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用等效视域下的意象再造:中国古典诗词跨文化传播的有效途径

2013-03-23 18:54
东岳论丛 2013年8期
关键词:许渊冲原诗译文

付 瑶

(山东财经大学公共外语教学部,山东济南250014)

引 言

中国古典诗词形式工整、韵律优美,丰富的文化意象更使其独具艺术魅力。如何使这一优秀文学遗产在异域文化中再现光彩,对于中国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有重大意义。众多国内外学者致力于古诗词翻译的理论和实践工作,从1918年首位翻译唐诗的英国人弗莱彻提出的诗体风格到当代翻译家许渊冲教授遵循的“三美”原则,均体现出研究者们在古诗词翻译百年历程中的成就和才华。然而,集语言、思想及美学因素于一体对古诗词进行翻译,且要准确传达其中意象所隐含的声、形、意和情,是极其困难的工作。陈植锷在《诗歌意象论》中指出“一首诗歌艺术性的高低,取决于语言意象化的程度如何”。①同样,成功的再造文化意象,对译好一首诗起着关键作用。在文化差异的背景下,古诗词翻译面临文化和语言的双重障碍。本文尝试将文化语言学与翻译原则相结合,仅从地名,典故和月与柳意象三方面基于“语言、意象、文化”的理论,从语义和语境的语用学角度出发,运用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的策略,对不同版本的古诗词译文进行分析,探讨语用等效在古诗词意象跨文化再造中的应用。

地名意象的翻译

古诗词中经常出现的地名,有时不仅仅是某一活动场所的称谓,作者也借助地名表达思想,抒发情感,地名成为诗词艺术的有机组成部分。如扬州、阳关、蓟门、辽西等大量地名均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与作品的内容紧密相关。以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为例: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诗中“扬州”的含义已超越了一处地名,其意象使人不禁浮想联翩,旖旎的风光,浮华的生活,东南繁华的都会。李白的诗中用“烟花”粉饰“三月”,呈现出的是一幅烟雨迷蒙的阳春风光、繁花锦簇的盛世美景。下面是几个英译本中对“烟花三月下扬州”的处理:

(1)Mid April mists and blossoms go.(唐安石)②

(2)He sails down to Yangzhou in the early spring season.(王方路)③

(3)sailing to Yangzhou in March while blossoms curl like smoke on the river.(王守义与约翰·诺弗尔)④

(4)For River Town green with willows and red with flow-ers.(许渊冲)⑤

帕尔默文化语言学理论的精髓是意象、语言、文化及三者之间的关系。意象为其理论核心,文化由语言通过意象反映出来⑥。基于这一理论来看唐安石的译文,虽完整地把“烟花”保存为“mists and blossoms”,但译文中省去了地名“扬州”,因此原诗中“扬州”丰富的文化意象寓意也就荡然无存了。王方路的译文虽然保留“扬州”地名,但省去了“烟花”,使原诗优美的意境大大损减。

奈达提出的语用等效翻译观是指“从语义到语体,在译语中用最切近而又最自然的对等语再现源语信息”⑦。王守义与约翰·诺弗尔的版本重视译文的意义,不在乎译文的形式,其翻译虽然面面俱到却过于冗长,失去了原诗的韵律,译文在语体方面没能做到与原文功能等效。许渊冲的译本把译文读者不熟悉的地名“扬州”深化为“River Town”,把“烟花”意译为“green with willows and red with flowers”。“green”衬托以“red”的对比,“willows”和“flowers”的押韵,使译文形神兼备。译文中的“花红柳绿”,是对水上都会扬州小桥流水、杨柳如烟、百花争艳的艳丽景色的更贴切传达。

李白的七言绝句《峨眉山月歌》中连用了五个地名,“峨嵋山”、“平羌江”、“清溪“、“三峡”和“渝州”,把写景、叙事和抒情用地名巧妙地结合了起来。若直译诗中地名,对于不了解中国文化和地理的外国人来说无法理解这幅渐次展开的千里蜀江旅行图;若略译又很难传达原来的诗意。对此诗地名的翻译极具挑战性。下面是许渊冲的译本:

峨嵋山月半轮秋,The crescent moon looks like Autumn’s golden brow,

影入平羌江水流。Its reflection stays in the stream while water flows.

夜发清溪向三峡,I leave the Limpid Brook for the Three Gorges now,

思君不见下渝州。O Moon,why don’t you follow me while my boat goes!⑧

语用等效翻译在形式和意义上包括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两种策略。《峨眉山月歌》许渊冲版本的地名翻译恰如其分地结合了这两种策略。纽马克在《翻译研究途径》中认为语义翻译的目的是“在目的语语言结构和语义许可的范围内,把原作者在原文中表达的意思准确地再现出来”⑨。译文中“brow”和“now”,“flows”和“goes”,采用了间行押韵的“abab”英诗格律韵式,再现了原诗流畅的音韵美和结构美。原诗中地名“平羌”译文中译为“stream”,正切合“平羌”是长江水系的一部分的事实。略去目的语读者不熟悉的“渝州”译为“my boat goes”,因其确是诗人所要到达的“目的地”,有效地表达了原诗的语义。而把“清溪”和“三峡”准确地直译为“limpid brook”和“Three Gorges”,既保留了汉字的优美,也充分注意到了翻译中的约定俗成。

许版对于原诗中地名“峨眉山”的翻译,则体现了交际翻译的目的,即“努力使译文对目的语读者所产生的效果与原文对源语读者所产生的效果相同”⑩。如仅把“峨眉山”直译为地名“Mount Emei”,将无法表达原诗“峨嵋山月半轮秋”的诗情画意,造成翻译语用失效。译文“The crescent moon looks like Autumn’s golden brow”巧妙突出了原诗秋高气爽,皓月当空、青山吐月的优美意境,再现了原诗的艺术效果和美学价值,成功体现了语义和语境两方面的语用等效。

典故意象的翻译

用典和古诗词密不可分。古诗词中大量的典故用极精简的语言把丰富的思想情感表达得恰切、儒雅,增加委婉含蓄的情趣和艺术魅力。但那些对于原文读者妙不可言甚至称为千古绝唱的典故意象,因其深厚的文化历史渊源,很难使译文读者产生共鸣,有些甚至可能会变得莫名其妙。例如王昌龄的边塞七绝《出塞》: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诗人以古喻今,悲壮豪迈,融抒情与议论为一体,铿锵有力。诗中“龙城”典出《史记·匈奴列传》喻指塞外边远的地方。“飞将”典出《史记·李将军列传》,喻指勇猛善战、威名远扬的将领⑪。“龙城”“飞将”双典连用,气势豪迈。下面是Witter Bynner和许渊冲“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的译文:

(1)Oh,for the Winged General at the Dragon City,That never a Tartar horseman might cross the Yin Mountains!(Witter Bynner)⑫

(2)Were the Winged General of Dragon City here,The tartar steeds would not dare to cross the frontier.(许渊冲)⑬

语用等效翻译包括语用语言等效和社交语用等效两个方面。遵照语言等效的原则,译者必须在语言语境和情景语境中准确把握原作词语的含义,力求保存原作的内容。以上两个英译版本都采用字面直译的方法把“龙城”译为“Dragon City”,把“飞将”译为“Winged General”。许渊冲在下句中把“阴山”意译为“frontier”,是对“龙城”喻指塞外边境的解释。而Bynner的版本很难使不懂“龙城”典故的译文读者搞明白“Dragon City”和直译的阴山“Yin Mountains”的意象所指。对于Bynner和许渊冲的两个版本中对“飞将”的直译法,笔者认为有待商榷。因目的语中“龙城”和“飞将”的文化缺损,译文读者实难形成“Dragon City”中“Winged General”的寓意意象,因此不必拘泥于原文在词汇、语法、语义等不同层次上的形式。舍弃直译,改为意译,若把“飞将”译为“valiant general”,“courageous general”或“lionhearted general”,能更透彻地传达出原文的典故意象。

李商隐深熟用典之道,其诗作借助典故恰当的隐喻表达隐晦难言的情感,别有韵味。例如《无题》中的千古绝句: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

其中典故“一点通”源自古书记载。有一种名为通天犀的犀牛角,人们把它视为灵异之物,故称“灵犀”。因其有白色如线贯通首尾,才产生“一点通”的想象。诗人用“心有灵犀一点通”的优美比喻形容情人之间心心相通。下面是“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几个不同版本的译文:

(1)For bodies no fluttering side by side of splendid phoenix wings,For hearts the one minute thread from root to tip of the magic horn.(Graham)⑭

(2)Physical form we have no flying wings of colorful phoenix,In heart we can know each other like the line of rhinoceros.( 王方路)⑮

(3)We have no wings to fly side by side,Yet one sharp arrow wounded yours and my heart.(王大濂)⑯

(4)Though I have for my body no wings like those of the bright-coloured phoenix,yet I feel the harmonious heart-beat of the Sacred Unicorn.(Witter Bynner)⑰

在以上四个版本中,Graham和王方路遵循语言等效的原则,意译了犀牛角的典实。Graham把“心有灵犀”的典故在译文中详细解释为“贯穿魔角首尾的细线”。虽忠实于原作的内容,但忽视了译文读者在原典缺失的语境中对诗词的理解。王方路的译文在“the line of rhinoceros”之前加上了“we can know each other”,其实是对原典“一点通”意象的解释,对译文读者起帮助理解的作用。

王大濂和Witter Bynner的版本则是根据目的语的文化背景,采取了社交语用等效的原则。社交等效要求翻译者对于原发语和目的语均有较深的造诣,既要充分理解并确定源语中词语的语用含义,而且还要在语用意义完全不同的情况下,着眼于译文读者,根据不同的文化背景,从文化交际的角度使用目的语言。王大濂避开目的语读者陌生的“灵犀”,利用西方文化中普遍流行的丘比特之箭的典故代替原诗文化熟悉的犀牛典故,将“心有灵犀一点通”译为“one sharp arrow wounded yours and my heart.”以典译典,用意巧妙;而 Bynner则是另辟蹊径,其译文“Yet I feel the harmonious heart-beat of the Sacred Unicorn.”把“灵犀”译为西方神话中的“麒麟”“Unicorn”,符合“Unicorn”的角象征着高贵、纯洁的精神之箭的传说,同时译作中“the harmonious heart-beat”也恰当的表达了原作中的心灵相通的隐喻意象。

月与柳意象的翻译

古典诗词中独特的审美意象深富民族文化色彩,含而不露。有许多意味深长的意象,被赋予了特别的生命,寄托着复杂的情感,“明月”和“杨柳”即是其中最典型的代表。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诗人常常借月把孤独伤感的思乡之情挥洒得含蓄凄迷。张九龄《望月怀远》“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白居易《望月有感》“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李白《静夜思》“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古诗词中不乏借月思乡的佳句,读者需联系文化来解读意象,才能更加深切地体会到其中所表达的思想内涵和审美意境。同样译文中也只有把握“明月寄相思”这一独有的中华文化意象,才能达到传递原诗精华的目的。以杜甫《月夜忆舍弟》的几个英译版本为例:

茂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

(1)The crystal dew is glittering at my feet,The moon sheds,as of old,her silvery light.(H.A.Giles)⑱

(2)From tonight on dew begins to be white,Moon in hometown will be certain bright.(王方路)⑲

(4)He knows that the dews tonight will be frost.How much brighter the moonlight is at home!(Witter Bynner)⑳

帕尔默在《文化语言学理论构建》一书中,把意象、语言和文化的关系定义为:“语言背后是有东西的,而且语言不能离开文化而存在;文化通过语言、意象表达内涵;文化对语言、意象起决定作用”㉑。帕尔默的文化语言学理论对于古诗词翻译具有指导意义。对中国人来说,“故乡月”是诗词中的典型艺术意象,以明月喻指思乡之苦已成为文化传统。而西方文化中月亮代表着寂静、神秘和鬼神。“思乡月”这一语用意义在跨文化中的空缺使得我们读来余韵袅袅,荡气回肠,极具共鸣的月下咏思,他们或许不明其中之意甚至产生歧义。对于“月是故乡明”的翻译,Giles的版本“The moon sheds,as of old,her silvery light.”将“今夜”和“故乡”略去,而恰恰是这两个词构成此诗诗眼,是全诗的关键所在,代表了诗人当时的情感。Giles作为一个外国人,不明了“明月”在原诗中的深刻寓意,他的译文没能传达出明月寄相思的意象,造成翻译语用失效。王方路译文中的“moon in hometown”,和 Bynner的“the moonlight is at home”,两者都结合目的语的语境对意象进行调整,虽没有一一对照,但把握了“明月”意象的基调,也就保住了原诗的气骨。

“杨柳”意象在古诗词中常表示惜别留恋之情。乐府《折杨柳》笛曲内容多写离情别绪。而且汉语“柳”与“留”同音,使人产生“柳-留-离别-不舍”的哀怨情感。许多文人墨客借柳抒怀,如王之涣的《凉州词》表达了戍边将士慷慨苍凉的怀乡之情: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对“羌笛何须怨杨柳”中富含文化语义的“柳”意象,翻译者们采用了不同的翻译策略。

(1)Why need my Mongol Flute bewail the elm and the willow missed?(Fletcher)㉒

1)2013年10月前,对应段落也发生路面起拱和隧道底板冒水并影响路面结构,2013年11月重新施作路面结构层并增加横向排水盲沟,现阶段实际情况表明,隧道底板冒水已经终止,但路面起拱依然存在,可以排除水压力影响;

(2)Why need the Mongol flute complain in a song of plucking willows?(孙大雨)㉓

(3)Why should the Mongol flute complain no willow grow?( 许渊冲)㉔

语义翻译策略重视的不是目的语语境及其表达方式,更不是把译文变为目的语文化情境中之物,它看重的是保持原文的形式和原意。Fletcher和孙大雨的版本均采用了此策略。Fletcher的译文“bewail the elm and the willow”,采用了逐字翻译的方法从形式和意义上保持原诗原样。但因为我们总是按照自己的文化来建构意象并对其进行解码,对于文化缺失的“柳”意象只是逐字进行字面翻译很难使译文读者了解“怨杨柳”的真实涵义。孙大雨的译文“a song of plucking willows”试图传达折杨柳笛曲。但一个民族的文化独特性可引起本族人特有的联想,对于无此文化背景的读者即失去了原诗中隐含的文化内涵。许渊冲的版本采用交际翻译策略,“不是一味追求表面形式和内容的一一对应,而是把重点放在根据目的语的语言、文化和语用方式上传递信息。”㉕其译文中删除了原文形式虽有、但在目标语中缺失的内容;增加了原文形式所无的词“grow”。“no willow grow”的译法坚持了社交等效的原则,虽不是忠实地复制原文的文字,但保持原诗的完整性,最大限度地降低了文化信息的缺失。

结 语

在古典诗词意象翻译过程中很难把源语中所包含的所有成分,从字面意义、形象构词、节奏韵律,到深层文化内涵等全部特征包含在一个译文里。由于民族文化相似性和多样性形成的意象重叠、空白甚至冲突,源语意象所传达或所喻示的情思韵味在译文中会产生不一样的文化交融。在进行跨文化翻译时,译者采用适当的翻译策略可在源语和目的语之间进行变通,以准确传达意象所包含的文化信息,追求译文和原文的功能对等。

通过分析不同的古诗词英译版本,本文认为:以文化语言学的理论为指导,充分考虑语言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意象差异,并从语用学的基本方面,即语义和语境角度来理解翻译的社会功能。在此基础上按照语用等效的原则进行语义和交际翻译转换,是克服古诗词翻译中文化障碍的有效途径。语用等效视域下的古诗词意象再造不是简单的,从源语到目标语的直线操作,而是需要探究两种语言内在的文化因素,是从一个文化心理空间到另一个文化心理空间的转换。文化语言学理论为古诗词翻译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而语用等效原则要求译者从语言和文化两个层面上利用变通的翻译策略传达诗词原文的整体意境,让不同的语言使用者对信息达到相似理解,使目的语读者和源语读者一样和作者产生思想情感共鸣,真正达到语言交际及文化传播和交流的目的。

[注释]

①陈植锷:《诗歌意象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54页。

②唐安石:《英译中诗金库》,香港:香港中文大学翻译中心出版社,2005年版,第83页。

③⑮⑲王方路:《唐诗三百首白话英语双译探索》,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392页,第391页,第271页。

④王守义,诺弗尔:《唐宋诗词英译》,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77页。

⑤⑧⑬㉔许渊冲:《中英对照唐诗三百首》,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7年版,第21页,第57页,第132页,第112页。

⑥㉑G.B.Palmer,Toward a Theory of Cultural Linguistics,Austin:University of Texas Press,2006,p.114,p.113.

⑦E.A.Nida& C.R.Taber,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ranslation,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4,P.321

⑨⑩P.Newmark,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1,p.283,p284

⑪《中华书局》编辑部:《中华唐诗鉴赏辞典》,中华书局,2008年版,第106页。

⑫⑰⑳W.Bynner & Kang - hu Kiang,The jade mountain:A Chinese anthology.Being three hundred poems of the Tang dynasty,Virginia University Press,2008,p.94,p.28,p.59

⑭A.Wright& D.Twitchett,Perspectives on the Tang Poems,New Haven:Yale University Press,2003,p15.

⑯王大濂:《英译唐诗绝句百首》,百花文艺出版社,2007年版,第61页。

⑱H.A.Giles,A History of Chinese Literature,Wildside Press LLC,2008,p.34.

㉒G.Edwin,Contemporary Translation Theories,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4,p.321.

㉓孙大雨:《英译唐诗选》,上海:上海外语教学与出版社,2007年版,第47页。

㉕G.Edwin,Contemporary Translation Theories,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9,p.321.

猜你喜欢
许渊冲原诗译文
Stem cell-based 3D brain organoids for mimicking,investigating,and challenging Alzheimer’s diseases
诗译英法唯一人:许渊冲
许渊冲英译杜甫诗歌中的译者声音及其文化认同
摔得挺美
峨眉山月歌
译文摘要
“第三届许渊冲翻译大赛”英译汉原文
改诗为文三步走
I Like Thinking
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