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人学习观视野中马克思主义的三维价值诉求——基于“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思考

2013-03-23 03:03曹富雄
关键词:现实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

曹富雄

(兰州交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

中共十八大报告指出:“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1]迄今为止,全世界的人们无论对共产党人的这一理想信念和精神追求是否赞同,都在谈论甚至于研究马克思主义。但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在马克思主义诞生至今的160多年间,世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这些变化归结起来不外乎两种情况:一种是使马克思主义理论得到检验和证实的变化,如资本的全球化、世界的一体化等,在今天已经成为活生生的现实;另一种是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当时没有预见到的新变化,如社会主义革命在一些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首先取得了胜利,而这些国家在革命胜利后又都程度不同地出现过挫折乃至失败,特别是像苏东剧变这样的结局。中国共产党人在如此复杂交错的情境下学习、研究和运用马克思主义,这不能不使人想到一个敏感而又沉重的话题: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到底何在?这是多少年来人们都想搞清楚却没有完全搞清楚的问题。有的学者提出,应从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向度、实践维度和历史尺度去理解它的核心和本质。[2]受此启发,笔者认为: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学习、研究和运用马克思主义,首当其冲的就是要认清马克思主义的核心和本质,进而认清马克思主义的价值所在,从而进一步坚定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中国共产党人的学习观实质上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人从政治向度、实践向度和历史向度对马克思主义价值诉求的三维分析。

一、政治向度:以民为本

何谓理论的政治向度?有学者大致作了这样的界定:理论的政治向度指的是理论予以终极关怀的历史指向。[2]换句话说,任何理论在政治认识和政治实践上都有其根本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或者说,任何理论都有其一定的政治向度,包括与生俱来所固有的历史指向和实际应用中所坚持的现实取向。从这一理解出发,中国共产党人“为什么学习马克思主义,怎样学习马克思主义”,进而“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的问题,透过马克思主义“以民为本”的历史指向和现实取向,我们可以得到更为永久性的答案。

1.“为什么学习马克思主义,怎样学习马克思主义”,进而“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的问题,从根本上表达了马克思主义与生俱来所固有的“以民为本”的历史指向。

任何理论的产生都有其特定的历史源头或历史指向。这里所谓理论的历史指向问题,实质上是理论的终极关怀问题。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源头到底在哪里?或者说,马克思主义的历史指向到底是什么?早在1843年10月,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谈及要创立自己的新哲学时就明确指出:“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也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在他看来,一旦有了真正的无产阶级哲学,德国人就会解放成为人。他说:“德国唯一实际可能的解放是以宣布人是人的最高本质这个理论为立足点的解放。”[3]这里虽然强调的是哲学的终极关怀问题,实际上预示了马克思主义的历史指向。1848年2月,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更加开宗明义地指出,共产党人的理论宗旨就在于“了解无产阶级运动的条件、进程和一般结果”。[3]283如果要问《共产党宣言》到底向全世界宣告了什么,那正如马克思恩格斯所言,共产党人可以把自己的理论概括为一句话:消灭私有制。从政治向度看,马克思恩格斯通过《共产党宣言》早已向全世界表明了马克思主义与生俱来所固有的“以民为本”的历史指向。

马克思主义与生俱来所固有的“以民为本”的历史指向决定了马克思主义的价值所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过去的一切阶级在争得统治地位以后,总是企图使整个社会服从于他们发财致富的条件,并企图以此来巩固已经获得的统治地位。从理论表现看,以往理论的发展总是离不开从一个剥削阶级的辩护工具沦为另一个剥削阶级的辩护工具的历史轨迹。对此,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明确指出:“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3]283这就从根本上突破了以往理论发展中无休止地为剥削阶级辩护的恶性循环,并首次把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生存和发展提到终极关怀的历史高度,从而表明了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和共产党人在政治认识和政治实践上应持的根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学习、研究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就要从马克思主义的历史源头或历史指向探寻其“以民为本”的政治向度,进而从马克思主义“以民为本”的政治向度把握中国共产党人学习观视野中马克思主义的价值所在。

2.“为什么学习马克思主义,怎样学习马克思主义”,进而“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的问题,也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发展过程中“以民为本”的现实取向。

理论的现实取向是指实践者基于理论的历史指向所做的具体选择。从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看,作为真正的马克思主义的继承者们,都无一例外地坚持了“以民为本”的现实取向。列宁早在1894年就理直气壮地指出,我们所从事的全部活动只有一个目的,就是要“消灭以压迫劳动者为基础的社会制度”,从而把全体受剥削的劳动者改变成为世界“唯一的和天然的代表”。[4]79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就强调,共产党人的一切言论行动“必须以合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为最高标准。[5]1096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面对党执政后的新情况新问题,特别强调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要半民半意”,也不要“三分之二的心三分之二的意”。[6]800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把“三个有利于”作为判断各项工作得失成败的主要标准,江泽民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胡锦涛把“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作为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正如他在十八大报告中所强调:“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检验党一切执政活动的最高标准。任何时候都要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始终依靠人民推动历史前进。”[1]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以民为本”的政治向度。学习、研究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就要从马克思主义的现实取向把握其“以民为本”的政治向度,进而从马克思主义“以民为本”的政治向度把握中国共产党人学习观视野中马克思主义的价值所在。

总之,“以民为本”的政治向度,既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诉求,也成为中国共产党人以其科学的学习观再现马克思主义价值诉求的一个重要维度。马克思主义的历史指向和现实取向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以民为本”的价值诉求。

二、实践向度:实事求是

何谓理论的实践向度?有学者较为深刻地指出,理论的实践向度就是社会实践对理论的奠基性价值。[2]换言之,社会实践是理论的基础和本质。这无疑是一种马克思主义的解释。然而,在形而上学看来,理论可以超越实践。针对理论理性高于实践理性的形而上学观点,马克思主义开创了一种全新的认识论视野,即把社会实践作为理论得以产生和发展的基础和源泉。对于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向度问题,透过马克思主义与生俱来的实践本性及其理论创新的实践根基,我们可以得到更为透彻的认识。

1.“为什么学习马克思主义,怎样学习马克思主义”,进而“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的问题,是由马克思主义与生俱来的实践本性所决定的。

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与生俱来的本性。马克思早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一文中就曾尖锐地指出了以往一切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即对客观事物“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马克思主义创始人从社会生活的本质出发,并把实践原则同唯物主义原则结合起来,创立了实践唯物主义,指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3]对此,毛泽东也曾尖锐地指出: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及其继承者们根据实际创造出来的理论,我们如果只是读了他们的著作,而没有根据他们的理论进一步研究和思考中国的革命实践,我们就不能妄称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家。[5]为此,毛泽东在《实践论》一文中专门论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认为“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之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7]312也正如毛泽东在《矛盾论》一文中的精辟论述:“马克思主义的最本质的东西,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就在于具体地分析具体的情况。”[7]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十分清醒地认识到,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所以,胡锦涛在十八大报告中更加明确地指出:“在任何情况下都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国情,推进任何方面的改革发展都要牢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1]学习、研究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就要从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本性探寻其“实事求是”的实践向度,进而从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的实践向度把握中国共产党人学习观视野中马克思主义的价值所在。

2.“为什么学习马克思主义,怎样学习马克思主义”,进而“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的问题,也是由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实践根基所要求的。

马克思主义与生俱来的本性是实践,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根基也是实践。理论创新一刻也不能离开实践。实践就是以“求实”、“求是”、“求真”为内容的主体活动过程。所谓“求实”,就是要坚持一切从现存事物的实际出发,这是理论创新的前提,也是理论创新的基础性阶段。所谓“求是”,就是要探求事物运动、变化、发展的规律性,这是理论创新的关键性阶段。所谓“求真”,就是要求人们对于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做出正确反映,这是理论创新已经达到获得真理性认识的阶段。这样一来,实践作为一个周而复始、循环往复的周期性运动过程,总是在求实、求是、求真的辩证统一关系中实现着理论创新。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说,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源泉是实践,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依据是实践,马克思主义的检验标准也是实践。胡锦涛在十八大报告中特别强调:“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认识真理永无止境,理论创新永无止境。全党一定要勇于实践、勇于变革、勇于创新”。[1]学习、研究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就要坚信马克思主义必须随着实践发展而不断丰富和发展,就要从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实践根基探寻其“实事求是”的实践向度,进而从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的实践向度把握中国共产党人学习观视野中马克思主义的价值所在。

总之,“实事求是”的实践向度,既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诉求,也成为中国共产党人以其科学的学习观再现马克思主义价值诉求的一个重要维度。马克思主义与生俱来的实践本性及其理论创新的实践根基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的价值诉求。

三、历史向度:回应现实

何谓理论的历史向度?有的学者站在理论的政治向度与实践向度相统一的高度指出,所谓理论的历史向度,就是由理论的实践维度决定的该理论在历史发展的不同时期所产生的不同的理论和实践形态。[2]换言之,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决定了马克思主义在其历史发展的不同时期必然会产生不同的理论和实践形态,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尺度或历史向度。对于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向度问题,通过回首马克思主义过去所经受的历史追问,直面马克思主义时下所遭遇的艰难处境,放眼马克思主义未来所应有的理论自觉,我们可以得到明晰的认识。

1.“为什么学习马克思主义,怎样学习马克思主义”,进而“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的问题,产生于马克思主义过去所经受的历史追问。

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总是伴随着对现实的历史追问和理论回应。回首马克思主义创立至今的160多年历史,每当既有理论表现出新的实践形态,或者说社会现实需要相应的理论回应时,人们便会追问:究竟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这几乎成为马克思主义产生和发展过程中一种规律性现象。如果说第一次追问是马克思恩格斯在共同创立马克思主义过程中发生的,那么,紧接着,在马克思主义者反对伯恩斯坦修正主义的斗争中发生了第二次追问,在第三国际马克思主义者同第二国际机会主义者的斗争中发生了第三次追问,在战后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两大制度的对抗中发生了第四次追问,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出现历史性挫折特别是苏联解体后发生了第五次追问。

历史上之所以发生“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一次又一次追问,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不外乎马克思主义的文本、解释、应用三个方面。从马克思主义文本方面看,主要是由于马克思主义文本的差异所产生的困惑。从马克思主义解释方面看,主要是因为对马克思主义理解和阐发不一所引起的分歧,特别是因为解释者不同的政治倾向或意识形态倾向所引起的混乱。从马克思主义应用方面看,主要是因为理论本身的相对性、实践主体的受动性、理论与实践中介的间断性所造成的理论与实践的反差。因上述原因导致的“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追问,既是向马克思主义提出的严峻挑战,也是马克思主义在迎接挑战中接受实践检验的难得机遇。面对一个接一个的历史追问,马克思主义都给予了积极的理论回应,从而使其在不同历史时期出现了不同的理论和实践形态,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向度。学习、研究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就要从马克思主义过去所经受的历史追问中把握其“回应现实”的历史向度,进而从马克思主义“回应现实”的历史向度把握中国共产党人学习观视野中马克思主义的价值所在。

2.“为什么学习马克思主义,怎样学习马克思主义”,进而“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的问题,还源自于马克思主义眼下所遭遇的艰难处境。

马克思主义诞生以来,就始终遇到各种各样反动思想及其势力的围攻。19世纪中叶,马克思主义一经创立,欧洲的一切政治势力就联合起来,驱逐这个所谓共产主义的“幽灵”。一战结束之后,社会主义实现了由理论到实践的历史性飞跃,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武装势力便联合起来,对新生的苏维埃政权横加干涉。二战结束以后,社会主义实现了由一国实践到多国实践的历史性飞跃,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两种制度间的对抗日益严重。冷战结束后,国际上特别是西方一些人总是以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为由,大肆鼓吹“马克思主义过时论”、“共产主义失败论”等论调。由此可见,马克思主义自诞生以来,始终在各种艰难处境中不断生存和发展着。

马克思主义从来没有停止过与各种各样反动思想及其势力的不屈不挠的斗争。尽管马克思主义诞生以来遭遇了各种艰难险阻,但是马克思主义生命力并没有因此而出现丝毫的停滞,特别是中国共产党人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被任何干扰所惑,不断地推进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正是由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才一次又一次地荡涤了那些强加给马克思主义的陈词滥调,才生动有力地展示了马克思主义的生机与活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的理论成果,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潮流汇集在一起,不仅构成了中国共产党成立90年来宏伟的历史画卷,而且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写下了壮丽的理论篇章。胡锦涛在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一以贯之的接力探索中,我们坚定不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1]学习、研究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就要从马克思主义眼下所遭遇的种种艰难处境中把握其“回应现实”的历史向度,进而从马克思主义“回应现实”的历史向度把握中国共产党人学习观视野中马克思主义的价值所在。

3.“为什么学习马克思主义,怎样学习马克思主义”,进而“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的问题,更是关系到马克思主义未来所应有的理论自觉。

理论上的清醒和自觉是政治上成熟和坚定的标志。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情况看,世界上一些国家的执政党纷纷下台,包括一些长期执政的无产阶级政党也丧失政权。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有一点是不容置疑的,那就是这些国家的执政党都没有始终坚持以科学的理论为指导,对于一些社会主义国家的执政党而言,那就是未能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与本国实际相结合。面对马克思主义所遇到的历史追问和现实处境,如何克服因理论僵化而出现的实践偏差,这涉及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发展的理论形态与历史实践的关系问题。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总结指出:理论上的成熟是政治上坚定的基础,理论上的与时俱进是行动上锐意进取的前提,思想上的统一是全党步调一致的重要保证。我们曾经犯过错误,甚至遇到严重挫折,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当时的指导思想脱离了具体实际。历史经验一再表明,只有始终保持理论的清醒和自觉,才能不断实现实践的坚定和成熟。

放眼未来,必须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清醒和自觉。换句话说,要保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清醒和自觉,就要以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向度为指针,深刻认识和正确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及价值所在。既要反复深入地研究“老祖宗”,彻底搞清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实践形态的马克思主义产生之源、生存之本和发展之根,又要从当代人类实践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出发,准确把握世界发展大势,准确把握我国基本国情,深入研究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及时总结党领导人民创造的新鲜经验,紧紧抓住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不断作出新的理论概括。胡锦涛在十八大报告中表达了中国共产党人保持理论清醒和自觉的决心,他说:“只要我们胸怀理想、坚定信念,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顽强奋斗、艰苦奋斗、不懈奋斗,就一定能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一定能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党要坚定这样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1]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学习、研究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就要从马克思主义未来所应有的理论自觉中把握其“回应现实”的历史向度,进而从马克思主义“回应现实”的历史向度把握中国共产党人学习观视野中马克思主义的价值所在。

总之,“回应现实”的历史向度,既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诉求,也成为中国共产党人以其科学的学习观再现马克思主义价值诉求的一个重要维度。马克思主义“追问历史”、“直面现实”、“放眼未来”的历史向度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回应现实”的价值诉求。

最后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胜利召开之际,基于“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这一中国共产党的全部理论和全部实践所要创造性地探索和回答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进一步厘清中国共产党人学习观视野中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诉求问题,对于我们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有着重大而深远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1] 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2-11-17.

[2] 孙富林.关于理解和认识马克思主义的几个问题[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4(1).

[3]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 列宁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5] 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6] 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7] 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猜你喜欢
现实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
《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我对诗与现实的见解
漫画:现实背后(下)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一种基于Unity3D+Vuforia的增强现实交互App的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