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史: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亟需澄清的重要理论问题

2013-03-22 23:45:30张艳红
关键词:教育史学科历史

张艳红

(东北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吉林 长春130024)

自从《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2004)颁布以来,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但是作为一门年轻学科,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建设中,需要真正体现思想政治教育自身的学科特色,实现其学科价值。当前,随着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的设立和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问题不断广泛深入的探讨,深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基础理论研究成为这门学科建设亟待解决的重要理论问题。

一、思想政治教育史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题中应有之义

(一)思想政治教育史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科学性之必需

一门学科是否科学,其重要标志是自我反思水平的高低,即是否形成关于学科自身的系统理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就是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科学性的探讨,“于特殊年代里所出现的社会生活极端意识形态化给人们造成的恶劣影响,再加上目前社会主义运动低潮引发了一些人对马克思主义及社会主义前景的猜疑和忧虑,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质疑一直客观存在,甚至在一些高校领导和学者的心目中,并不把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门科学来对待。”[1]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必须加强学科自身的系统理论探讨,加强其基础学科的理论研究。作为一门学科,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并非无中生有,而是在厚重历史积淀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作为其基础理论学科,思想政治教育史所研究的问题是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独有的活动,它以人类历史长河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这一实践形态为研究对象,最终以理论形态表现出来,是对人类历史上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积极能动的反映。思想政治教育史的研究有助于思想政治教育从经验形态提升为理论形态。

(二)思想政治教育史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基础

列宁曾说:“不要忘记基本的历史联系,考察每个问题都要看某种现象在历史上怎样产生,在发展中经过了哪些主要阶段,并根据它的这种发展去考察这一事物现在是怎样的。”[2]任何一门学科的建设都离不开对其史实的追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不应有例外。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而言,对思想政治教育历史的追溯就是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学性的最强有力的证明,同时这种追溯也会极大地丰富和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思想政治教育这种实践活动究竟起源于人类社会之初还是产生于中国共产党诞生之后、思想政治教育在人类各个历史阶段存在的样态究竟有哪些、中国古代是否存在思想政治教育、国外思想政治教育的发端何在……这些问题如果不梳理清楚将极大地影响人们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学性的肯定。思想政治教育史是历史学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的交叉学科,它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方法,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产生、形成和发展的过程,总结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经验,探索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规律。它既记录了思想政治教育随着历史的进化而不断发展变化,也记录了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进步之间的关系。它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基础理论学科,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必须依托的历史资源,可以为其他思想政治教育分支学科提供强有力的历史支撑。

(三)思想政治教育史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深化

目前来看,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还停留在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规范化阶段,相应的基础理论学科需要完善,分支学科需要建构。思想政治教育虽有“科目纲条”之“统系”可寻,却“散见经籍”,“无教育专书”。思想政治教育史的目的就是要弄清思想政治教育历史发生发展的“真相”,按照思想政治教育历史的“本来面目”书写思想政治教育史。恰如19世纪德国史学家兰克(Leopold von Ranke)所说的那样:“如实的说明历史。”[3]与其他社会实践活动的历史一样,中国思想政治教育史不是断烂朝报、流年旧账的堆积,而是人类过去活生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的发展历程,是对思想政治教育史发展规律的深层次探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如果缺乏这种探讨,就会使学科本身显得零碎、贫乏,使学科建设处于迟滞、被动境地。对思想政治教育史积极能动的认识,对思想政治教育史系统性的梳理,将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深化的重要标志。

二、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史认识上的几点误区

目前,有关思想政治教育史的研究大多集中于中国共产党建党后的思想政治教育史,对中国古代、中国近代、建党前以及国外的思想政治教育史涉猎非常少,这与各学科研究中的史论研究热形成鲜明对比。恩格斯说:“科学分类就是这些运动形式本身依据其内部所固有的次序的分类和排列。”[4]在恩格斯看来,学科所要分析的对象,在于事物存在的运动形式。因而,以对象为标准,是坚持客观性原则的标志。那么,思想政治教育史的研究对象究竟是什么呢?它要分析的问题是什么呢?这些问题之间有怎样的内在联系和区别?这些问题决定着人们对思想政治教育认识的广度与深度,也决定着人们对思想政治教育史的不同认识。

在有些学者看来,思想政治教育史就是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史。这是一种错误的认识。首先,这种认识暗含着这样一种认识: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主义社会特有的活动,剥削阶级社会没有思想政治教育。其次,在这种认识中思想政治教育史的研究对象就是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应该包含的是从中国共产党创建到建国后所实施的一系列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必须承认,思想政治教育这一概念是我党提出的,但思想政治教育这种社会实践活动却是人类历史上不同阶段和不同阶级普遍共有的社会活动,它所包括的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等是人类社会进入文明时代以来的普遍社会现象,与人类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息息相关。自人类进入阶级社会后,任何社会的统治阶级都会用其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来试图对全体社会成员施加影响,以使全体社会成员尤其是年轻人成长为统治阶级所需要的人,从而巩固其统治。因此,并不能简单地以名称的提出来取代事实上的客观存在,这是经验主义的错误。

也有学者认为,中国古代不存在思想政治教育。这是一种错误的认识。目前被大家公认的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是“思想政治教育是指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或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5]在这个概念中,并没有仅仅局限于某一特定历史阶段,这一概念暗含着这样一种认识:在人类历史长河的发展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无处不在!因此,在古代必然存在思想政治教育这一客观事实。“历者过也,史者事也,历史就是过去发生的事情。”[6]思想政治教育史就是在思想政治教育历史上曾经发生的事情,是中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发生、发展的全部历史过程。在中国古代政治即道德,道德即政治,核心是价值观教育,以家国为连接途径。虽不叫思想政治教育这一名称,但是实际上存在思想政治教育这一事实。

还有学者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史仅仅是中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史,国外不存在思想政治教育,这也是一种错误的认识。从古至今,从目的上来说,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让其成员接受其所倡导的思想观点,从而形成对其有利的思想观点的过程;从性质上来说,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强烈的意识形态性,即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意识形态灌输的实践活动。在国外的思想政治教育史上,对社会成员的思想灌输从来就没有停止过。对学生的品德教育也是国外每次教育改革运动的主要内容。纵观历史,从苏格拉底的“美德即知识”到柏拉图的“理想国”,从欧洲中世纪的宗教教育对人的思想的钳制到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后大力宣扬和倡导的自由、平等、博爱、人权等基本社会价值观念……这一切无不昭示着:国外的思想政治教育虽无“思想政治教育”之名,但有“思想政治教育”之实。

“科学研究的区分,就是根据科学对象所具有的特殊的矛盾性。因此,对于某一现象的领域所特有的某一矛盾的研究,就构成某一科学的对象。”[7]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理论学科而言,思想政治教育史的研究也必须厘清自己的研究对象的“矛盾特殊性”之所在。要依据思想政治教育历史所“具有的特殊的矛盾性”使思想政治教育史成为一门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往事的“艺术”[8]。笔者以为,思想政治教育史的研究对象即人类历史上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它既包含中国(含古代)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也包含国外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

三、思想政治教育史分析框架的确立

“有关‘史’的研究,总要首先涉及建立分析框架的问题,或者是明确主线的问题,如思想史研究中长期贯彻的是以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划线的问题,相当多的历史研究多年坚持以阶级斗争为主线的问题,以及现今一些著作以左、右倾的对立为主线来展示研究对象。我们且不论这些研究逻辑的预设是否科学?在此仅仅是提出思想教育史研究究竟以什么为主线?或者可以有几条线索来展开研究的问题。从目前所进行的思政教育史研究的状况来看,似乎这种分析框架并不明晰。因此,必须首先明确分析框架问题。”[9]笔者以为,思想政治教育史的分析框架首先要明确的是思想政治教育史研究的逻辑主线,然后在此基础上建立其分析框架。

(一)逻辑主线的确立

考察人类历史上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究竟以何为主线,是思想政治教育史研究的首要和根本问题。虽然现在理论界有淡化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形态性、强化科学性的趋势,但是“从历史的维度看,思想政治教育是实现一定价值转化的历史性精神生产实践活动。”[10]考察人类历史,我们不难发现,思想政治教育从其产生那一天起,意识形态性就是其最鲜明的特性,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与其他学科相区别的最显著的特点。作为社会的上层建筑之一,意识形态具有极为强烈的阶级性。“在阶级社会中,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而占统治地位的思想不过是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关系在观念上的表现,不过是以思想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关系而已,它以理论的形式维护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就是进行意识形态教育。从社会史、思想史、阶级斗争史来看,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发展与意识形态的形成和发展确实具有适切性。一种思想意识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成为某一社会统治阶级的思想意识形态,而某一社会的思想政治教育则又以这一社会统治阶级的思想意识形态为历史背景,并深深打上这种思想意识形态的烙印。”[11]因此,以意识形态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史的研究主线,不仅反映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属性,同时也是符合历史逻辑的。

(二)分析框架的确立

在逻辑主线明晰的情况下,思想政治教育史的分析框架可以以时间为纵轴,以实践活动为横轴,建立自己的分析框架。

1.以时间为纵轴:时间这一纵轴上,可以分为古代思想政治教育、近代思想政治教育和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由于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复杂性以及中外思想政治教育发展上的巨大差异性,国别标准可以和时间标准交叉,将其主要划分为:

(1)中国思想政治教育史

中国思想政治教育史可以以时间为标准,将它划分为中国古代思想政治教育史、中国近代思想政治教育史和中国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史。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史可以涵盖在中国近代思想政治教育史和中国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史中。需要说明的是,中国思想政治教育史不是政治史、王朝史、思想史,应该侧重于对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上的研究。

(2)国外思想政治教育史

国外思想政治教育史可以以国别为标准,将它划分为美国、英国、法国、德国等各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史。目前,由于语言方面的问题,这是一项比较困难的工作。

2.以实践活动为横轴: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活动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表现形式。在这一横轴上,应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第一,思想政治教育依托的背景。依托背景是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根基。脱离开当时当代的社会发展情况考察思想政治教育史,就会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史犹如无水之鱼。当时当代的社会发展情况是思想政治教育史依托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基础等。

第二,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无论是哪一朝代还是哪一国家的思想政治教育都有其鲜明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这一目标体现着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阶级性和价值取向性,是思想政治教育史研究必需深刻剖析的重点问题。所有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均围绕这一目标展开,目标统帅着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途径和方法等。

第三,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实践活动,是在某一朝代或者国家为推进思想政治教育而采取的具体活动,与目标相契合。一般包括价值观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民主法治教育等,但是具体到各朝代或国家内容并不相同。

第四,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途径是思想政治教育展开的方式,一般包括学校教育途径、宫廷教育途径、家庭教育途径和社会教育途径等。不同历史时期途径不相同。例如中国古代为顺利实现对人的思想政治教育,统治阶级采用的思想政治教育途径有:完备健全的行政管理途径、官私相映的学校教育途径以德化民的社会教化途径和幼儿、女子为主的家庭教育途径。

第五,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方法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展开所采用的具体方式,它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具体方式,也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关键环节。人类历史上,思想政治教育采用的一般方法有陶冶、教化、训俗和读法、榜样示范、以及自我省察等等。中国古代有很多优秀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迄今仍闪耀着灿烂的光辉。

反思历史是为了更加理性地审视现在。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基础理论学科,相信思想政治教育史会给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以深厚的历史积淀和深沉的历史情怀。

[1]张国启,王忠桥.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视角看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理路[J].思想理论教育,2008(1):12.

[2]列宁选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6.

[3][英]E·H·卡尔.历史是什么[M].吴柱存,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3.

[4]恩格斯.自然辩证法.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十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593.

[5]张耀灿,陈万柏.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4.

[6]吴泽.史学概论[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85:2.

[7]毛泽东选集:第一卷.矛盾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309.

[8]杜维运.史学方法论[M].台北:台湾出版社,1981:22.

[9]邱柏生.思想政治教育史研究应建立分析框架[J].思想教育研究,2001(6):26.

[10]李忠军.关于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探讨[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5):229.

[11]刘梅.思想政治教育史的研究路径与方法[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8(2):194.

猜你喜欢
教育史学科历史
北京高等师范学校音乐教育史考释
【学科新书导览】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浅析中国教育史学科发展现实路径
浅析中国教育史学科发展现实路径
“超学科”来啦
中国音乐教育史研究的三个动向
新历史
全体育(2016年4期)2016-11-02 18:57:28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
历史上的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