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晚清和民国时期的中国现代化及其历史启示:以市民社会为视角

2013-03-23 18:54杨巧蓉
东岳论丛 2013年8期
关键词:市民现代化发展

杨巧蓉

(山东省哲学创新与发展研究基地,山东济南250103)

现代化是中国自近代以来社会运动的主题,但是,中国现代化进程却并不顺利,呈现出一种时断时续、发展失衡和程度不高的状态。从市民社会与现代化的关系来看,中国的现代化可以追溯至明朝末年。明末,中国的商品生产在小范围内出现并有一定发展,围绕着商品生产出现了市民阶层。其后,清朝入主中原,中断了这一历史进程继续前进的条件,直到晚清时期,中国的商品经济又得到了发展。与明末相比,这一时期的规模与程度都有一定提升,市民社会阶层也不断扩大。辛亥革命之后到新中国成立之前,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近代城市化短时期内迅速扩张,城市化推动了市民社会因素的发育,进而使得中国的现代化不仅从经济上,而且从文化上都向前迈进了一大步。但由于战乱不断,现代化的成果被破坏殆尽,留给人们的是对民富国强的现代化国家的美好憧憬。追溯历史、对照现实,我们会更清醒、更理性地审视和对待今天中国现代化的步履,深度思考实现中国现代化的主要条件及其根本价值指向。

一、明末中国商品生产与市民阶层的出现

自明朝嘉靖年间,商品经济在封建主义社会胚胎中生长起来,并获得了一定的发展,尤其是以布匹、丝绸、茶叶为主要经济生产内容的江南和以对外贸易闻名的沿海地区,以及中国传统的政治文化中心城市,经济往来都出现了繁荣的景象。明朝后期国内经济的发展,为对外贸易提供了基础。在福建,“凡福之绸丝,漳之纱、绢,泉之蓝,福延之铁,福漳之橘,无日不走分水岭及浦城小关,下吴越如流水。其航大海而去者,尤不可计”①谢国桢:《明代社会经济史料选编(中)》,福建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110页。。此外,明朝后期的财政危机,成为统治者解除海禁,允许私人对外贸易的又一重要原因。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之下,明朝末年,对外贸易获得了空前的发展。据专家估算,在1570-1760年间,中国至吕宋的商船每艘平均贸易额为八百比索,折合白银六万两②钱江:《1570-1770年中国和吕宋贸易的发展及贸易额的估算》,《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6年第3期。,190年间贸易总额约三亿比索,折合白银约两亿两千五百万两③钱江:《1570-1770年中国和吕宋贸易的发展及贸易额的估算》,《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6年第3期。。

随着商品经济、对外贸易的繁荣,明朝末年,中国社会市民阶层在规模上有了一定的发展。随着市民阶层的壮大,民间出现了一些社会团体组织,这些民间社会组织充当了其组织内部、组织之间以及整个市民阶层与政治国家之间“疏导”与“桥梁”的角色。与商品经济、城市经济的发展相对应,在市民社会阶层中形成了一种反封建的新的市民文化。这主要表现在当时的一些文学作品上,比如《三国演义》、《水浒传》、《金瓶梅》、《三言两拍》、《牡丹亭》等。这些文学著作不再像唐诗宋词那样是社会少数“风雅”之士的专属,因为它们源于城市市民生活,反映了普通市民阶层的思想感情和价值观念,因此在民间得以广泛流传。此外,明朝后期,一些哲学家针对“存天理,灭人欲”的封建专制理学教条,提出了“夫私者,人之心也,人必有私,而后其心乃见;若无私,则无心矣”①[明]李贽:《德业儒巨后论》,《藏书》(卷二十四)。的思想。也就是说,人的本性上都有为“私”的一面,这包括私人的利益与正常的欲望,否则人就是一个“无心”的空壳,“天理”的存在与否也就没有任何意义。这一主张,对于长期被封建礼教思想禁锢的人们来说,无疑是一种必要的思想启蒙,助推了当时市民社会及其文化的进一步发展。

二、晚清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与市民阶层的壮大

明朝末年已经具有一定规模的商品生产和一定发展程度的市民生活和市民文化,在清朝入主中原以后,被人为地加以隔断。这一情况直到晚清才逐渐有所变化。乾隆末年,清政府统治的各种弊端凸现出来,社会矛盾加剧,危机潜伏。同一时代,新兴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为了国内本阶级的利益,开始对外寻求更多的资源、资金与商品市场。地大物博、人口众多、日渐衰落的清王朝统治之下的中国,成为西方日渐强大国家的主要目标之一。当西方国家在与清朝“友好的”贸易、文化交往中得不到实惠之后,它们开始以非正当的手段向中国输入大量的鸦片,以此获取暴利的同时使得清朝统治岌岌可危,最终以林则徐的“禁烟运动”为由,挑起战端。1840年爆发的第一次鸦片战争在国人还处于混沌状态之时,就将中国推入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国家。以此为界,中国历史进入了近代。

两次鸦片战争,无疑都是西方国家对中国发动的侵略战争,但是,从战争的后果来看,却从两个层面上客观地推动了中国现代化的脚步。一是清朝统治者一改往日重农抑商的政策,转而振兴工商业,引进、研制现代机器生产,从而开展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洋务运动”;在政治方面,一定程度上接受了当时进步知识分子的民主政治改良主张,实行“戊戌变法”、推行“新政”。一是民间爱国人士开始自觉地向西方国家学习,寻求解救中国的道路,其中一些士绅开始兴办工厂,力图以实业救国。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现代意义上的中国民族工业开始发展,现代化的城市开始兴起,市民社会阶层不断扩大,市民社会新的因素开始生长。

在外商在华开办商会的压力性示范作用下,近代中国出现了不同于封建主义时代行会的商会。尽管它们不是中国传统社会内部产生的组织,但是在晚清新兴的城市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对于社会的自治运动和市民社会阶层的壮大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对此,有学者指出,晚清苏州商会组织已经把自己的影响力渗透到城市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以商会为核心,众多民间社团组织纵横交错,从而形成一个官府以外的在野市政权力网络,控制了相当一部分市政建设权、司法审理权、民政管理权、公益事业管理权、社会治安权以及工商、文教、卫生等许多方面的管理权,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着城市经济和社会生活。这个在野市政权力网络就是市民社会的雏形,其背后的推动者就是新兴的近代资产阶级②马敏,朱英:《传统与近代的二重变奏——晚清苏州商会个案研究》,巴蜀书社,1993年版,第115-116页。。商会作为民间社团组织,具有一定的独立性,以它为核心发展起来的近代中国市民社会,有逐渐分散清朝统治者对社会控制的特权的趋势,这引起了封建专制集团的恐慌。为了把日渐失控的地方社会管理权收回官方,清政府在“新政”中推行地方自治运动,试图以此把民间自治权重置于国家控制体系中。据学者考察,晚清以来,对广州城市控制发挥作用的非官方社会团体共计有四种类型,即街坊组织、商业行会、士绅结社、慈善及公益社团③贺跃夫:《晚清广州的社团及其近代变迁》,《近代史研究》,1998年第2期。。

与晚清的国内政治和经济转型相关联,城市不仅在数量上有所增加,而且在规模上也有较大的发展。其中最为重要的特征就是城市人口的剧增。以上海为例,中法战前,申城人口约60万人,至辛亥革命前增加到128万人④邹依仁:《旧上海人口变迁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90页。,30年间翻了一番,一跃成为中国第一大城市。天津、汉口、广州、泉州、宁波等城市的人口也有明显增加。而且,城市人口的构成也发生了新变化,与以往的单一性不同,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其中产业工人虽然人数尚少,但他们是现代城市的生力军,而工商业资本家尽管数量有限,但颇具实力,举足轻重,新式教育体系中的教员是市民阶层中较为稳定的新的元素,此外,流动性较大的市民阶层中的下层人群有手工业者、小商贩、流民和半产者,他们中的大多数是产业工人的后备军①参见张立真:《近代城市的扩大与新型市民社会的形成》,《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6期。。

商品经济的发展,促使了城市的扩大与繁荣,市民阶层的壮大与结构的多样性,打破了人们原来相对狭小的、封闭的社会交往圈。总之,近代以后的晚清时期,中国的现代意义上的工业生产开始发展起来,城市数量与规模都明显扩大,市民社会的因素较之明朝后期又有了新的发展。

三、民国时期中国商品经济、城市化发展与市民社会的发育

1911年辛亥革命后,统治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结束,虽然此后有几次不同规模的“复辟”,但封建主义时代终究是“一去不复返”了。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前的近40年间,总的来看,中国社会处于战乱、权力割据、社会秩序失范时期,但是晚清积累下来的现代工业生产力获得了较大程度的释放,民族工业曾出现了快速发展阶段,一些经济中心城市兴起并获得较大发展。这一时期,民间社会团体数量大幅度增加,而且它的一些功能已经类似于现代市民社会的“第三部门”。此外,还有一个重要的方面,即现代教育在一定范围内得到了推广,出现了现代意义的知识分子阶层,各种报刊杂志如雨后春笋般萌发了出来,指点江山,议论政治,传递各种社会经济信息,呈现出现代市民文化或城市文化的重要表征,显示了市民素质与参与公共事务意识的提升。

首先,工商业发展与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开启。民国时期,广大农村的自然经济在商品经济的冲击下开始了真正的解体。就拿经济落后、交通不便的广西来说,民国时期的对外贸易也有了新的发展,其中以油料的出口为最多,除政府建立的桐树(一种油料植物)种植基地外,以团体名义申请开垦种桐的有36个公司,以私人名义申请种桐的有60多人②广西统计局:《广西年鉴(第一回)1933年事》,广西统计局,1934年版,第224-248页。。广西农村家庭经营的副业呈现出多样化,只有27%的农家纺纱织布,而且纺纱、织布已经有所分工,织布工艺全采用土纱的已经极少,多为土洋结合。值得一提的是,有20%的农户兼营小摊生意,忙时务农,闲时做小买卖。与广西不同的是,本来就有一定工商业基础的广东,民国时期获得了更快的发展。其民营工商业发展突出,其中以机器制造、橡胶业、机器织布、食品加工、制药业最为兴盛。到1936年,广州已有工业企业11523家,其中近代工业企业3218家,工业总产值3.43亿元(以1952年不变价,不包括手工业)。从业人员达7.84万人,其中产业工人6.74万③张仲礼:《东南沿海城市与中国近代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252页,第275页。。此外,广州的通讯事业尤其是电信业发展也很快。1926年,广州第一条长途电话线——广州至佛山的长途电话开通。1929年,广州将原来使用的旧式电话网改为自动电话装置。1931年,穗港长途电话开通。1936年,广州至上海的无线电长途电话开始使用,次年更开通了与美国的国际长途④张仲礼:《东南沿海城市与中国近代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252页,第275页。。除广州之外,民国时期,上海、南京、北京、天津、沈阳、武汉、青岛等的工商业都有十分明显的进展。其中,以上海最具代表性,整个长江流域乃至华中华北的广阔市场,均被编制到以上海为中心的商品流通网中。20世纪20年代,中国自办的上海、天津至沈阳的国际电报均可由沈阳台转发。1925年,上海至无锡、天津至沈阳的长途电话线路均已建成,电话购货、邮电采购的方式,在商业经营中已经十分平常⑤孟晋:《民国初年商业的发展与城市近代化》,《河南社会科学》,2003年第1期。。围绕着每一个繁荣的商业中心大城市,逐渐形成了一批现代工商业中、小城市。比如,沿着各大城市的交通线,尤其是铁路运输路线,张家口、包头、徐州、邯郸、德州等城市崛起。

这一时期,中国城市化进程的推动力主要来自工商业的发展与繁荣。无论是大都市还是中、小城市的发展,除了地理位置、安定环境、交通运输等条件之外,现代工业与商业发展无疑是一个普遍因素。工商业的发达,城市人口的容量随之扩大,这就自然地带动交通、电信、学校、文化等的进一步发展与普及,而且,地区间的商品流通,“中心城市的近代化生产和管理范例、思想、技术、文化,也随之向内地城市辐射,进而也对内地农村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加速小农经济的崩溃,起着牵动内地城市和农村近代化的作用”①孟晋:《民国初年商业的发展与城市近代化》,《河南社会科学》,2003年第1期。。城市在近代化中迅速发展,尤其是东南沿海地区,工商业发展迅猛,出现了像上海、广州、北京这样人口超过百万的大都市,100万以下、15万以上的城市达到31座,全国城市人口总数约3000万②转引自陈蕴茜:《论民国时期城市家庭制度的变迁》,《近代史研究》,1997年第2期。。

其次,新文化与现代教育的发展。辛亥革命后,在清朝末年废科举、兴学堂的基础之上,民国政府颁布了《壬子癸丑学制》和《整顿教育方案》,推进了新式学校教育在中国的发展。到民国十年之后,广州已有各类新式学校270所,其中公立高等学校5所,在校学生1436名;公立学校94所,在校学生11546名;私立高等学校3所,在校学生393名;新式私立学校168所,在校学生6892名。此外,还有美、英教会团体所办的教会学校18所,在校学生4061名③广 州市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等:《近代广州口岸经济社会概况——粤海关报告汇集》,暨南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1040-1044页。。除学校教育外,各种社会研究机构纷纷成立,报刊杂志创刊发行。刘大钧1921年在北京创办经济讨论处,后改为国家贸易局;1926年,陶孟和在北京创立社会调查部。此外,国立大学如北平大学、清华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等都创立了自己的学术刊物。这些期刊杂志、报纸为人们发表言论与思想争辩提供了平台。这其中表现最为活跃的要数爱国知识分子和新一代的青年学生,他们成为新思想的传播者,通过游行和各种自发的组织活动,带动更多民众参与到抵抗侵略与压迫、争取人的基本权利与自身解放的运动中。这一时期,出现了数量众多的反映社会、市民阶层、贫民大众生活的文艺作品。

再次,对传统家庭制度与封建家庭礼教进行猛烈的批判。在新文化运动的推动之下,关于家庭问题讨论的刊物相继公开出版,比如《家庭研究》、《社会研究》、《妇女杂志》、《社会问题》等,表明市民“公共空间”的开辟。民间社会团体纷纷成立,如北京的“家庭研究社”、天津的“女星社”,北京的女权运动同盟更是制定了明确的同盟会纲领,以实现“男女平等”为目标。此外,当时还有部分公园向社会开放。有研究者指出,公园中“如此众多的人群,几乎涉及到每一个阶层,下至贫民、苦力、乞丐,上至达官贵人,不同的人对于公园有不同的期望:苦力免费进公园以恢复体力;乞丐以公园为安身和乞讨之所;妓女在公园展示姿色招徕生意;贫民百姓到公园喝茶、聊天、看热闹。民众团体和官方都利用公园这个公共空间举行集会,他们看重的是公园这个自由的公共活动空间和民众参与的广泛性。公园里举行的众多集会,是社会上的政治、经济、文化冲突的缩影,集会的参与者,往往是政府的离心力量”④李德英:《公园里的社会冲突——以近代成都城市公园为例》,《史林》,2003年第1期。。

最后,民国时期市民社会的又一表现在于,人们为了反对内战与外来侵略以及国民政府的高压恐怖统治,进行了一系列的斗争与运动。参与斗争与运动的人群范围很广,几乎涉及了社会的各阶层:爱国知识分子、青年学生、产业工人、民族工商业者、社会进步人士、苦力和小商贩以及农民等。运动的形式很多样,包括游行、罢工、罢学、罢市以及武装斗争。通过各种运动与斗争,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国民党的压制与迫害,为活动的进一步开展和革命的胜利争取了可贵的空间与时间,并且在运动中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但是,总的来看,民国时期的中国,战乱不断,特别是抗日战争爆发之后,人们的生活处于十分动荡的状态,各种经济活动受到严重的打击,而搬迁到大后方的现代化工业也以战备物资生产为主。因为特殊的国势,以争取民族独立和反对独裁统治的运动和斗争的社会团体有较大的发展,这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人们参与国家事务和维护基本生存权利的意识。其中,中国共产党、爱国知识分子、青年学生和民族实业家在宣传和动员社会力量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四、中国早期现代化进程的历史启示

顾望历史以前瞻。我们依循中国早期现代化的轨迹,从纷繁的现象中可见中国人对于现代化的种种努力甚至挣扎,尽管未能完成量的积累直至质的飞跃,但其中也不乏智慧之光的闪现。今日之中国现代化虽尚未达至理想之目标,却可以肯定——今非昔比,中国的现代化已经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就。全球化视野下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不可能是一路凯歌,这决不是消极心态,而是呼吁一种理性的审思和对待。

首先,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是中国现代化全面启动之根基。计划经济是一种定量、定额生产和消费的经济生活方式,在这样的经济体制之下,人们本来多样化的需求难以得到现实的满足,久而久之,社会的样态是单一的,整个社会运转的效率是极其低下的。此境况,显然距离马克思恩格斯他们所描绘的共产主义社会愈行愈远。社会高速运转、物质财富的积累与丰裕是现代社会的基本特征。也可以说,没有市场经济及其体制的确立,国家现代化就不成其为一个问题,只能是乌托邦式的想象。具体说来,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蕴含了现代化的最主要因素。

其一,市场经济遵循“优胜劣汰”的经济法则,推动了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物质财富的累积。市场经济社会,与计划经济社会最大区别在于,它本身是一个非自足的社会,高科技的运用,高效能的需求,社会分工日新月异,整个社会的生产力水平前所未有。其二,市场经济就是法制经济。市场经济发展中由于主体利益的个体性和多样性,出现的种种新问题和新矛盾,客观上催生了各种法律和法规,不断完善的法律体系是现代社会有序运行的必要屏障。其三,市场经济就是知识经济。市场经济体制下,从生存和生活两个层面考察,知识量的储备和结构的优化都显得尤为必要,只有不断学习、吸收新的技能和知识,才能跟上社会前进的脚步,才能实现个人的发展和存续。换言之,现代市场经济需要知识型劳动者,而且,现代市场经济社会也为人们提供了种种个性化的文化选择。其四,市场经济具有开放性的显著特征。市场经济的全面深入发展,必然会突破国内市场而走向国际走向世界,这恰恰契合了现代化所需要的和所具备的开放与包容品格。其五,市场经济呼唤公平和诚信。尽管在市场经济体制不健全、不完善的历史阶段,市场竞争中滋生了“唯利是图”而坑蒙拐骗的乱象以及垄断之后的保守和闭锁,但从长远看来,这些与社会发展不相适宜的情况会在市场规律的作用下被净化或淘汰。实践证明,“老品牌”历经市场风云而不倒,就在于其随着时间改变的只是产品的属性、功能以及市场营销的战略战术,却始终坚守了市场经济永葆生机的“公正”和“诚信”理念。

其次,政权统一与稳定是中国现代化持续推进之政治环境诉求。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这种“反作用”或者是促进或者是破环和阻碍。以史为鉴,处在上层建筑核心位置的国家政权,它统一稳定时期,社会经济快速向前发展;反之,社会失序,生产生活遭受破坏甚至倒退,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民不聊生”。

基于对明末、晚清和民国时期的中国现代化历程的梳理,我们清楚地看到,政权统一与稳定时期,现代化因素萌兴并获得较大发展,否则,即使发展,其结构也呈现出一种畸形,往往是哪些与战争相关的产业高速发展,而有关民生的产业却停滞不前。这样的现代化显然是不健康的、不可持续的。西方发达国家的发展历史亦如此,英、法、美等国家都是在民族独立后或者大革命之后走上快速现代化之路。“计划周到、中央控制的社会从来就不是现代社会的模式;当然,飘浮不定、没有决策能力的政治也不是现代社会的模式。”①[德]沃尔夫冈·查普夫:《现代化与社会转型》(第二版),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67页。这就告诉我们,尽管现代化吁求民主、排斥专制,但并不等于说现代化不需要稳定的政权。现代化的本质是“形散而神不散”,所谓的“散”在于多元、多样与包容和沟通。集权不等于专制,现代化国家在某种程度上,更注重对于社会的治理,也因此它相对于传统国家更讲求秩序。进一步说,中国现代化的事业正在“爬坡”阶段,“国退民进”的论调需要慎言,当然,“国家的权力边界必须清晰,即国家的权力是有限的,市民社会有自身的空间和话语权。”②杨巧蓉:《西方市民社会理论模式论析——以政治国家与市民社会关系为线》,《齐鲁学刊》,2011年第2期。国家应当逐步地转变成为服务社会的角色。

再次,市民社会萌兴与成熟是中国现代化实现之前提和显著性标志。“市民社会是构成整个现代社会的基础性条件,总体上的含义在于,若没有这个条件,个人虽然具有了法律上的公民身份但也仅仅是名义上的公民,因为他们没有一定的组织来表达自己利益的诉求,也就因此不会有真正的公共生活,且难以养成一定的公共精神,现代民主生活自然也就被掏空了基础,社会的自治、对政府权力的监督全都会流于形式或沦为空谈。在这种虽然人数众多但却一盘散沙的国民面前,国家必定仍然是高居于社会之上的存在物,是控制着人们的命运的东西。”③杨巧蓉:《市民社会理论:透析当代中国社会转型的新视角》,《教学与研究》,2012年第3期。这里表明了两层意思:一是如果没有与传统文化和现实国情相适应的市民社会的全面萌兴,一个国家的现代化就没有社会的根基;一是萌兴的市民社会倘若没有成长的沃土而难以完善成熟,那么这个国家的现代化也就不可能成为现实。也就是说,中国特色市民社会之萌兴与成熟是现代化实现的前提也是其显著性标志。

之所以说中国特色市民社会是中国现代化实现的前提,具体表现在以下主要方面:中国特色市民社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充分发展的稳定剂;中国特色市民社会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必要条件、屏障和堡垒;中国特色市民社会是政府职能转变、政治体制深化改革和社会稳定的助推器;中国特色市民社会是社会公正环境的沃土和动力①杨巧蓉:《市民社会理论:透析当代中国社会转型的新视角》,《教学与研究》,2012年第3期。。更进一步说,中国现代化最终实现必将是经济、政治、文化与社会“四位一体”的整体性变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及其体制的完善;政府由控制性向服务型和能促型转变;社会呈现出多样性、丰富性和个体性的全新样貌。这些无不与现代市民社会所倡导的价值观趋向一致,所以,中国特色市民社会的成长与成熟乃是中国现代化实现的显著性标志之一。

最后,人的科学发展是中国现代化之智识需求和价值旨归。科学发展观是我们经过快速持续发展之后理性思索的伟大理论成果。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这包含两个基本层次的含义:一是科学发展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人;一是只有坚持人本战略才能真正践行科学发展的理念。简言之,贯彻科学发展观实现中国的现代化目标,人的综合素质之跃升和科学发展不仅是中国现代化的智识需求,也是中国现代化最终之价值诉求。

可以说,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高理想,也因此成为人类孜孜以求的动力所在,成为一个美好的愿景,今人的一切努力都是为了向之迈进。马克思主义表明,人的发展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的、多要素参与的,不是个体性的、而是具有显著类特征的过程。也就是说,“社会性”和“实践性”作为人的质的规定性,决定了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不可能在某一个人身上实现,因为现阶段乃至将来的很长的人类历史长河,无论从人的自身的主体条件(能力、素养、知识背景、兴趣爱好等等)还是外在的发展环境(时间、处所、传统、资源等等)加以考察,人的“全面”发展大可不必也不可能。这一点我们需要理性的对待。正因为可能对此缺乏思考,现实中就会出现“样样学、无一通、反受累”的怪象,正因为此苛求“全面”,人的发展便丧失了“自由”。需要指出的是,这并不是说人不需要发展,也不是说人的发展不需要合理地导引和规划;而是说我们倡导在现代化的诉求中,优先科学发展的应当是人的发展,人的科学发展即尊重人的内在需求和条件,既不拔苗助长也不打压发展,更为重要的是创设真正和谐的氛围助力人的成长。

纵观中国自明末以来的现代化历程,我们不难发现这样一个历史发展的规律:社会上有相对更多的人崇尚自由、尊重知识、研习文化,这个社会就表现出更强烈的进步要求,这个社会就更具有改革发展的激情和活力,这个社会也就更加让人充满希望。中国近代的新文化运动产生的划时代意义充分证实了这一论断。全球化背景下,信息技术的革新让历史以最醒目的方式将“人”这一珍贵的资源置于人类社会进步的潮头。当今,发展方式、发展主体、发展动力、发展目的等等,这些问题一同抛向正行进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国家和民族。发展实践表明,今日中国之现代化在承继优良传统的同时,务必从“人海战术”转向人力资源的深度开发,即把“人的科学发展”放在最先导的位置,提供一切可能的优越条件以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创新潜能,从而满足新兴时代对现代化的“人力”需求。人的科学发展是其他发展的前提,只要理顺了人的科学发展与其他发展的关系,许多难题都可以迎刃而解。当然,人的科学发展需要更多的投入和更长的时间,在短时期内其投入“效益”可能会不高甚至是低下,但从长远来看,倘若能够从人的发展空间、环境、真实需求、代际关系等等上形成一种科学的机制和系统,人的科学发展就能够和其他发展真正达至良性互动的效果。人的科学发展是中国现代化的不竭动力更是中国现代化的终极追求。

猜你喜欢
市民现代化发展
边疆治理现代化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话剧的盛会·市民的节日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打造城市名片 方便市民出行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International Volunteers for G20 Summit in Hangzhou
Hair Highway--Studio Swine 的现代化诠释
“意义”的问题所在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