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 华
本人经常深入中小学课堂听课,发现很多教师执教的课堂平淡、沉默。一堂课下来,教师疲惫不堪,学生昏昏欲睡,全没有师生享受过程的愉悦。如此课堂,其效果不佳就再所难免了。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缺乏节奏。
何为课堂节奏?我的理解是:基于实现目标之下的生动而有效的过程。过程,应当有张有弛,有起有伏,有承有转,犹如一场精彩的折子戏,在有限的时间内,演义一段入目入耳入脑的故事和过程。
课堂教学的节奏,因学科和具体的教学内容而异,是在教学过程中精彩生成的东西,而不是硬性添加笑料和噱头。
以语文学科为例,可以大体掌握以下四种节奏。
认知节奏。小学低年级的拼音识字教学,基本上是一个训练、识记的过程。如果让学生单调重复、死记硬背,孩子们很快就会产生身心疲劳。其效果事倍功半。许多教师在识字教学中针对儿童记忆力强、形象思维强、抽象思维弱、注意力不持久等特点,充分利用汉字象形、指事、形声等规律,通过看图识字、象形识字、会意识字、韵语识字等方法,加强识字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趣味性,变死记硬背为形象记忆,变枯燥无味为生动有趣,从而使识字教学充满了热烈、欢快的节奏,不断激发孩子们新的兴奋点,其效果自然是事半功倍。如某老师教孩子们识认“半、经、鞋、脸、洗、带、路、着、只、板、月、伙”等字,节选张秋生的《半半歌》:“有个孩子叫半半,起床已经七点半。鞋子穿一半,脸儿洗一半,早饭吃一半,课本带一半,上学路上半半跑,光着一只小脚板。”进行“情景识字”,课堂上充满了儿歌的情趣、韵味和节奏,孩子们通过“形象”很快识记了上述14个字。
问题节奏。许多课堂之所以平淡,关键是没有问题。问题具有未知性、疑问性、多样性、思考性。课堂上有了真正的问题,就能激发学生兴奋点,引发思维碰撞,生成认识冲突,容易高潮迭起,形成起伏跌宕的节奏。
有位教师执教《猴子种树》(苏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第八单元22课)
猴子种了一颗树苗,又浇水,又施肥,等着将来吃梨子。
正当小梨树快成活的时候,一只乌鸦哇哇地对猴子说:“猴哥,猴哥,你怎么种梨树呢?有句农谚:梨五杏四。梨树要等五年才能结果,你有这个耐心吗?”
猴子一想:“对,五年太长,我可等不及。”于是就拔掉梨树,改种杏树。
正当杏树快成活的时候,一只麻雀喳喳地对猴子说:“猴哥,猴哥,你怎么种杏树呢?有句农谚:杏四桃三。杏树四年才能结果,你等得及吗?”
猴子一想:“对,四年太长了,我也等不及。”于是就拔掉杏树,改种桃树。
正当桃树快成活的时候,一只杜鹃咕咕地对猴子说:“猴哥,猴哥,你怎么种桃树呢?有句农谚:桃三樱二。种桃树再短也得三年才结果,你不着急吗?”
猴子一想:“对,三年也太长,我还是等不及。”于是就拔掉桃树,改种樱桃树。
可是,猴子左等右等,樱桃树却一直没有成活。
就这样,这只猴子什么树也没种成。
这位教师执教的这篇童话,没有沿袭繁琐分析字词语句、挖掘课文思想内容的老套,也没有设计诸如“同学们,你们吃过水果吗?”、“猴子是怎样种树的?”、“猴子种树的结果怎样?”这些平庸的问题,而是综合考量课文中“猴子、乌鸦、麻雀、杜鹃”几类角色的表现,以及故事的发展过程,设计了一个思维含量高的问题:“我帮猴子来种树”。让各小组为猴子提供种树的方案,并展开组间交流。学生们展开思维碰撞。有的批判猴子偏听偏信、缺乏耐心,有的批判乌鸦、麻雀、杜鹃一知半解,只是搬用农谚,作旁观者,没有以实际行动帮助猴子。有的建议猴子因地制宜,种一种适合生长的树。整个课堂高潮迭起,充满一种大脑“高速运转”的节奏。
互动节奏。互动,就其主体来讲,不外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互动的内容和形式多种多样,互动的实质是以学习目标为引领,以学习内容为载体的一种个体和群体的探究活动,互动活动伴随着情感交流、思想沟通和生生共进、教学相长。良性的互动,除了抓准问题,引发深层思考、优势互补等因素之外,还应讲求节奏。有些教师在课堂上连珠炮般地提出问题,大问题、小问题、易问题、难问题,一股脑儿抛给学生,对学生“狂轰滥炸”,搞得学生神经高度紧张,没有思考、交流的时间,这种“快节奏”,学生吃不消,容易疲劳。无法使互动内化。良性的互动应当掌握好节奏。必须设计精当的问题,有铺垫,有过度,由易到难,由浅入深,逐渐达到高潮。有舒缓更显紧急,有浪静更显汹涌。
过程节奏。课堂教学是一个过程,既是教学的过程,又是学的过程。在有限的时间内,既要完成教学进度,又要让学生学会;既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既要精讲,又要点拨;学生既要分组学习,又要组间交流;教师既要执行预案,又要随机教学。小小的课堂,实际上是一个大舞台,各种角色“粉墨登场”,展开“博弈”。如此复杂的过程,更需要节奏。能否有效地把握过程节奏,是对教师综合能力的考验。
把握课程节奏,大体有这样三个角度:
一是教学过程中的节奏。历经新课改历练的老师们,大都转换了传统角色,程度不同的“扮演”引领者、指导者、合作者的角色。就教学方式而言,大都采用精讲点拨的方式。精讲,讲什么?抛出什么问题?需掌握节奏。点拨,点什么?点到什么程度?更需要把握节奏。
二是学习过程中的节奏。学习过程,由众多差异个体参与其中,既有群体过程,又有个体过程。就学习的组织形式而言,大多实行分组学习。哪些问题需要分组讨论?哪些内容需要大班学习?哪些问题需要组间交流?教师应当有“度”的把握。把握好了“度”,自然会形成和谐的节奏。
三是即时生成过程中的节奏。课堂教学具有不可预测性,一群活生生的生命体参与其中,质疑、否定、分歧、跑题、亮点、火花,都会发生。教师即时生成新的教学目标,必定打破原有的教学节奏。高明的教师必定催生一种与“即时生成”相适应的新节奏。
过程节奏多种多样,在这里,仅举一例。
有位教师执教毛泽东的词《忆秦娥·娄山关》。在教师精讲点拨和学生分组讨论中,很自然的涉及到毛泽东的词风。教师与多数学生都认为毛泽东是豪放派,并另外举证毛泽东的 《沁园春·长沙》、《沁园春·雪》等词。但也有部分学生认为毛泽东是婉约派,并举证毛泽东的 《蝶恋花·答李淑一》(“我失骄杨君失柳……”)、《虞美人·枕上》(“堆来枕上愁何状,寂寞披衣起坐数寒星。晓来百念都成灰,剩有离人影。一钩残月向西流,对此不抛眼泪也无由。”)两种意见,各执一词,僵持不下。这位教师及时抓住新的认知冲突,又一次让学生分组讨论毛泽东的词风,提醒学生多从人性的角度认识毛泽东不同风格的词作。两种观点开始相融时,教师接过“话茬”,予以点拨:人都有七情六欲,伟人也不例外。伟人既有“铁骨”的一面,又有“柔情”的一面。毛泽东一生戎马生涯,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笑傲天下,“气吞万里如虎”,伟人豪情化为大量气势恢宏、文质兼美的千古绝唱。从毛泽东诗词的主旋律来看,他应当是豪放派词风。这堂课形成新的认知冲突后,在教师的智慧教学引领下,形成了新的节奏,学生的情绪达到了高潮。
在这里,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时下颇有泛滥之势的各种所谓教学模式,诸如“361”教学模式(“三段”:生问生答师点评;师问生答师点拨;合作探究共提高。“六化”:复杂问题简单化;深奥问题浅显化;模糊问题清晰化;抽象问题形象化;零散问题系统化;具体问题理论化。“一达标”:知识、能力达标训练。),“四模块、六环节”教学模式(“四模块”:自主探究、反串互动、展示提升、反馈创新;“六环节”:誓词引领、预习交流、明确目标、反串互动、展示提升、达标测试),“三步七段”教学模式(“三步”: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差异拓展;“七段”:组织教学、自主导学、教师精讲、学生精练展示、课堂检测、布置作业、教学反思),“4+1”教学模式(“4”:预习、交流、展示、拓展提升;“1”:检测)等等,课堂教学按设计的程序进行,形成一种程式化的 “节奏”。这种“节奏”掩盖了特定教学内容下特定的丰富多彩的节奏,如果机械袭用,势必窒息课堂教学的勃勃生机。
课堂教学是一门综合艺术,其艺术之一就是讲求节奏,犹如写文章,文似看山不喜平。犹如电影、舞台戏,有垫场,有正剧,有风平,有浪急,有“戏眼”,有破题。各种节奏,不断吸引眼球,刺激神经,使观众在各种节奏中不断生成新的兴奋点,此所谓扣人心弦。教师的课堂教学,应该从中得到一些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