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例老年人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诊治分析

2013-03-25 05:11:19王勃
当代医学 2013年16期
关键词:典型心电图心肌梗死

王勃

因老年疾病而导致患者猝死的常见疾病中,急性心肌梗死在发病率上高居榜首。它是指心肌缺血而导致部分心肌急性坏死[1]。在临床上的主要特征是发病急、病程短,容易引发心脏猝死。与青年人相比,老年人不典型心肌梗死发病率要多,因为老年人随着体质免疫系统的下降,以及合并多种疾病,在临床上表现为不典型,给早期诊断带来困难,所以及时发现和及时治疗对降低病死率和改善预后至关重要。本研究对2011年5-11月收治的75例老年人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南阳市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2011年5-11月,共收治老年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75例(年龄70~85岁),其中男性患者45例,女性患者30例。入院前病史:糖尿病10例、高血压22例、冠心病12例、支气管炎6例、脑血栓16例、风湿性关节炎4例。发病诱因:过量吸烟饮酒45例、过度劳累16例、情绪波动异常14例。

1.2 临床表现

1.2.1 首发症状不典型 在发病前期表现为:呼吸困难23例、上痛下泄伴随恶心20例、呕吐12例、背部肩部痛疼19例、运动后脑门不适出现气短、眩晕等10例。

1.2.2 心电图不典型 弓背向上型S-T段抬高及动态演变25例,房室传导阻滞34例,sinus bradycadia(疾病代码ICD:149.8)20例,sinus arrhythmia 14例。

1.2.3 血清酶学不典型 血清肌酸酶同工酶CK-MB升高为正常上限的2.5倍以上,另外,肌钙蛋白变化为上升趋势。

1.2.4 梗死部位 下壁梗死54例,前期梗死24例,广泛梗死16例。

2 结果

75例患者中45例行抗凝、抗血小板等治疗,18例行PCI治疗,12例行溶栓治疗;62例病情好转出院,13例死亡。

3 讨论

该病首发症状特点:不典型性,临床表现复杂多变,给临床诊断造成极大困难[2]。发病带有季节性——多在秋冬季节,专家认为可能是寒冷激使冠状动脉痉挛,导致心肌急性缺血而诱发。老年患者一旦突发不适症状,应马上进行心电图及血清检查,最大程度地降低意外事件的发生。

3.1 疼痛或无痛部位不典型 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心脏及神经系统衰老,敏感性降低,机体反应降低,所以急性心肌梗死症状在老年人中表现为疼痛或无痛不典型。另外多种症状并发相互重叠掩盖了疼痛,也是造成患者感觉不到痛的原因之一[3]。患者出现腹痛、恶心、呕吐等情况容易误诊为消化性溃疡;背部及肩部疼痛容易误诊为肩周炎或其他关节炎疾病;牙疼、咽喉肿痛容易误诊为口腔疾病。

3.2 症状呈隐匿多样 主要表现有以下几种:(1)高血压:患者表现为胸口发闷、出冷汗、血压高、头疼、头晕等。(2)胃肠道:患者表现为受凉或困乏,出现呼吸困难、气短咳嗽等情况。(3)心力衰竭心律失常:患者表现为胸闷、气短、心悸、出冷汗。(4)放射痛疼:患者表现为由点到面的咽喉疼痛、牙疼;也有的表现为肩疼、麻木。(5)呼吸道感染:患者表现为腹痛、呕吐,而且多是突发性或渐进性的。

3.3 多种心脏病并发 为了进一步提高老年人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的早期诊断,一方面,老年人平时应注意自身疾病引发的不适症状,及时就诊,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早痊愈;另一方面,临床医生应对其临床表现上的特征有充分的认识,对就诊的患者仔细询问病史,仔细检查身体,分析患者病情。在患者出现严重心律失常、头晕、血压过低或休克时;患者出现咽喉肿痛、牙疼、上胀腹以及肩痛时应先考虑急性心肌梗死的可能,及时做心电图及血清酶检查[4]。采取这种措施的原因就是因为老年人大多集多种疾病于一身,并且各种症状相互掩盖,呈现复杂性,多变性,如冠心病合并肺心病,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性心脏病,以及与风湿性心脏病、糖尿病并存,这种多种疾病症状重叠给诊断治疗造成极大困难,往往容易误诊。

3.4 治疗 患者在基本确诊该病后,应马上住院接受治疗。目前来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入院治疗后,应立即给予抗凝、抗栓、硝酸酯药物、营养心肌药物治疗。在适当采取休息、吸氧措施的情况下,对患者心肌酶及心电图动态变化密切监测,根据患者病情合理使用药物[5]。在治疗过程中分以下几种情况:(1)注射多卡因静脉可以控制室性期前收缩或室性心动过速。(2)出现室性心动过速过快药物疗效不满意,采取同步直流电复律措施。(3)阿托平治疗对缓慢的心律失常患者有很好的疗效。(4)出现休克,可以采取补充血容量的方法。(5)补血后血液仍不升,要使用间羟胺、多巴胺等升压药物。

β受体阻滞剂,可以防止梗死范围扩大,在该病起病早期应用可以改善急、慢性期的预后。另外,临床验证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这一药物能够一定程度改善恢复期心肌的重构,降低心力衰竭的发生率,从而达到降低病死率的目的。

[1]杨昌敏.老年急性心肌梗死临床特点与抢救措施[J].中国当代医药,2009,16(4):129.

[2]尹巧香,赵玉生,陈真.以呼吸困难为首发症状的60岁以上老年急性必肌梗死[J].实用老年医学,2004,18(1):51-52.

[3]田枚,李艳敏,张翠丽.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分析[J].中国急救医学,2002,20(4):209.

[4]梁春卉,杜有仪,程景新.70岁以上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临床分析特点[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1997,5(16):289-292.

[5]沈友权,周向军,叶映玲.高龄急性心肌梗死85例分析[J].中国心血管病研究,2004,2(9):709.

猜你喜欢
典型心电图心肌梗死
用最典型的事写最有特点的人
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的应用
多项式求值题的典型解法
《思考心电图之176》
心电与循环(2021年3期)2021-06-03 07:49:40
典型胰岛素瘤1例报道
入职体检者心电图呈ST-T改变的意义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的护理
中医药防治心肌梗死:思考与展望
替格瑞洛在老年心肌梗死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作用研究
自我保健在预防心肌梗死复发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