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书院发展之解析

2013-03-20 04:22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3年3期
关键词:讲学书院教育

苏 鹏

(渭南师范学院,陕西 渭南 714000)

书院作为中国古代特有的教育形式,始于唐中叶贞元年间(785—805),勃兴于宋元,变革于明清,清末书院改为学堂,退出历史舞台。书院作为一种私学教育机构,是对先秦私学、两汉精舍的继承与衍生。书院集藏书、祭祀、教学与研究于一体,其发展受到官学与禅林的影响,历经千年风雨,推动了中国古代文化发展和教育事业的发展,堪为中国古代文化史和教育史上之奇观。

一、书院之起源——以藏书、修书为主,兼以侍读侍讲的唐代官学机构

书院之名始于唐代官府。据《旧唐志·职官志》记载:开元五年(717),唐玄宗在东都洛阳正式下令部署,在东都乾元殿东廊下,分经、史、子、集四部校写内库图书,并广采天下异本,传写、收藏,称为乾元院,设校订官四名。《新唐书·百官志》记载:次年,开元六年,乾元殿改称丽正修书院,专设检校官,改书官为丽正殿直学士。继续从事搜书、校书编目、编纂书籍等工作。同时,增设了文学直与修撰、校理、刊正、校勘官以及丽正院修书学士。《旧唐书·玄宗本纪》:开元十三年(725),玄宗下令将丽正修书院改称集贤殿书院,又名集贤书院。院内五品以上为学士,五品以下为直学士。增设修撰官、校理官、留院官、文学直、书直、画直等,继续从事图书的搜集、校写与编纂工作。由此,书院之名正式起用于玄宗创置的丽正书院与集贤书院。

以藏书、校书为主要职能的唐代书院,有别于以聚徒讲学为主的私学书院。唐代丽正书院、集贤书院在藏书、校书的基础上,增设了咨询、顾问、侍读、侍讲等职能。用于朝廷刊辑经籍、校理图书、征储贤才、侍读侍讲、承旨筹策、撰述待制、辨别邦国大典、以质史籍疑义而备顾问应对。[1]12此时的书院,并非通常意义上以聚徒讲学为主要教学活动的私学教育机构,亦非“士子肄业之所”[2]58。其动机和目的重在彰显唐代统治者崇儒问道的精神和功德,意在弘扬其以古鉴今、增强统治的决心和善举。

唐代雕版印刷术的发明及推广,使书籍的数量大增。唐中叶以后,除官方藏书外,民间或私家藏书之所也随之涌现。至五代时期,干戈兴,学校废,士人疾世远去,隐居山林读书讲学,创学馆、建学堂以延四方之士。河南登封的嵩阳书院、商丘的应天府书院与洛阳的龙门书院,以及江西宜丰的留张书院、永修的云阳书院、吉安的光禄书院、泰和的匡山书院、奉新的华林书院等均建于五代时期。至此,作为私人聚徒讲书的书院教育,其“士子肄业之所”的职能已初见端倪。其规模虽小,亦不甚稳定,然其为宋代以后书院教育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播起到了独特的作用。

二、书院的发展——集藏书、祭祀、教学与研究于一体的宋代书院教育体制

宋初社会历史条件为书院教育提供了发展空间。唐末五代数十年的战乱动荡,经济凋敝,文教衰退,读书士子无处显身,多数穷居草野,隐身山林读书讲学。宋统一天下,平定战乱,安定民生,文风渐起,掀起士子的读书就学之风。然因宋初定海内,国力不足,无力兴学设教,无暇顾及教育事业。以民间或私人创办的乡党之学应运率先发展,书院教育由此兴盛。

北宋的开明政治,营造了书院的繁荣。北宋朝政稳定,兴文教,抑武事,强化科举考试制度,鼓励支持民间或私人办学,自建书院读书讲学便随之风行。最著名的书院有:位于江西南康的白鹿洞书院、湖南长沙的岳麓书院、河南商丘的应天府(睢阳)书院、河南登封的嵩阳书院、湖南衡阳的石鼓书院、浙江江宁的茅山书院、“宋初三先生”之称的胡瑗安定书院、孙复泰山书院、石介徂徕书院以及浔阳陈氏东佳书堂、豫章胡氏华林书堂和南康洪氏雷塘书堂等三所家族式书院。宋初书院多半始于唐末五代,建于名山胜地等偏僻之地,颇受禅林制度影响;其学舍大多源于个人读书、治学或讲习之所及家族所立之私塾,以学田作为主要经费来源。同时,不同程度地得到过官方的关注。在藏书、教学内容之外,增设了供祀活动,初步形成藏书、祭祀、讲学的书院教育职能,并设立了以“山长”“院长”“洞主”等称谓的书院主持人,呈现出书院教学的某些基本特征。然而,书院规模不大,组织机构较为简单,并未形成完备的书院制度。

理学孕育下的南宋书院。理学成为显学,发于北宋,兴于南宋。理学思想成为南宋书院教育的基本内容,书院亦成为理学研究和传播的依附之所。故此,南宋书院数量之多,规模之大,便不足为奇。据岳麓书院文化研究所统计,南宋时期全国共有书院711所,北宋遗留下来的有年代可考的约150所,其余多为南宋新建。[3]26其中,尤以江西、湖南、浙江、福建四省最多。其中,著名的理学家及书院有:程朱理学派思想之集大成者的朱熹、湖湘学派之代表人物张拭、新学派大家陆九渊以及浙东金华学派之代表人物吕祖谦,其分别主持的白鹿洞书院、岳麓书院、象山书院、丽泽书院成为其理学思想广为传播的主要场所。南宋时期,我国书院制度臻于成熟,其重要标志为朱熹的《白鹿洞书院揭示》,首次为书院确立了总体教育方针。它不仅是南宋理宗淳柘以后的钦定书院学规,而且是元、明、清三代书院的共同学规。[4]34除此之外,书院的组织管理趋于健全,加强了管理人员的设置和生徒的招收管理;讲学、祭祀、藏书三大职能长足发展,书院择师讲学,传授不同学派学说,并进行学术交流,讲学形式趋于多元化,讲学与生徒自学相辅形成;书院在祭祀孔子及其弟子的同时,重视对北宋以来理学家如周敦颐、张载、程灏、程颐、朱熹等人的供祀,祭祀典礼改为实行春、秋两祭;书院建筑结构趋于规制,形成包括礼殿、祠堂、讲堂、斋舍、书楼等功能齐全的教学设施;书院经费来源以学田田租为主,地方拨款为辅,个别书院以抵质库(即明以后的当铺)的利息收入作为经费来源,经费主要用于供给书院管理人员与生徒之所需以及书院的祭祀费用等。在理学思想的孕育下,南宋私学书院在整个书院史上呈现鼎盛之态。

三、书院之演进——锋芒消失的元代官学化书院教育

元代汉化政策滋生的官学化书院。元代是以蒙古民族为主体联合北方少数民族创建的封建大帝国。统治阶级为了实现长治久安,推行汉化政策,明令保护书院、宗庙等文化机构,鼓励书院教育,倡导多途径创办书院。朝廷出资兴办官府书院,并解决书院学生肄业问题。《续文献通考》记载:“自京学、州县学以及书院,凡生徒之肄业于是者,守令举荐之,台宪考核之,或用为教官,或为吏属,往往人才辈出焉。”自此,唐末以来书院由民间创办经营的传统被打破。

元代书院官学化演绎。朝廷在兴办官学书院的同时,资助民间私学书院,为元代书院的迅速发展提供了有力措施。据曹松叶《元代书院概况》统计,元代新建书院143所,兴复原有书院65所,改建19所,共计227所。丁益吾先生的《历代书院名录》注明元代所建书院296所。考虑到宋代已有书院600余所,至元代大多得以保存、修复,元代书院近千所之说便不足为奇。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建于元太宗七年(1235)的北京太极书院,设有专项资金、田产、编制,各级官员兼任或有官府出面择聘山长,并置有专门的钱粮管理官员。

对于民间私学书院,官府给予资金、田产补贴,加强经济监管;山长须经政府认可,授予官阶方可任职,官府实际上加强了对民间书院的办学监控。继太极学院之后,各地书院不断涌现。据《续文献通考》载:有昌平谏议书院、河间毛公书院、京兆鲁斋书院、开州崇义书院、苏州甫里书院、宣府景贤书院、凤翔岐山书院、常州龟石书院、济南闵子书院、曲阜洙泗书院、琼州东坡书院等40所。元代书院组织管理与教学活动多沿用南宋书院制度,然朝廷通过兴建官学书院、资助私学书院并配置官员管理的官学化特点鲜明。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书院的繁荣发展,同时也阻碍了学者自由讨论、学术独立的文化人格之发展,在官府的监控下,书院教育渐渐失去其灵魂。

四、书院之革新——建于废墟之上的明代官学书院文明

于动乱中求生存,明代官学书院兴起。明初,统治者推行“治国以教化为先,教化以学校为本”[5]451的教育方针,兴官学,倡科举,抑制书院发展。在明初一百年间,书院处于沉寂状态。明宪宗时期,官员腐败,朝政荒芜,官学弊端显露,科举日益衰败,叛乱接连四起。天下乱,则书院起;官学弊,则书院兴。[6]572成化元年(1465),南康太守在白鹿洞书院旧址重建屋舍,恢复书院教育;成化五年(1469)岳麓书院得以修复;成化二十年(1484)象山书院重建。这些书院的逐步复兴,促使朝廷改变其文教政策,允许地方书院的开办。至此,明代书院正式“流光于天下”(《岳麓志》卷七)。

阳明学派融合下的明代书院全盛之貌。明正德年间,书院达到全盛时期。得益于心学派的理学思想家王阳明。其主张“正人心,息邪说”,“以解救明王朝的统治危机,为统治阶级另谋思想上的出路”[7]346。其所到之处皆创立书院,宣扬其学说主张,学生无以数计。江右王门学者邹守益建复古书院、白鹭书院讲学兴礼,罗洪先、聂豹建龙津书院讲论,以正明学,邹元标建仁文书院聚徒讲学;南中王学代表黄省会、朱得之、唐顺之于苏皖地区开展讲会;湖北蒋信建正学书院、文明书院聚徒讲学;山东、河南的穆孔晖、尤时照、孟化鲤分别讲学于愿学书院、见大书院与湭西书院;泰州学派的王艮广筑书院,大会同志,聚徒讲学。与阳明理学相结合的明代书院,其管理制度在沿袭元代书院制度的基础上,加以革新。主要表现为:在组织管理上,其山长由地方官延聘或书院兴建者自任;书院建筑与经费支出类似于元代;书院沿用祭祀与藏书职能,开展讲会,实行考课制度。与科举考试相结合,获得更大的生存发展空间。明代书院在明初虽经历多年沉寂,然到明中期,历经阳明理学家的不断革新,出现了书院、科举、学术齐头并行的格局,其空前兴盛由此可见。

五、书院之衰落——城市化运动中的清代书院向学堂的转变

清代文教政策促使书院一度繁荣。从雍正十一年起,提倡官办书院,各省陆续兴办书院。先后修复创建了:保定莲池书院、济南泺源书院、太原晋阳书院、开封大梁书院、南京钟山书院、苏州紫阳书院、南昌豫章书院、长沙岳麓书院等23所。自此,各府、州、县纷纷设立书院,以至数量空前,遍及内地沿海、边远省份与少数民族聚居地。这一时期,以官办书院居多,各级官府、官员或以公银创建,或出私产创建。据曹松叶统计:清代书院1800所,官办1381所,民办近182所。清代统治阶级在鼓励书院发展的同时,加大其控制力度,采取“先在各省省会设立书院一所,书院经费由政府拨给;书院的山长由各省督抚学臣聘请;书院的学生由各省道员和布政司会同考核,私创书院需申报官厅查核”[8]261等一系列措施。至此,清代书院完全官学化,一并沦为科举附庸。

科举制度桎梏下,独具特色的清代书院。清代,科举考试成为书院的办学宗旨,以八股文为主要教授内容。但也涌现了一批传习理学、肄习经史的独具特色之书院。如著名教育家黄宗羲的甬上证人书院,强调穷经、读史、经世,提倡独立思考,自由发挥,不唯司讲者,不专主一家之说;清初启蒙思想家颜元的漳南书院,推行重习行而不尚空谈的教育思想;清代考据学派代表阮元及其诂经精舍、学海堂,崇尚汉儒、博习经史的学术宗旨。在官学腐败、学风衰落的清代教育体制下,这些书院不能不称其为特色。

清末书院衰退,为新式学堂所替代。如上所述,清代书院官学化严重,书院腐败日益显露。其一,山长不再热衷于教学,转而追求时名,多数不学无术,徒有虚名;其二,书院生徒多以功名利禄为唯一追求,迷恋科举,将青春消磨于八股之中;其三,清末民族危机日益严重,有识之士知道欲富国强兵,必通晓西学以求救国之道。而当时书院教学内容,无论制艺,抑或汉学、理学,均无法适应社会要求。书院毫无意外地成为教育体制改革的目标。光绪二十四年(1898),康有为提出:“各直省及府州县,咸有书院者,多者十数所,少者一二所,其民间亦有公立书院、义学、社学,学塾,皆有师生,皆有经费。惜所课皆八股试帖之业,坐受修脯者……莫若因省府州县乡邑,公私现有之书院、义学、社学、私塾,皆改为兼习中西之学校,省会之大书院为高等学,州府县之书院为中等学,义学、社学为小学。”[9]154光绪帝接受了康有为的建议,于七日后发布上谕:“即将各省府厅州县现有之大小书院,一律改为兼习中学西学之学校。至于学校阶级,自应以省会之大书院为高等学,郡城之书院为中等学,州县之书院为小学,皆颁给京师大学堂章程,令其仿照办理。其地方自行捐办之义学社学等,亦令一律中西兼习,以广造就。”至此拉开了书院改制之序幕。光绪二十七年(1901),清政府下令改书院办学堂,各地掀起改学热潮。至光绪二十八年,大部分省份基本实现了书院改学堂的要求。至此,在中国古代教育史上延续千余年之久的古代书院,终于为新式学堂所替代。

中国古代书院产生于唐代,历经宋、元、明、清四朝,不仅为中国古代文化和教育事业作出了积极贡献,更为近代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书院办学经验及教学方法是我国教育宝库中的珍贵遗产,为现代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

[1]王炳照.中国古代书院[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9.

[2][清]袁枚.随园随笔[M].上海:上海广益书局,1992.

[3]江堤.书院中国[M].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3.

[4]樊克政.中华文明史话·书院史话[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3.

[5][清]张廷玉.明史·选举志一(卷六十九)[M].北京:中华书局,1974.

[6]侯外庐.宋明理学史(下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

[7]陈元晖.中国古代的书院制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1.

[8]舒新城.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

[9]陈谷嘉.中国书院史资料[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

猜你喜欢
讲学书院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银龄讲学,“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新追求
题解教育『三问』
沐浴涵濡:群玉书院的讲学探索与反思
朵云书院黄岩店
《江阴介居书院成立祝词》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白鹿洞书院记
黄舒昺书院讲学述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