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晓霞
早产儿指胎龄<37周出生的活产婴儿,又称未成熟儿[1]。出生体重<2500g,身长<47cm。出生体重<2500g者为低出生体重儿,其中<1500g者为极低出生体重儿,<1000g者为超低体重儿。保暖、喂养、维持正常呼吸、预防感染及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是护理早产儿的关键。
2011年7月~2011年9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新生儿诊治中心共收治早产儿50例(男31例,女19例)。胎龄28~36+4周,其中胎龄28~32周12例,33~36周38例;出生体重800~2450g,平均1700g。经精心护理及积极治疗,2例死亡(其中1例因多器官损害,家属放弃治疗而死亡),3例有轻微神经系统后遗症(出院后回我院进行功能锻炼),其余早产儿经10~60d护理及治疗痊愈出院。
2.1 保暖 早产儿体温中枢发育不完善,调节功能差,皮下脂肪又少,体温容易随外界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室温25°~27°,相对湿度55%~65%,并采取适宜的保暖方法,将体温维持在36.5℃~37℃。保暖方法主要有:(1)通过保暖工具保暖:如用电热毯、热水袋等保暖工具置于早产儿身体周围进行保暖(热水袋易发生烫伤,一般不采取此方法);(2)使用保温箱保暖:将早产儿放于保温箱内进行保暖(最初箱温根据早产儿的体重来定:体重<1000g者,箱温调至36℃~38℃;体重1000~1500g者,箱温调至34℃~36℃;体重1500~2000g者,箱温调至32℃~34℃;体重>2000g者,箱温调至28℃~32℃),在保暖过程中,应每2h测量体温1次,并根据体温随时调节箱温;(3)远红外线辐射台保暖:将早产儿放于辐射台上,传感探头贴于患儿胸腹部,设置温度同暖箱,以此保暖。体温过低的患儿在复温过程中不宜过快,复温速度为1℃/h。所有护理操作中注意保暖,开箱次数越少越好,时间越短越好。至少2h记录箱温和湿度1次,4~6h测量体温1次。
2.2 维持正常呼吸
2.2.1 保持呼吸道通畅 患儿头偏向一侧或采用仰卧位,及时清理口鼻分泌物,防止呕吐窒息;有窒息者立即用气管插管或导管吸出粘液及羊水,并及时吸氧。
2.2.2 给氧 勿常规使用,仅在患儿出现青紫及呼吸困难症状时吸氧;不宜长期持续使用,应监测吸入浓度。维持血氧饱和度在85%~92%。
2.2.3 患儿发生呼吸暂停时,应先弹足底,拍背或刺激呼吸,立即给氧或面罩加压给氧,使其恢复自主呼吸,并报告医生,配合抢救。
2.3 喂养的护理 早产儿生长发育快,营养需求高而胃肠功能发育不完善消化能力差,因此早产儿合理喂养非常重要。如喂养方法不当,极易发生腹胀、排便次少等肠蠕动缓慢症状。严重者可发生NEC。因此,选择正确的喂养方法,是减少腹胀的重要手段。
2.3.1 经胃管喂养 将胃管直接插入胃内,定时通过胃管打入奶汁,补充营养。每次喂奶前应回抽鼻饲管看有无潴留及残留物的性状、颜色,如胃残余量大于0~2mL/kg或大于喂养量的50%,或合并腹胀予禁食,对于特殊的早产儿如腹胀、NEC等应用完全静脉营养。此法补充营养虽然可靠,但很难使早产儿建立有节律的吸吮和吞咽模式,从而使胃肠蠕动减慢,加重腹胀。
2.3.2 经口喂养 对于一般情况良好、无腹胀、排便正常者,于生后6h内即可开始喂糖水,1~2次后无呕吐,排除消化系统畸形者,即可喂奶。尽早喂奶有益于胃肠道组织及生理运动功能的成熟。此法简单易行,但由于早产儿的发育特点,仍很难避免腹胀的发生,且易呛奶,发生窒息,吸允力差。
2.3.3 非营养性吸吮 鼻饲或经口喂养的同时配合非营养性吸吮。非营养性吸吮如为经胃管喂养者,在每次鼻饲的同时给予吸吮未开孔的橡皮奶头即为非营养性吸吮。
2.4 加强基础护理 保持患儿皮肤清洁干燥,病情稳定,可进行沐浴。如病情不稳定的给予温水擦浴。沐浴时室温为28℃,水温39℃~41℃。沐浴时注意动作轻柔,注意保暖,尤其注意颈下、腋下、腹股沟、臀部及皮肤皱褶处的清洁,擦干后擦紫草油。注意观察皮肤颜色是否正常、有无损伤、皮疹、鹅口疮等。有红臀者每次便后用温水清洗后,局部涂紫草油或0.1%聚维酮碘。脐部有分泌物时,先用3%过氧化氢溶液清洁,用安儿碘消毒脐部,保持脐部干燥。勤换尿布,经常更换体位,2h翻身1次,以防发生坠积性肺炎及皮肤压伤。及时修剪指甲,保护四肢,防止抓伤。
2.5 预防感染 早产儿抵抗力低下,易发生感染,故消毒隔离是早产儿护理中极为重要的一环,医护人员必须身体健康;严格遵守消毒隔离制度;接触早产儿前后要洗手或用快速手消毒剂对手进行消毒后戴手套,预防交叉感染;每天给病室通风、消毒;地面每天湿拖2次;婴儿培养箱固定专用,每周更换1次,每天用1∶80的84消毒液擦拭婴儿培养箱内外1次和更换婴儿培养箱水槽中水;每天更换吸氧吸痰装置,每天用1∶80的84消毒液擦拭使用中的仪器;护理人员定期做鼻咽拭子培养;感染带菌者应调离早产儿室工作。
2.6 预防出血 早产儿血管脆弱,易造成出血。早产儿颅内出血发生率高,主要由缺氧引起,是直接影响早产儿存活率和后遗症的主要原因之一[2-3]。早产儿由于凝血因子量少,故最易发生胃肠道、肺及颅内出血。因此除了预防性注射维生素K1外,在进行各项护理操作时动作均应轻柔,以防操作而致出血。
2.7 病情观察 早产儿护理工作应有高度的责任心,耐心细致地护理早产儿的同时应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如呼吸不规则、呻吟、体温不正常、食欲、反应低下、皮肤青紫或苍白、肢端循环差、大小便不正常等情况发生,应及时联系医生并协助查找原因,迅速处理。加强补液管理,严格控制输液速度。勤巡视,做好各种记录。
2.8 出院指导 在出院前先通知患儿家属做好准备,备齐衣物,家属身份证,病危通知书,缴费收据等。出院时重点进行哺乳、保暖、预防感染、基础护理,合理喂养等知识宣教。
促进母婴情感建立,有条件者首选母乳喂养,若无母乳,应选用早产儿配方奶粉,少食多餐,以免加重胃肠道负担。因早产儿抵抗力差,出院后避免交叉感染,尽量别去人多的地方,更不能接触患有感冒或传染病的人。出院时要向家属强调出院后随访,遵医嘱进行相关的检查。可通过专题讲座或电话回访平台向患儿家属介绍有用的医疗知识。
引起早产的原因很多,但随着医疗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发展,早产儿救治成功率稳步上升。严密的观察病情,精心的护理患儿,耐心的喂养,针对家长的恐惧心理做好相应的心理护理,提高了早产儿的生活质量。
[1]张佩琦.妇产科护理学[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92:151-153.
[2]王勤,毕绘珍.早产儿颅内出血的观察及护理[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9,12(4):6465.
[3]俞群.早产儿护理新探讨[J].护理研究,2007,21(增刊1):220-221.
[4]兰晓娥.婴儿抚触对促进疾病康复的研究进展[J].中华全科医学,2009,7(2):199-200.
[5]毕秀杰,侯春蕾,宋晓萍.抚触对早产儿发育及病程影响的综合评价与研究[J].当代医学,2009,15(32):42-43.
[6]张凤珍,王惠芳,段红霞,等.抚触干预对早产儿体格发育影响的研究[J].护理研究,2008,22(3A):611-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