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由就业走向创业”教育体系建设研究

2013-03-23 13:32王占仁
关键词:创业者毕业生大学生

王占仁

(东北师范大学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吉林 长春130024)

新时期以来,我国高校创业教育体系建设获得了跨越式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还有许多带有根本性的研究空间亟待深化和拓展。当前,首先需要明确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创业与就业的关系?二者是完全对立的吗?鼓励创业是对就业的否定吗?二者之间是“单向促进”还是“衔接联动”?创业可以促进就业,这是普遍认可的道理,那么,就业对创业有促进作用吗?这些带有前提性、基础性的问题是创业教育工作者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最大困惑,成为深入推进高校创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深层次的观念与价值障碍,亟须取得基本共识。针对这一现实问题,本文提出了“经由就业走向创业”(“E2E”)教育体系建设与创新问题,从根本上促进就业教育与创业教育的衔接与联动,切实增强创业教育的实效性,以此来整体提升创业的层次与水平。

一、“经由就业走向创业”(“E2E”)的提出

“经 由 就 业 走 向 创 业 ”(Employment to Entrepreneurship,简称为“E2E”)。包括三层含义:一是“就业”,大学毕业生要以“就业者”的身份进入用人单位,并通过自己的努力工作,实现个人的持续成长和发展;二是“创业”,大学毕业生进入单位之后,在单位提供的平台上逐渐积累工作阅历、管理经验以及人脉关系等资源,当这种积累达到一定程度时,会有两个方向的选择:其一是进入单位管理层,在单位内部领导团队进行创新创业,这种类型的创业被称为“内创业”(Intrapreneurship);其二是离开原来工作单位,“另起炉灶”,独立进行创业。三是就业与创业的衔接与联动。这里面使用的动词是“走向”,表达的是一种趋势,而不是结果,也就是说每一个毕业生在就业之后都有可能“走向”创业,但最终的结果是并非每一个毕业生都能够实现创业。而我们所说的“经由就业走向创业”则是对于经由这条道路走向成功的创业者案例进行总结而得出来的规律,它只是“普遍道路”,而不是“必由之路”,并不排斥毕业后直接创业,或者是通过其他途径走向创业。

第一,“经由就业走向创业”是成功创业者的普遍道路。“经由就业走向创业”(“E2E”)并不是大学生创业的偶然现象,而是一条普遍道路,需要引起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对于大学生创业,中国社会普遍寄予厚望,鼓励大学生在毕业之后甚至是大学期间从事创业活动。大学生在什么年龄开始创业并没有一定之规,学生能力差异,专业储备差异,行业机会差异,都会对学生开始创业的时间产生一定影响。但是,根据全球创业观察(GEM)中国报告公布的数据来看,不论是机会型创业者还是生存型创业者,年龄都集中在35—44岁之间。该报告分析,产生这一现象的重要原因之一“可能是该年龄段相对于其他年龄段来说在经验、资本、时间和风险承担方面更具备条件。”[1]46这一数据显示,中国创业者集中的年龄段处在大学生本科毕业后的10年到20年之间,也就是说,大学生一般在毕业10年左右开始从事创业。这一基本规律在辽宁省教育厅组编的“大学生自主创业典型案例”中得到了实际验证。在该案例集选编的37个典型案例中(其中3个岗位创业的不计在内,创立企业的案例为34个),毕业当年即创业的为11个,占32.15%;毕业后没有就业,相隔1年后创业的为5个,占14.70%;毕业后工作一段时间,然后创业的为18个,占52.94%。在这18个案例中,毕业与创业间隔时间从最短2年到15年不等,平均间隔时间为8年。从这一组数据可以看出来,大学生毕业后经由就业走向创业的占到一半以上,而且毕业与创业的平均间隔时间为8年(10年左右)。

杰弗里·迪蒙斯和小斯蒂芬·斯皮内利在他们的《创业学》教材中,提出了“见习期概念”(The Concept of Apprenticeship),这一概念来自他们对史蒂夫·乔布斯、史蒂夫·沃兹尼克、保罗·托宾、杰夫·帕克等成功创业者职业档案的研究。他们发现成功创业者“都积累了10年或10年多的丰富经验,建立了人际关系,拥有实践经验,并在其行为、市场和技术方面成就了业绩,最终开办、兼并或建立了自己的企业。通常,他们通过直销和市场营销的经验来获得关于客户、销售渠道和市场方面的知识。更多成功的创业者在为自己赚钱之前先为他们的雇主赚钱。”由此他们得到这样的结论:“虽然通常任何情况都有例外,但如果你想获得有利于你的机会,必须先获得经验。”从积累经验这个角度,他们认为:“客观地说,刚离开学校后约10年时间里为创业所做准备如果足够好,就可以成就一名企业家的事业,反之则可以破坏他的企业家生涯。”[2]167-168

由此可见,成功创业者大学毕业后要经历5—10年的“间隔期”,这段时间是大学生由就业走向创业的心理缓冲期、生涯选择期、市场观察期和经验积累期。这一普遍现象至少给我们两点启示:一是创业与就业并不是分离的,创业是就业的一种选择,就业可能成为创业的跳板;二是我们并不排斥大学生毕业就创业,或者是在大学期间就开始创业,但是,在重视前两种情况的同时,不能忽略“经由就业走向创业”这一道路的普遍现实性。

第二,大学生毕业就创业的现实障碍。有学者通过对英国大学生创业项目的研究发现,制度和文化上的障碍是大学生创业项目首先遇到的问题。因为“社会的职业导向通常不利于创业的职业选择,大公司的‘巡回招聘’(Milk Round)吸引大学生到大企业工作,因为那里可以提供好的薪水、长期而稳定的职位、晋升的机会等。与此相反,自我雇佣意味着风险和不稳定,不仅大学生本人对自我雇佣表示怀疑,而且父母、同伴等对大学生职业选择提供建议的人也不鼓励他们自我雇佣。”[3]中国大学生就业与创业的实际情况与这种状况基本一致。实际上,在大公司入校招聘时,很少有毕业生能够始终坚持把创业作为自己的唯一职业选择,不但是父母和同伴,即使是就业创业指导教师,在就业压力的影响下,也是原则上鼓励学生“先就业后择业有了基础再创业”。整体的文化环境不利于大学生毕业后直接走向创业之路。

创业要求学生直接面对复杂的社会环境,对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风险高、难度大、不确定性多。创业是一项高风险活动,据《中国人才发展报告No.5》的统计,一般创业企业的失败率在七成,大学生创业成功率则只有2%—3%。教育部2004年的一项报告显示,全国97家比较早的学生企业,赢利的仅占17%,5年内仅有30%能够生存下来[4]。美国国立标准技术院(NIST)认为,在基础研究和实用化的中间阶段,事业化是非常困难的。在这一阶段,容易出现由于资金供给的不足导致基础研究成果的夭折,这个关键时期被形象地称为“死亡之谷”。哈佛大学的名誉教授布兰斯科姆(Lewis M.Branscomb)把这个时期叫做“达尔文之海”[5]35。这些因素综合在一起,客观上决定毕业就创业的比率不可能太高,而大多数心怀创业理想和人生抱负的毕业生要走一条“经由就业走向创业”的道路。

第三,全面理解“以创促就”的科学内涵。国家层面推动大学生创业的总体战略是“以创业促进就业”,这一战略举措是完全正确的。但是,实际工作中对这一战略的落实却产生了一些认识与实践上的偏差。“一些高等学校,或一哄而上引导学生全员创业,成立各式各样的‘学生创业公司’,企图用拔苗助长的方式来培养创业者、企业家;或仅仅是进行创业精神的宣传,不能付诸行动来支持学生创业。”[6]一些高校教育工作者为了提高就业率,直接选择毕业年级学生作为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对象,造成的直接结果是,多数毕业生(特别是综合素质排在前列的)在大公司、大企业入校招聘的情况下,选择了到公司企业去就业,到毕业时可以把创业作为职业选择的多数是尚未在校园内找到工作的毕业生。这种创业教育使得人们不能不产生“创业教育就是让没有就业的毕业生去创业”的错误印象,从而使创业教育的意义和价值大打折扣。实际上,创业教育绝不应只关注毕业生,而是面向全体学生,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以创促就”关注的也绝不是这种短期效应,而是面向未来,希望“通过一定的创新创业知识传授,着力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使所有大学生成为高素质创新型人才,期待一部分学生将来成为自主创业者,为社会其他就业人员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7]

二、“经由就业走向创业”(“E2E”)教育体系构架

日本学者小本惠照依据创业意识产生的时期,把创业者划分为早熟型和晚熟型两种类型。由于两种类型创业者的工作与生活经历不同,他们在创业过程、创业动机以及愿望等方面都表现出不同的特征,而要提高学生的创业意识,就要在不同阶段进行不同层次的创业教育[5]12。“经由就业走向创业”教育体系的突出特点是面向全体学生,它的深刻内涵是既考虑大多数,也不忽略极少数。为了达到这个目标,需要分三个层面来进行。

第一,面向全体学生的“启蒙教育”。面向全体学生,主要定位为“启蒙教育”,主要目标是培养“创业精神”、植入“创业意识”,培养学生“自主工作”和“持续学习”的能力。这是创新创业教育的第一个层面。在这里,之所以高度重视创业精神和创业意识培养,是因为“在人们缺乏创业精神准备因此还不想自己创办企业的情况下,着重向他们讲怎样去创办企业是没有用的。”[8]通过这些启蒙教育,在学生的头脑之中植入强烈的创业愿望,种下对创业心向往之的种子,以期这粒种子在将来遇有合适的水分和土壤时发芽、开花、结果。有学者将这样的教育称为“塑造气质的教育”,认为这个层面的创业教育“是复合的创业型教育,是创事业的教育,是培养不仅仅以单次创业成功、个人创业成功为目标,而是更着眼于社会,有成为开拓者希望的创业家的教育。”[9]171在日本,将创业教育课程分为两类:一类是“面向具有实际创业志向学生的专门教育型课程”;一类是“面向一般学生的教养型课程。”[5]65这一分类方法对我们很有启发,但是我觉得对于第二类学生,还要进行细分,“一般学生”在接受了创业教育之后,可能分化为两类:一类是确认自己不适合或不愿意创业;一类是萌生了创业理想和志向,但不是在大学期间或大学毕业时就来实现它,而是先选择就业,工作一段时间之后,再决定是否走向创业之路。面向“一般学生”的创业教育要充分考虑到这个层面的需要,这也是将“一般学生”变得“不一般”的重要途径。当然,如前所述,这些“经由就业走向创业”的学生,经过5—10年的工作,又会分化为三类:一类是甘心做职员,彻底放弃创业;一类是进入管理层,成为“内创业者”;一类是成为“另起炉灶”的创业者。对于这种千变万化的未来之路,我们如何通过大学期间的教育做到有效应对呢?这就在客观上决定了面向全体学生的创业“启蒙教育”主要是“创业教养”的教育,重在塑造学生的“创业气质”。

第二,面向有创业意向学生的“创业企业管理”知识与技能教育。面向在大学期间就想创业或是下定决心毕业时就创业的学生,重点开展“创业企业管理”的知识与技能教育,主要目标是培养实际创办企业的能力。这是创新创业教育的第二个层面。有学者将这个层面的教育称为“单纯的创业性教育,是创建企业的教育,是培养创业者的教育。”[9]171这个层面的教育要“培养受教育者形成创业所必需的领导力与决策力、全球化的视野、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务实踏实的工作作风、锲而不舍的意志品质、组织协调能力以及与人沟通的技巧,还包括商务谈判、市场评估与预测、启动资金募集等多方面教育,以使受教育者具备金融、财务、人事、市场、法规等方面的基本知识。”[9]171通过专业性教育,使这些学生能够在大学期间系统地接受创办和管理中小企业的知识和技能,提高驾驭能力和规避风险能力,减少无谓的失败,从而提升创业成功率。

由于第二个层面的创业教育是针对少数学生进行的,所以多采取开设“创业先锋班”(Osaka Business Pioneer,OBP)的方式来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日本的大阪商业大学即在“创业先锋班”方面有着成功的探索与实践。“OBP课程是培养下一代具有开拓精神的企业家的特别课程。课程对学生有严格的要求,在入学时就要求学生有明确的取向,在通过考试和基础测试、面试等选拔环节之后,选定每期约25人组成创业先锋班。学员以自己的所学专业为基础,通过一系列独特的课程掌握会计能力、国际交流能力、信息处理能力等基础能力以及问题分析和解决能力,以培养创业开拓者为目标。”[5]127为了达到这一培养目标,学校在创设良好环境、创新PDCA学习模式、开发PBL(问题设定型学习)体系等三方面着手,确保培养质量。学校出台了提供4年的笔记本电脑供学生无偿使用,开设会计簿计、英语、信息等相关资格课程供学生免费参与,设立专门的创业专业办公室,经常举办学生与企业家、专业人士之间交流活动,为学生创设良好的环境;OBP课程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讲授、案例分析、企业采访、实地调研和交流等形式,全面提高学生的修养。该课程还采用PDCA周期学习模式,通过让学生利用4年时间经历思考、尝试、验证、改善等众多环节逐步学习,实现培养目标;学校在日本率先提出基于PBL体系的技术创业育成计划,导入比课堂演讲更为实际的PBL体系,通过实践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通过“体验—思考—抽象—体验”的学习周期提高能力,通过导入灵活的辅修体系以学习必要的知识[5]127-128。

第三,面向初期创业者的继续教育和援助。面向毕业时就选择创业的毕业生,在其创业初期,不但要提供教育、咨询和服务,还要尽高校所能,提供力所能及的创业援助。这是创新创业教育的第三个层面。以上所论两个层次的创业教育,都是针对在校大学生群体开展的。实际上,当前中国最为缺少的是针对另外一个群体的“继续教育和援助”,这个群体就是毕业时选择创业的群体。中国有句俗语,叫做“扶上马,送一程”,这是对这个群体进行创业援助的最为形象的描述。那些在毕业时选择创业的毕业生,会面临方方面面的困难,这是他们最需要帮助的时候,在这个时候,他们最坚实的靠山就是母校。所以,如果说经过大学的培养,毕业生已经现实地选择创业作为自身职业生涯的开端,这可比做是“扶上马”的话,那么,这些毕业生是否会骑马?能否在马背上坐得住、坐得稳,还面临着考验。在这个时候,学校要通过力所能及的各种途径和方式,对新创企业的毕业生开展援助,为其快速走向正轨提供帮助,以期达到“送一程”的目的。

在对毕业时选择创业的群体支持方面,德国有着很好的理论与实践,主要通过三方面实际措施来支援初创企业的大学生创业者,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一是依托科技园和孵化器促进大学生顺利创办创新型企业。二是提供大学生生活补贴和创业补助金,减轻生存压力。德国为职业学校、高等学校毕业生待遇规定了最低标准,以及根据其具体情况提供相应的保险金。三是德国高度重视大学生创业教育,不但在高校中建立了传授创业知识、激发创业精神的创业教育教学体系,而且成立了各级创业培训中心,免费为有意创业的大学生提供实战性较强的培训[10]。

实际上,对于创业初期的毕业生提供教育、咨询和服务,已经将高校的创业教育领域和范围适当延展到社会,在这个层面,很多问题就不只是高校一家能够独立解决的,需要政策体系、科研成果转化体系、社会服务体系的合力,才能为初创企业的大学生提供有效援助。当前,由于我们对这个领域缺乏关注,更缺乏深入的研究,根本不知道毕业生初创企业需要什么?所以也就不知道我们能够给什么?于是也就谈不上适切性的助力。建设和完善针对这一群体的创新创业援助机制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虽然需要方方面面的合力,但是高校必须成为协调多方力量的主体,切实负起应负的使命和责任,作为今后中国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努力方向。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当前需要在三个方面加强工作力度:一是建立完善的大学生创业政策体系;二是高校科研与学生创业相结合,鼓励大学生创办科技创新型企业;三是建立健全大学生公共创业服务体系,提供高效创业服务。

三、“经由就业走向创业”(“E2E”)教育体系的理论价值

当前高校创业教育体系要么更多关注教少数学生如何创办企业的“单纯的创业性教育”而忘记了多数学生创业精神、创业意识的培养;要么将创业教育扩展为“塑造气质的教育”而忽略了少数学生在大学期间或毕业时就想进行创业的实际需求;要么只关注在校大学生的创业教育,而缺乏对毕业后新创企业的毕业生进行持续的教育、咨询和服务。“多数”与“少数”,“广谱”与“专业”,“在校时”与“离校后”似乎永远是无法破解的矛盾。建设“经由就业走向创业”的教育体系就是解决现存教育体系存在的不分阶段、不分层次所导致的目标不清、方向不明,教育性质、对象、途径、方法不正确的突出问题,推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迅速摆脱困境,实现深层次的拓深拓展。

第一,有力促进就业教育与创业教育的衔接联动。关于就业教育与创业教育二者之间的关系,学术界存在着模糊甚至错误的认识。有的认为就业教育的前提是有业可就,而创业教育的前提是无业可就,所以二者存在本质的差别。这一认识的根本问题是忽略了就业教育与创业教育都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产生的职业生涯教育这一基本事实。大学生毕业后,不论是就业还是创业,都是一种职业生涯选择。与这一观念相对应的是,很多学者将创业作为职业生涯的一种类型。学者Gerald E.Hills在研究创业教育时得出的结论是大多数人都认为最重要的创业教育目标之一即是“增加学生对创业生涯的职业选择有所了解。”[11]基于这一认识,可以清晰地看到,选择自主创业的大学生实际是启动了自己的“创业生涯”。为此,需要明确两点认识:一是充分认识到就业教育与创业教育是内在统一关系,开展创业教育并不是对就业教育的否定,二者在内在本质上是统一的,只是表现的形式有所不同而已;二是明确就业教育与创业教育的衔接联动关系,不能在宣传创业时贬低就业,创业和就业都光荣。选择了就业,不等于永远不再创业,就业可能成为创业的准备期;选择了创业,也不是关闭了就业的大门,创业实践可以更好地促进就业。在知识经济背景下,我们不能培养只有单一向度的毕业生,而是要教育学生理性地面对变化,科学地把握机遇,具备职业生涯选择的普适性。

第二,切实推动创新创业教育的务实与实效。创业活动是创业机会与创业能力合成的结果。从连续发布的全球创业观察中国报告可以看到当前中国创业活动的最大问题是创业机会多,而创业供给能力弱,直接导致创业关闭率高[1]36-37。面对这一基本事实,我们在不反对大学生毕业就创业甚至在校学习期间就创业的同时,要制订更加长远的教育计划,使创业教育延伸到社会,对于那些有创业意愿但暂时无法启动创业的毕业生进行持续的培训与助力,使创业教育成为真正的终身教育。通过开展这样的教育,重点达到两个效果。一是帮助毕业生有效克服社会阅历不丰富,运营资源不熟练的固有缺点,经过社会的实际锻炼积聚人脉资源,增长管理才干,通过长期坚苦细致的工作累积启动创业的个人能力资本。因为当今时代已不再是靠运气就可以侥幸地成为百万富翁的时代了,“对创业过程来说,创业者的准备才是重要的。”“业余的创业已经结束,职业化的创业时代已经来临。”[2]27二是推动社会创业由感性走向理性,由一时冲动变为生涯选择,由不具备条件的冒险盲动变为可行可控的科学行动。在这里,必须澄清的认识是创业与冒险的关系,有人认为创业就是冒险,这实际上是不负责任的书生之见,我们承认从失败中学习会进步得更快,“不过如果失败是因为自己事前没做好准备,这种失败还是令人感到非常遗憾。”[12]冒险不等于赌博,所以,我们在鼓励创业者具有敢于冒险的优秀品质时,要教会他们如何计算并控制和规避风险,即使是万不得已必须得面对的风险也必须尽力提高风险的可控度。

第三,整体提升创业的层次与水平。全社会都对大学生创业寄予厚望,《中国教育报》曾以醒目标题《大学生创业不抢农民工的活儿》[13]来表达社会心理底限。这种担忧也不是空穴来风,根据全球创业观察(GEM)项目研究结果显示,当前中国创业活动的主要特征是:创业活动活跃现象的背后是以缺乏高成长、缺乏改善功能、缺乏创新内核为基础的。因此,是一种脆弱的活跃,也是一种缺乏质量的活跃[1]116。针对这一问题,中国的学术界希望作为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能够从事“机会型创业”而不是“生存型创业”。因为两种类型的创业相比较,不论在产品的新颖性、市场的竞争性、技术或工艺的新颖性,还是在增长潜力方面,“生存型创业”都与“机会型创业”有着很大的差距。而在对就业的贡献方面,二者在带动就业方面具有“显著性差异”,“目前超过80%的生存型企业提供的工作岗位不超过5个,而在未来5年超过40%的机会型创业企业可以提供20个以上的就业岗位。”[1]58那些创办时间超过42个月,现有雇员超过20人的创业企业则演变成为“高成长型企业”,只有这类创业活动才能够对经济产生显著影响。由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到,如果大学生更多地选择从事“生存型创业”,不但“抢了农民工的活儿”,而且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也非常有限。正如学者Audrestch认为“生存型创业更多的是一种‘流亡’效应,他们很少为经济增长做出贡献,因为他们拥有的资本较少,创业能力也不强。”[1]57要彻底改变这一现状,必须通过“经由就业走向创业”的教育体系不断提高创业者的能力和水平,进而提高创业的层次和水平。

[1]高建,程源,李习保,姜彦福.全球创业观察中国报告(2007)——创业转型与就业效应[R].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2]杰弗里·迪蒙斯,小斯蒂芬·斯皮内利.创业学[M].周伟民,吕长春,译.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5.

[3]牛长松.英国高校创业教育研究[M].北京:学林出版社,2009:120-121.

[4]祝捷,董伟.知识失业“逼迫”创业教育必须前行[N].中国青年报,2008-09-22(7).

[5]李志永.日本高校创业教育[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10.

[6]王霞,侯怀银.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多学科透视[J].中国高等教育,2009(13/14):45.

[7]陈希.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于高校人才培养全过程[J].中国高等教育,2010(12):5.

[8]蒋明新.对在MBA学员中开展创业精神教育的几点意见[G]//张玉利,张维,陈立新.企业管理理论与实践的新发展.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275.

[9]葛宝山,陈沛光,高洋.促进中国创业教育发展的关键因素研究[J].学习与探索,2011(6).

[10]王占仁,徐文.以德国为镜鉴 建设良好大学生创业环境[J].中国高等教育,2010(21):45.

[11]Gerald E.Hills,Variations in University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An Empirical study of An Evolving Field[J].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1988(3):109-122.

[12]刘常勇.创业管理的12堂课[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2:49.

[13]储招生.大学生创业不抢农民工的活儿[N].中国教育报,2010-06-03(3).

猜你喜欢
创业者毕业生大学生
郭江涛:一个青年创业者的“耕耘梦
伤心的毕业生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让创业者赢在起跑线上
互联网创业者
最“叛逆”的毕业生
创业者要勇敢地喊出“我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