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问题及对策

2013-03-27 12:29陈了了
当代教育科学 2013年4期
关键词:师生交流语言

●陈了了

对于有效教学(Effective teaching),学界尚未形成统一界定。笔者认为,有效教学的过程,就是教师发挥引导和支架作用,通过不同的教学形式,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进行师生交往和情感交融,最后完成预期教学目标,达到有效的学习效果的过程。基于这种认识,本文拟对英语有效教学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尝试提出一些改进性的建议。

一、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不足的表现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不足体现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课堂互动、师生关系、学生学习状况等,未达到理想状态。

(一)缺乏有效的语言获得

英语课堂上,主体是教师,学生为听众,上课的程序变成了简单的程式化重复——课上,教师讲解自己提前备好的知识点,学生各自记笔记;加之教师缺少对课堂的整体组织力和语言感染力,在教学资源与知识点的结合上把握不够,没有深入地挖掘外语教学的文化内涵,教学没有语境,语言学习就变成“死”知识的传授。课下,学生死记硬背单词和语法,缺少语言的输出。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与书面应答的能力不成比例,听力与口语却得不到相应提高,能看不能说,“哑巴英语”颇多。学后很容易遗忘显示出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并不牢固,说一口不流利的“中式英语”,也表明学生没有掌握外语作为一门语言最重要的功能——进行语言交流的能力。

(二)学生的课堂参与不足

课堂上老师一个人在讲述,学生们鸦雀无声。学生的学习速度较慢,效率低下,学习效益较低。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上也受到极大的消极影响,学生对英语学习的态度普遍处于消极的状态,比较功利化,课堂上也是被动参与,参与程度不够、范围不广;考试结束后,几乎没有学生再去翻阅课本,更不用说学业结束、毕业以后,学生还能保持学习英语的积极态度去主动学习,甚至对学习有厌恶的情绪。

(三)课堂交流与交往比较缺乏

师生之间的交流仅局限于书本上的知识,英语学习之外的问题,老师不愿意和学生讨论,学生也不敢问,学生仅是在外在的考试压力之下学习。英语学习具有跨文化交流的性质,学生自然而然会对异质文化产生思维上和价值观念上的问题,而这些看似无关的问题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另外,学生的年龄阶段、心理特征也影响其学习,教师如果不关注与学生的充分交流,就不能充分了解学生。教师和学生之间充分的交往能够产生相互信任,学生才会吐露心声,说出自己在学习中存在的困难,寻求老师的帮助。

(四)审美情感的体验和表现匮乏

教学上过于重应试轻能力,重死记硬背轻灵活运用,重标准答案轻创新思维,重知识点的传授轻师生的融洽互动,原本内涵丰富的语言教学变成枯燥单调的知识灌输,没有美感,教师抱怨自己教得辛苦,学生抱怨学得辛苦,师生都不满意这样的状况。学生没有体验到英语学习之美,在课堂上没有积极愉悦的学习体验。师生之间缺少生动的情感交流和互动,教师对学生的心理状态顾及不够,导致师生之间有隔阂和诸多顾忌,难以产生密切的感情。

二、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不足的原因

以上列举的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不足的表现,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教师、学生、教育环境、教学方式等都是相关因素。通过分析目前的英语教育现状,我们发现教学目标起着根本性的影响,教育形式和课堂交往则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教学目标定位偏差

外语教学目标是现行外语教学大纲所规定的目的要求,外语教学作为一个复杂的系统,包括教师、学生、教学目标的要求、教材、教学方法和考试评价。其中的核心是教学目的,其他活动均围绕教学目标展开,以教学目标为依据。“中学外语教学目标可以分为三个方面:一是掌握英语,属认知领域;二是发展智力,属智商领域;三是激励情意,属情感领域。”[1]第一个目标属于基础层次,后两个目标属于高级层次的目标。

目前,我国的中学英语教育,仅仅停留在第一个目标上,而考试是测量学生学习效果的最佳手段,因而形成了以考试为导向的教学。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只注重基础知识的传授和掌握,而忽视了高级层次的目标,局限于基本的认知领域,使得课堂机械枯燥,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过于单一,没有足够的热情,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发展智力与激励情意的实现不足,使知识的掌握变得孤立,高层次目标的引导和激励功能未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发挥足够的作用,降低了教学效果。

(二)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单一

我国中学生学习英语的环境比较局限,学生将大多数时间用于学习课本以及不同的外语资料上,锻炼口语的机会较少,与英语母语人士进行交流的机会更少。长期以来,教师讲、学生听的讲授法是教学过程的基本方法,教师灌输多,师生讨论交流少,同时,利用教材、黑板上的图形、文字以及挂图等教具,构成形声教学。传统的教学方法是静态的教学方法,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也运用较少,不能产生有利的英语教学情境,使得教学过程缺乏生动活泼的特点,无法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也不能提高他们的观察和想象力。这种教学手段比较单一,因而教学效率不能大幅提高。

另外,对教学效果的评估也比较单一,纸质化的考试几乎是唯一的测试形式,使得英语听说能力培养的有效性不足。

(三)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僵化

课堂空间的排列方式比较单一,传统上采用“秧田型”,教师站在讲台,所有学生都面向前方,不利于师生之间与生生之间的交流;小组合作形式比较缺乏,学生之间缺少相互的讨论与学习,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英语学习是一个交往的过程,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应做到有机统一,成为一个整体,二者不可割裂。师生之间与学生之间在课堂上构成一个互动的交往系统。人们已经认识到以教师为课堂中心的传统教育理论存在不足,并向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进行转变。但是在实际的课堂教学过程中,仍然没有摆脱教师中心论的影响,教师的讲授占据了课堂绝大部分时间,一部分学生被动地接受教师灌输的信息,一部分学生自在自为;学生不能将自己存疑之处实时反馈给教师,从而,教师不能有针对性的指导需要具体帮助的学生。有的教师设计了很多课堂活动,但是学生的参与度并不高;少数学生发言积极,表现活跃,而大部分学生只是被动的听众,即使有问题也不主动提出,导致师生之间缺乏交流,从而达不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课堂教学缺少充分沟通的另一个原因是教师对学生的情感心理把握不足,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的愿望不能被真正激发起来,甚至可能处于抑制状态,这些都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三、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对策

学生的成就离不开有效教学,有效教学不能偶尔为之,而是需要持之以恒地实践于每一个教室,影响到学生的学业、身心、情智与行为规范。[2]上文从教学目标、教学形式和课堂交往上分析了导致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不足的原因,相应的对策也由此展开。

(一)明确外语教学的根本目标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首先要准确定位外语学习目标。而要达到此目的,学科本身的特殊性与学科间的区别性就是依据的原则,如符合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与社会发展的需要,依托于中学教学总目标,满足学生个体的需要,考虑外语教学实际水平,并达到为实现教育总目标做出贡献的需求。外语教学目标的三个方面——掌握外语、发展智力与激励情意——将英语学习立体化,并支撑起教学这一复杂系统的框架,故而三方面应同时实现,以促进学生发展,保证教学有效性,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应把外语学习目标看作一个整体,从培养学生的语言和交际能力入手,发展学生的智力;在发展智力因素的同时,还要重视情意因素的发展,激励情意,包括摆正动机、提高学生的兴趣、增强情感、锻炼意志、培养性格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我们提倡有效教学,争取做到英语教学教有实效、学有实效,让学生的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素养得以整体发展。

(二)丰富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

课堂教学是英语教学的基础环节,测试工具不等于教学工具,教师应自觉摈弃各种应试培训的做法,探索各种有效、丰富多彩的语言教学形式,充分利用宝贵的课堂教学时间提高学生实际运用英语的能力。老师要改变满堂灌的讲授方法,启发学生自主思维,并利用现代化教育手段,创设真实情境,形成愉快生动的课堂气氛,以提高课堂的效率。

英语学习中的听、说、读、写言语交际活动,是双向、主动、协调的创造性过程,是高级神经系统的智力认识活动。在言语交际活动中,学生同时是输入者与输出者,既要将接受的信息经过大脑过滤与筛选,进行分析、综合与概括,又要创造性地选择和组织语言材料,进行恰当言语的表述。学生是学习主体,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调动各个感官,鼓励学生眼看、耳听、动脑、动口、动手,并联系实践,在实践中培养运用英语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拓展其知识技能。要让学生相信自己是英语学习活动的主人,把消极被动地接受知识转化为积极主动地接受与运用知识,尽可能多地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的互动,给以正面的反馈,教师积极的反馈能够增加他们的自信心[3]。创设英语对话情境,鼓励学生独立探索语言学习方法,鼓励学生之间进行合作性学习,教师在必要时参与学生们的活动,会给他们带来很大的积极性。[4]美国学生通过“workshop”进行合作学习,我们的教师也可以鼓励学生自己开展英语学习工作坊,以活跃其思维,充分发挥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并通过英语语言的学习进行智力的发展与情意的培养。同时,在教学中要实施创新教育,激发学生兴趣,鼓励学生的创新意识。学生的学习兴趣来源于社会和个人的需要,在学习上取得的成功又会相应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和兴趣,形成良性循环。

另外,还有田野考察的教学形式,改变了传统的教学地点,将学生带向户外,使学生保持在积极向上的状态中,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各个感官,有利于学生更大限度地主动接收呈现于眼前的信息,丰富了学生的精神生活,对智力的发展与道德情操的培养均有潜移默化的作用。

(三)变革教学组织形式

教学组织形式是指为了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按照一定要求组织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当前我国中学的教学组织形式主要是班级授课制,此种组织形式是工业主义的模式,具有规模化、齐平化,集约化的特点,但它的缺陷也比较明显,它忽视教学中的师生交往和学习者的差异性。

课堂物理环境影响心理环境,传统“秧田型”的座位设计理念是“教师中心论”——讲台前的教师是课堂的唯一中心,学生们都盯着教师和黑板,教师一个人讲授,时间长了学生容易产生“审美疲劳”。这种空间安排不利于交流,当前排学生发言时,背对着后面的同学,后面学生只能听到声音,而看不到神态,这就不利于学生之间的交流,不利于学生之间的合作,不利于活跃课堂氛围。新课程理念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重视课堂生成,那么我们就要改变课堂空间安排,设置专门的语言学习教室:在此教室内,课桌排列为“U”型或是“O”型,教师不用讲台,而是融入学生中。在空间分布上,师生处于平等地位,这样既能保障教师的组织者地位,也有助于改善课堂交流和课堂氛围,促进课堂生成。

另外,分组教学法、道尔顿制等在中学英语教学中也可以借鉴使用,开展英语学习小组活动,让班级内英语成绩优秀的学生承当带动作用。

同时还要注重创设教学情境。为学生提供真实具体的语言环境,让学习变得生动有趣。情境要保证符合真实情况,符合科学原理,还要贴近学生生活及心理,以激发学生的兴趣。

(四)重视教师引导和支架作用,加强师生交流

对中学英语教学来说,教师起到引导作用。有效的引导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这要求教师具备良好的课堂组织与课堂设计能力,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供合适的学习资料,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策略和用英语交际的能力。有效教学并非是一个新理念提出之后水到渠成的结果,其核心在于个体教师在教学的认知需求中注入的知识与教学技巧。这就要求教师不断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行为,使其行为得到自我更新。采用支架式教学,教师要进行课堂观察,记录观察信息,及时查看学生的自我反馈,发现学生英语学习的最近发展区,据此及时调整教学进度、内容与方式,创设英语对话情境,鼓励学生独立探索语言学习方法,鼓励学生之间进行合作性学习。[5]在学习评价上,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不再单一以考试成绩论英雄。教师要重视师生交往,让学生感到自己得到老师尊重,塑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英国学者黛安·蒙哥马利(Diane Montgomery)提出三条原则,即“捕捉学生的良好状态”、“积极的认知干预”、“管理、监控和维持”,来改善课堂教学行为,改善师生关系,使学生能够放松与老师交流。

交流和沟通是教学中的重要环节。语言知识可以通过黑板教学得以传授,但英语语言学习态度、语言技能则更多地需要在交流中进行潜移默化的习得。教师能够发现学生的学习状态,交流学习心得,相互启发,有助于师生发现更好的教学形式和辅助性的学习资源。英语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大量的语言实践机会,因为语言教学不是教师的独角戏,而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语言交流过程。[6]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地实行小班化,争取顾及到每一位学生。

不少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能为了讲课的进度而只提问成绩优秀的学生;有些与学生不很熟悉的教师,为了方便,让座位离自己近的学生回答问题;还有教师将课堂上的师生交流流于形式,讲授完知识点后,询问学生“Yes or no”,学生不加思索,一律作肯定回答。

从学生因素看,由于从小受到社会文化和教学模式的影响,我国学生通常将老师作为“权威”看待,一向很少主动和老师交流。常见的课堂场景是教师在讲台讲课,学生普遍低头。从教师因素看,或是不够重视交流,为了讲课的进度而牺牲交流;或是缺少交流技巧,将“交流对话”变成一个人的“独白”,缺少平等和尊重,课堂上师生之间交而不往,隔阂很多。

课堂上师生之间交流可以采取多种形式,除了语言之外,还要有眼神、体态语言等的交流。教师的眼神会影响学生的心境和态度,暗示和感染学生的情绪;恰当的体态语言可以辅助、强化教师的言语表达,传达重要信息。[7]在交流的组织形式上,,可以进行个别交流、小组讨论等。教师在交流中尽可能活跃气氛,转变教师在学生心中的“严肃”形象;另外,交流要坚持真诚和平等的原则,相互敞开心扉,让学生乐于主动与老师进行交流。

[1]章兼中.外语教育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

[2]Killion,J.&Hirsh,S.The Elements of Effective Teaching[J].Journal of Staff Development.2011,32(6):10-16.

[3]Tim McMahon.Teaching for more effective learning:Seven maxims for practice[J].Radiography,2006,12,34-44.

[4]Carollee Howes,Jolena James,Sharon Ritchie.Pathways to effective teaching[J].Early Childhood Research Quarterly18(2003)104-120.

[5]王润萍.支架式教学[J].英语教师,2009,(6)29-30.

[6]李华.教学生成视角的高中英语有效教学策略[J].课程·教材·教法,2009,(7)52-56.

[7]高艳,郭方玲,陈丽.有效课堂讨论策略三题[J].当代教育科学,2011,(15)16-19.

猜你喜欢
师生交流语言
如此交流,太暖!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语言是刀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累积动态分析下的同声传译语言压缩
麻辣师生
我有我语言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