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高校协同创新推动创新型国家建设

2013-03-27 16:48
大庆师范学院学报 2013年5期
关键词:创新型协同学科

吴 恺

(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武汉430072)

□高教研究

以高校协同创新推动创新型国家建设

吴 恺

(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武汉430072)

高校协同创新是指高校与科研机构、企业、政府之间,围绕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和各行业关键技术,投入各自优势资源,合作攻关,力求取得重大突破的创新性活动。高校协同创新具备动态性、多元性、融合性、持续性的特点。要改进高校协同创新,推动创新型国家建设,必须做到以下三点:创建良好的协同创新组织方式、培养协同创新的思想观念、形成良好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机制。

高校;协同创新;创新型国家

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变革时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综合国力竞争和各种力量较量日趋激烈。在这种背景下,科技创新模式已突破传统的线性和链式模式,呈现出非线性、多角色、网络化、开放性的特征,协同创新已成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全新管理模式。只有充分调动企业、大学、科研机构等创新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跨学科、跨部门、跨行业地实施协同创新,才能真正融入当今世界发展潮流。2011年4月,胡锦涛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的讲话里,以建设创新型国家为出发点,鼓励高校同科研机构、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建立协同创新的战略联盟。[1]为了落实胡锦涛同志的指示,教育部、财政部决定启动“2011计划”,建立一批“2011协同创新中心”,加快高校机制体制改革,转变高校创新方式,集聚和培养一批拔尖创新人才,产出一批重大标志性成果,充分发挥高等教育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的重要作用。[1]因此,亟须加强协同创新,推动高校科技管理从研发管理向创新管理转变,不断提升高校科技创新能力,以推动创新型国家建设。

一、高校协同创新的内涵、特点及对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意义

《新华汉语词典》对“协同”一词的解释是:各方互相配合或一方协助另一方做某件事。《辞海》对“协同”的解释是:一是指谐调一致,和合共同;二是指团结统一;三是指协助、会同;四是指互相配合。任何事物都是一个复杂的系统,都由各种要素所构成,且每一件事物都处于一定系统之中,都依赖于系统而生存与发展。协同学理论认为,协同是指要素对要素的相干能力,表现为各要素在系统整体发展过程中协调与合作的性质。系统各要素之间的协调、协作形成拉动效应,推动系统整体的优化。对系统各要素而言,协同的结果使各要素获益,并共同发展。

“协同创新”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斯隆中心的研究员彼得·葛洛最早给出定义,即“由自我激励的人员所组成的网络小组形成集体愿景,借助网络交流思路、信息及工作状况,合作实现共同的目标”。[2]81-84我们这里所讲的“协同创新”,是由多个独立的、没有隶属关系的机构所组成的目标趋同、知识互补、运作协调、收益共享的创新模式。具体来说,“协同创新”是企业、政府、知识生产机构(大学、研究机构)、中介机构和用户等为了实现重大科技创新而开展的大跨度整合的创新组织模式。它通过社会体制的引导和安排,促进企业、大学、研究机构发挥各自能力,整合资源,实现各方的优势互补,从而协作开展科技创新,加速技术推广和产业化。“协同创新”是当今科技创新的新范式,它以知识增值为核心,本质上是一种管理创新。[3]

高校协同创新是指高校内部各学科之间、各高校之间、高校与科研机构和企业之间,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项目和各产业关键技术,在政府、科技服务中介、金融部门等相关主体的整合下,投入各自的优势资源,合作研究,从而力求完成重大科技攻关的创新性活动。具体来说,在学科上,更注重多学科交叉融合;在社会发展上,科技界与经济界的互动更加频繁;在国际交流上,国际科技合作日益

紧密。[4]11-13

高校协同创新具备动态性、多元性、融合性和持续性的特点。

首先,协同的本质是复杂系统中各子系统相互协调与合作,以实现个体无法实现的组织目标和结果。千差万别的系统,尽管其属性不同,但在整个大环境中,各系统间存在着相互促进的关系。与现有的以学科为界限的科研方式不同,高校协同创新是以需求为导向、以任务为牵引的科研模式。其研究方向会根据需求的改变而不断进行动态调整,解决了一个重大需求后,会再沿着新的重大需求前进。

其次,高校协同创新是政府、企业、大学、科研院所、中介机构等之间,为寻求一系列共同的社会经济目标而建设性地相互协作,并将科技创新作为推动社会发展的关键动力,是包括多种经济、社会因素的复杂巨系统,具有明显的多元性。

再次,高校协同创新中各组织机构,既有独特的作用,又相互协作、协同创新,形成共同发展的势头,具有明显的融合性。

最后,高校协同创新体系有着紧密的产学研合作、大量的人力资源、政府部门的全力协助和科研成果的产业化机制,具备可持续发展的支撑与保障。

高校拥有天然的学科优势、丰富的人才资源和广泛的科研力量,是人才培养、知识传承、科技创新的主阵地。高校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的重要结合点,必须肩负起协同创新的时代重任。高校只有与政府、企业、科研院所密切合作,才能在全社会构建协同创新的机制体制,从而形成互助互补、类型多样、充满活力的创新体系。这种体系有利于解决国家重大需求和大型科技攻关课题,是提升国家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这一点也为国内外诸多协同创新实践所证明。19世纪,以柏林大学为代表的一大批协同创新的研究型大学推动了德国经济迅速发展;在当代,以“产学研”协同方式服务于美国先进制造业的麻省理工学院和服务于美国信息产业的斯坦福大学,在美国科技发展中功不可没;资本、市场和斯坦福大学、加州伯克利大学等一流高校科技的良好对接,导致了美国硅谷的成功。[3]我国提出的“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模式,是在立足国情和科学借鉴世界先进经验基础上形成的。这种以政府为主导、产学研相结合的模式,可以充分发挥科研机构、学校、企业各自的力量,通过合作创新、优势互补,不断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创新型国家作出积极贡献。这种“开放、集成、高效”的协同创新模式还有利于培养我国高校师生的协同意识、创新意识、问题意识,从而造就出创新型人才,研发出创造性成果。

从我国高校发展来看,协同创新能有效改变高校目前“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的封闭式教学方式,为培养创新型人才提供体制机制保障。[5]创新型人才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除了高校外,政府、企业和科研院所也拥有独特的人才培养资源和环境优势。任何单个主体都不能拥有培养创新型人才所需的全部资源,只有依靠其他机构的支持与合作,才能形成协同效应,共同实现人才培养的目标。因此,作为高校,只有在协同创新理念指导下,让学生多开展社会实践、多思考、多动手、多提新创意,才能有效利用社会各方面的资源,把学生培养成创新型人才,进而推动创新型国家建设。

二、我国高校协同创新在推动创新型国家建设上的不足之处

高校协同创新可分为内部创新和外部创新两种方式。[2]81-84内部创新是指高校内部各组织间知识、思想、专业、技能的协同创新机制;外部创新是指高校与科研院所、企业、政府合作交流,构建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的机制。近年来,我国许多高校逐渐设立了学科交叉研究项目,以组建跨学科研究团队、探寻新兴研究领域和建立资源共享平台。很多高校还与科研单位和企业联合申报科研项目,与地方政府和行业主管部门共建研发基地,并参与地方产业创新联盟、利用学科力量服务地方经济发展。[4]11-13这些措施有效推动了高校协同创新的进程,但这些合作的广泛化、密切化和深入化程度有限,且政府部门对高校协同创新的引导和协调力度也不够。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高校尚未完全实现其服务于国家、服务于人民、服务于科学、服务于企业的总体目标,且社会各方面科技力量自成体系、分散重复,整体效率不高。国务委员刘延东在2011年6月视察北京交通大学时也指出,我国当前科技协同创新最大的问题,一是分散,大家都在搞;二是封闭,互相之间没有形成合力;三是低效,国家投入很多,但投入和产出不匹配。[1]很显然,我国高校协同创新还存在很多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都不利于推动创新型国家建设。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几点:

(一)现行教学体制不适合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首先,目前大部分高校对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的标准,仍以考试分数作为最主要的指标,这与创新教育的目的背道而弛。创新是一个从学习到思考再到产生智慧火花的过程,而应试是一个从背诵到默写的过程。单纯的应试极大限制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只有在考核方式中引入更多的创造性、应用性问题,才能激发学生的创造力。[6]12-14

其次,现行教学模式一般是老师在课堂上讲,学生在下面听。但创新需要不同思想的互动,只有在不同思想的激烈碰撞中才会闪现智慧的火花。且在以知识传授为主的教学方式下,教师更多注重自身知识的丰富和积累,较少关注通过好的教学方法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这样也不利于形成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不利于引导学生自主思考问题。

再次,很多高校缺乏创新型师资队伍。虽然近几年高校师资力量在学历层次上有所提升,但部分教师的科研能力不强,没有参与产品研发和设计,缺乏自主创新意识,难以为学生提供创新性教育。

最后,我国高校教学管理体制过分强调集中性、统一性和规范性,缺乏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制度保证。现行的教学计划、考试管理、教学评价、工作量统计都显得过于机械,指标过于单一,缺乏对创新型人才的激励机制。这种激励机制只有通过与市场接轨、产学研结合、走协同创新道路来实现。

(二)协同创新机制缺失形成学科壁垒

从我国高校内部来看,学科与学科之间、专业与专业之间、科研与教学之间、各组织机构之间有着明显的界限,不能相互支撑、相互渗透,难以做到资源共享。[5]这种协同创新机制的缺失是形成学科壁垒的根本原因。以课程设置为例,目前我国高校的课程体系基本上按学科的内在逻辑来组织,侧重于学科基础知识的传承,且不同课程之间壁垒森严。很多新兴学科、前沿学科课程数量偏少,边缘学科和交叉学科课程严重不足。[5]这导致学生对各学科的新方向、新问题和前沿动态缺乏了解,也很难运用跨学科综合知识来分析和研究重大问题。[5]从整个社会来看,大学教育与社会实践严重脱节。学生除了应接受良好的课堂教学外,还应广泛参与科学研究、社会实践,这样才能逐渐历练成长、发掘创造潜能。现实的复杂性决定了实践的综合性与多元性,学生在实践中接触到的,往往是多学科的知识。因此,积极参与实践是跨越学科壁垒、实现综合创新的重要途径。但由于目前我国高校的基础设施还比较薄弱,与科研机构、企业、政府的合作交流还不够,导致学生社会实践环节严重缺失,这就进一步增加了不同学科之间的壁垒。

(三)组织协调困难导致不愿协同

高校协同创新在具体操作中存在很多困难,这主要体现在组织工作的难度和不同主体之间的关系难以协调上。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从组织形式看,参与高校协同创新的各单位属于不同体系、不同部门,有的在地理位置上相隔很远,且不同工作人员的人事关系、工作关系、工资关系都归属于各自单位,这使得高校协同创新的组织协调工作很难。[5]一个大型项目要分给不同的人去做,相互之间难免要经常沟通、交流,从某种程度上也增加了工作量。除此之外,一些重金购置的设备归属问题、经费在不同单位之间的分配问题也很难协调。

其次,从参与个体看,参与高校协同创新的教师和专家都是各自领域的佼佼者,都有自己的研究专长、思想体系和科研方向。大型项目还需要找一位有分量、有实力、有影响的领军人物,把这些专家组织起来。如果这个领军人物没有足够的能力和号召力,就会导致大家心不往一处想、劲不往一处使,给协同创新过程造成严重困难。另外,在项目分配中,专家研究专长和项目需要存在着一些不合拍的地方,这也给组织协调工作带来了一定困难。

最后,从利益取向看,不同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难以协调。利益是推动高校协同创新的关键性因素,也是调动不同机构参与协同创新积极性的关键动力。高校需要多产出科研成果,企业需要追求经济效益,地方政府需要GDP的增长,专家个人需要自我价值的实现。[4]11-13科技成果的专利归属问题、企业利润的最终分配方式,都是制约高校协同创新的关键性因素。参与高校协同创新的人员来自不同单位,利益诉求存在差异,加之有的高校协同创新缺乏平衡各方利益的有效机制,这些因素都会导致协同创新难以实施或半途流产。[6]12-14

三、不断改进高校协同创新,推动创新型国家建设

“2011计划”提出“以机制体制改革引领协同创新,以协同创新引领高等学校创新能力的全面提升”,力争突破高校内部与外部的机制体制壁垒,改变以往科技创新中“分散、封闭、低效”的现状。“2011计划”要求,通过开展高校协同创新,推动实现三个转变:即高校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等工作要超越学科导向,逐步向需求导向为主转变;组织管理从个体、封闭、分割方式向流动、开放、协同的方式转变;创新要素与资源从孤立、分散的状态向汇聚、融合的方向转变。只有切实做好这三个方面的转变,才能更好推动创新型国家建设。具体来说,应做到以下三点:

(一)创建良好的协同创新组织方式

高校是我国高技术领域原始创新的主力军,高校只有立足于为行业发展做技术储备,才能成为自主创新、造福社会的中坚力量。高校有创新的动力,企业有创新的需求,高校只要把科研定位在符合实际、科学合理的层次上,就能担当协同创新的主体。具有行业特色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应力求将自身优势学科打造成世界一流学科,实现由行业特色向学科特色的转变,进而实现从支撑行业发展到引领行业和学科发展的跨越。

平台的搭建,是实现协同创新的基本条件。协同创新要求不同主体进行多方位交流、多样化协作,这需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构建产、学、研、用的协同创新平台。只有建立多学科融合、多团队协作、多技术集成的协同创新平台,才能提升我国高校协同创新水平,产出高水平创新成果,为产业结构调整和行业技术进步提供可持续支撑。政府部门也应利用管理职能,恰当整合高校、企业和科研院所的资源,建立若干能面向所有机构的资源共享和交流平台。当今时代,信息高速公路日益成为联系不同单位和个人之间的纽带,这种沟通方式灵活方便、成本低、效率高。利用信息高速公路逐渐打破不同组织机构的地域限制,是实现协同创新的良好方式。比如,在学校层面建立跨学科交流平台、大型科研平台,实现实验材料、实验数据和技术等的共享。再比如,高校主动与本行业科研机构和企业沟通,共建实验室和大型研发基地,实现实验资源和信息情报共享,以实现行业内协调。[5]

利益的协调,是实现协同创新的根本保证。在协同创新中,应建立良好的风险分担机制、利益分配机制和风险投资机制,政府和产、学、研、用各方都应有明确的利益范围与责任边界。在协同创新中,大学首先要有开放的心态和服务社会的热情,耐心说服企业和政府,向其展示成功带来的收益,使其愿意投资并承担风险。不同主体间应定期沟通,及时解决协同创新中出现的问题。对知识产权、中期成果、最终产品等的利益归属问题,不同主体应有长远眼光和宽广胸怀,勇于放弃一些眼前利益,使协同创新组织保持可持续发展。只要协同创新的目标实现了,各方都是赢家,都能实现利润。政府和企业应积极承认科学家研究成果的经济价值,实现科学家个人贡献与收益的挂钩。对于基础性、公益性或者以论文、获奖等知识产权形式呈现的科研成果,应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在论文发表、奖励申报的时候,应充分考虑群体成员在成果产出过程中的贡献,依据贡献大小排名。[3]

模式的创新,是实现协同创新的现实途径。在协同创新中,协同是手段,创新是目的。协同创新的有效模式,要求各协作方拥有共同目标、具备内在动力、便于直接沟通。在人员配置上,协同创新需要以“大师”为领袖或核心,这种领军人物必须在本研究领域取得过卓越成就,懂得科研规律,深谙行业需求,且深孚众望。[4]11-13在其领导下,各合作方的科学家、企业家、投资家还必须形成合理、互补的人才梯队结构,才能构建跨领域、跨行业、跨地域乃至跨国界的协同创新体系。在科研模式上,建立从技术到产业的完整转化链条,从实验室到孵化基地再到产业园区有序运转。这样既符合科技发展的自身规律,又能有效分担科技创新和技术转化的资金风险和市场风险。

(二)培养协同创新的思想观念

目前我国高校协同创新的文化氛围还不浓,大家习惯隔离式的、单打独斗的科研方式,不适应新的、资源共享的研究方式。当今时代的科研文化氛围应该体现包容性、协作性、综合性,打通不同学科之间的壁垒,建立联系通道。高校应将“协同创新”理念贯彻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的全过程,突出“创新”和“协同”在办学理念中的重要位置。为此,高校应营造自由开放、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活跃氛围,倡导积极拼搏、敬业奉献、求真务实、团结合作的精神风尚,形成有利于协同创新的文化环境。在协同创新过程中,高校应注重与协作伙伴的平等性、共赢性、互补性。在战略眼光上,高校决策者应有前瞻性和公益性,体现出高尚的精神风貌,不过分地与协作伙伴争利益、地位和名誉。同时,高校必须从论资排辈、因循守旧的传统思想中解放出来,不拘一格地使用人才(尤其是有创造力的年轻人);必须从单纯注重科研论文数量中解放出来,把经济社会效益纳入科研考核中。科研工作者必须从在学科内部寻找科研课题的单一性思维中解放出来,把创新型国家建设的迫切需求纳入科研视野;必须从在教育系统内部寻求科研资源的思维中解放出来,能跨领域、跨行业、跨地域乃至跨国界整合资源。[4]11-13

(三)形成良好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机制

高校学科建设是学科发展的龙头,在学科建设过程中产生的创新成果,必须服务于创新链、产业链。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培育一批能领导协同创新的卓越科学家,他们不仅在本研究领域取得过杰出成就,还能总揽全局,协调各方。这就要求我们深化高校人才培养机制改革,为培养创新型人才提供良好土壤。一方面,高校可以通过体制机制创新,搭建形式多样的跨学科教学和科研平台,组建跨学科科研小组,开设跨学科课程,鼓励学生跨专业选课,从而使学生拥有广阔的学科视野和综合性知识结构。[5]另一方面,高校可以大力开展校企合作,通过共建实验室、科技创新基地,与企业建立战略联盟关系,开展大型项目合作。在此基础上,高校和企业还可以建立产学研结合的社会实践基地,把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校内教学与校外实践有机整合起来,增加学生的实践机会,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奠定坚实基础。高校应鼓励在编老师、科研人员以“特派员”方式扎根企业,深化对企业的全方位技术服务,在企业建立大学生实习基地;积极吸纳企业科技人员来校讲授实践性课程,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思维,有效促进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在制订高校培养方案时,应充分考虑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制定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创新精神相适应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在教学方式上,应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提高。这种教学方式要求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利用各种操作技能,去解决问题、达成目标。在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方式下,教师仅仅起到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这使得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得以充分发挥。[7]89-91在课程设置上,高校应将一定的创新性课程设为必修课,并不定期地安排时间,在老师引导下让学生进行作品创作或技术攻关,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8]

总之,协同创新已成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全新组织模式。对高校而言,只有在深入思考自身办学方向、办学类型、办学层次、办学特色等因素的基础上,联合相关部门,创建协同创新的机制与体制,才能在服务社会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的能力与水平,为推动创新型国家建设做出自己的贡献。

[1]杜占元.在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工作会议上关于“2011计划”有关情况的说明[N].中国教育报,2012-5-22(3).

[2]李祖超,梁春晓.协同创新运行机制探析——基于高校创新主体的视角[J].中国高教研究,2012(7).

[3]宁滨.高校在协同创新中的地位和作用[N].人民日报,2012-4 -19(7).

[4]李忠云,邓秀新.高校协同创新的困境、路径及政策建议[J].中国高等教育,2011(17).

[5]王迎军.构建协同创新机制,培养拔尖创新人才[N].中国教育报,2011-4-23(5).

[6]何宗平.大力推动协同创新[J].发明与创新(综合科技),2011(11).

[7]饶扬德,等.创新协同与企业可持续成长[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

[8]李忠云,邓秀新.内外兼治破解高校协同创新困境[N].中国教育报,2011-9-12(7).

[责任编辑:陆 静]

(英文摘要略)

Promoting the Construction of Innovative Country by M eans of the Colleges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WU Kai
(Marxism Institute ofWuhan University,Wuhan Hubei,430072,China)

book=145,ebook=150

吴恺(1980-),男,湖北云梦人,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博士,从事马克思主义科技理论研究。

G64

A

2095-0063(2013)05-0145-05

2013-04-20

猜你喜欢
创新型协同学科
【学科新书导览】
学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实践与思考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新工科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探索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蜀道难:车与路的协同进化
高校实践教学模式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中的应用
巴斯夫推出创新型DURA-COLOR抗老化技术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超学科”来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