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无锡市新城中学(214111) 耿 峰
在我们的课堂中,常常见到这些现象:面对教师的提问,当学生不会回答时,教师会说“请坐下来再想一想”;当一位学生回答不全时,教师会说“谁能够帮帮这位同学”;当学生的回答不在教师的课前预设中,或者一下子不知道对还是错时,教师会说“他的想法对不对呢?有没有道理呢?有兴趣的同学下课后去研究研究”;当学生答非所问时,教师会提醒“再想想,老师提的是什么问题”……然而不知道我们的教师注意到没有:这些学生会很“识相”,这节课就一直低着头,再也没说过一句话。长此以往,课堂氛围逐渐沉闷,出现启而不发的现象。于是我们不由佩服那些名师在课堂上的沉稳、睿智,感叹为何在他们的课堂上学生总是能兴趣盎然,思维活跃,智慧的火花不时闪现。究其根源,智慧的理答行为起着潜移默化的重要影响。
华东师大崔允漷教授认为:“理答是教师对学生回答问题后的反应和处理,是课堂问答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实质是教学信息的反馈。”恰当而又巧妙的发展性理答能引领学生走出理解的误区,促使学生获得对问题全面、深刻而正确的认识,推动教学过程发展,提升教学效果,更能给课堂带来精彩有效的生成,促进学生自我探究,最终实现学生的主动发展。
地理学科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交叉学科,综合性强,知识内容丰富,对逻辑思维的要求较高,与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而正是因为这些学科特点,使得在各种不同的教学情境中,地理课堂动态生成教学资源的情况千差万别,难以预设,由此导致课堂上教师的不当理答频频出现。那么,如何在地理课堂教学中有效地通过教师的智慧理答,将追问、转问、探问运用到课堂生成中,形成发展性的理答行为,构建开放、民主、有效的地理课堂呢?
叶澜教授说:“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风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的路线而没有激情的行程。”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回答往往会始料未及。对此,有的教师听而不闻,或敷衍搪塞,往往与有价值的“生成”擦肩而过,这样无形中束缚了学生的创新思维,熄灭了他们创新的火花。因此,教师不要受预设的束缚,应对学生的意外甚至离奇的回答,给予积极的回应和主动设疑,以睿智的追问激活学生思维,通过发展性的理答行为,把学生的“平面思维”引向“立体思维”。
例如,在讲述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中珠江三角洲的城市化问题时,教师提问:“请你结合家乡的实际情况,分析如何避免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有的学生说,发展公共交通,造地铁等,可以避免交通拥堵;有的学生说加强环境污染的治理;有的学生说造高楼解决住房紧缺。突然后面冒出一个声音:“不让民工进城。”学生们马上哄笑起来。教师迅速抓住这一契机追问:“‘不让民工进城’这一观点正确吗?”大家安静下来认真思考这一问题,结果意见不统一。教师顺水推舟:“既然大家意见有分歧,何不来一场辩论赛?”学生们马上分成甲、乙两方开始辩论。甲方认为外来民工为城市发展提供了大量劳动力,为建设城市做出了贡献;乙方认为外来民工素质低,影响了社会治安,还给就业、教育、医疗等带来了压力……学生们唇枪舌剑、据理力争、难分胜负,最后教师可对这一问题进行辩证分析。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能充分利用学生的“节外生枝”甚至是“异想天开”展开有效的追问,可以将课堂教学引向高潮,有效挖掘学生的思维深度,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地理是一门与生活紧密联系的学科,学生的地理学习受生活经验或原有知识基础的影响较大。当新的问题学生不知从何处去思考时,往往会迷失方向,一筹莫展。此时教师可以改变提问角度,用转问的理答方式来引导学生,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更为广阔的空间。
例如在讲述七年级第一课“与同学们谈地理”时,对于没有直观经验的学生而言,“地形”是个很抽象的概念。所以让居住在东部平原地区的学生解释“为何东非高原的选手往往能在国际长跑比赛中取得好成绩”的问题时往往存在一定难度,学生的回答屡屡出现问题。在笔者的教学过程中,甚至曾经出现学生这样回答:“因为是高原地区,导致经济贫困,人们的交通方式主要靠腿,由于经常跑步,所以善于长跑。”此时,教师可以结合孩子们喜爱的足球运动,通过资料展示的方式提出转问:①为什么中国男足的集训基地往往选择在昆明的海埂?②为什么世界强队巴西队在玻利维亚、厄瓜多尔一些高原城市比赛时往往难以取得好成绩?学生通过生活经验的提取和资料的分析找到了“高原缺氧”这一答案,加深了学生对地形概念的了解。
因此,当学生回答问题出现困难时,教师可以在理答时适时提出与此问题相关且贴近学生生活经验的问题,通过有效的转问,调整思考的方向,用生活的例子来进行解释,举一反三,解决课堂中的问题,将课堂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转问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浓厚兴趣,也能有效拓展思维广度,提高课堂效率。
理答是引起、保持或促进学生课堂学习的一种手段。然而,“教无定法”,理答也是如此。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受学生学习能力和知识储备的限制,常常出现学生对教师提问的回答不够准确或不够全面的现象,此时可运用探问的策略。所谓探问,是指紧随学生的回答,教师提出另一相关的问题以刺激学生透过先前的答案进行更深入思考的一种策略。该策略要求学生对自己的回答作出更进一步的解释和说明,或提出具有独创性的观点,从而给出更高质量的回答。通常运用“为什么”“理由呢”等问题进行探问,引导学生形成发散思维,养成灵活多样的思维习惯。
例如在讲述巴西工业发展的区位选择时,学生通过读图可以明确指出巴西的工业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一带。当教师提问原因时,学生也可以根据地图指出巴西东南沿海蕴藏着丰富的资源以及拥有有利的海洋运输条件。然而,在这简单的提问之后,教师接着探问:“巴西的东北部同样拥有丰富的资源,也具有有利的交通运输条件,为何布局在东南部,而不在东北部布局工业区?”此时,学生就会在原有的基础上对自己的回答重新审视,甚至产生质疑,从而展开更为有效的探究。学生可以通过讨论,分析为何不在东北部布局工业区的原因,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综合分析,考虑巴西的气候、地形、历史等因素对工业分布区位选择的综合影响,最终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地关系,学习对终生有用的地理。
因此,在简单的问题之后进一步展开探问,可以将简单的问题深入化,激活学生思维,突破教学难点,使学生从无疑中生疑、知疑,达到“小疑有小进,大疑有大进”,久而久之,在不断的质疑中,发展其创新思维。
可见,教师有目的地引导,及时通过追问、转问、探问等发展性的理答,教给学生思考的方法,激活学生的潜力,把精神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这才是真正的教学,真正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