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地域文化与区域经济影响机制研究

2013-03-27 16:38:30杨瑞雪郝大江
对外经贸 2013年4期
关键词:黑龙江黑龙江省特色

杨瑞雪 郝大江

(哈尔滨商业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150028)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与知识经济的深入发展,不同地域文化影响着特定区域经济活动中的每个环节,从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区域经济,具体体现在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区域经济模式与区域经济格局。本质上来讲,这是因为不同的地域文化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特色资源,同时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区域产业。此外,不同的地域文化也易于特色区域技术的产生。由此看来,地域文化对区域经济的影响愈加深刻,并已成为区域经济发展中不可小视的因素。因此,探讨黑龙江省地域文化对区域经济的影响机制,对加快黑龙江省区域经济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一、黑龙江省地域文化的特色

(一) 黑龙江文化表层结构

1. 少数民族文化。少数民族文化作为黑龙江省文化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是其文化的鲜明特色。古往今来,黑龙江省这片沃土养育过众多的民族:肃慎、抱娄、勿吉、扶余、高句丽、秽貂、鲜卑、靺鞨、契丹、女真、满、汉等,各民族都在黑龙江省文化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这是内地各省份无法比拟的。其中一些少数民族借助黑龙江省得天独厚的地域优势,创造了其雄伟壮阔的历史,也为黑龙江省文化注入了精神内涵。

2. 流人文化。流人就是被流放的人,即流放者。流人文化就是指流放者带来的文化。古时的黑龙江省自然条件极差,冰天雪地,人迹罕至,被称为“绝域”,所以统治者将大部分不臣服自己或触犯自己利益的内地百姓、知识分子、文艺人才及小部分真正的刑事犯流放到黑龙江。流放者带来了内地优越的生产技术、高雅的生活方式。在教育、书籍传播、著书立说、文人结社、艺术、医药学等方面,都起到了促进作用,为黑龙江省留下了宝贵的文化财富,并博得了当地人和后人的传颂。

3. 移民文化。这里是指由于一些历史原因导致的人口流动所带来的文化。大量移民直接使黑龙江地区人口激增,使得广博、多元的文化在黑龙江省汇聚,并形成了文化交流、传播、融合的现象。移民文化又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外国移民文化,主要以俄、日、朝移民文化为主;另一种是解放前的“闯关东”移民,解放后为振兴东北而有意识进行的移民,以及“文化大革命”时期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形成的移民。黑龙江省文化就是在承受着多元文化冲击的同时,不断地同化和整合各种移民文化,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地域文化。

(二) 黑龙江文化的深层特性

1. 黑龙江文化的开拓性。近现代黑龙江长期处于远离经济与文化的繁荣中心,是一个气候严寒、荒僻的原野。恶劣的自然条件迫使生活在这里的居民必须以极强的生命力和坚韧的意志去战胜自然,在不断开拓中满足自身的需求。也就是在这样一种特定的条件下,黑龙江人形成了“与天斗其乐无穷”的敢于开拓的价值取向。这不仅体现在开发原始黑龙江地区之中,也集中呈现在建国后为社会主义建设而努力拼搏的“北大荒精神”、“大庆精神”、“突破高寒禁区精神”之中。黑龙江省文化的开拓性铸造了黑龙江的过去,延续了黑龙江的现在,也是黑龙江未来发展所必须依托的文化力量和精神支柱。

2. 黑龙江省文化具有强烈的包容性与开放性。自满清政权建立后,大量关内人士以“闯关东”的形式来到黑龙江省;伴随中东铁路的修建,俄国侨民逐渐迁入黑龙江地区;十月革命后,白俄分子及其被裹胁的一部分群众来到黑龙江;《中苏解决悬案大纲协定》签订后,许多苏联工作人员携家眷迁入黑龙江省;欧美各国在哈尔滨的争斗致使大量犹太人、美国人、德国人等定居黑龙江。可见,黑龙江的人口一直以来处于流动之中,长期的人口流动使祖国各地以及国外文化汇聚于黑龙江。对形态各异的文化充分吸收、整合,彰显出黑龙江文化的包容性和开放性。

二、黑龙江省地域文化对区域经济的影响机制分析

从黑龙江地域文化与区域经济的关系看,一方面,黑龙江省区域经济的发展决定着其地域文化的发展,是其地域文化发展的基础,对其地域文化发展起支撑作用。同时,黑龙江省地域文化的发展又推动或制约着区域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黑龙江地区的文化因素日趋成为该区域发展的一种强大的内在驱动力。这也是各地区的普遍现象,同一经济政策在不同区域实施的过程、绩效会有很大区别,这正是区域文化的作用与影响所致,而黑龙江地区表现得尤为明显。

(一) 黑龙江省的文化模式决定其区域特色经济

黑龙江省的文化模式是指黑龙江地域文化在不同层面整合的方式,是生活在这里的社会群体长期以来慢慢形成的,以黑龙江特有的方式影响着黑龙江地区人们的思维、行为、道德观及价值观等。黑龙江省独具特色的文化模式,不但让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在社会生活的各方面不同于其他地区,也让黑龙江省的区域经济发展彰显出十足的特色地域文化气息。黑龙江省的地域文化凸显在其区域经济活动的每个环节,从而形成了黑龙江省区域特色经济。黑龙江的区域特色经济,包括特色资源(石油)、特色产品(原生态绿色食品)、特色技术(制药技术)。

(二) 黑龙江省地域文化决定其区域特色产业

产业状况标志着一个地区经济形态和后续经济发展潜力,因此,优化产业结构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一个落后区域不单是经济统计数据上显示的落后,更是文化意识的落后。落后的文化意识导致人们固守陈规,创新意识与商品意识不足,是区域经济发展迟缓的内在原因,它不但导致落后区域暂时的经济发展迟缓,也是区域经济后续发展的重大隐患。而充分发挥地域文化的积极作用则可以建立区域特色产业,实现产业竞争力的迅速提升。黑龙江省地域文化对其区域特色产业的作用表现在:

1. 黑龙江省地域文化深刻影响着黑龙江区域特色产业结构的发展。具有开放性文化的黑龙江省十分注重产业结构的多元性、商品性、外向性,注重将人文文化融入商品中,这种文化特性的加入使黑龙江地区的资源型产业和初级产品加工业迅速壮大。同时,具有开拓性的黑龙江文化则十分注重资源的深度开发与高新技术的研究,这使得黑龙江建立起了以高新技术、机电、现代医药、石化工业为主的产业集群。黑龙江省地域文化极大地促进了黑龙江省区域特色产业的建设与发展。

2. 黑龙江省地域文化自身形成了重要的区域特色产业。文化产业在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中占据着相当重要的经济位置,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产业已成为经济产业的“领头羊”。就黑龙江地区而言,黑龙江省的地域文化不但为其区域经济的进步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还发展成为黑龙江地区一项重要产业。黑龙江地区特有的“哈夏会”、“哈尔滨啤酒节”、“雪博会”、“冰雪大世界”等,每年都会吸引大批中外游客来到黑龙江省观光游玩,极大地推动了黑龙江地区的经济发展。

(三) 黑龙江省地域文化创新决定其区域经济创新

文化环境日趋成为经济发展中提升区域竞争力的一个重要部分。在经济“全球化”和“本地化”趋势的双重影响下,地域文化创新氛围的形成显得尤为重要。从黑龙江省地域文化创新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来看,黑龙江省区域经济的发展由地域文化创新推动,而地域文化创新一定程度上又以区域经济发展为前提。黑龙江省区域经济创新体系包括黑龙江地区的市场创新、产业创新、政策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知识创新、人才创新等,也可以看成是黑龙江省区域发展模式的创新。黑龙江省地域文化创新与经济创新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为黑龙江省带来了美好的发展前景。

三、打造具有黑龙江特色的商业文化对策

闻名遐迩的徽商、温商、晋商,是中国极具地方特色的商业文化,目前黑龙江省的首要任务就是打造独具特色的“龙商文化”。龙商不同于“著名企业”,“杰出企业家”,“经济风云人物”等称谓,而是对市场上经商活动、经商人的社会学评价,是市场发展具有示范与带头作用的商业文化,是独具黑龙江特色的商业文化:

(一) 遵守中华优秀商业道德要求

因为黑龙江省地域文化是中华优秀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深受中华文化的熏陶,所以“龙商文化”的核心理念不能偏离中华优秀文化特征。即要以济世为民为经商的责任,以诚实守信为经商的理念,以寻求创新为经商的精神,以实现共赢为经商的目标。

(二) 要发扬黑龙江地域文化特色

刚健质朴、粗犷豪放的经商行为是黑龙江省独具特色的地域风格;包容、接纳外来商业文化模式,打造“龙商”发展模式;不断向中原市场开拓,努力获取中原市场份额,也是“龙商”不变的追求。黑龙江省要充分利用这些特点,发展外向型经济,谋得更大的发展机会。

(三) 凸显资源性产业、制造业产业、贸易性产业为主的优势

黑龙江省物产、矿藏丰富,制药行业、乳品加工业及机器制造业十分发达,同时又地处东北亚国际通道核心。因此,发展“龙商文化”要充分利用黑龙江省的地域优势,建立以生态农业、能源、制药业、乳品业、机器制造业为主的规模化产业集群,同时,大力发展对俄经贸。

经济与文化的相互促进、协调发展是当代社会发展的趋势。为使黑龙江地区得以迅速发展,充分运用黑龙江省的地域文化对区域经济的影响机制是十分必要的,可以达到经济与文化双赢的目的。

[1]姜莉. 非正式约束与区域经济发展机制研究:主体功能区建设的理论探索[J].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13(1).

[2]郝大江. 基于要素适宜度视角的区域经济增长机制研究[J].财经研究,2011(2).

[3]白雪艳. 我国区域文化产业发展模式探究[J].对外经贸,2012(7).

猜你喜欢
黑龙江黑龙江省特色
特色种植促增收
今日农业(2021年17期)2021-11-26 23:38:44
Homeless children in India publish newspaper
黑龙江省节能监测中心
中医的特色
Write a caption
完美的特色党建
黑龙江省土壤污染防治实施方案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令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令
黑龙江弃风博弈
能源(2016年1期)2016-12-01 05: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