娄娟娟
(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西安710062)
泾阳县位于今陕西省咸阳市中部,地处关中平原的核心区域。泾阳县北依仲山、嵯峨山,南临泾河,坐山面水,地理位置极佳。明清时期泾阳凭借其与西安府和三原县相邻,有着优越的连接西北和东南的交通区位优势,与“三原和西安共同承担着陕西省内的商品流通,甚至是整个西北地区与东南地区之间的商品流通等方面职能”[1],经济繁荣,辉煌一时。而经济的繁荣和发展也促使泾阳县城日趋繁华,城内的空间布局也日益合理与完整。这一时期的泾阳城虽然规模不大,但椭圆形的城市形态以及众多书院的存在使得明清时期的泾阳县城别具特色。笔者欲通过对明清时期泾阳城的空间结构的探究,为泾阳县在提升其历史文化功能以及合理利用与有效保护其历史文化资源等方面提供参考。
任何一座城市的兴起和发展都是由一定的历史条件下的地理环境因素所决定的,这种地理因素包括自然地理条件和人文地理环境。自然环境是一个城市兴起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人文地理环境则是影响城市发展演变的重要因素。明清时期泾阳城的兴起和发展离不开其优越的自然条件和良好的人文地理条件。
泾阳城的兴建及发展与泾阳本身所处的自然环境条件有很大的关系。泾阳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城北有仲山、嵯峨山,南临泾河,坐山面水,地理位置优越,泾阳的得名就是由于“泾水在县南五里……县在其北故名”[2]。关于泾阳县的地形地势条件,历代县志都有所记载,其中乾隆年间《泾阳县志》载:“峨仲耸于北,泾水绕其南,带文川,襟西城,背丰稔,面毕原,平畴旷衍,村落相连。有河渠之绕,有岩寨之险……”[3]
泾阳位于关中平原的核心地区,气候带上属于暖温带半湿润的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温和多雨,光照充足,优越的气候条件为其农业发展提供了基本条件。
泾阳城内及其周边水资源丰富,无论是地下水和地表水都很充足。泾阳的水资源主要包括以河流为主的地表水和地下水。泾阳周围河流众多,城南有泾河,城北有清河和治河等。泾阳城地下水水位较浅且水质较好,“(泾阳饮水)概用井水,井深约二丈五尺许,水极佳良”[4]42。
泾阳境内的土壤类型主要为黄壤,是由渭河及其支流泾河冲积沉淀而成,土质肥沃,对农业生产十分有利。对于这里的土壤和农业发展的优越条件史料早有论及:“泾阳为雍州区域,厥田上上,厥土黄壤。郑白之沃,甲于关辅,泾水环绕于东南,清冶交流于西北,沃野膏腴,所在皆是。使其因地制宜,耕耘尽力,何至卒遇荒歉。”[5]
明清时期泾阳城的兴起和发展除了受当地自然条件的影响外,还受人文地理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泾阳在当时所处的交通区位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
泾阳地处关中平原,地形平坦,陆路交通便利,自古以来就是连接西北和东南的交通要道,交通位置十分重要。“泾阳、三原一带是清代西北商贸的重要通道,向东可通过当时秦、晋两省的交通要冲大庆关,到达华北、华中、东南地区;向西北可通过甘肃、外蒙以至俄国。”[6]362《陕西古代道路交通史》在论及西安府西北路的茶叶运输时曾提到清代时陕西与西北之间有两条官路,其中的皋兰官路虽然没有直接经过泾阳,但由于距离泾阳较近,通过改易道路与泾阳相接,成为泾阳通往西北及西亚地区的商业贸易通衢。[7]417
泾阳在明清时期不仅陆运交通发达,河运也盛极一时。泾阳地处泾河之北,有发展水运的先决条件。对于泾河通航的最早记载是在明代崇祯年间,当时的泾阳知县路振飞为了减轻从山西运煤的成本,上书请于泾水行舟。他“使吏同水夫沿河踏验”,得出泾河“欣然谓是可舟也”,“又令水夫马守仓等用各渡余船并前船,豫支以工食,连运数次。在前每斗炭四分,今止二分五厘”[8],从此开启了泾河航运的大门。
清代时也曾数次疏通泾河的航运,如乾隆年间,唐秉刚任知县时,鼓励民间利用泾水进行航运,亲自“捐造两船,由泾抵渭”,考察沿线的航运条件,总结泾河航运不畅的原因是由于泾河中“有数处滚沙胶泥之处,惟因本地水共不谙舟楫,见即惊恐退避,以致不得畅行”,因使“民间自备船只,觅南方善水良工设法疏通”[3]等,使得泾河的水运条件更加便利,为泾阳商业贸易的发展提供了便利的水路交通条件。
明清时期泾阳凭借其优越的自然和气候条件,农业生产进一步发展,其最重要的表现就是棉花这一经济作物的种植。明清两代政府都非常重视棉花的种植。明太祖朱元璋立国之初就下令:“凡民田五亩至十亩者,栽桑、麻、木棉各半亩,十亩以上倍之。”规定了棉麻等的赋税以及不种植麻棉的惩罚措施:“麻亩征八两,木棉亩四两。栽桑以四年起科。不种桑出绢一匹,不种麻及木棉出麻布、棉布各一匹,此农桑丝绢所由起也。”[9]1894泾阳所产棉花主要有两种品种,“芒韧而实下垂者曰布花,其絮坚而可耐久。芒松而实仰开者曰洋花,其色白而利于售”。刚开始时“乡民习种布花数亩、数十亩不等,每亩俭者收十斤,丰亦不逾三十斤”。之后,随着洋棉品种的传入,农民开始种植洋花,收效甚大,“较土花相倍蓗,若粪肥土润有及百斤者”。泾阳的棉花种植的发展也可以从当时棉花的产量上看出:“计自光绪二十三年始,县境出棉五十三万三千有奇。三十二年增至三倍。今(宣统三年)又倍增矣。”[10]
图1 清时期西安附近商业中心分布形势图(摘自张萍《地域环境与市场空间》第94页图)
明清时期泾阳商业经济发展尤为突出。泾阳商业贸易的产品主要集中在茶叶、皮毛和水菸。《秦疆治略》记载:“藉泾水以熟皮张,故皮行甲于他邑。每于二三月起至八九月止,皮工齐聚其间者,不下万人。而官茶进关运至茶店另行检做转运西行,检茶之人亦万有余人。”[11]记录了当时泾阳皮毛业和茶叶的发展盛况。明清时期,泾阳是兰州水菸南下江南的集散中心,“每年冬由各烟坊制成水烟,于次年春夏两季运沪销售,凡经过陕西省先至泾阳加以改装……每年过境我县数量在250万公斤”[1]。
商业贸易的发展使得这一时期泾阳城内“百货云集;商贾络绎”[11]。宣统年间的县志记载道光二十一年(1841)全县的人口数是160 700口,而当时的商民就有 32 500口[12],占全县人口总数的20%。对于明清时期泾阳商业发展概括,有学者总结认为:明清时期泾阳是西北茶叶贸易的总汇之区,这里既是茶叶加工、装载中心,也是行销西北的集散、转运中心;明清时期泾阳也是西北皮毛、毛织品加工及运输、转销中心;明清时期泾阳还是兰州水菸运销东南各省的转输中心;泾阳和附近的三原在清代同是西安府附近著名的商业中心。[13]70-97
明清泾阳城的外围轮廓呈规则的椭圆形而并非传统的方形,这种形状的布局形式在当时是比较少见的,具有一定的特殊性。由于后期城市发展的需要和人为的破坏,泾阳城的城墙和城内主要古建筑现今已基本不存在,但城内主要的街道布局基本上沿袭了明清泾阳城的格局。
从明清县志记载来看,泾阳县城的城市形状为椭圆形,城门有四座并且四门外均建有瓮城。泾阳城的东西门外建有关城,但对于南北门外是否存在关城,仍需进一步考证。
明清泾阳城的外围轮廓为规则的椭圆形。目前资料所见的关于明清泾阳城最早的整修记录是元至正年间。清雍正十年(1732)《泾阳县志》载:“元至正二十七年,张思道令右丞魏文佐守御修筑。城高三丈五尺,池深七尺。东西一里二百四十步,南北一里四十步,周围三里三十步。”[14]并且以后的清代几本县志中对于元代修筑的城墙记载都和雍正年间的县志一致。清朝康熙年间,朝廷为了使全国的测量标准一致,根据实际情况规定了统一的测量标准:“以工部营造尺(一尺约为现在的32厘米)为标准尺度,五尺为步,三百六十步为里。”[15]187根据这一标准计算,元代所建的城墙如果是传统的方形城墙的话,其周长应该是五里二百步,而当时的城墙周长仅三里三十步(约合1780米)。显然泾阳城在初建时应该就不是方形的,泾阳城的东西长约960米,南北长约640米。而笔者在泾阳实地考察中测量得知,泾阳老城东西门之间的距离约950米,与文献记载基本相符;南北门之间的距离约560米,与文献记载略有出入。
明清泾阳城墙“高二丈八尺”[16],约合 8.9 米高。据现居城内的李建功老人讲,其幼时城墙仍有八九米高,与12米高的明清西安城墙相差无几。可见,明清时期泾阳城的总体规模虽然不大,但其城墙还是非常高大壮观的。
泾阳城城墙上有女墙和城垛,外围有外隍即城壕环绕,深约七尺至一丈,宽四丈,周长约五里六分二十六步。城墙建成以后,明清时期经过几次大的修补,城门维修的最早记录是明景泰年间,“明景泰元年,知县曾玉重修东西二门,东曰宣文,西曰宁武。成化间,巡抚右都御史余子俊增辟南北二门,南曰临川,北曰拱辰”[2]。从史料记载来看,泾阳城在明成化年间之前只有东西门而没有南北门,南北门是成化时新修的。四处城门各有城楼一座,城楼基本上为五檩四椽建筑。四门城楼内均有窝铺,这是一种类似于营寨的临时建筑,是城上守兵的居所和粮草兵器等的存放地方。在笔者所见几部清代县志的县城图中,泾阳城四门处皆有瓮城,但文字记载非常少,仅有“(崇祯)八年,知县王珵修北门瓮城,今废”[17]的记录。
关城是泾阳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关城又称关厢,一般来说就是在城外另筑的小城。明清时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泾阳人口增长迅速。明洪武年间,泾阳人口数为61 360口,明弘治间增至79 944口,清顺治时更增至 115 994口。[2]随着人口数量的迅速增加,泾阳采用了修筑关城的办法来安置,扩大了县城的规模。史料记载元至正年间的泾阳城的周长是三里三十步,到明清时随着关城的修筑泾阳城的周长也随之增加。清乾隆年间的《泾阳县志》记载在经过乾隆二十八年的维修后,泾阳城“周圉共长九百七十三丈三尺九寸计五里四分二步七分”[16]。由此可见,随着关城的修筑,泾阳城的城周增加了将近一倍,关城的规模可想而知。泾阳城的东西关城修筑于明嘉靖二十六年(1547)[2],仅知东关内有洪福寺,但寺的具体位置不明。另从道光和宣统时期的县城图上可以看出泾阳东关内有一南北向的大街称为茶店街,泾阳城东关在当时是众多茶店的集中地,茶店街也是泾阳城内茶叶的主要专业销售市场。[1]这里的茯砖茶畅销西北各地,影响较大。
泾阳城是否筑有南北关城,尚需进一步考证。目前所见的县志中并没有南北关城的修建记录,但在道光《泾阳县志》“县城图”上南北关城则非常醒目的存在着。县志史料中虽然没有南北关城的修筑情况,但是有些记载中有南关和北关的字样。如道光时期的县志中记载当时的宜善乡下辖的永丰里包括城内、西关和南关,广吉乡下辖的敬义里包括城内和北关等。[17]
宣统时期的县志中提到官立学堂有二十七座:“城内文昌宫、昭忠祠、马王庙,东关先农坛,西关关外,南关吉乐庵,北关关帝庙……”[18]
图2 清末泾阳县城图(根据清宣统三年《重修泾阳县志》“县城图”改绘)
明清时期,泾阳县城空间布局变化不大,仅增加了一些商业和文化设施。泾阳城有四座城门,连接东西二门的中心街形成城市东西向轴线,是城内的主干道。泾阳城南北城门间并无相连的大街,南北交通略显不畅,与南门相连的南门大街向北与中心街相交,形成丁字行大街,钟楼位于丁字形大街的交汇处。泾阳城被这两条大街所形成的丁字形道路划分为三个大的区域,分别为中心街以北的区域,中心街以南,以南门大街为界分为东西两个区域(可称为东南隅、西南隅),三个区域功能各异,各种建筑设施散落其间。
中心街以北的区域是三个区域中面积最大的一个部分,这个区域又分为几个大的块区,自西向东有:北极宫及其附近地区、惠果寺、味经书院和崇实书院及其附近区域。北门位于城市北墙中部,与南门不通,但有一条斜向西南的街道与城内东西向的桂巷和新街相交。桂巷西与烟店后街相连,新街东与连粮集巷相连。两条街向西南有两条弯曲的街道与其南侧的二条街相交。二条街与中心街平行,向西与烟店街相交,向东与马王庙街相交,是城北重要的东西向道路。
北极宫位于这一区域的西北隅,属于道教宫观。北极宫在明代之前就已经存在,但由于其“始作者与岁月无刻识”,其修筑时间和人物等具体情况“不可知也”[19]。正对北极宫有一南北向的大街,被称为北极宫街。明清时期特别是晚清时期随着泾阳水烟贸易的发展,北极宫及其附近地区成为泾阳水烟贸易的主要地区。北极宫街在宣统时期的县城图上开始被称为烟店街。在北极宫的西侧还形成一条与烟店街垂直分布的烟店后街。在烟店后街及其南部的北当之间为泾干书院,此书院是在清同治八年(1869)由乡绅姚憨、姚德创建的。
惠果寺位于钟楼北侧东西向的二条街北侧,是泾阳城内著名的佛教寺院。该寺始建于隋代,在当时名中兴禅寺,唐开元间改名太壸寺,宋元以后改称惠果寺。但现今编撰的县志和地名志等认为惠果寺的前身是前秦苻坚的行宫,不知何据。从隋代建寺直至明清,这里一直是泾阳佛教活动的主要场所。清同治年间回民起义时,寺内的建筑大多被毁,仅剩明代大成殿一座。据日本学者足立喜六记载:“现在该寺(惠果寺)仅存前门……废墟中有一块镂刻着永昌年号的尊胜陀罗尼经幢,文字已磨灭不明。该幢为四角,共有三层,周围浮雕的莲瓣及释尊出家像尤为遒劲……在右侧的小屋中,有一尊高约八尺的白色大理石阿弥陀如来像。其雕刻之精巧绝妙,差不多被推为关中第一。”[20]232惠果寺东侧的两条小巷内从南向北分布有关帝庙、涂公祠和城隍庙等民间庙宇和祠庙,是城内民间信仰活动的重要场所。社仓位于关帝庙和涂公祠之间,旧时曾是北察院的所在地,在北察院倾塌后于清雍正八年(1730)在此修建了社仓。常平仓位于惠果寺的东侧,即清前期县志中所载的预备仓。二条街与中心街之间原有一税课局,建于明洪武初年,在明嘉靖年间废除。[2]
泾阳城东北隅粮集巷以东、姚家巷以北、马王庙街以西的地区,在晚清时期有两座著名的书院,分别是味经书院和其东侧的崇实书院。味经书院是清同治十二年(1873)由督学许振炜建立的,光绪十五年(1889)监院周斯亿又增建了藏书楼。味经书院虽然是一所旧式书院,但是在近代史上却是陕西省内讲时务、开新风的第一所维新启蒙学校。崇实书院是光绪二十二年(1896)督学赵维熙奏请建立的。这两个书院在当时是陕西省内著名的新式书院,中国近代著名的爱国教育家刘古愚曾出任过这两个书院的院长。两个书院在当时培养了一大批著名的新式人才,包括于右任、茹欲立、张季鸾和中国近代著名的水利学家李仪祉等。两座书院的南侧有刘古愚先生祠一座,建于清宣统二年(1910)。在中心街北侧靠近东门的位置建有郭公祠,即汾阳王庙一座。据《旧唐书》记载,唐朝名将郭子仪曾经在泾阳用智谋退却入侵的回纥军队[21]3462,郭公祠是民众为了纪念郭子仪修筑的,其位置从未变化。郭公祠的西北面另有马王庙一座。
中心街以南、南门大街以西的区域,即城西南隅,安定街、学门街是与南门大街平行,与中心街相交的南北向街道。造士街位于中心街南侧,向东与南门大街相交,向西与学门街相交,并与南当相通。这些相连的街巷构成这一区域便利的道路网。
泾阳县学位于学门街西侧,其南面是文庙,再向南则是南城墙。泾阳县学并不像一般县城的县学那样从南门出入,而是从东门出入,其原因是:“(儒学)前与文庙相连,东抵街,西抵射圃,后民居门,乃东出。”[16]也就是儒学的南门处是居民区,比较拥挤,所以儒学从东门出入。儒学内分布有明伦堂、敬一亭、尊经阁等等。
文庙位于儒学之南,创始年代不详,最后一次维修记录是清光绪十一年(1885),当时泾阳安吴堡吴周氏捐银四万两重修。这次重修后文庙内设有大成殿、翼门、棂星门、东西乐器室等。
文昌宫位于文庙东侧,文昌在封建社会被认为是掌管功名的帝君,是道教因素渗入科举制度的表现。文昌宫的设立反映了泾阳县对科举考试的重视。
位于文庙西侧的瀛洲书院是明清时期泾阳城内的第一座书院,也是泾阳四大书院之一。县志载:“(瀛洲书院)乾隆五年知县唐秉刚建,同治元年城陷被焚,仅余讲堂,四年知县黄传绅筹修,知县马纶笃增修。光绪十六年知县涂官俊增修,二十八年改为蒙養学堂,三十二年改为高等小学堂,拓其基址……宣统二年复益以旧训导署之地,知县刘懋官筹资建修堂舍。”[18]
县城东南隅是县署、察院等所在地,自西向东有南北向街道4条:贞节巷、秀水巷、温家巷和东察院大街。
泾阳城县署位于南门大街东侧秀水巷内,具体创建年月无考。城内的鼓楼是县署的大门楼,县署内有监狱一座。县署东西有东、西察院,后废除。①[清]屠楷修《雍正泾阳县志卷二建置志》载:“东察院在县治西,故元屯田总管府,故明按察分司也,今圮;东察院在县治东五十步许,故明布正分司,今圮废。”清雍正十年(1732年)刻本。县署东边有捕署,东北方向有阴阳学。县署西侧越过秀水巷分布有考院,考院的东西厢是差徭局。东察院东为东察院街,街东侧有四明楼。四明楼同治元年被毁坏,光绪三十三年知县雷天裕又重新筹修,现已不存。四明楼遗址处有一株青槐,据附近居民讲古树已有600年的历史。四明楼东北,靠近东门的位置有昭忠祠一座。
从泾阳城内建筑的空间布局来看,明清时期泾阳城内的行政区、商业区、文教区和宗教区等功能分异显著,商业区和文教区存在着明显的扩展痕迹。泾阳城的行政区主要位于中心街以南、南门以东的区域,是泾阳县的行政中枢。中心街以北和东门分布有众多的祠庙,是民众祈福求愿和祭奠先贤的重要场所,也是民间信仰活动的重要空间。
明清时期泾阳商业贸易发达,连接东西两门之间的中心街是城内的主干道,街两侧店铺林立,是城内重要的商业贸易区。张萍教授研究认为在泾阳中心街靠近西门的位置曾有山陕会馆一座。[13]78明清时期,泾阳凭借其便利的交通条件和优越的自然条件成为西北茶叶加工和贸易的中心地区。连接中心街的烟店街和烟店后街则是西北水烟贸易的重要市场。中心街两侧还散落有毛皮加工业等手工作坊。并且,泾阳的商业区还扩展到了城外的关城,东关内的茶店街是众多茶店的集中地,东关成为当时泾阳城内茶叶的主要专门销售市场。
泾阳城的文教机构在清同治前期主要集中在城西南隅,由文庙、儒学和瀛洲书院等构成。后期,城内的文教区向西北和东北扩展,位于城内西北隅的主要是泾干书院,位于城内东北面的主要是姚家巷内的崇实书院和味经书院。
明清时期,泾阳城内街巷众多,这些街巷的名称除了按照姓氏命名的牛家街、温家巷、姚家巷等外,另有很多街巷多是根据其特定的功能来命名的,如学门街的命名是因为其在当时泾阳县学的东大门前;位于中心街北侧与学门街正对的烟店街和烟店后街的得名是因为这里曾是明清时期泾阳城内的水烟贸易区;南当和北当是西门两侧与中心街平行的两条小巷,其出现的时间较晚,据今城内的民众描述,这里曾经是清末泾阳内有名的大户安吴寡妇所开的当铺所在地,故而得名;而北门东侧与二条街和姚家巷相交的南北方向的粮集巷的命名则与这里曾经是泾阳城内有名的粮食交易场所不无关系。
泾阳城的东门为宣文门,西门为宁武门,这是中国传统文化在城门命名中的体现。《南齐书·列传》中曾提到:“仰观天纬,则右将而左相,俯察人序,则西武而东文。”[22]894在中国传统的文化中,一般都认为文在东面,武在西面,文武相对,文治武安。而泾阳东城门是宣文门,西城门是宁武门,正是取这一美好的寓意,希望泾阳和平稳定,文化繁荣。泾阳北门是拱辰门,拱辰出于《论语·为政》中的“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23]9。意思就是用道德治理国家,就会像北极星那样,处在自己的位置上,众多的星辰都环绕着他。寓意施行德政,四方归附这一美好愿望。北门并没有像南门一样和城内有直接相连的笔直大街,而是向西南方有一弯曲的道路和城内道路相连,这是受中国传统风水文化的影响。在中国传统的风水理论中,城的正北方向是坎位,坎位以潜藏不露为吉,所以一般的都城建设中都是正北不开门,最集中体现这一点的是明清时期的北京城。如若开了北门,则不开北街,也就是北街和北门不能垂直分布,达到北不能全见的效果。泾阳城内没有和南门大街相连的北门大街应该就是受这一因素的影响。
泾阳城空间布局的形成与变化不仅受传统城市布局规律的影响,还与当时泾阳本身的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等因素有关。
中国古代城市平面布局的特点之一就是十字街或丁字街;之二是行政官署衙门在城市中心北部。当然,唐代之后一般城市十字街或丁字街的中心多为钟楼所在地。由泾阳城空间布局可知,明清泾阳城既有继承传统又有因地制宜的布局特色。
明清时期县城内平面布局受中国古代传统建筑布局选址和传统文化影响显著,例如,在传统的建筑布局中,钟楼一般都是面临主干道或者是位于主干道的交叉口,是城内空间的中心地。泾阳城内的钟楼就位于中心街和南门大街的交汇处。城内的仓储地常平仓和社仓等位于城的北部和偏西北的地方,那是因为仓储地为粮食囤积之所,需要选择城内地势较高地方,以此来防潮防洪。泾阳地处丰稔塬,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所以仓储机构选址在城内的这一地区。
古代城市中,县署等行政机构位置选址一般是在城市中心北部,但是,泾阳城内的县署却位于城东南隅,其主要原因在于城中心位置是惠果寺所在地。惠果寺即今太壸寺,是泾阳城内较早的建筑。在前秦时曾是苻坚的一座行宫。到隋文帝时,因其母好佛而改为佛寺。后几经修缮,一直都是泾阳城内重要的宗教活动场所。
明清时期泾阳自然条件优越,农业生产发达,物产丰饶,为泾阳的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物质保障。靠近西安和三原,连接西北和东南市场这一优越的区位条件,使之成为与西安、三原并称的陕西商业中心。这一时期,泾阳城内经济繁荣,商铺林立,形成了以中心街为主的商业贸易市场。经济的繁荣为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条件,这一时期泾阳城内书院林立,书院的选址避开了商业贸易中心,偏于城西南隅、西北隅和东北隅,环境相对清幽。
[1]王世伟.明清时期三原泾阳经济发展及其与西安的关系[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2][清]周斯亿.宣统重修泾阳县志卷一地理志[M].清宣统三年(1911年)铅印本.
[3][清]葛晨.乾隆泾阳县志卷一地理志[M].清雍正四十三年(1778)刻本.
[4]刘安国.陕西交通挈要[M].北京:中华书局,1928.
[5][清]柏堃.泾献文存卷三论类·周斯亿论农田[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图书馆藏,1925.
[6]史红帅.明清时期西安城市地理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7]王开.陕西古代道路交通史[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1年.
[8][清]周斯亿.宣统重修泾阳县志卷十六文徵[M].清宣统三年(1911年)铅印本.
[9][清]张廷玉.明史:卷七八食货志[M].北京:中华书局,1974.
[10][清]周斯亿.宣统重修泾阳县志卷八实业志[M].清宣统三年(1911年)铅印本.
[11][清]卢坤.秦疆治略[M].台北:成文出版社,1970.
[12][清]周斯亿.宣统重修泾阳县志卷三贡赋志[M].清宣统三年(1911年)铅印本.
[13]张萍.地域环境与市场空间[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14][清]屠楷.雍正泾阳县志卷二建置志[M].清雍正十年(1732年)刻本.
[15]丘光明.中国古代度量衡[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11.
[16][清]葛晨.乾隆泾阳县志卷二建置志[M].清雍正四十三年(1778)刻本.
[17][清]胡元瑛.道光重修泾阳县志卷六八乡总图[M].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刻本.
[18][清]周斯亿.宣统重修泾阳县志卷六学校志[M].清宣统三年(1911年)铅印本.
[19][清]葛晨.乾隆泾阳县志卷九艺文志[M].清雍正四十三年(1778)刻本.
[20][日]足立喜六.长安史迹研究[M].王双怀,译.西安:三秦出版社,2003.
[21][后晋]刘昫.旧唐书卷一百二列传郭子仪[M].北京:中华书局,1975.
[22][南朝]萧子显.南齐书卷五十二列传丘巨塬[M].北京:中华书局,1972.
[23][春秋]孔丘.论语[M].李明阳,译注.合肥:黄山书社,2010.