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升
学术界对高等教育供给问题的关注主要集中于产品性质、经济效率分析、体制与机制改革、供给困境及针对性意见及建议等方面,侧重于解决问题的政策导向性研究。而本文引入利益相关者分析框架,侧重分析高等教育供给中利益相关者的互动关系与利益诉求,并通过制度创新研究探寻深层次体制改革的路径和方向。
利益相关者理论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美国学者多德与伯利的关于公司社会责任之争,双方针对公司是只为“股东”获取利益服务还是为了“股东和其他利益主体”负责展开了一场激烈的争论,这一事件成为利益相关者理论产生的萌芽。随后,利益相关者开始纳入到经济学的范畴并被加以讨论与应用,西方部分经济学家将其用于研究企业治理,后来又用于研究企业的社会责任。其理论主张主要包括三点:首先,跟企业密切相关的利益主体有进行企业决策、作出意见表达的权利;其次,企业的直接管理者担负着对全体利益主体负责的义务;最后,企业不仅要保障股东的利益,而且要促进所有相关者的利益。利益相关者学说的产生对企业的管理领域产生了重大影响,更为重要的是,它促使我们拓展了看待企业组织的视野,将企业的利益主体扩展到了包含政府、社会、周边环境在内的许多边缘主体,使得整体利益最大化成为一种终极追求。当然,在经济学中,企业并不是一种典型的利益相关者组织。企业必须盈利,必须为股东的资金收益买单,股东的利益永远是其核心利益,而利益相关者理论提到的其他利益主体的利益是促进企业更好的运转、盈利的有效手段,但绝非企业的核心利益。利益相关者理论在经济学中的最大贡献在于,提醒企业更多地关注股东以外的其他利益主体的利益,以确保实现企业价值长期的最大化[1]。
但是,当利益相关者理论进入教育学领域之后,研究者发现:与企业不同,大学是一种非常典型的利益相关者组织,利益相关者理论在教育学领域焕发出属于自己的独特光彩。大学作为一种非盈利性组织,不把追求剩余价值作为终极追求,也没有严格意义上的股东。从这个意义上说,没有人可以对大学独立行使控制权,大学只能由利益相关者共同控制[2]。大学中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权责,但没有任何一个人可以独立承担全部责任。根据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定义,“利益相关者是指那些能够影响组织目标实现,或者被组织目标实现的过程所影响的任何个人和群体。[3]”由这个权威定义引申开来,高校利益相关者就是指那些受到高校发展的影响,同时自身行为又影响高校发展的个体或者群体。教师、学生、政府、学校行政管理和后勤人员、纳税人、捐资者等等都是大学的利益相关主体,那么这些具体的利益主体的识别与界定又是如何执行的呢?
首先参考经济学管理学视野中的划分原则——米切尔(Mitchell)评分法(Score Based Approach)。此种理论从权力性、合法性和紧急性三个属性对利益相关者进行评分,据此确定其是否为利益相关者,具体为哪一类型的利益相关者。其中具体阐述分为以下三点:首先,权力性是指是否拥有影响决策的地位、能力和相应的手段;其次,合法性是指是否被赋有法律和道义上的或者特定的职责;最后,紧急性指要求能否立即引起管理层的关注[4]。至少要符合其中之一,才能称其为利益相关者。有人把符合其中一条属性的称为潜在型的利益相关者,符合其中两条属性的称为预期型的利益相关者,同时符合三条属性的称为确定型的利益相关者。
为了在教育学视野中更加简便,我们采用与大学的密切程度这一原则进行界定,将大学利益相关者界定为四个层次,分别是:核心利益相关者、重要利益相关者、间接利益相关者以及边缘利益相关者[5]。具体如下:
1.核心利益相关者包括教师、学生以及高校管理人员。在法律和道义上,他们的行为都直接影响高等教育教学质量以及教学管理等活动水平的高低。
2.重要利益相关者包括财政拨款者以及校友资源。政府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主要拨款者,始终是大学的主要经费来源方。而校友,作为已经跨出校门,并且拥有实际效益的资源方,对母校来讲,始终息息相关,密切联系着。
3.间接利益相关者包括科研经费提供者、产学研合作者、贷款提供者等这一类与学校有契约关系的当事人。科学研究与产业合作是大学的生命线,大学作为一个国家的最高教育机构,承担着培育顶尖人才,发展前沿科学技术的重责,大学与这些契约关系合作者是合作进步的关系。
4.边缘利益相关者包括当地社区、学生家长等社会公众以及媒体。大学的影响力不言自明,这些边缘利益参与者的意见对大学的品牌建设、声誉影响至关重要。
高等教育供给目前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缺乏整体考虑,我国的高等教育财政供给主体是政府,作为单一主体,最大的问题就是兼有管理越位与管理缺位。政府是最主要的利益相关者,而其他的利益相关者的意见与建议往往被渐渐弱化或边缘化,高等教育决策从很大程度上来讲没有从所有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最大化出发进行决策与供给,这就造成了很多供给变成了无效供给,不能满足现实的有效需求。具体看来,有以下两点问题呈现:一是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以人为本”思想没有得到真正意义上的落实,忽视了部分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在利益相关者理论的视野中,利益相关者并不仅仅指向高校的教师和学生,它还包括如家长、高校行政与后勤、校友群体、社会合作者等的需求和权利。二是高等教育供给中的利益相关者意识淡漠,意识不到自己的利益相关者地位。如身处其中的教师,直接参与教育教学,但是其意见的受重视程度很低,基本属于习惯性缄默群体。行政管理者的利益相关者意识也比较淡薄,基本上不清楚自身工作对高等教育供给的影响,这反映出我国高校的治理理念还比较落后[6]。
在罗索夫斯基的利益相关者理论之下,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互动如下:教师通过教学与科研影响高等教育及其利益相关者,教师会因为学校的品牌声誉而倍感荣耀,学校会因为高端的师资力量发展壮大;学生是高等教育产品质量的体现,学生会因为高校的教育而成长、升值文凭,学校会因为好的生源而提高教育水平、壮大声誉;高校管理人员是组织运行的组织协调者和服务者,高校发展会带给他们优渥的收入和社会地位,体验良好的物质和精神生活;拨款者、校友捐赠者对大学品牌声誉的影响、政策观念的支持以及毕业生安置服务上影响深远,他们自身文凭的含金量也会大幅增加,而且是在不用支付额外成本的情况下;科研经费提供者为科研人员创造良好的科研环境,有利于一流科研成果的产生,使科研经费提供者与高校双双获益;社会公众作为纳税人与学校有经济上的联系,高等教育的发展反之也促进社会发展和进步,进而保护和增加公众利益;社区与高校生活往往融合在一起,高校发展还有助于扩大当地社区的社会影响,提高社区的知名度;网络媒体以及其它新兴媒体的发展,促进了信息全球化,高校必须重视媒体影响,学会与各种媒体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7]。总之,作为整体的高等教育与作为部分之一的利益相关者的发展是互动共生的。利益相关者的发展影响和推动着高等教育的发展进步,高等教育的发展进步也保障了利益相关者的既得利益与期待利益。
高效的高等教育供给体系离不开政府的积极作为,政府部门必须转变政府职能,积极向服务型政府转变,深化与高校的良性互动、深化沟通关系,把握人才培养的发展方向,使高校与政府的办学理念相一致。在这个过程中,政府要积极建立有效的沟通交流平台,完善相关的沟通交流制度,充分了解各个利益相关者对高校的价值诉求,进而指导高校调整、改进有关的管理政策与方法,双方建立起稳定合作、信任互利的良好关系,调动利益相关者参与合作的积极性,办出人民满意的大学[8]。当然,这个过程是非常漫长且复杂的,因为一定时期内的教育资源总量是有限的,高等教育的现有规模也是基于现实基础的,这都是国家针对社会经济状况和需求的现状作出的部署,这也决定了高等教育供给规模的扩大、结构的调整等都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以数量上的激增来满足教育需求是不现实的,同样,高等教育供给的结构调整也会在一定时间内保持稳定性。基于这样的认识,政府应引导高校快速提升高等教育资源的利用率,以有效地降低高等教育资源较高的消耗系数,降低高等教育供给增长的限制性,从而增进各相关利益者的利益与价值。
作为一种典型的利益相关者组织,大学的发展建设与参与其中的利益相关者息息相关,高等教育的决策必须权衡与兼顾各方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这样才能促进整体利益的最大化,促进高等教育的发展。不同的利益相关者对高等教育具有不同的理想期待和价值诉求,如何才能满足这些期待与诉求,那就应当将利益均衡作为基本原则,成立各方利益相关者组成的评议监督机构或在大学的决策机构中吸纳部分利益相关者的代表[9],在其间寻求一种制约平衡。具体说来,在教学方面,要建立起多元利益相关者参与的教学质量管理机制,在教学质量决策、监督、质量评价机制上采纳多方意见与建议。在管理方面,有必要成立利益相关者委员会,使其成为学校的权力机构,吸收政府代表、师生代表、校友代表等利益相关者,重视大学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注重内部利益相关者的权力制衡,同时加强外部利益相关者对大学的监督[10]。在办学理念上,增强高校办学的民主意识,赋予利益相关者一定的话语权,使高校知识分子承担起自身的社会责任和使命感,将自己的思想和对学校的价值评价渗透到教学管理的各个环节之中,包括学校政策制度设计以及日常管理,从而使大学的办学目标和理念能够充分体现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11]。
目前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尚处在发展完善阶段,还不够成熟,需要政府扮演高等教育供给中的核心主体这一角色。但是应该看到,政府对于日益专业化、多样化的高等教育供给已显得力不从心,已无力独自担当起这一重任,这正是我国政府在高等教育供给中面临的两难选择[12]。在当前形势下,我国必须建立起一主多元的高等教育供给体制,即以政府供给为主,企业和第三部门多元参与的供给模式。其中,股份合作是一项多渠道筹措经费,政府、高校、企业多方获益的可行性选择,高校在此基础上通过股份制形式,筹措教育经费,建立董事会,实行校长负责制。这样,市场调节适度参与到高等教育供给体制之中,市场调节和宏观调控的力量集中显现,彼此制约,有助于教育系统在市场经济发展中发挥优势,促进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
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经从精英教育阶段发展到大众化教育阶段,大众化的高等教育意味着每一个智力健全的公民都可以而且应该享受高等教育,高等教育的发展不再局限于社会精英群体,广大人民群众都有权利接受高等教育。因此,围绕高校的办学质量与产品服务,社会大众理应有自己的发言权。因此,社会成员要借助社会结构资源拓宽利益诉求渠道,深化高等教育资源供给中的利益相关者意识,增强利益相关者共生理念,借助社会制度结构安排的结构性社会资本与认知性社会资本,拓展利益相关主体的利益诉求渠道,增加参与程度,促进有效沟通与理解,确保规则和契约的有效执行,降低去等级化制度安排的成本。并把利益相关者共同认知内化为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的不必可少的组成部分,从而促进利益相关者认同度、满意度的不断提高,培育各利益主体对于利益要求的直觉和洞察力。
[1][2][3][9]李福华.利益相关者组织视野中的大学管理制度创新[J].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2006,265-272.
[4]黄蓉等.高等教育教学质量观——基于利益相关者的分析[J].学园,2008,(4).
[5]徐琳等.浅谈我国高等教育供给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影响[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6,(3).
[6][7][8]张燚等.高校利益相关者意识与行为的实证研究[J].现代大学教育,2009,(5).
[10]聂锐等.高校行政组织管理模式创新与路径选择——基于利益相关者视角[J].江苏高教,2010,(3).
[11]张燚等.高校与利益相关者的双向价值需求分析[J].大学教育科学,2009,(5).
[12]孙学玉等.新公共管理与中国高等教育供给体制改革[J].江海学刊,20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