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才
所谓中国特色网络文化,亦即基于我国网络空间,源于我国网络实践,传承中华民族文化,吸收世界网络文化优秀成果,面向大众、服务人民,具有中国气派、体现时代精神的网络文化。深入研究中国特色网络文化建设,深刻认识中国特色网络文化建设的社会功能和实施途径,把中国特色网络文化建设落到实处,对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和小康社会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与普及带来了人类生产生活和信息传播方式的飞跃性变革,并逐步形成了一种全新的文化表达形态,这就是网络文化。网络文化是信息时代的产物,是在传统文化基础上孕育出来的一种崭新的文化形态。广义的网络文化泛指一切与现代信息技术有关的人类创造活动及其成果。狭义的网络文化是指人们基于网络环境,以收发信息为外在表现形式,“在工作、学习、交流、娱乐等活动中形成的行为方式及思想观念的总和”[1]。网络文化在这个“无处不网、无时不网、无人不网”的时代,已发展成为一种强势的大众文化,成为文明进步不可回避的重要现实。这是其积极性一面。同时,我们也要看到,网络天然的公共信息传播功能以及鲜明的开放性特征,使得网络文化成为不同价值观念和社会思潮的聚集殿堂、各种社会利益诉求的重要表达渠道以及社会舆论指向的风口浪尖,传统文化发展模式以及舆论导向因而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互联网领域,要比其他任何传播领域更容易使人们面临西方异质文化以及非理性网络文化糟粕的影响,对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具有破坏性。即是说,网络文化不可避免地也会带来负效应,存在消极性一面。鉴于网络文化具有思想文化性、意识形态性的属性,我们既要肯定并发挥其推动历史和社会进步与发展的先进作用方面,同时也要遏制与消除其对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具有破坏性的消极影响方面。
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谈到:“一定的文化(当作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2]。
中国特色网络文化建设对我国民主政治发展进程是一种有力推进。民主政治无论采取何种形式,其最根本的问题在于公民的参与。网络沟通的廉价性、便捷性、可匿名性和平等性在大大降低公民政治参与成本的同时也增强了参与者的积极性,网络参与政治、经济和社会决策得以实现,一定程度上使得直接民主成为现实,新型的民主监督模式——网络监督也在此基础上形成并发挥着越来越大的民主监督作用。而在这样一个政治敏感性逐渐增强、参与热情逐步提升的过程中,社会公众的政治技能不断丰富、政治认知能力不断提升、政治信仰不断强化,政治社会化进程在潜移默化中逐渐推进,有助于实现自然人到社会人、政治人的顺利过渡。
中国特色网络文化建设是促进我国社会稳定和发展的现实需要。网络文化的产生丰富了文化产业的形式,也扩展了文化产业发展的空间。在网络平台的支撑之下,文化产业实现了传统模式的新跨越,多样化发展也使其更加深入社会公众生活,产业效益实现了前所未有的突破。与此同时所产生的网络经济及对相关行业的带动,都形成了极大的社会效益,成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不容忽视的重要力量。在社会公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满足方面,网络文化提供了民主性更强的相对理想的公共空间,更加丰富多彩的文化内容和多元化的声音、更为畅通的话语及利益诉求表达均可在此自由呈现,这对于社会公众的精神和情绪压力,是一种有效的释放,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减少社会不和谐因素的沉淀累积,起到了社会“安全阀”的作用。这在当前我国社会政治、经济等诸要素处于转型和变革的特定历史阶段里,对维护安定团结的稳定局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中国特色网络文化建设是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促进国家形象传播的必然要求。国家软实力在现代社会里成为衡量综合国力的重要参照,“国际政治性质的变化常常使无形的权力变得更加重要,国家凝聚力、普世性文化、国际制度正在被赋予新的意义,权力正在从‘拥有雄厚的资本’转向‘拥有丰富的信息’”[3]。世界各国都把互联网作为提高文化生产传播能力、提升国家软实力的重要手段和载体,大力发展网络文化谋求国家竞争中的文化优势地位。尤其是在全球化背景之下,世界范围内的思想文化在网络平台上相互激荡,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和价值理念的坚守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与影响,文化的影响力、竞争力直接关乎到国家文化生态的构建和国际舆论环境的形成,进而关乎社会公众对国家能力的信赖感和评价指数。文化渗透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这对于正处转型中矛盾凸显时期的我国而言,很有可能形成一种破坏性的力量,造成社会非理性情绪的扩散进而演变成重大政治性与社会性问题,影响社会和谐和国家安全。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网络文化,突出网络文化的中国特色时代背景和个性特征,构建符合社会发展实际需要的良性文化生态环境,有利于舆论引导过程中主动权的掌握以及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和当前先进文化的彰显,有利于良好国家形象的塑造及在国际范围内的传播。
其重要举措,应主要做好以下几点。
坚持马克思主义思想指导的主导地位是网络文化建设的根本。互联网作为现阶段中国“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4],本身承载着各种思想和情绪宣泄的“窗口”作用,中国的网络舆论空间多元化格局已经初步形成,而且社会转型所带来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使得网络舆论呈现出空前的复杂性。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特色网络文化的发展,因其自身媒体的特殊性,需要强化舆论主导权。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旗帜和灵魂,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在复杂的网络文化生态中,必须坚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扩大网络的覆盖面,增强网络的影响力,真正把网络建设成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成果的前沿,以正确舆论占领网络文化阵地。要善于适应形势变化发展的需要,不断探索加强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的新方法、新形式和新机制,提高引导水平,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其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夯实公众认知,帮助人们析事明理,解疑释惑、激浊扬清,坚定其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人生理想和政治信念。
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信念教育是网络文化建设的基本内涵。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网络文化的开阔空间活跃了人们的思维,也使个人主义的盛行、文化意识形态的渗透、民族主义的泛滥和对社会主义抵制、仇视思想的蔓延得以实现,只有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信念教育,才能在多样化思想观念和多元社会文化的网络空间里,在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基础上摒弃过度自我的观念和生活方式,实现社会价值追求、价值取向和价值目标的凝聚与认同,形成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增强网络文化的凝聚力与感染力。
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坚持网络文化的民族性和先进性的重要体现。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发展,都是在既有文化传统的基础上进行的文化传承、变革和创新。作为互联网技术与社会文化生活相结合而催生的网络文化也不例外,它的蓬勃发展有赖于依托我国五千多年的悠久历史文明,有赖于挖掘源远流长的民族文化优势资源,这是中国网络文化开拓国内市场、体现中华民族的主流价值观念的立足之本,更是走向国际市场,增强我国文化世界影响力的智慧源泉[5]。因而,必须把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爱国主义精神纳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增强中华民族的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形成维护国家利益、促进民族进步的强大精神动力,在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的信息时代,抵制文化霸权,传承和发扬优秀民族文化,推动整个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然而,民族性并不意味着封闭性,中国特色网络文化的建设和发展同样需要开放性地不断汲取外来文化的有益营养,与时俱进,这就需要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融入。要以创新的理念和思维引导网络文化建设,积极探索各种主题鲜明、特色突出、形式多样的网络文化活动,在通过网络文化展现改革创新巨大成就的同时,促进全社会创新精神的培育和创新能力的提升。
大力宣传和倡导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网络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社会主义荣辱观是中华民族民族精神和传统美德的继承,是时代精神的鲜明表达,它勾画了社会主义合格公民的基本道德底线,是社会价值导向的标尺,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提供了强大的思想道德力量。以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大力提倡与践行来加强网络道德的正确引导,努力营造积极向上的、文明健康的网络文化氛围,一方面可以铲除网络低俗、净化网络环境,另一方面可以为网络文化所产生的自我迷失、道德示范、伦理沦丧等提供正向的引导,促进网络文明的健康、良性发展。在具体实践中,要将全社会良好道德风尚的树立与倡导网民自律、倡导网络文化信息行业自律及网络文化管理队伍建设有效结合起来,从产生根源、传播路径、社会管理等多个方面加强规范和引导,培育网络文明的自觉性,以中国特色网络文化的建设推进全社会的道德建设,以全社会道德修养的提升促进网络生态的健康和谐发展。大力宣传和倡导社会主义荣辱观,通过荣辱观教育,使人们增强明辨真善美、假丑恶的能力,从而为网络道德建设奠定坚实的思想道德基础。
[1]何频.论网络文化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9(1):159-162.
[2]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663-664.
[3][美]约瑟夫·S.奈.硬权力与软权力[M].门洪华,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97.
[4]高度重视互联网对舆论的影响[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8-06-23(12).
[5]李娟.大力发展中国特色网络文化——十六大以来党中央网络文化建设思想述略[J].理论学刊,2012(1):1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