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雪梅
我校自2011年5月启动实施“高效课堂”教学改革,时至今日,已经开展一年多了。回想这一年来的历程,提的最多的问题就是“如何提高课堂效率”。现结合自己教学实践谈谈对“打造高效课堂”的几点看法。
一、从教师方面来说
1.针对学情,强化备课。
教师在每次讲授新课之前必须根据课标确定这节课的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备课更应考虑如何进行教学才能达到教学效果最优,用什么方法解决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学生可能存在哪些问题,如何引导学生探究和动脑思考等。因此,教师要精心编好导学案。导学案提前下发,学生完成预习案要上交,教师通过检查学生的导学案预习情况进行二次备课,做到有的放矢。
2.问题教学,激发思考。
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在平时的教学中,问题设计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一堂课的质量。教师要精心设计出有针对性的典型问题,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首先,要营造一种和谐愉悦的课堂氛围。要让学生感到在课堂上能抬起头,爱答问,敢答问,会答问。其次,要注意问题设置的艺术性。每个班级学生的学习水平参差不齐,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难度的问题,从而使每个学生都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再次,教学中有不少难点,需要将问题分解才能讲解清楚。这时的提问应由浅入深、环环相扣、逐步引导,以期收到各个击破的效果。
3.科学指导,授之以渔。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所以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还应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认知方法,鼓励学生敢于提出疑问,引导学生产生疑问,进而发现问题,要给学生质疑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可以随时质疑,会质疑本身就是思维的发展、能力的提高。同时,我们要让学生先学,让学生按照老师揭示的教学目标,在导学案的指导下进行看书、自学。然后老师再根据学生自学的情况进行下一步的“教”。在这个“教”的过程中,教者要做的事情就是“授之以渔”。让学生在自学中自己发现问题,并且自己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此过程中教者要针对学生暴露出来的问题进行引导,引导学生参与合作探究。让老师的“教”与学生的自主学习完全融入到一起。
二、从学生方面来说
1.预习导学案,发现问题。
布鲁纳说过:“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知识获取过程中的主动参与者。”素质教育的根本就是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所以课前预习就成了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预习不仅仅是把书本看看,还要思考一些基本的问题:是什么?为什么?这样行吗?跟以前的知识有什么联系等等。这样,听课就有的放矢,会抓重点、攻难点,课堂教学自然就有效了。我们从素质教育实施以来,就形成了“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就是提前下发学案,学生先充分预习,对于学案上的问题自己思考,自行解决或是再提出新的问题,形成书面答案然后上交,老师通过检查学案情况,确定自己的教学重难点,对于学生的质疑,课堂上一起讨论解决。
2.大胆质疑,踊跃发言。
素质教育的灵魂是创新教育,将来的社会需要的也不是知识,而是对知识的创新。所以,素质教育下的学生一定要培养自己大胆质疑,踊跃发言的习惯。上课在认真听讲的同时,还要养成积极思考的习惯,做到“声声入耳、字字入目、动手动脑、用心学习”。对老师提出问题的问题要积极思考,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不明白的问题要及时问老师;讨论问题时要主动参与,积极发言。要集中精力紧紧围绕着老师精心编写的导学案思路用心学习。
3.课后总结,复习巩固。
课后一定要及时总结,对老师讲过的问题及其平时做过的题目要及时总结。做题不在于多而在于总结积累做题方法及技巧。坚持先复习后做题,复习是巩固和消化学习内容的重要环节,把所学知识认真复习一遍,该记忆的记住了,该理解的理解了,该总结的总结了,然后再做作业。
总之,一个班级的师生就像一支运动队,教师就是教练。每一节课就像一次训练,没有高效率的训练就不能产生刘翔、王军霞这样的世界冠军;同样,没有足够的训练强度,也不会出现中国女排。光教师“一头热”是很难产生高效课堂的,只有将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两者有机结合,才能打造出高效课堂。
作者单位 陕西省泾阳县姚家巷中学
责任编辑 杨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