存在的基本方式。然而,何为创造呢?有学者认为,创造有真创造和类创造两种。所谓真创造,是指科学家和其他创造发明家最终产生了对人类来说是新的知识和有社会价值的成品的活动。所谓类创造,是指类似于科学家的创造。这种创造对个人来说是新的,而对人类来说是已知的,所以这种创造性活动称为类创造。[7]这里的真创造实指科学家对新事物的发明创造活动,他们的活动领域通常是开阔的、真实的现场,且接近的是自然状态下的事物,而类创造主要是指学生的学习活动。学生的学习活动带有明显的间接性,通常是在虚拟现场(教室)通过教材的呈现而间接地认识事物。虽然对人类而言,学生认识的对象是已知的(教材中已呈现),而对于学生个体而言却是未知的。[8]因此,学生的学习活动本身也是一种创造性活动。而人类的创造性也正是通过不断间接或直接的学习与实践的方式培养起来的。当然,科学家和发明家不是一生下来就是,也要经过不断学习、探索和实践,在经过多次的失败体验之后,由希望成功到尝试成功,再由尝试成功最终到真正成功。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人的创造性培养是必须要经过学习的过程(主要是经历教学活动的过程),或者说教学活动是培养人类创造性必不可少的活动。这就内在地决定了教学是追求教学主体创造性发展的活动。从另一个角度而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需要具有创造性的人才。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坚持教育创新,深化教育改革,……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这在一定意义上为教育教学改革划定了目标任务,要求教育必须为培养创新型人才服务。而这一目标任务的最终落成还得具体到每个教学活动环节之中。因此,我们认为,创造性是教学活动的自觉追求。
悟性和创造性都是人在与外部世界互动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种能力和特性,都是人赖以存在的基本属性。但悟性更多指向人的精神世界,即人的精神领域的领悟、明了和理解,其目的是在人的精神世界产生一种豁达、明了的感觉,这种感觉是由于对事物有着整体、全面、深入的认识,形成的一种较为清晰的事物形象以及事物与事物间所蕴含的深刻事理的认识;而创造性更多指向外部世界,即改造事物的面貌,其目的是生成新的东西。表面上看,悟性和创造性相差甚远,但二者却有很大的内在关联性。比如,海纳特(Heinelt,G.)博士曾说:“我们一般把创造力理解为某种能力、力量和才能,用综合的并非十分精确的概念来说就是:直觉、想象、灵感、富于想象力、发明天赋、独创性或(更科学的表达)创造性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的幻想力”。[9]显然,这其中的直觉、想象、灵感等就是悟性的主要表现形式。另外,悟性和创造性的关联性还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悟性是创造性的基础和前提
创造是产生新事物的过程。因此,根据创造性发挥过程中所创造的新事物与已有经验的关系,可以把人的创造性活动分为连续性创造、跨越式创造和突发奇想式创造。所谓连续性创造,是指所创造的新事物与已有经验之间,就其本质内涵而言是没变的,只是事物本身的一种外延式突破。比如,从必须要人驾驶的飞机,创造出无人驾驶的飞机,这二者之间,就内涵而言,没啥变化,其工作原理相同,但就外延式上而言,则有了极大的突破,由超大型变成微型、由必须要人驾驶改造成无人驾驶等这些都是历史的创举。所谓跨越式创造,也称为类比式创造,是指所创造的新事物与已有经验在本质内涵上发生了变化,即二者分别处于两种不同的物群。如鲁班根据带齿的野草发明了锯子。所谓突发奇想式创造,通常是指一种偶然的发现,如击石生火、凭灵感创造等。在这三种创造模式中,逻辑理性式思考固然十分重要,但是每一种创造模式都离不开人的悟性,尤其是跨越式创造和突发奇想式创造更是需要良好的悟性参与。如果没有悟性的参与,即使手被野草划破再多次也不会启发鲁班对锯子的发明;如果没有悟性的参与,偶尔的击石现象也不会引起人类祖先对击石取火的关注。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悟性是创造性得以发挥的基础和前提,没有悟性的参与,创造性难以发生。
2.悟性可以在创造性活动中提升
悟性是指向人的精神世界的,悟性的内在表达通常是通过直觉、想象、领会、觉醒、灵感等方式在人的精神世界达到一种豁然之态或融会贯通;悟性的外在表现却难以描述,以致悟性通常不容易被人所理解而被认为是一种玄乎莫测的东西。事实上,悟性通常是以创造性的方式表现出来,同时悟性也可以在创造性活动中得以提升。首先,从表现方式来看,学生的悟性固然有很多诸如觉醒、领悟、理解等方式可以表达,但是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创造性活动也是表达悟性存在的不可或缺的方式。比如,学生在其悟性的积极参与下对所学知识进行重新理解、整合,使知识与知识之间融会贯通,从而更好地感悟知识背后所蕴含的深刻意义。然而,学生在进行积极感悟的过程中必须突破已有思维习惯,产生一种新的认识,显然这本身就是一种创造性活动。其次,从提升悟性角度来看,创造性是提升悟性的比较有效的方式。学生在进行创造性学习活动中,需要丰富的灵感、想象力等,正如成尚荣研究员所说,学生进行创造性活动之前提是需要一个“胡思乱想”的过程。这里的“胡思乱想”实质上就是学生在尝试进行信息资源重新匹配的过程,或者说是积极调动学生悟性参与的过程,而且这个过程必须持续不断地进行,以致有人认为悟性的实现(即悟有所得)之前总是要经历一个“百思不得其解”的过程,再经过多次尝试得以启悟之后,灵光一闪,心领神会,豁然开朗。因此,可以说学生进行创造性活动的过程,也有效地训练和提升了其悟性素养。
上述表明,学生的悟性与其创造性的发挥有着密切的关系,而学生的创造性又是当前课堂教学的一种内在的、自觉的追求。因此,把培养学生的悟性视为课堂教学的应然追求是合理的,也是必要的。
现实教学中,受科学理性主义的强势影响,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几乎都染上了“科学”的色彩,认为经得住推敲的、符合逻辑的、可以重复验证的即为科学的,否则是不科学的。更致命的是把学生接受科学的知识当作理所当然,而接受非科学的知识则是不可理喻。这样一来学生的逻辑理性思维得到了极大的训练和发展,而悟性思维则严重缺失。教学中学生悟性缺失还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教学中师生的悟性意识不理想。访谈中发现,很多人都认为,悟性很玄不容易理解。其实,人的悟性与诸如创造性之类的属性一样容易被人接受,只是人们对创造性提得多也就更习惯而已。二是有关师生悟性的研究处于有待进一步加强的境地。目前的研究成果还只是一些零碎的小论文,还缺乏一个比较系统、完整的论述。三是有关学生悟性能力的培养还缺乏一个相对明确、系统的实施方案。这就为今后的教学改革提供了较大的思考空间。
虽然悟性思维方式是杂乱的、无序的,或者说是“不科学”的,但学生的悟性是最不应该忽视的。其理由有二:第一,就教学活动本身而言,它是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活动,人都是带有主观感受和情绪色彩的个体,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不可能完全按照逻辑推理进行,就像夫妻之间的吵架,从逻辑学角度而言,简直是无理取闹、不可理喻。显然,解决类似夫妻吵架这类“无逻辑”的教学问题,是需要考虑师生个体的主观感受和情绪状态的,这在交往心理学上被称为情绪推理。第二,人在认识事物的时候,是期望通过主观认识发现事物的客观真理。人的主观认识不仅仅需要逻辑理性的参与,还需要更多非逻辑因素的积极配合。比如,地球有引力导致苹果往下掉,这是事物间的逻辑联系,但是苹果掉到千千万万的人头上只当一个平凡的小事,偏偏掉到牛顿头上则激发了他对地球引力的思考,这却是偶然的、非逻辑的。这至少说明一个问题,牛顿对该问题的悟点很低,其悟性良好。显然,悟性在学生的学习与生活中十分重要。但是,现有课堂教学中学生的悟性又存在上述缺失现象,这就客观决定了当下的课堂教学必须使学生的悟性得以复归。同时,这也为当下教学改革提出了新的任务和挑战。
针对如何使学生悟性复归的问题,我们认为可以从四个方面进行思考。在教学目标上,培养学生科学理性的同时,应强调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比如道德、修养、艺术、审美等人文精神的解读和领会,需要的更多的是学生悟性的积极参与。就教学内容而言,以学生兴趣为契机,革新那些陈旧、死板、繁琐的教学知识,增添教学内容的丰富性和多样性,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悟感。在教学实施方面,首先是体验积累,降低“悟点”。庄子在《庖丁解牛》中谈到,“道进乎技矣”。没有规矩和技术的娴熟,也无所谓巧;没有数千头牛宰割的实践,也无从感悟。“道”乃是积学累功所致。[10]这其实就是通过拓展学习范围,积累丰富经验,为学生处在较低的悟点而启悟作准备。这里的“准备”意味着两层含义。一方面,增强学识、提高修养和增加阅历,可以降低“悟点”。比如,设计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在活动过程中分享真实的感受和体验。陆世仪认为,“悟头始出,必有功夫不断”,“得悟亦不难,须继之以躬行”。[11]这就是说“不断实践,亲身躬行”是培养学生悟性的必经途径。另一方面我们也应明白:学识、修养和阅历只是“悟”的基础,而不是所有的人具备了一定学识、修养和有了一些阅历就能“悟”出些什么。这还需要结合一定的悟感,方能有效产生悟。其次是启发诱导,培养“悟感”。即通过适时启悟、养成学生感悟的习惯,在长期的实践体验中增强学生的悟感。这里的启发诱导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抓住悟机、把握悟缘。①孔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朱注”云:“愤,是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是口欲云未能之貌,必待其如此乃启发之。作为教师要善于抓住学生的“愤”“悱”之机巧妙暗示,指点迷津,使之茅塞顿开,豁然开朗。二是提供训练机会,多读多练。叶圣陶先生曾说,“多读作品,多训练语感,必将能驾驭文字”。因为,书读多了,背得熟了,学生对书中的文与道则会产生愤悱之心。此时,只要教师加以启发诱导,渐渐地就会产生如朱熹所说的豁然开通的效果,既领悟了道,也掌握了文,文道结合、融会贯通。其三,养成质疑习惯,发展求异思维也是必要的。教师的点拨和诱导还只是一种外在的影响因素,要想有效训练学生的悟性思维,还得需要学生发自内心的、积极主动的参与,这就需要学生形成一种长期质疑的习惯和发展一种开放性的、创造性的思维能力。就教学评价而言,要多组织发展性评价。这里的“发展性”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以学生的整体水平(或平均水平)为参照而衡量学生的发展状况;二是通过对学生个体的前后两个阶段进行比较而得出其发展状况。后者比前者更容易激发学生的积极主动性,特别是针对发展相对滞后的学生,更能促进其发展的内在动力。
教学中学生的悟性培养对其创造性的培养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然而,现实教学中学生的悟性培养正面临着诸多的困境或遮蔽,这就为当前教学改革提出了新的诉求。
首先,责任意识上,增强教师对学生悟性培养的意识。教学是传递人类文化知识的活动,但教学不能仅仅是教师把大量的知识传授给学生的单项活动,教学还应为培养学生能力担当起应用的责任。也就是说,教学中教师必须帮助学生把吸收的知识内化为自身素质或能力,更重要的是充分激发学生悟性和创造性,这些是影响学生当下学习质量以及将来进一步更好地学习的关键因素。因此,在今后的教学改革中应增强教师对学生悟性的培养意识,以便教师能更好地把学生的悟性与创造性的开发活动有意无意地贯穿于每一个教学环境中。
其次,教学态度上,需要同等对待学生的悟性培养与创造性培养。这就是说在今后的教学改革中,无论是教学目标的确定,还是教学内容组织的选择,都必须做到在大力倡导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同时,重视学生悟性的开发与培养,特别是科学理性处于强势地位的今天更应该牢记,不能厚此薄彼。对学生而言,缺了创造性,其悟性的发挥难以尽兴,可以说,对事物整体理解使其蕴含的事理在人的精神世界形成 “融会贯通”,这本身就是一种创造性行为。缺了悟性,学生的创造性也难以发挥,特别是跨越式创造和突发奇想式创造根本就没法进行。
其三,教学方式上,把对学生悟性的培养融入到具体教学实践活动中。新课改指出,要改变过去单一的讲授式教学法,应使启发式、体验式、探究式等多种教学法相结合,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的能力。经过十多年的实践努力,当前的课堂教学有了一定的改观,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也有所提高,但是由于课堂教学的时空限制,教师讲授仍然占主要地位。这样学生动手动脑的机会相对较少,学生的视野不够开阔,缺乏真实的实践体验。然而,学生悟性的发挥,一定是需要进行积极地实践感受和体验的,只有在亲自动手动脑的过程中,才能更好地产生诸多的体验和灵感。因此,在未来的教学改革中,应增加活动课程的比例,要多让学生走出教室,用实践行动真实地感受世界,体验生活,学生的悟性只青睐于真实的实践体验,而不是封闭在虚幻的象牙塔里。
最后,教学环境方面,进一步为学生创设宽松、自由、愉悦、和谐的学习环境。一个宽松、自由、愉悦、和谐的学习环境,有利于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创造性活动。[12]因为学生处于自由放松状态时,其思维更倾向于活跃、更容易发散,其直觉、遐想、灵感等悟性思维更容易被激活。正如有学者认为,“创造就是标新立异、标新立异的前提是胡思乱想,胡思乱想的前提是给他一个自由状态。创新有时就是朝前走几步,往后退几步;朝左走几步,往右走几步。”[13]当然,给学生自由关键是给学生思维上的自由,思维自由是其精神世界豁然的重要表现。只有学生的精神世界处于豁然状态,其想象、灵感、领会、觉悟、洞察等悟性思维方能“自由飞翔”。
注释:
①所谓“悟缘”,即产生“悟”的机缘。悟缘既包含产生悟的机会,也包含引起悟的先在事物。
[1]何玉静.时代精神与学生创造性的发挥[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4(3):29-32.
[2][4][11]阎一飞,薛秋江.语文教学与悟性培养[J].辽宁教育学院学报,1998(3):66-67.
[3]侯才.论悟性——对中国传统哲学思维方式和特质的一种审视[J].哲学研究,2003(1):27-31.
[5][6]吴涛.论创造教育的本质[J].海南师院学报,1995(4):88-93.
[7]邵瑞珍.教育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6:129.
[8]李森.现代教学论纲要[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87.
[9][德]海纳特(Heinelt,G.)著,陈钢林译.创造力[M].北京:工人出版社,1986:8.
[10]高洪智.论“悟性”[J].常州教育学院学报,1997(3):33-37.
[12]李森,张家军,王天平.有效教学新论[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10:126-132.
[13]成尚荣.对草根研究的期盼[A],载于教育科研大家谈[C].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